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建築布局,發展歷史,歷任館長,參觀信息,
建築布局
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是屬於台灣人共有的歷史,以庶民文化與自然連結,是館內重要的呈現內容,不論建築、典藏和展示品,博物館內外都以台灣意象為出發點,例如建築即以「渡海」、「鯤身」、「雲牆」、「融合」四個台灣經歷的歷史過程,呈現先民渡海來台的景象。建築結構則融合了漢人紅磚合院建築及原住民乾欄、石板等建築,充分展現民族融合的風貌。館內設有專為小朋友打造的超大型兒童展演廳,透過活潑的互動方式呈現,主題包括時光隧道、自然台灣、農村採風及遊戲童年等古早風光。
發展歷史
國立歷史博物館中國大陸時期
1912年7月9日,教育部於國子監成立“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1917年,將紫禁城端門至午門一帶劃為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址。1918年7月遷入,並將午門正樓、雁翅樓及四角亭闢為10個陳列室,東西廡各三間為辦公室,東西朝房為儲藏室,總計館舍150餘間、文物五萬餘件。1924年8月1日,正式對外公開展覽。1926年,定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1949年北平被解放後,被更名為“國立北京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台灣時期
1955年冬,依據台灣地區教育部門負責人張其昀的構思,台灣當局開始籌備建立文物美術館;1956年春,文物美術館開館,開館時使用日治時代遺留下來的舊木樓(即原本的“商品陳列館”)為會館。文物美術館開館時,因中華民國政府撥交文物尚未到位,館方亦無經費收購文物,故多半展示文物的模型或複製品,被譏為“真空館”(與“真空管”同音)。1956年春,台灣地區教育部門正式頒令,將原河南博物館托國立中央博物院(今南京博物院)聯合管理處代管運抵台灣的38箱文物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歸還的51箱文物撥交文物美術館典藏。
1956年7月至1957年春,文物美術館接收原河南博物館出土文物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歸還文物。1957年,時任台灣地區領導人蔣中正蒞臨文物美術館,並指示文物美術館定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1957年10月10日,文物美術館定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
1960年,揉合明清風格的古典式大樓建築完工。1962年6月15日,立法院第29會期第28次院會三讀通過《國立歷史博物館組織條例》;同年6月26日,《國立歷史博物館組織條例》公布施行,史博館成為法定機關。1964年,史博館成立中國博物館學會。
現今史博館正配合重劃南海學園計畫而有擴建之議,史博館將分為中原文物館、地方文物館及海外文物館三大部份。
歷任館長
中國大陸時期
胡玉縉:1912年—1918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彥 德:1918年—1920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符鼎升:1920年—1925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主任
徐協貞:1925年—1927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主任
孫樹棠:1927年—1929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主任
裘善元:1929年—1936年 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博物館籌備處管理主任
裘善元:1936年—1943年 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北平歷史博物館主任
郭建勛:1938年—1943年 北平歷史博物館代理館長
羅 黼:1943年—1945年 北平歷史博物館館長
余 遜:1945年—1947年 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北平歷史博物館主任
韓壽萱:1947年—1949年 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北平歷史博物館館長
台灣時期
包遵彭:1955年3月-1969年6月
王宇清:1969年6月-1973年7月
何浩天:1973年7月-1985年10月
李鼎元:1985年10月-1986年2月(代理)
陳癸淼:1986年2月-1990年2月
陳康順:1990年2月-1995年2月
黃光男:1995年2月-2004年7月
黃永川:2004年8月-2005年8月(代理)
曾德錦:2005年8月-2006年2月(代理)
黃永川:2006年3月-2010年1月
張譽騰:2010年1月-現任
參觀信息
搭聯營公車1、204、268路等,在建國中學、植物園等站下車即抵。
1.公車: 1、204、630 於「建國中學」站下車;5、38、227、241、243、235、295於「南昌路」站下車;羅斯福路各線路公車於「南門市場」站下車亦可。
2.捷運 1.捷運至「中正紀念堂」站下車,由1、2號出口後,往回走至南海路口,沿南海路步行約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