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史·疏仡紀·黃帝》的記載:(黃帝)采首山之銅,鑄三鼎於荊山之陽,以象泰乙……八月既望,鼎成崩焉,葬上郡陽周之橋山(今陝西黃陵縣)”。也就是說,當時的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中華大地上發生了一件天下萬國會盟於荊山的歷史大事件。這個荊山,也就是今天的中華原。
黃帝鑄鼎的荊山,史稱軒皇鑄鼎山、鑄鼎原、荊山原、中華原。位於今天陝西西安三原、富平、閻良的三交地帶。這裡不僅有鼎湖、連湖、連城、錦城,還有三鼎村、鑄鼎村,臥龍村、盤龍村、化龍堡等等。在這裡,不僅黃帝鑄鼎、大禹鑄鼎,還有漢武祀鼎和武則天再造九鼎。這裡,黃帝開國,創立中華。這裡,禹秉黃制,始鑄九鼎,將中國化為九州,實行九州一統的區域管理模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華原
- 地理位置:西安三原、閻良
簡介
我們的先民在黃帝時代早已掌握了冶銅技術。1975年,甘肅省東鄉縣林家遺址發現了一柄長12.5厘米的銅刀,距今5000年左右,是目前全國發現的最早的一件青銅器,早於黃帝400年左右。
西安中華原
古代史籍中,荊山常指關中的荊山。如《尚書》中關於大禹治水的記載就有“荊岐既旅”、“導汧及岐山,至於荊山”等。西漢孔安國曰:“荊在岐東,非荊州之荊山也。”孔安國認為大禹治水的荊山在陝西岐山之東。又如《漢書·地埋志》云:“使禹治之,水土即平,便制九州”。“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即西,涇屬渭汭。漆、沮既從,灃水攸同。荊、岐既旅,終南、惇物,至於鳥鼠,雍州即秦嶺以北的陝西地區(含甘肅小部)。顏師古曰:“西河即龍門(在今韓城)之河也。”“荊、岐二山名也。荊在岐東,言二山治畢,已旅祭也。”岐山在今陝西岐山縣,荊山在岐山以東。渭即渭河,涇即涇河,漆即漆水河,在銅川市,沮即沮河,在富平縣至臨潼區,終南山、惇物山即終南山。這些地名皆在陝西關中地區。《漢書·地理志》:“道汧及岐,至於荊山,逾於河。”顏師古曰:“自此以下,更說所治山水首尾之次也。治山通水,故舉言之。汧山在汧縣西,河即梁山龍門。”是說先治汧山、汧水(在陝西汧陽縣),向東治岐山。再向東治荊山,其後治黃河龍門。這是由西向東沿渭北的北山治理山水。荊山在岐山與龍門之間,即關中渭北之荊山。
研究黃帝鑄鼎地,則黃帝鑄鼎嵯峨山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有文獻稱今陝西三原縣與涇陽縣之交的嵯峨山古稱荊山,系黃帝鑄鼎地。又因嵯峨山亦在陝西岐山之東、關中渭北,所以我們很有必要討論一下嵯峨山是不是黃帝鑄鼎的荊山。以往的黃帝鑄鼎閻良荊山的論文迴避了這一問題,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
明代的關中大儒馬理曾在嘉靖《陝西通志》中提出,黃帝鑄鼎地在今陝西三原縣的嵯峨山,嵯峨山在古代稱荊山。並說後人將富平的荊山誤認為是黃帝鑄鼎的荊山。我對此說是十分重視的,並最初也是持支持態度的。當我作了深層次的研究後,就發現這種說法站不住腳了。馬理的《陝西通志》中為了說明嵯峨山古代稱荊山,遂在三原嵯峨山一條下,有了下面的一段記述:
史載黃帝鑄鼎於荊山,今山陽有鼎州,則此山為黃帝鑄鼎所在,帝時名荊山也。念諸儒所謂荊山者,即縣之東原,恐誤。又按《禹貢》:“導岍及岐,至於荊山。”今岐山東惟峨山為大,禹紀事乃略其大而詳其細,不記其山耐敘其麓,有是理也?又按宋敏求《雲陽志》曰:嵯峨一名嶻辥山,又名慈峨山。《四夷郡縣圖記》曰:山頂有雲氣即雨,人以為候。昔黃帝鑄鼎於此山。觀此,則此為荊山,其證甚明。諸儒以東原為荊山者,信誤矣!誤矣! 從以上文字不難看出,馬理先生對自己的論斷是十分自信的。但記載黃帝鑄鼎於嵯峨山古代文獻有兩部,一部就是上面提到的《四夷郡縣圖記》,另一部是王褒的《雲陽宮記》中云:“嵯峨山,黃帝鑄鼎於此。”這些記述再加上嵯峨之陽有鼎州,這些頂多只能說明黃帝在嵯峨山鑄過鼎,但絕不能據此就推理出嵯峨山就是黃帝鑄鼎的荊山。試舉一例,甲說李某曾在武屯中學讀過書,乙說李某曾在北屯中學上過學。我們能得出武屯中學和北屯中學是同一學校嗎?顯然不能。同理,《史記》稱黃帝鑄鼎於荊山,《四夷郡縣圖記》、《六陽宮記》雲黃帝鑄鼎於嵯峨山,根據這兩條無法推理出嵯峨山就是荊山。
黃帝、大禹曾在渭北荊山鑄鼎
黃帝時期的荊山就是今關中渭北的荊山(又稱荊山塬)已得到論證。要想證明黃帝鑄鼎的荊山的確切位置還得從大禹鑄鼎說起。唐代李泰的《括地誌》云:“雍州荊山,即黃帝及禹鑄鼎地也。”這說明,大禹鑄鼎的荊山就是黃帝鑄鼎的荊山。
大禹鑄鼎於閻良與富平交界的荊山,這是有大量歷史文獻和傳說可以佐證的。《帝王世紀》云:“禹鑄鼎於荊山,左馮翊(讀平邑)懷德地,今山下有荊渠。”《禹貢》:“北條荊山在南,山下有荊渠,即夏後鑄九鼎處也。”左馮翊是三輔之一,設於漢武帝時,轄今陝西高陵縣以東黃河以西的大片區域,懷德是左馮翊下轄的一個縣。那么,懷德縣在什麼地方呢?據《富平縣誌》記載,懷德縣設於漢文帝時,故址在今富平縣華朱鄉懷陽城附近,與當時今富平縣域內的頻山縣同屬左馮翊。東漢時懷德併入頻陽。上述記載說明懷德縣的荊山就是今富平縣境內的荊山,也就是大禹鑄鼎的荊山了。《隋書·地理志》云:“富平,舊置北地郡,尋罷,有荊山。”宋《太平御覽》云:“雍州有荊山”。明萬曆《富平縣誌》曰:“呂村原經縣治南,名強梁原,西魏富平(治)處。原之南,高者為荊山,即《禹貢》掘陵原地”。《清史稿·地理志十》富平縣西南有荊山。”上述文獻對荊山的記載還不夠確切,實際上荊山不是一座峰連疊障的大山,而是一道東西走向的土原。清光緒《富平縣誌》云:“自三原縣迄邐而來,至富平、臨潼兩縣之交,為漆沮水沖斷,此處因名斷原。”清代順治年間富平人韓文的《荊山記》也云:“東則為荊山地,長十五里,橫十里。考之帝王世紀,則大禹鑄鼎處,又名掘陵原。”在閻良西北今富平境內的呂村原上有一鑄鼎村,相傳為大禹鑄鼎處,從地方傳說也可證明大禹鑄鼎於富平荊山。唐天祐二年(905年),李茂貞在今富平境內的美原縣設鼎州,2008年7月富平又發現了鼎州窯遺址。之所以稱鼎州,概與黃帝、大禹在此鑄鼎不無關係。清代富平文人陳覺有《荊山鑄鼎》詩曰:“維禹實大智,疏浚有先後。乘輦荊山頂,用古洪爐煙。山峙渭之北,漆沮繞其前。山明水亦秀,鑄鼎辨神奸。”進一步證明大禹鑄鼎的荊山就是富平之南的荊山。
黃帝鑄鼎於今閻良荊山之南
《漢書·郡國志》載:“首山屬河東蒲阪,荊山在馮翊懷德縣。”黃帝為何采首山之銅,鑄鼎於荊山之陽,這是因為荊山是土山,無銅礦可采。至於為何要在首山(今山西永濟市銅首山)采銅,不在首山鑄鼎,而運至關中的荊山下鑄鼎,我想這可能是因為這一帶的風水絕佳;二是這裡當時可能是黃帝部落活動的中心。今閻良荊山東段曾先後發現義和、菩星、關山等仰韶文化遺址。荊山北麓的富平境內發現了50萬平方米的新時期早期的蟠龍灣遺址。這些都說明這裡是遠古先民的聚居地。
閻良當地人稱閻良北境與富平之交的土原為荊山、荊原、荊山塬也有許多證據。乾隆《臨潼縣誌》載:“荊原為邑北界,綿亘數十里,與驪山南北相望,陂陀擁護,如屏障然。”閻良荊山下的東西大道被閻良區政府命名為荊山路。閻良區關山鎮的蘇趙村原名荊山堡。道光十年,閻良人任輝在《重修十方院碑記》中自稱是“荊山農人”。荊山之南今閻良區振興街道辦官劉村出土的清代《劉萼樓墓志銘》中有“荊山之南,清水之濱”一語。
有人會問,黃帝鑄鼎於荊山之南,為何獨指荊山之南的閻良地界而不是三原的大程、夕陽一帶。這是因為一是這裡的歷史文化積澱的十分深厚,歷史上的許多帝王名賢曾在此留跡。這裡的荊山上有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之父劉煓的陵墓漢太上皇陵(又稱萬年陵),稍西的三原境內的荊山上有大唐開國皇帝李淵的陵墓獻陵。中國歷史上強盛的漢唐王朝的根脈都在這裡,這是他山所無法企及的。二陵之間又有漢武帝游幸、唐太宗擴建的皇家道觀的龍游宮遺址,明英宗敕修的后土廟、唐代櫟陽縣尉沈亞之祈雨的漢武帝廟以及青涼寺等古蹟。在荊山西南十五里的閻良區武屯鎮是秦漢古都櫟陽所在地。秦孝公任用商鞅在此變法,使秦國逐步富強,為秦始皇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西漢初年,劉邦以此為都,作為與項羽爭奪天下的大本營,在漢王朝建立的過程中,櫟陽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裡有秦漢的基因。前秦的苻堅曾在荊山南的萬年縣(縣治在今閻良區武屯鎮)打過獵。西魏宇文泰曾在這裡檢閱過軍隊。荊山之南8里的三賢村是“三田哭荊”故事的發生地。荊山東南的武屯鎮是明代著名醫學家武之望和民國時期陝西督辦李虎臣將軍的故里。從一定意義上講,荊山腳下的任意一處都可能是黃帝鑄鼎的地方,但荊山的文化精華在閻良境內,則黃帝在閻良荊山鑄鼎的幾率也應占主體地位。閻良荊山有西禹高速公路和107省道經過,這對於我們發展旅遊事業是十分便利的。歲月久遠,經歷了四千多年的滄桑巨變,今天我們已無法確認黃帝在閻良荊山腳下鑄鼎的準確地點。近年來的荊山鑄鼎地的祭拜黃帝活動主要在閻良荊山南麓的后土廟旁(今閻良區振興街道辦坡底村孫家組之東北)舉行。后土也是中華民族的遠祖,黃帝曾在今山西萬榮縣掃地為壇,祭祀后土。基於這種淵源,將荊山祭拜黃帝的地點定在后土廟附近是有歷史淵源的,也是十分有意義的。
黃帝閻良鑄鼎已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近年來,在閻良荊山的祭拜黃帝活動規模一次大過一次。2007年重陽節,由陝西開放與發展促進會和陝西省文化經濟交流協會等15餘家單位在閻良北塬舉行了“丁亥黃帝鑄鼎地緬懷行”活動。2008年清明節由世界華人聯合會(總會)、軒轅黃帝鑄鼎活動組委會、構建創建創新型和諧陝西組委會、西安電視台聯合舉辦的“世界華人公祭軒轅黃帝荊山鑄鼎大典”在閻良荊山南麓的后土廟舉行,盛況空前,在社會各界產生強烈的反響。我們有理由相信,閻良作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鑄鼎地,一定會成為炎黃子孫矚目的尋根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