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山”,黃帝曾在此鑄鼎,鼎之所在,國都所在。荊山,俗稱荊山塬,又稱中華塬,唐代稱掘陵塬,屬於“有山不顯,離水不遠,坐北朝南,地勢平坦”的“金絲吊葫蘆”式的風水寶地。在我國有四座荊山,分別在湖北省南漳縣西部、陝西省關中中部、河南省靈寶縣閿鄉南、安徽省懷遠縣西南。《史記·封禪書》云:“黃帝采首山銅﹙山西永濟﹚,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史記·封禪書》又云:“黃帝作寶鼎三,象天地人。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通鑑外紀》云:“(黃帝)采首山之銅,鑄鼎於荊山之隅,鼎成崩焉。其臣左徹取衣冠几杖而廟祀之。” 《路史·疏仡紀·黃帝》說:黃帝從首山采銅,在荊山之陽鑄為三鼎(按:象徵天、地、人)。
基本介紹
考古
據有關學者考證黃帝鑄鼎或是大禹鑄鼎的荊山應該是閻良、富平、三原三個地方共管的“一山三分,三足鼎立”的關中荊山,而且已被史學界和考古界所公認。
●“論道”,中國人講究坐而論道,“道”最早是五千年前黃帝提出的,沿至春秋時,老子降生著述五千字《道德經》之後逐漸發展,而後普及於人類。先秦諸子百家“仁者仁”、“智者智”,眾說紛紜。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眾妙之門,《周易》云:“一陰一陽之謂道。”莊子云:“道在屎溺”。“道之大如天,其廣如地,其重如石,其輕如羽”,所以道是無處不在的。我們現在所提倡的“和諧社會”,早在黃帝時就涉及“和諧”思想,黃帝在他的著作《陰符經》中就明確的提出:“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即安。”“盜”之意是說:天地運化萬物的妙用,在不知不覺的冥冥之中,因在暗處運動,故稱盜。“宜”是“和諧”之意。荊山論道,符合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同時也符合現代和諧的社會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