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山塬

荊山塬

荊山塬(亦稱荊山、中華塬,當地人稱之北塬)荊山在今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和渭南市的富平、鹹陽市三原縣交界的地方。

荊山,是塊神奇而富有靈氣的一塊寶地,同時又是中華民族的破曉之地。它西起買家坡(富平、三原交界處),東迄石川河西岸斷原處(富平閻良交界處),綿延數十里,南望中南,北依漆沮(石川河),郁然深秀,氣勢壯觀,素有“金絲吊葫蘆”的風水寶地之稱。

廣義上的荊山指今三原縣嵯峨山下以東直至閻良區關山鎮,東西九十餘里。這就是《富平縣誌·山川志》(吳志)所說的“北條荊山屬富平之南,三原之東,臨潼之北,蒲城之西,皆統一為荊山”。狹義上的荊山指今閻良之北,富平之南的荊山及以西三原境內一小部分,東西三十里,海拔379.2—483.2米,比閻良平原高出130多米。清代富平人韓文所說的荊山即狹義上的荊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荊山塬
  • 外文名:jingshanyuan
  • 別名:荊山、中華塬、北塬
  •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氣候
  • 所屬地區:關中平原
  • 著名景點:漢太上皇陵、唐獻陵
歷史沿革,主要景點,大禹鑄鼎,后土廟,龍游宮,漢太上皇陵,唐獻陵,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西安閻良當地人稱閻良北境與富平之交的土原為荊山、荊原、荊山塬也有許多證據。乾隆《臨潼縣誌》載:“荊原為邑北界,綿亘數十里,與驪山南北相望,陂陀擁護,如屏障然。”閻良荊山下的東西大道被閻良區政府命名為荊山路。閻良區關山鎮蘇趙村名荊山堡。道光十年,閻良人任輝在《重修十方院碑記》中自稱是“荊山農人”。荊山之南今閻良區振興街道辦官劉村出土的清代《劉萼樓墓志銘》中有“荊山之南,清水之濱”一語。這裡的荊山上有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之父劉煓的陵墓漢太上皇陵(又稱萬年陵),稍西的三原境內的荊山上有大唐開國皇帝李淵的陵墓獻陵。中國歷史上強盛的漢唐王朝的根脈都在這裡,這是他山所無法企及的。二陵之間又有漢武帝游幸、唐太宗擴建的皇家道觀的龍游宮遺址,明英宗敕修的后土廟、唐代櫟陽縣尉沈亞之祈雨的漢武帝廟以及青涼寺等古蹟。

主要景點

大禹鑄鼎

禹鑄鼎於閻良與富平交界的荊山,這是有大量歷史文獻和傳說可以佐證的。《帝王世紀》云:“禹鑄鼎於荊山,左馮翊(讀平邑)懷德地,今山下有荊渠。”《禹貢》:“北條荊山在南,山下有荊渠,即夏後鑄九鼎處也。”左馮翊是三輔之一,設於漢武帝時,轄今陝西高陵縣以東黃河以西的大片區域,懷德是左馮翊下轄的一個縣。那么,懷德縣在什麼地方呢?據《富平縣誌》記載,懷德縣設於漢文帝時,故址在今富平縣華朱鄉懷陽城附近,與當時今富平縣域內的頻山縣同屬左馮翊。東漢時懷德併入頻陽。上述記載說明懷德縣的荊山就是今富平縣境內的荊山,也就是大禹鑄鼎的荊山了。《隋書·地理志》云:“富平,舊置北地郡,尋罷,有荊山。”宋《太平御覽》云:“荊山有雍州”。明萬曆《富平縣誌》曰:“呂村原經縣治南,名強梁原,西魏富平(治)處。原之南,高者為荊山,即《禹貢》掘陵原地”。《清史稿·地理志十》富平縣西南有荊山。”上述文獻對荊山的記載還不夠確切,實際上荊山不是一座峰連疊障的大山,而是一道東西走向的土原。清光緒《富平縣誌》云:“自三原縣迄邐而來,至富平、臨潼兩縣之交,為漆沮水沖斷,此處因名斷原。”清代順治年間富平人韓文的《荊山記》也云:“東則為荊山地,長十五里,橫十里。考之帝王世紀,則大禹鑄鼎處,又名掘陵原。”在閻良西北今富平境內的呂村原上有一鑄鼎村,相傳為大禹鑄鼎處,從地方傳說也可證明大禹鑄鼎於富平荊山。唐天祐二年(905年),李茂貞在今富平境內的美原縣設鼎州,2008年7月富平又發現了鼎州窯遺址。之所以稱鼎州,概與黃帝、大禹在此鑄鼎不無關係。清代富平文人陳覺有《荊山鑄鼎》詩曰:“維禹實大智,疏浚有先後。乘輦荊山頂,用古洪爐煙。山峙渭之北,漆沮繞其前。山明水亦秀,鑄鼎辨神奸。”進一步證明大禹鑄鼎的荊山就是富平之南的荊山。

后土廟

荊山塬
閻良后土廟,俗稱娘娘廟,位於閻良區振興街道辦坡底村東北的荊山半原,是祭祀中華民族始祖后土女媧氏的一座道教廟宇,為山西萬榮縣后土廟之行祠。古廟背荊面渭,左有軍事要隘斷塬和漢太上皇劉湍的萬年陵,西有唐代皇家道觀龍游宮和唐高祖李淵的獻陵,被世人視為一塊祥瑞寶地。荊山后土廟始建年代不詳,坡底村在元代為棘店鎮所在地,后土廟當不會晚於元代。初廟小,廟左有后土靈湫,有求輒應。
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關中大旱,西安知府黃公於此祈雨應驗,遂上奏朝廷,英宗皇帝敕修后土廟。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當地信仕捐資將原來的三間正殿擴建為五間前殿,又於前殿之前兩側分別建造了子孫殿和西嶽殿各三間,至此后土廟進入全盛時期。清康熙元年(1662年),當土信仕又捐資重修獻殿,遂為一邑之巨廟。清同治元年(1862年),后土廟毀於兵燹。光緒年間,當地信仕於故地重起三間獻殿雖難復舊觀,但每年農曆三月十八廟會時,四方商賈方集,八方信仕民眾接踵而至,求神許願,交易商品,場面宏大,為當地一大盛事。“文革”中后土廟被拆除。
2004年當地信仕捐資重修后土廟,重立萬曆四十八年的“重修后土廟碑”於故址,於每年農曆三月十八和重陽節開展兩次集中祭祀活動。荊山后土廟已成為當地民眾追念中華民族始祖女媧氏,傳承后土文化的一處重要場所。

龍游宮

“龍游宮”為荊山名勝,古址位於今閻良區振興街道辦紅荊村。據史書記載和“好事者”實地考察:“龍游宮”遺址分為上下兩院遺址:上院位於今紅荊村東北方向約五十米處,占地約十畝;下院位於今紅荊國小內,占地約七畝。
“龍游宮”原名“景龍觀”,始建於西漢。清乾隆《臨潼縣誌》載:“棘店迤西五里,原半有龍游宮,相傳為漢武帝游幸處,坡下有武帝廟,唐沈亞之為文禱雨武帝廟,即此”。又據清乾隆《臨潼縣誌·人物誌》說,有四川赤石城人王長曾居龍游宮,“漢武帝好神仙,延入宮中對弈。宮去長安百二十里,每晡必歸。後車駕至宮,真人已屍解,遂賜名龍游真人”。棘店即今閻良區振興街道辦坡底孫村,這裡北宋曾設棘店鎮。其西五里即今振興街道辦紅荊村。唐長慶三年(823年)正月,櫟陽縣尉沈亞之曾在此祈雨,有其所作《祠漢武帝祈雨文》傳世。
相傳唐初,龍游宮住著一位名叫姜飛雄的鐵冠道人。唐太宗李世民常到此與鐵冠道人對弈,每局必輸,嘆鐵冠道人棋藝超群,尊稱為道仙,並辟“龍游宮”為皇家道觀,名盛一時。此時,這裡建築宏偉,幽雅清靜,景色宜人,院內有一棵粗壯高大的古柏、一通碑石、一眼水井,被傳為“一柏一石一眼井”。聞者,無不嘆其宏大矣!就是現在很多當地人還會用“一柏一石一眼井”說給你聽,並且叫你猜一猜是什麼呢!
據北宋宋敏求的《長安志》富平縣條記載:“漢武帝廟,縣南二十里。”又雲“棘店鎮,縣南二十里。”據考證棘店鎮即今閻良區振興街道辦的坡底孫村。其所云漢武帝廟與棘店鎮同在富平縣南二十里,當指龍游宮也。該志又載富平縣龍游里在縣南,管邨二十二。其雲龍游里,概與龍游宮有關。
明代嘉靖年間,龍游宮曾得到一次大規模的重修。2008年12月閻良區文化局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於紅荊國小東北的水渠內發現了嘉靖年間重修龍游宮的碑石。碑額為明代三原大儒馬理先生所篆,碑文為富平楊爵撰文,喬邦靖書丹。馬理和楊爵都是當時有名的諍臣,楊爵與海瑞齊名,時稱“南海北楊”。楊爵是嘉靖八年(1529)進士,卒於嘉靖二十八年(1549)。故該碑應當立於1529年---1549年之間。碑文記述龍游宮建於漢代,是龍游宮身世的有力證明。該碑記出自名人之手,且目前發現僅此一通,彌足珍貴。
1862年,龍游宮毀於兵燹。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當地信士捐資重修龍游宮,碑石二十年前尚在。今佚。
據紅荊村村民陳順義講,龍游宮上院在清末毀壞後,再未重修,其遺址解放初仍依稀可辨。上院位於今紅荊國小西北荊山半原,屬紅荊村楊任組的耕地。一條上原路從遺址東部穿過。上院坐西向東,東西長約150米,南北寬約50米。山門外原為上原的一條道路。院內正西和正南均有一處建築遺址,北面的土崖上鑿有三孔窯洞,內有神像殘跡。窯洞前和西大殿遺址前各有一通碑石。碑石在解放後被陝西碑林博物館徵集,唯村一龜型碑座被當地村民收藏。碑座頭部已殘,殘長125cm,寬97 cm,高52 cm,從殘存的碑座可知背身厚33cm。最為稱奇的還要算上原東南部的一顆古柏樹,這棵柏樹枝繁葉茂,直徑一米有餘。樹枝形態各異,其中有一支呈獅子滾繡球狀,栩栩如生。陳順義小時常和夥伴攀爬到樹上戲耍,向南望去,渭河平原鬱鬱蔥蔥,一片生機,可以望見驪山和高陵縣的昭慧寺塔,令人心曠神怡。
下院在光緒二十二年(1896)得到重修,一直保存到上世紀60年代。下院東西約60米,南北約70米。1938年,下院內設龍游宮國小(今紅荊國小),山門被改成中山式門樓。院內北高南低,院內東部有三間歇山式建築,為娘娘殿。院內正北為七間闊的大殿,基址高出南部一米多。只記得大殿內有神像,具體供奉的誰,已無法說清。大殿西南有一藥王洞。上世紀60年代上述龍游宮的建築被全部拆除。
祠漢武帝祈雨文
維長慶三年正月己巳,櫟陽尉沈亞之承命於大京兆。以歲旱,用乾肉清醪恭祀於漢武皇帝之祠下,因巫人以達其祝語。嗚呼!陰陽水旱,其司惟神。五行六氣,神得而均。如愆作炎,神何為仁?惟神者帝漢日,何祥不臻,雍熙滂洋,甘露麒麟。人荷其澤,亦仰如春。氣配高明,沒而為神。居滿必誅,居抑必申。今者獻陽始歲,亢而為屯。草木蔽萌,塞脈沈津。不蒸不泄,逾於十旬。雨師慢傲,屍違不賓。潛深驕高,枯此下人。風伯囂戲,簸陶濃塵,潰為凝霾,坌若頹雲。鴻混突渤,上蒙無垠。掩蔽光明,以垢春晨。彼風伯雨師,皆神所司。處位不職,荒役不袛。神假之權,使之用為。上帝如怒,其殃孰罹。神明胡不督其稽,察其欺。壞法者戮,後期者笞。然後泰陽蒸雲,雨膏以時。發生有涯,農力有施。今官庶並誠,虔虔於祠。集於宮室,鼓舞彈吹。神其聽之,無敢苟祈。

漢太上皇陵

漢太上皇陵又稱萬年陵,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之父的陵墓,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的荊原之上,北距閻良區5公里。漢太上皇劉瑞,又名執嘉,稱太公,劉邦之父。漢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七月,漢太上皇在櫟陽宮去世,“葬萬年”。“萬年”是吉祥語,高祖以此作為太上皇的陵名,“萬年陵”亦稱“太上皇陵”、八角冢。《三輔黃圖》記載:“高帝葬太上皇於櫟陽北原……其陵東者太上皇,西者昭靈後也”。即在今富平縣呂村鄉姚村與閻良區鐵西銑溝交界處,高12米,邊長28米;昭靈皇后(漢高祖劉邦之母)陵高4米,邊長8米,位於皇陵西北120米。皇陵南20米處清乾隆年間豎立陝西巡撫畢沅書“漢太上皇陵”碑一通。 2003年9月24日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上皇陵前,樹有清乾隆三十九年陝西巡撫畢沅書“漢太上皇陵”墓碑,1983年富平縣人民政府立的文保碑,2006年12月陝西省人民政府立文保碑。陵東200米和皇后墓北150米墓西、西北各發現一處附屬建築遺址。陵東和皇后墓附近分布有從葬坑。另於陵西北950米處發現城址一座,南北長約130米,東西寬75米,尚存部分城垣。一說位守陵者的住所所在。陪葬墓位於陵東,大多分布於今西安閻良區康橋鄉和關山鄉一帶的櫟陽北原上。見諸記載的陪葬者,有魏媼(高祖薄姬之母)和其弟薄昭等人。
荊山塬
荊山塬
太歲頭上動土”的由來
唐朝末年,黃巢率領起義大軍走潼關、入長安,建立了大齊政權。這位農民起義領袖習慣流動作戰,在皇宮裡呆不住,常常率領親兵親將百餘人出長安觀察地形,研究作戰方案。一天,行至臨潼縣荊山原邊,被一座高大墳墓擋住去路,上前一看,原來是劉邦之父——漢太上皇陵,占據著大片良田。黃巢心想,這個太上皇生前魚肉百姓,死後還霸占著這么多田地苦害百姓,擋我去路,實在可恨!便喚隨從借了一把鐵杴,挖了起來,他因用力過猛,杴把折了。於是,他又親自向農夫借了一把大杴,登至墓頂,幾杴就把墓頂挖了個大坑。黃巢放聲大笑,朗吟詩一首:輾轉中原逐驚鹿,西進長安過齊都,吾輩豈是山野人,太歲頭上敢動土!吟罷,余怒未息,拖杴下原,竟把原邊劃了一條深溝,人們叫它鐵杴溝。從此,“太歲頭上動土”這句話就流傳下來,後來,人們用來比喻敢於觸犯有權有勢的人。

唐獻陵

唐獻陵為唐高祖李淵(公元566—公元635)的陵寢。唐貞觀九年(公元635)五月,李淵卒,十月葬,唐太宗李世民依東漢光武帝原陵之規格修築獻陵。該陵座北朝南,封土為陵,呈覆斗型,平面呈長方形,陵園為夯築城恆,四面各壁一門,門外各置石虎一對。陵墓陪葬區位於陵園東北,現存有封土67座,除襄邑李神符在三原縣境內外,其餘均在渭南市富平縣境內。
荊山塬
唐獻陵位於陝西省三原縣徐木鄉永合村西,該陵為唐代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公元566—公元635)的陵寢。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貞觀九年(公元635年)李淵駕崩,葬於獻陵。唐太宗李世民依東漢光武帝原陵之規格修築獻陵。獻陵修建之初沒有陵邑,分為內外二城,規模宏大壯觀。內城四門各有石虎一對,南門外矗立著一對高大的華表和石犀,獻陵坐北朝南,封土呈覆斗形,高21米,底徑東西150米,南北120米,陵園的周圍分布有67座皇親重臣陪葬墓,宛如眾星棒月,將獻陵襯托得十分壯觀。該陵座北朝南,封土為陵,呈復斗形,長寬約100米,高13米,平面呈長方形,陵園為夯築城恆,四面各壁一門,門外各置石虎一對,前飾有大型華表、石犀,特別是石虎、石犀,體態雄建、沉毅、昂揚,除其中一石犀、石虎已移入陝西省博物館石刻室外,其它均保留在墓前。
獻陵附近還有不少初唐功臣貴戚陪葬冢,共有67墓。史載有楚國太妃萬氏、館陶公主、河間王孝恭、襄邑王神符、清河王誕、韓王元嘉、彭王元則、道王元慶、鄭王元懿、虢王元風、邦王元亨、徐王元禮、滕王元嬰、鄧王元裕、魯王元夔、霍王元軌、江王元密、江王元祥、密王元曉、并州總管張綸、榮國公樊興、平原郡公張楷、譚國公丘和、巢國公錢九隴、刑部尚書劉德茂,刑部尚書沈叔安。 已發掘或有墓碑者,計有李鳳、李神通、李孝同、臧懷恪、樊興等30多座。這些陪葬陵,把獻陵襯托得異常壯觀。獻陵2000年被國家宣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人物

荊山塬
荊山塬漢唐時曾是皇家御花園,又是盛唐覽勝處。據史料考證,李白杜甫王安石班固蘇武曹植陳覺等文人雅士以及秦穆公秦孝公漢高祖漢武帝唐太宗唐玄宗武則天等無數皇親貴族到此祭祖、遊覽;東端原首有漢太上皇劉執嘉萬年陵,西端有唐高祖李淵獻陵,兩陵之間分布有50多座藩王嬪妃陪葬墓群。
史記·封禪書》記載:“黃帝作寶鼎三,象天、地、人。”《路史·疏仡紀·黃帝》:“采首山之銅,鑄三鼎於荊山之陽。”古時,鑄鼎是國家的大事,鼎是國家社稷權力的大事,非常神聖。那么,黃帝鑄鼎的“荊山”在哪裡呢?。
古籍中的荊山,一般是指關中的荊山。根據《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山當在岐山和黃河之間,也就是今天的關中荊山原。古《漢書·地理志》稱:“荊山在馮翊懷德縣也。”根據《北周地理志》、《括地誌》、《元和郡縣圖志》等眾多古代地理志,懷德縣之縣城仍存在,在今陝西省富平縣城西南5.5公里。懷德縣有荊山,即富平縣有荊山。
荊山塬
據《閻良區志》記載,閻良先後發現多處原始村落遺址,如南康橋遺址、菩星村遺址等都是仰韶文化遺址。據載黃帝在荊山鑄鼎,大禹治荊山並鑄九鼎,晉建櫟邑,秦建櫟陽並遷都於此。今考古發掘可以確證。《閻良區志》載多處原始村落遺址,如南康橋遺址、菩星村遺址等皆為仰韶文化遺址。尤其關山遺址、義和遺址等皆為仰韶半坡型晚期遺址,距今5000年左右,相當於黃帝時代。關山遺址在關山鄉西荊塬,面積約10平方公里,發現大量文物,遺址之大,為古代部落中心。可見此地是古先民活動中心地之一。荊山下既然是先民的聚居中心地,黃帝在這裡鑄鼎也是自然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