湄洲島

湄洲島

湄洲島,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湄洲鎮轄島,位於福建省莆田市中心東南42公里,距大陸僅1.82海里,是莆田市第二大島, 是媽祖的成神地。湄洲島陸域面積14.35平方公里,人口3.8萬,年均氣溫21℃。包括大小島、嶼、礁30多個。距台灣省台中港72海里。全島南北長9.6公里,東西寬1.3公里,中部為平原,海岸線長30.4公里。 全鎮包括烏丘都使用莆田話,其南為莆田烏丘鄉

湄洲島是“海上和平女神”媽祖的故鄉,媽祖文化的發祥地,素有“南國蓬萊”美稱,既有扣人心弦的湄嶼潮音湄洲祖廟九寶瀾黃金沙灘、“小石林”鵝尾怪石等風景名勝30多處,更有近3億媽祖信眾信仰的媽祖祖廟,每年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辰日和九月初九媽祖升天日期間,朝聖旅遊盛況空前,被譽為“東方麥加”。

1998年湄洲島被闢為福建省對外開放旅遊經濟區,1992年設立國家旅遊度假區,2020年12月被列入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湄洲島
  • 外文名:Meizhou Island
  • 地理位置: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湄洲大道1588號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 07:00-22:00(冬季具體時間以景區公告為準) 
  • 景點級別:AAAAA級
  • 占地面積:14.35 km
  • 著名景點湄嶼潮音九寶瀾黃金沙灘湄洲祖廟、鵝尾怪石、湄洲島國家級海洋公園
  • 所屬城市:福建省莆田市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特點,歷史文化,風景名勝,湄嶼潮音,九寶瀾黃金沙灘,鵝尾神石,湄洲祖廟,國家級海洋公園,旅遊開發,特色小吃,旅遊指南,景區熱度指數,所獲榮譽,

建制沿革

自莆田在南朝立縣後,湄洲島即屬於莆田縣,湄洲島因形如眉宇,故稱湄洲,亦名湄嶼。
1978年改革開放後,福建省將其列為重點發展的地區之一加以建設。
1988年,湄洲島被闢為福建省對外開放旅遊經濟區。
1992年,湄洲島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旅遊度假區。
2010年,湄洲島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為湄洲媽祖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2011年,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媽祖祖廟正式獲批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行政區劃

截止2011年,湄洲島屬於莆田市直接管轄,下轄湄洲鎮,共宮下、東蔡、高朱、蓮池、寨下、汕尾、西亭、北埭、港樓、後巷、下山11個行政村,至2008年底,全鎮總戶數9817戶,總人口數4萬人。
正式行政區劃為莆田市秀嶼區湄洲鎮。郵編351154。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湄洲島自古屬於福建莆田,在台灣海峽西岸中部,交通部確定的中國四大國際中轉港之一的湄洲灣港的北部。南北長約9.6公里,東西寬約1.3公里,全島南北縱向狹長,形如娥眉,故稱湄洲。
湄洲島是莆田市第二大島,陸域面積14.35平方公里,包括大小島、嶼、礁30多個。
其東南有莆田烏丘鄉,包括大烏丘嶼、小烏丘嶼(下嶼),原為莆田縣湄洲鄉烏丘,全鎮使用莆田話,烏丘嶼六百多人原住民也全部保留使用莆田話
在隔絕了半個世紀之後,烏丘嶼在2002年與福建莆田湄洲島首次實現恢復了直航,55名烏丘嶼鄉親乘搭金門“太武號”客輪迴湄洲探親。
湄洲島緊靠福建省的“黃金海岸”湄洲灣,離大陸僅1.8海里,東距台灣台中港72海里,南達廈門港100海里,北抵福州馬尾港70海里。湄洲灣北岸擁有輪渡碼頭、3000噸對台客運碼頭一類口岸等對外交通設施,以及通達全島各地的公路網。 有非正式行政區劃的莆田湄洲島國家旅遊度假區。
湄洲島

氣候特點

湄洲島屬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攝氏21度,年均降雨量1000mm左右,氣候溫和。

歷史文化

媽祖文化
“媽祖文化 ”一詞最早是在1987年莆田舉行媽祖千年祭學術研討會上由上海師範大學林金文教授率先提出並得到多數人的認可。據宋廖鵬飛《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記載:“獨為女神人壯者尤靈,世傳通天神女也。姓林,湄洲嶼人。初,以巫祝為事,能預知人禍福,既歿,眾為立廟於本嶼 ……元祐丙寅歲、墩上常有光氣夜現,鄉人莫知為何祥。”媽祖信仰最初僅限於湄洲區域,後逐漸傳播至外。媽祖文化包含了從媽祖信仰到從信仰而產生的一系列派生文化和派生文明。王秀文認為:媽祖文化包含媽祖文化的道德內涵、信仰內涵和多學科文化內涵。媽祖信仰內涵主要包括媽祖的各種信仰活動和信仰習俗;媽祖文化的多學科內涵是指媽祖文化所包含的涉及各學科的文化內容,如由媽祖信仰形成的民間藝術、民俗文化、口傳文學等,涉及歷史、文學、藝術、民俗、宗教、建築等各個方面。媽祖信仰歷經千年不衰並成為一種世界性的信仰正是由於媽祖文化所蘊含的媽祖精神的存在。
媽祖傳說
媽祖原名林默,也叫林默娘。相傳,媽祖生於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三月廿三,逝於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因她出生至滿月從不啼哭,父親給她取名曰“默”。終生未嫁。她生前蘭心慧質,聰明好學,8歲能誦經,10歲能釋文,13歲學道,16歲踩浪渡海,懂醫術,識氣象,通航海,在她短暫的一生中,為鄰里和過往的海上商賈漁民做了許多好事,經常在海上搶救遇險漁民。宋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林默娘28歲時,辭別家人,在湄洲島湄嶼峰歸化升天。人們敬仰她行善積德、救苦救難的精神,為了紀念她,當年就在湄洲峰“升天古蹟”旁立廟奉祀,尊她為海神靈女、龍女、神女等。宋徽宗時封媽祖為“順濟夫人”,這是朝廷對媽祖的首次褒封。以後歷代朝廷還敕封她“天妃”、“天后”、“天上聖母”等尊號。站在湄洲祖廟山巔,秀峰奇石、幽洞靜林襯托下的湄洲祖廟巍峨壯觀;那巍然屹立的媽祖雕像,面朝大海,雍容慈祥,是一尊永恆的海神,是和平的象徵。媽祖精魂,古今中外無處不在。
媽祖信仰
湄洲媽祖祖廟於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擴建,日臻雄偉。明永樂年間(1403年-1424年),航海家鄭和曾兩次奉明成祖聖旨來湄嶼主持御祭儀式並擴建廟宇。每逢媽祖誕辰,更有成百上千的港澳台同胞組成進香團來島上是謁祖進香。在明朝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時期,隨著大量而不間斷的華人海外移民活動,媽祖信仰的傳播範圍廣至東亞及東南亞各地港口(尤其是沿海地區)多可見媽祖廟的蹤影,譬如日本長崎、橫濱的媽祖廟、澳門媽閣廟、馬來西亞吉隆玻天后宮、菲律賓隆天宮、香港銅鑼灣天后廟。媽祖的誕生地福建是媽祖信仰最盛的地方,僅在媽祖的家鄉莆田一地,就有不下百座的媽祖廟,在民國以前,福建沿海各府縣,每縣都有幾十座媽祖廟,如今,福建各地的媽祖廟數量仍十分龐大,香火旺盛。媽祖文化甚至深入到內陸的閩西客家山區。福建的媽祖廟中有三座被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媽祖經文
關於天后娘娘的經文,有一種叫做“觀音大士說天妃娘娘經”,因元朝佛教甚行而流傳至明代後期出現的經文。又明永樂七至十年(1374—1377)的“三教搜神記”里的經文是“太上老君說天妃經文”。近代南洋馬來西亞流行的一種經文是“三字經”形式的,是清乾隆年間在南洋另行創建的經文。從許從宮廟留下有關媽祖經文內容來看,經文多敘述媽祖生平事跡或神明法力,較少有嚴格的意義。只在祭禮中進行一種誦念的過程,但也有一定的生命力。
簽支詩句
民間俗謂“跨進廟門兩件事,燒香抽籤問心事。”實際中國民間信仰乃“是融洽了佛道以及古老的許多傳說信仰而成”。(李亦園《人類的視野》)抽籤仍是民間信仰的一個古老的成分。莆田許多媽祖廟都有保存籤詩(59支),從簽支詩文可分為五類:(1)出門、行人、書信;(2)風水、擇居、墳地、遷居;(3)婚姻、壽誕、生子、興旺;(4)前途、祿位、求財、富貴、生意、訴訟;(5)探病、禍災、病情、神明等等,均為人們日常生活所碰到。
奇特祭品
媽祖祭品較奇特,一般除了常用的食物外,還備用麵粉製作的“水族朝聖”36盤,其中有魚蝦、蟹、蚌等36種。涵江霞徐新宮祭祀媽祖時,要掛天文圖,造船圖,排海螺殼。忠門港里祖祠祀時,要安放帆船模型。這些奇怪的祭品,都與海有關,所以說祭拜媽祖,實際上也是祭海。
龍舟掛聖母旗
端午節,莆田經常舉行龍舟競渡,它不同全國劃龍船以紀念屈原的節日。莆田製作的龍舟上,必須插著掛有“天上聖母”的旗子,船上必須安放媽祖像。這是因為,龍為水中之王,而媽祖為海神。載著媽祖旗號和神像划龍舟,既可驅邪,又可保護龍舟平安,以免發生意外。
裝點燭山
媽祖元宵節晚上,不論是大宮小廟,都要裝點“燭山”。所謂“燭山”,即在天后宮的廟廣場前,用鐵或木頭製成高低不等的排架,在排架一定距離的位置上,裝上竹夾,以便插燭之用。這晚,信徒各獻一對龍鳳花燭,點燃後插上,於是遠看似一座燭山,象徵媽祖在海上顯神光。事後,信徒自己記住點燃的位置,待龍燭燒到剰下一、二寸時,將火熄滅後帶回家中繼續點燃燒完,以示瑞兆臨門,全年平安。
尾晚元宵
莆田的元宵節慣例自農曆正月初九起,到十五名“元宵心”。但媽祖元宵節卻延到農曆正二十九。據說元宵時民間多用九龍燈遊戲,元宵過後,龍燈必須火化讓它升天,以保平安;如不火化,變成“孽龍”,危害生靈。但龍乃海中之王,誰能主持這一儀式呢。民間認為媽祖是海神,統領四海龍王,所以媽祖的元宵節定為下正月最後一天,以便讓全縣的龍燈集中起來統一燒掉,以免留下作亂,這就是媽祖元宵在月底習俗的由來。
泛槎掛席
莆地漁船出海,常在桅桿上掛一帆式草蓆,以保順風。據說此俗也是來自媽祖。《天后顯聖錄》有載:天后欲渡江海,適逢舟中不備篷槳,船夫因風濤洶湧,不敢出行。天后說:“沒有關係,可用草蓆代替它”。於是叫人把草蓆掛在桅桿的末端,帆掛起後船駛出海,既快速又平穩,有如海鷗的浮影。後來因用草蓆,笨重不便,就改用布制,上插“天上聖母”三角旗以為代替,這是古代掛席改變而來的民俗。
九重米粿
在農曆九月初九,莆田人多蒸製“九重米粿”,即用米漿和配料蒸製。先蒸第一層,然後再蒸第二層,連續9次,即蒸成“九重米粿”。民間傳說,蒸“九重米粿”,一是因媽祖歿於九月初九。二是因為“九重”之名取自“九月初九”,兩九重複,故名“九重米粿”,“九重米粿”既可敬奉媽祖,又可作為登高野遊食品。
香袋辟邪
莆田民間,父母常為兒女到宮廟祈求香袋,供子女戴掛,以保人身平安,不怕妖邪。這種香袋為布制,2寸見方。正面紅色,中繡太極八卦,四角落空隙處,繡有“湄洲祖廟”四字。四角邊緣尖端,扎雜色絨線;背面為草綠色,正中繡紅花一朵,並在三分之一處,加一塊紅色蓋帷,上繡“天上聖母”4字,袋內能藏符咒升香灰,於正面邊緣處扎一扣眼,以便穿線戴掛。
懸掛菖蒲
端午節時,舊時莆田人習慣在門上懸掛菖蒲,以為辟邪。這一民俗與各地雖有相同之處,但莆人懸掛菖蒲卻與媽祖治病救人的傳說有關聯。據《天后顯聖錄》載:有一年瘟疫盛行,莆田縣官全家病危,役吏告縣官以湄嶼媽祖法力廣大,縣官齋戒親往請教,天后念其素稱仁慈,代為仟悔,取菖蒲九節,令貼病者門首,煎蒲飲之,病者立愈。縣官喜再生之賜,舉家登門拜謝。自此媽祖名聞全國。此後,民間認為菖蒲乃媽祖所賜,可以辟邪消災,相繼仿效懸掛,漸成當地民俗。
聖杯問卜
莆田民間隔迷信,常用一對木製或竹根制的法器,呈半月形,一面平坦,一面隆起,合成一對俗名“聖杯”,以此問卜。莆田民間傳說,有一位鑄鼎(即燒飯用的鍋)工人來到湄洲鑄鼎,連續三次難成,後來才發現是有個女孩站在旁邊觀看,鑄鼎工人以為不吉祥,要趕她離開女孩說:“走開是可以 ,但我要那燒紅的鐵砂”。鑄鼎工答應了她的要求。女孩即用手捧起那燒紅的鐵砂回家,卻安然無恙。據說,這位女孩便是小時候的媽祖,而且後來也就是用這對手所冷卻鐵砂所形成的“聖杯”,與天界通話。後人仿效,用木或竹製作法器,成為問卜的民俗。
梳篷形髻
梳篷形髻,也叫做帆船髮髻。因為湄洲島習慣男人出海捕魚,女人在家理事。朝夕祈祝媽祖保佑出海人平安。湄洲島婦女特別是中、老年婦女,頭頂髮型都是船帆狀的。即在頭的中後部,梳成一個別高出10多厘米,成半孤型豎起的類似船帆的髮髻,也叫“媽祖髻”。梳法是先把頭髮分成左、中、右3部分,再把中間部分頭髮梳成髮髻,再梳左右鬢髮。然後統一固定起來梳成船帆一樣的髻。有時還在摞髻上插上一根大的縫衣針或銀針,針上墜著一條紅線,使髮型更好看。據湄洲島漁民介紹,媽祖生前也是梳成這種船帆髮式的,後人為了仿效媽祖,而形成習俗。梳成這種船帆髮髻,除了表明自己是湄洲島居民外,也希望得到媽祖的庇護。
半截紅褲
湄洲島的大數中、老年婦女,常穿一條特殊的外褲,上半截為紅色,下半截為黑色或藍色。據說這是仿效媽祖的服式。《天后顯聖錄》載:路允迪出使高麗,道經東海,……見一神女現桅竿,朱衣端坐。又載元順元年春,糧船七百八十隻,由太平江路太倉劉家港開出海洋,遇風突起……官吏懇禱於神後,禱尚未完……,恍見空中有朱衣擁翠蓋,停立舟前……,不多時,風平浪靜。這些記載說明媽祖著服朱衣,故湄洲島婦女為神聖而仿效。但媽祖是神明可穿全紅,世人為俗人,所以只取一段紅色。以此表示對媽祖的敬奉,也藉此保平安。
誕辰禁捕
每逢農曆三月二十三前後數日內,湄洲海島漁民有不能下海捕魚或垂釣的習俗。據《天后顯聖錄》載:東海多神怪,漁舟常溺。天后說:“此必是鬼神為殃”,便命操舟鼓漿馳大海中流。那時風日霽靜,望見水族輳集,錦鱗彩甲,跳躍吐水沫,看見一處濤頭,擁著一尊類似王子儀表的神,在天后面前鞠躬高呼。頓時水潮洶湧,舟中人怕得發抖不已。天后說:“不必怕”。即傳示免迎。突然水色澄清,海不揚波,才知道是龍王來朝。以後凡天后誕辰,海中水族都集洲前慶賀。據此,湄洲海島漁民認為這幾天內,龍王來朝拜媽祖,潮水洶湧,故不能捕魚垂釣,以示對媽祖的紀念。另據考察,三月二十三前後數天,湄洲島四周確有不少水族游戈其中產卵。這也許是傳說與天象的有趣巧合。

風景名勝

湄洲島具有得天獨厚的濱海風光和自然資源,是旅遊度假勝地。藍天、碧海、陽光、沙灘構成浪漫旖旎的濱海風光。全島海岸線長30.4公里,有13處總長20公里的金色沙灘,還有連綿5公里的海蝕岩。島上有融碧海、金沙、綠林、海岩、奇石、廟宇於一體的風景名勝20多處,形成水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連,海天一色的奇特的自然景觀。千古絕唱的湄嶼潮音,或如管弦細雨,或如鐘鼓齊鳴,如怨如訴,如歌如吼。崢嶸嶙峋的鵝尾神石,歷經歲月洗禮,酷龜、如蛙、像鷹、似獅、若舟。
湄洲島
湄洲島全景導覽圖

湄嶼潮音

白玉沙灘背靠媽祖山,北斜湄嶼潮音,笑口迎東海,青山綠水,碧海銀灘,白歐踏浪。更有漁村鄉情。
祖廟前面海岸岩石錯列,有大片輝綠岩,受風濤沖蝕,年長月久,形成天然凹槽,寬一、二米,長數百米。隨著潮汐吞吐,產生共振,便發出奇妙而有節奉的音響。遊人到此,必融入“湄嶼潮音,世代香火”。

九寶瀾黃金沙灘

被譽為“天下第一灘”的九寶瀾黃金沙灘位於湄洲島西南突出部,前臨碧波萬頃,後枕綠茵千疇。金色的沙灘綿延數公里,寬敞平坦,狀如一鉤新月,懸掛在湛藍的大海上。
湄洲島
九寶瀾黃金沙灘
九寶瀾沙灘長3公里,寬500米,灘平坡緩,沙細如面,面對浩瀚無垠的碧海,背依千畝蔥蘢的木麻黃,灘頭奇峰挺秀、怪石嶙峋,造化的鐘靈毓秀,令人嘆為觀止。美國一位環球旅行家觸景生情,讚美此地為“東方夏威夷”。2000年以來,九寶瀾沙灘已開闢成休閒勝地、海濱浴場。周圍有不同檔次的旅店賓館,灘頭林蔭中遍布優雅的情侶屋和別致的簡易帳篷。春秋之間,特別是夏天,觀光消暑的遊人紛至沓來,尤其是精力充沛的青年人。到九寶瀾遊覽,最好的時辰是晨昏。

鵝尾神石

鵝尾神石園位於風景秀麗的湄洲島國家旅遊度假區最南端,占地32公頃,海拔65米,是一座天然的“石盆景”,有“小石林”之稱,與北端舉世聞名的媽祖廟景區遙相呼應。公園因其形似鵝尾,岩石奇特而得名。這些奇石神形俱佳,形象生動,引人入勝,蘊含美麗動人的媽祖傳說和豐富的地質科普知識,已成為湄洲島國家旅遊度假區一處代表性的自然景觀。
湄洲島
鵝尾神石園飛戟洞
神石園由“金山坳”、“洞裡洞外”、“海門”、“獅子山”和“神石岡”五部分組成,包括:海龜朝聖、仙佛照鏡、飛戟洞、斧劈崖、鯉魚十八節、海門、媽祖書庫、龍洞聽潮、情侶蛙、松海聽濤等數十個景點。在神石園裡,遊人可以登高遠眺,可以觀賞到巨浪拍打著江岸,可以傾聽漁舟唱晚,毗鄰的海濱浴場、音樂休閒廣場和森林兒童樂園,可供遊人盡情嬉戲、休閒。

湄洲祖廟

湄洲島的媽祖廟尊稱為“湄洲祖廟”,創建於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即林默娘逝世的同年,初僅數椽;經歷代擴建,日臻雄偉。明著名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回來奏稱:“神顯聖海上”,於第七次下西洋之前奉旨來到湄洲島主持特御祭,擴建廟宇。清康熙統一台灣,將軍施琅奏稱:“海上獲神助”,又奉旨大加擴建。湄洲祖廟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是全世界華籍海員頂禮膜拜和海內外同胞神往的聖地。
湄洲島
湄洲祖廟
湄洲祖廟2006年被評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媽祖祭典也於2006年被列入了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9月30號“媽祖信俗”成功通過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阿聯首都阿布拉比召開的評審,列入了《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這是中國首個世界級信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湄洲島
湄洲祖廟媽祖寶像
湄洲祖廟後方岩石上,有“升天古蹟”、“觀瀾”等石刻。站在石上,顧盼茫茫大海,白鷗掠波,舟揖穿梭;山海相銜,海天相接。前方岩岸海床有大片輝綠岩,受風濤沖蝕,形成天然凹槽,潮汐吞吐之聲,由遠而近,初似管弦細響,繼如鐘鼓齊鳴,再若龍吟虎嘯,終則像巨雷震天,驟雨瀉地。扣人心弦的“湄嶼潮音”因而馳名。

國家級海洋公園

2016年11月1日,湄洲島國家級海洋公園獲國家海洋局授牌。湄洲島國家級海洋公園包含東北部重點保護區(赤嶼山、小錠嶼海島生態特別保護區)、北部媽祖朝聖區(包含媽祖祖廟、湄嶼潮音和天妃故里三大風景區)、中部沙灘休閒區(包含蓮池澳沙灘風景區與北埭沙灘風景區)、南部黃金海岸休閒度假區(鵝尾山風景區、九寶瀾沙灘風景區)、白波灣休閒度假區、西北部生態旅遊交通區、預留區及周邊部分海域,總面積為6911公頃。

旅遊開發

截止2008年,湄洲島已建有交通、通訊、跨海供水、供電等一批事關長遠發展的重點骨幹項目,酒店、娛樂中心、海濱浴場等旅遊服務接待設施30多項,綠化覆蓋率達到50.6%,先後被評為全國綠化百佳縣(區)、全國造林綠化先進縣(區)和國家AAAA級旅遊區、福建省十大旅遊品牌之一。
湄洲島
湄洲島風光
自1992年湄洲島闢為國家旅遊度假區後,香港力寶集團負責用20年時間投資19億美元對該島進行成片開發,目標是把該島建設成為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知名的朝聖度假聖地。
2007年4月,湄洲島國際大酒店,於第八屆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期間開工建設,其為省級重點項目,總投資額為8000多萬元,於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該酒店的建成大大改善湄洲島的旅遊基礎設施,提高接待能力,為遊客特別是台灣媽祖信眾謁祖進香提供優美、溫馨的居住環境。
湄洲島
湄洲祖廟
2008年至2009年初,湄洲島已建或在建的重點項目還有:海景大酒店;可停泊3000噸級客輪、滿足對台直航需要的宮下(文甲)陸島交通碼頭;恆溫海水游泳館;國家交通部立項的跨海通道;簽訂投資額為3億多元協定的湄洲島國際生態論壇會址;湄洲島國際海島生態植物示範園;紅樹林重建工程。同時湄洲島還積極開展創建國家AAAAA級旅遊區工作,重點實施北部區環境綜合整冶、旅遊廁所改造、公共標識系統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等四大工程。

特色小吃

媽祖平安面
媽祖平安面是每一個人上湄洲島媽祖祖廟必吃的一道地方特色小吃。
湄洲島
湄洲島
媽祖面的主料線面細細長長,寓意著健康平安。在莆田,在大年初一和初五(做大歲)以及一些比較重要的時候,都要吃這種面。據說,患有胃病的人多吃線面還有食療的功效。面的相非常好,色彩艷麗,搭配和諧,裡面的配菜都很有講究。
紫菜,別稱紫袍,有紫氣東來之意,象徵富貴。更為特別的是,盤中的紫菜可不是平時的水泡貨,必須炸過,有點脆也有點焦,算是一種複雜的口感,軟硬都剛剛好。圓圓的香菇象徵團圓,翠綠的荷蘭豆和鮮黃的雞蛋象徵健康,小巧的花生取意落地生根,象徵平安吉祥,而麵條則一定要脫過水,臨上豬油,淡淡的渾香撲面而來,看似很平常的麵條,吃起來卻停不了嘴。
面的底湯也是用料講究。一般要用蟶、紅菇、黃花菜等物品熬成。淡淡的紅色,代表好兆頭,獨特的鮮美滋味,讓人百吃不厭。
媽祖面,一碗普通的面,媽祖面,一碗帶來好運的面,媽祖面,一碗溶著媽祖大慈大愛的面,媽祖面,莆田的狀元小吃。
什錦炒海蠣餅
什錦炒海蠣餅(又名炒粉餅),與普通的閩南海蠣煎蛋不同。它是添加了很多蔬菜進去,一起製作。另外主要的原料還有湄洲島的海蠣、莆田的地瓜粉、蔬菜、炸花生等。口感軟滑、味道清香,加上花生米的香酥味,別提多美了。當然缺點是,如果廚師技藝不佳的話,這道菜就變得太油了。
漁家煮頭水紫菜
地道的海島漁民吃法,頭水紫菜本身的口味就非常的軟棉,再加上島上的特有自製魚露醬汁去烹飪。所以變成紫菜的味道香美,甜辣鹹鮮。
湄洲魚飯
又名黃瓜魚飯。這道菜的改良主要也是取決於島上漁民有吃帶魚飯的做法。選材非常關鍵,一定要選擇新鮮的、野生的魚來烹製。那樣子魚的清甜才能進入白米飯里。這道菜做的比較地道的要數湄洲島白菜食府的老闆“小白菜”做的最正宗。口味軟香。是地道的海島特色美食之一。

旅遊指南

推薦景點
媽祖祖廟、南軸線海上布達拉宮、九寶瀾黃金沙灘、鵝尾神石園、媽祖影視城、金海岸沙灘、日文坑海上垂釣、天妃公園等。
時間安排
湄洲島一年四季氣候宜人,任何時候都適合出遊。以上景點去全,建議安排兩天三夜的行程。
路線
金海岸——媽祖廟——海上布達拉宮——祖廟碑林公園——日文坑沙灘——媽祖影視城——鵝尾神石園——黃金沙灘——三千噸碼頭
交通現狀
公車:湄洲島有3條公交線路:
1路公交線路行駛路線為:湄洲碼頭、媽祖祖廟、市場、蓮花街、黃金沙灘、鵝尾神石園,全程收費為一票制2元。
2路公交線路為:湄洲碼頭、媽祖神廟、市場、寨下、開元、黃金沙灘、鵝尾神石園,全程票價為一票制2元。
新增的3路旅遊專線行車路線圖為:湄洲碼頭、媽祖神廟、美海大酒店、蓮池沙灘、金海岸度假村、國際大酒店、媽祖影視城、鵝尾神石園、黃金沙灘。該路線全程票價為一票制3元。
電瓶旅遊車:電瓶旅遊車都屬於私人所有,因此司機良莠不齊,收費也是亂象叢生,胡亂開價宰客。繞湄洲島一圈不停要收一百塊,如果是各個景點依次坐的話,估計會被宰到一百多。人數少者不建議乘坐,人多包車可以考慮。
腳踏車:
2018年8月20日起,公共腳踏車在湄洲島啟用,為島上居民提供綠色便捷出行方式,讓觀光遊客體驗騎行觀景樂趣,踐行環保低碳理念,共同保護好湄洲島生態環境。湄洲北大道設有現場服務中心,島上居民和遊客可攜帶身份證前往諮詢辦卡。除了卡片租車之外,也可以通過微信註冊會員,掃車上的二維碼,就可直接租車。
交通線路
自駕的可從莆永高速公路瀋海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部分)交匯處:西埔互通,看指示牌,進莆田秀嶼高速公路,從瀋海高速公路東北方向來的路過莆田高速出口不出口再 往西南 大概幾分鐘就能到西埔互通,看指示牌,進莆田秀嶼高速公路,從瀋海高速公路西南方向來的,往東北十來分鐘,就能到西埔互通,看指示牌直達湄洲島北岸山亭鎮文甲碼頭附近莆田秀嶼高速公路南出口。 湄洲島北岸文甲碼頭至湄洲島有輪渡和車渡。
交通線路
1、莆田汽車站(坐車)新文公路等——文甲碼頭(坐船)——湄洲島。
2、福廈高速——莆田(往湄洲島方向)——石門澳(出口)(月埔西側出口)——文甲碼頭(坐船)——湄洲島。
3、莆田火車站363路公車——文甲碼頭(坐船)——湄洲島。
優惠政策
湄洲島從2020年景區恢復運營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 ,對全國醫護工作者實行免費開放優惠政策,以此向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致敬,也進一步弘揚媽祖精神,傳播媽祖大愛。
全國醫護工作者憑本人有效證件(醫師執業資格證書或護士執業資格證書),就可享受湄洲島景區免門票政策。優惠範圍具體為:湄洲島進島門票及船票、媽祖文化園門票、媽祖平安里門票、鵝尾神化石門票。

景區熱度指數
景區熱度指數根據景區歷史人流量計算得出。為排除異常數據、保證準確性,對近期數據會定期檢查回溯,有可能造成數據波動。

   |  合作夥伴:百度地圖
  • 近30天
  • 近一年
近30天熱度指數均值為565.11近一年熱度指數均值為531.26
1998年湄洲島被闢為福建省對外開放旅遊經濟區,1992年設立國家旅遊度假區,2012年被列入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2016年11月1日,湄洲島國家級海洋公園獲國家海洋局授牌。
2021年,全國首個國家5A級景區“雙碳”規劃通過評審。
2023年,入選“和美海島”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