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姓

荊姓

荊姓,中國姓氏中的一種,其姓氏淵源有很多種不同的淵源。

現今,荊姓的人口大約有23萬,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019%,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二百六十六位。主要集中於內蒙古、山西、河南、黑龍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荊姓
  • 用途:一種姓氏
  • 讀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源流一,源流二,源流三,源流四,得姓始祖,各支始祖,遷徙分布,歷史名人,荊軻,荊浩,荊嗣,家譜文獻,字輩排行,郡望堂號,郡望,堂號,通用聯,四言通用聯,五言通用聯,七言通用聯,十言通用聯,
荊(Jīng )姓源出有四:

源流一

源於羋姓,出自西周初年楚國先君熊繹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西周初年,楚國先君熊繹被封在荊山一帶(今湖北荊州),國號為荊,君主稱為荊君。據史籍《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上的記載,楚國的舊國號是荊,荊氏是未改號為楚之前的姓氏,又說周朝楚國的別稱為荊,國民以國為氏。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氏。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顓頊帝之後第五代吳回,是帝高辛氏的火正,主管天火與地火,能光融天下,於是帝嚳命曰祝融(祝,大也;融,明也)。其所屬部落族人分布在商都朝歌的南方(今河南新鄭)。吳回之子陸終生有六子,幼子曰季連,羋姓,就是楚之先祖。
周襄王姬鄭十四年(楚成王三十四年,公元前638年),楚成王派兵救鄭國,與宋國軍隊大戰於泓水(今河南柘城),射傷意欲稱霸的宋襄公並擊敗宋軍,楚國軍威大振,其時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慶、河南、安徽、江蘇、江西部分地方。
在楚成王繼位改荊為楚以後,以前歷代荊君的庶出子孫者,即有以原國號為姓氏者,稱荊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荊氏正宗。

源流二

源於羋姓,出自為居於秦國的楚氏避秦莊襄王嬴楚之諱所改,屬於以國名為氏,或避諱改姓為氏。羋姓之後原有以國為姓的楚氏,其中有一支楚氏族人居於秦國,在斯地生息繁衍。後在先秦時期因避秦莊襄王嬴子楚的名諱,改以原國名“荊”為姓氏,稱荊氏,世代相傳至今。
羋姓荊氏族人皆尊奉楚君熊繹為得姓始祖,且不與姜姓荊氏合譜。

源流三

源於姜姓,出自戰國末期齊國慶氏,屬於因故改姓為氏。戰國末期,齊國有慶氏一族,是公孫慶克的後裔子孫,後因故有改姓為荊氏者,逐漸形成江南荊氏一族。公孫慶克,是齊桓公姜小白的庶孫,即齊桓公之子姜無虧的兒子。公孫慶克的兒子後來以父名命氏,稱慶氏,形成了一個慶氏大家族。在春秋時期,齊國公孫慶克的後裔中有著名的慶封,在晉國還有慶鄭,皆為齊桓公之支庶。在先秦時期,被燕國太子丹收買並派往秦國去刺殺秦王嬴政的著名“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之刺客荊軻,即是該支由慶氏分衍的荊氏族人。
姜姓荊氏皆尊奉公孫慶克為得姓始祖,且不與羋姓荊氏合譜。

源流四

始祖荊王賈高帝從兄也)後人

得姓始祖

熊繹。根據《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上記載,楚國的舊國號是荊,荊姓是未改號為楚之前的姓氏,又說周代楚國的別稱為荊,國民以國為氏。西周初年,楚國的先君熊繹被封在荊,國號為荊,直到春秋初期才改為楚國,荊國的子孫以國為姓,稱為荊氏。荊陵是楚國的別號,春秋時代的楚國在尚未崛起諸侯以前,號稱荊。荊楚二字往往被連在一起使用,就是指春秋時期的楚國。故荊氏後人奉熊繹為荊姓的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山東荊門世系:
始祖:荊冠金,妻金氏,源出山西。
二世祖:荊竹南
三世祖:荊有德
四世祖:荊法吉
五世祖:荊維坤
六世祖:荊善已
七世祖:荊長福
八世祖:荊煥國
九世祖:荊梁世
十世祖:荊 有,家譜失傳,祖妣不詳
十一世祖:荊 忠,妻楊氏,遷往山東
十二世祖:荊永振,妻王氏
十三世祖:荊遇盛,妻李氏
十四世祖:荊長春,妻劉氏
十五世祖:荊之信,妻韓氏
十六世祖:荊克智,妻曹氏
十七世祖:荊憲章,妻李氏
十八世祖:荊大吉,妻崔氏
十九世祖:荊樹同,妻楊氏
二十世祖:荊廷蘭,妻宋氏
二十一世祖:荊維慶,妻畢氏
二十二世祖:荊鶴泉,妻宋氏
二十三世祖:荊殿秀,妻趙氏

遷徙分布

歷史上荊姓的分布與遷徙
宋朝時期,荊姓大約有4萬人,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05%,約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二百一十位。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河北、湖北一帶。明朝時期,荊姓人口驟減,大約有1萬8千人,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西、河南、山東、湖南、河北等地。山西為荊姓第一大省,約占荊姓總人口的一半。
當代荊姓分布與圖譜
荊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當代荊姓的人口大約有23萬,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019%,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二百六十六位。自宋朝至今1000年來,荊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的態勢。在全國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於內蒙古、山西、河南、黑龍江,這四省區大約占荊姓總人口的64%。其次分布於:河北、吉林、山東、陝西、遼寧、江蘇等地。荊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黑龍江、內蒙古東北、吉林大部、河北:西南、山西南部、陝西中部和東南、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重慶北端,荊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1%以上,最高可達1.7%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占國土總面積的13.2%,居住了大約47%的荊姓人群。在內蒙古中部、寧夏大部、甘肅東南、陝西北部和西南、晉冀魯遼大部、吉林南端、河南北部和東部、江蘇西北、安徽北部、鄂渝中部、湖南北段、四川東北,荊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5%--0.1%之間,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占國土總面積的17.4%居住了大約36%的荊姓人群。
今黑龍江省的安達市虎林市蘭西縣齊齊哈爾市五大連池市、哈爾濱市,河南省的洛陽小浪底市、鞏義市、鄭州市、延津市、焦作市武陟縣新鄉縣開封市南陽市漯河市舞陽區、平頂山市、靈寶市、山東省濟南市長清、青島市即墨區、德州市齊河縣、日照市莒縣、龍口市、聊城市莘縣淄博市桓台縣、蓬萊市、臨沂市棗莊市、萊陽市、濰坊市高密、東營縣、菏澤市金鄉縣臨清縣、聊城市、茌平縣、威海市石島、日照市嵐山區,吉林省的長春、延邊地區、白城市,河北省的滄州市泊頭市黃驊市香河縣,山西省的陽泉市、平陸縣臨猗縣、永濟市、太原市、石鹿縣、朔州市,陝西省的安康縣、楊凌縣、洛川縣,遼寧省的瀋陽市、撫順市丹東市鞍山市,江蘇省的徐州市、鎮江市、常州市、沛縣,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銀川市,重慶市的合川縣,湖南省的辰谿縣,湖北省的麻城市,安徽省的太和縣渦陽縣鳳台縣,內蒙古自治區,上海市,北京市,香港特別行政區等地,均有荊氏族人分布。

歷史名人

荊軻

荊軻:(?~公元前227年),中國戰國時期著名刺客。也稱慶卿荊卿慶軻。受燕太子丹之託入刺秦王,失敗被殺。戰國末期衛國人,漢族,喜好讀書擊劍,為人慷慨俠義。後遊歷到燕國,被稱為“荊卿”(或荊叔),隨之由燕國智勇深沉的“節俠”田光推薦給太子丹,拜為上卿。秦國滅趙後,兵鋒直指燕國南界,太子丹震懼,與田光密謀,決定派荊軻入秦行刺秦王。荊軻獻計太子丹,擬以秦國叛將樊於期之頭及燕督亢(今河北涿縣易縣、固安一帶,是一塊肥沃的土地)地圖進獻秦王,相機行刺。太子丹不忍殺樊於期,荊軻只好私見樊於期,告以實情,樊於期為成全荊軻而自刎。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臨行前,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荊軻來到秦國後,秦王在鹹陽宮隆重召見了他。荊軻在獻燕督亢地圖時,圖窮匕見,刺秦王不中,被殺。

荊浩

荊浩:五代後梁畫家,沁水(今屬山西省)人。他擅畫山水,常常攜帶筆墨摹寫山中古松,畫雲中山頂時,能畫出四面峻厚的氣勢。著有《筆法記》,對中國山水畫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荊嗣

荊嗣:宋代名將,累立戰功。歷官天武軍校、田重進部將,太宗時攻太原及幽州,他皆率先陷陣,拜都指揮使。真宗時,為邠慶、環慶副部署,嗣起行伍,一生經150餘戰,未嘗敗北。

家譜文獻

江蘇丹陽皇塘荊氏元一公譜稿,外編八卷,(清)荊國霖續編,清光褚三年(公元1877年)敦五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冊。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
江蘇丹陽曲阿皇塘荊氏宗譜六十卷,首兩卷,附長房外編十卷,(清)荊富慶、荊行坦等纂修,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十六冊。河北大學圖書館
江蘇丹陽曲阿皇塘荊氏南莊公支分修譜稿十六卷,首一卷,(民國)荊孟齋纂修,民國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啟佑堂(祠)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冊。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丹陽曲阿珥塘荊氏族譜二十六卷,(民國)荊廷硯續修,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六冊。河北大學圖書館。
浙江長興荊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寶善堂木刻活字印本。浙江省長興縣博物館,今僅存第二卷。
曲阿皇塘荊氏宗譜六十卷,首兩卷,附長房外編十卷,(清)荊福慶等修,清宣統二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十六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曲阿珥荊氏族譜二十六卷,(民國)荊廷硯續修,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受祉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六冊。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字輩排行

山東荊門荊氏字輩:“同(士化榮元清受)光(源)聿(恩開)象(臨程)延(得獻)茂(樹功)常(寶)錫(尚)鴻(乃)祚(孝)念(基)祖(續)紹(斯)庭(隆)建(繼)本(若)兆(傳)貴(守)雲(亦)會(宣)丕(芳)成(名)躍(更生蘇)千(循)代(孝)衛(翰)國(墨)棟(紀)奇(束)材(江)智(慶)誠(豐)乾(樂)坤(安)燦(康)憲(銘)章(傑)頌(福)忠(順)良(興)繁(華)昌(盛)”。
山東濟南市長清縣荊氏字輩:希言公彥承 宏聞貞尚衍 興毓山繼廣 兆憲慶繁祥
山東長清一支荊氏字輩:“允士思玉繼兆良 振業傳廣澤”。
山東高密荊氏字輩:“士(清)本雲(希)在錫(曰)淑毓(玉)炳增錦澤樹煥培欽漢林烯”。
山東臨沂荊氏字輩:“象雲培玉兆凡廣”。
山東龍口市(黃縣)諸由觀鎮荊家村荊氏字輩:“德世雲尚(來)民(文) 萬(法)可勛自希 長樂壽元治 永裕業光昌 振吉興瑞富 承宏建奇功”。
山東龍口荊氏一支字輩:“槐乃春樹……”
河南新鄉荊氏字輩:“伍夢明汝樹煥培”。 新鄉縣朗公廟鎮--“林泉懷素志、禮落振家興”
河南武陟荊氏字輩:“治所好則孝友其章”。
河南鄭州荊氏字輩:“得(文)世(時)大(一)福(山)陽 明庭載原良 志士隆學體 自宜運逢昌 功業真克新 榮惠綿春長 秉道誠本修 欽爾基洪臧”。
河南荊氏一支字輩:“韶文明化紀利”。
安徽太和荊氏字輩:“宗永連元化 朝清慶來喜”。
安徽渦陽荊氏字輩:‘’志維體孝 純粹善良 保守大本 家道延長”。
安徽定遠荊氏字輩:“朝萬事如意”。
江蘇徐州荊氏字輩:“志文方成玉”。
重慶合川荊氏字輩:“富仕才登一正大 光明永世德安仁 代遠啟成開文運 華宗福壽發聯興 ”。
遼寧丹東荊氏字輩:“太喜新春……”
山西太原荊氏字輩:“朝振鳳玉顯”。
陝西安康、湖北麻城荊氏字輩:“學文開玉自(家)孝(紀)新(成)寬”。
湖南辰溪荊氏字輩:“楚國宗正太家發永(祖)朝(先)明(建)長壽”。
河南鄲城荊姓字輩:“心玉志成先挺……”

郡望堂號

郡望

廣陵郡:即江都郡。原為戰國時期楚國的廣陵邑。秦朝時期置為廣陵縣,在今江蘇揚州西北一帶。西漢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國置廣陵國,東漢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廣陵(今江蘇揚州),當時轄境包括今江蘇省揚州、儀征、高郵、寶應、金湖等地。唐朝時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蘇江都),其時轄地在今江蘇省、安徽省兩省交界的洪澤湖和六合縣以東、泗陽縣寶應縣灌南縣以南、串場河以西、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隋朝時期改為江陽,治所在今揚州。南唐時期又恢復為廣陵原名。北宋朝熙寧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廣陵併入江都。

堂號

廣陵堂:以望立堂,亦稱江都堂。
邠慶堂:宋朝的將領荊嗣,累立戰功。宋太宗攻太原及幽州,他皆率先陷陣,拜都指揮使。宋真宗時,為邠慶、環慶副部署,嗣起行伍。他一生經一百五十餘戰,未嘗敗北。
此外,荊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受祉堂”、“臨保堂”、“篤慶堂”、“保慶堂”、“留余堂”、“垂裕堂”、“留青堂”、“裕後堂”、“永恩堂”、“啟佑堂”、“寶善祠”、“廣宗堂”、“培源堂”、“昌後堂”等;分堂“谷貽堂”、“留青堂”等。

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宗開荊國;
秀毓廣陵。
——佚名撰荊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荊姓的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和歌易水;
畫壁汴京。
——佚名撰荊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戰國末年刺客荊軻,原為齊國人,遷居衛國,與善擊築(樂器名)的燕國人高漸離友好。後被燕太子丹尊為上卿,派往秦國刺殺秦王政。丹在易水岸邊為他餞行,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他帶著秦國逃亡將軍樊於期的頭和夾有匕首的燕國督亢地區地圖,作為進獻秦王的禮物。獻圖時,圖窮而匕首見,刺秦王不中,被殺。下聯典指五代時後梁畫家荊浩,字浩然,沁水人,隱居在太行山的洪谷,號洪谷子。擅長畫山水,常攜筆摹寫山中古松;作雲中山頂,能畫出四面峻厚的雄偉氣勢。自稱兼吳道子用筆和項容用墨之長。山水畫中全景構國及皴法和水暈墨章的表現技法,正是由他所開創,對中國山水畫的發展起過重要影響。又工佛像,曾在汴京雙林院畫過壁畫。著有《筆法記》等。
雄才拔俗;
壯氣貫虹。
——佚名撰荊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周代上黨郡守荊伯柳,有才名。下聯典指戰國末年刺客荊軻。
髫年攝相;
累戰立功。
——佚名撰荊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周朝·荊公十五歲攝相事。下聯典指宋·荊嗣,歷官天武軍校、田重進部將,後擢都指揮使,身經一百五十餘戰,每戰皆勝。
荊枝葉茂;
漢水流長。
——佚名撰荊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荊氏宗祠“邠慶堂”堂聯。
江南望族;
漢後世家。
——佚名撰荊姓宗祠通用聯
同上。

五言通用聯

髫年攝相事;
善政得民心。
——佚名撰荊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周朝·荊公十五歲攝相事。下聯典指荊思溫(失考)。

七言通用聯

屢戰屢捷指揮使
愈老愈廉交趾官。
——佚名撰荊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都指揮使荊嗣,經五十餘戰皆捷。下聯典指明代交趾按察僉事荊政芳,字山甫,漵浦人。永樂進士。廉慎自持。致仕歸,笥中惟俸金三兩,饍粥不給,絕無怨悔。

十言通用聯

荊柳才優,出為上黨郡守;
次非義重,入刺秦國暴君。
——佚名撰荊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周代上黨郡守荊伯柳,有才名。下聯典指戰國時齊國名人荊軻,好讀書,善於擊劍,為人任俠仗義,受燕太子丹之使用權,獻地圖刺殺秦王,圖窮匕見,事敗被殺。
荊氏世原
始祖荊王賈高帝從兄也。始祖荊王劉賈,是漢高祖劉邦的堂兄。
帝懲秦孤立而亡,故大封同姓以鎮撫天下,分江表二十三城,立賈為荊王。
  高祖鑒於秦王朝二世而亡,主要是因為王室孤立無援,所以他立國之初,就大封同姓,以增強輔佐力量,維護天下的安定。他劃出江南二十三城,封劉賈為荊王。
後淮南黥布反,王戰敗身殂。賜葬潤州京口,立廟春秋祀焉。
  淮南王黥布謀反,荊王領兵征討,戰敗身亡。遵照旨意,葬於潤州京口。建立廟宇春秋祭祀。
子幼文,值高帝病,未及封。既而諸呂用事,國遂除,其地屬吳。
  其子文,年幼,當時高祖正在病中,未能顧及對劉文的封賜。後來呂產呂祿專權,國家就廢除了荊王封號,以其地歸屬吳國。
至文帝即位,故荊國大夫田安上其事,得封列侯,食采朱方。
  等到文帝即位,原荊國大夫田安奏請加封荊王后裔一事,於是劉文獲得列侯爵位,食采於朱方。
後為吳王濞所迫,以憂死。弟武嗣位,復為吳濞所幽,子潭乃奔潤州,保護祖塋,蓋亦七國之變也。
  後來劉文因屢受吳王濞凌迫,竟抑鬱而死。弟武繼承爵位,又遭吳王濞拘禁。(因吳將田祿伯將他釋放,就遷曲阿之陰,改劉為荊。)他的兒子荊潭,逃往潤州,一來是為了保護荊王墳塋,二來是為了躲避吳楚七國之亂
後七國敗,帝恨諸王強盛,為國內患,凡王子應襲者,置不理。群臣亦不敢請,流落潤州不得襲祖父封土。
  七國之亂被平息後,景帝痛恨諸王勢力強大,釀成內亂,絕意削藩,對王子們世襲封爵領地等事,一概不予辦理。所以,荊潭流落到潤州後一直未能繼承祖父的封土。
後至武帝癸卯三年,中山王勝來朝,上與酣欽,聞樂聲泣下。上問其故,具以吏所侵逼聞,上於是始厚諸侯。令所在有司稽奏,各加親親之恩焉。
  武帝癸卯三年,中山王劉勝前來朝見天子,武帝賜宴,與他暢飲。中山王聽到管樂之聲,不禁潸然落淚。皇上詢問原因,他把地方官欺凌王室宗親的情況如實加以奏報。武帝隨即責成地方官吏檢查和糾正存在的偏向,體現了皇上對宗親的關懷。
太尉田蚡奏:“吳楚趙等七國謀叛,國應除;若荊王文,勒兵拒七國,死於王事,尤褒封所宜先者,況舊封所應襲乎!”
  當時,太尉田蚡奏道;“吳楚七國叛亂,其封爵應予廢除;象荊王后人文,能帶兵抵禦七國,死於王事,理當優先給予表彰和封賞,荊王封號正應由其子孫來繼承呢!”
上可其奏,召潭襲封就國,潭守祖塋不忍離,且年老不樂榮顯,弟亦順之。
  皇上同意了太尉的奏請,下詔令潭承襲荊王爵位,到領地就職。潭因為要守護祖墳,不願意離開潤州;且年事已高,不圖榮華富貴,竭力懇辭,武帝只好依了他。
即於潤州邑之東南,賜田五萬畝,名為“潭府莊”,迄今猶稱潭莊。築土為城,名“荊城”,迄今猶名荊城港,立祖廟以奉祀焉。嗣是子孫世守相傳。
  就在潤州的東南方,賜田五萬畝,名為“潭府莊”,現在仍稱潭莊;並築土為城,名為“荊城”,現在仍叫荊城港。從此,他們的子孫就世代定居在這裡。
延至三國,為孫吳所奪。然族雖散處,尚未遠離。
  延至三國,荊氏采邑為孫吳奪去,族人開始離散,各尋出路但未遠離本土。
及宋武起兵,一戰而襲潤州,殺元暉,族眾恐遭屠戮,各遠逃避。有流徙河南者,有遷湖廣者,有竄徽郡、姑蘇者。嗟乎!一遭兵亂,合族流離,不能復歸故土矣!
  後來宋武帝起兵,一戰而攻下潤州,殺死荊元暉,族人怕遭屠殺,紛紛逃離家鄉,有逃往河南的,有遠遷湖廣的,也有流浪到徽州、蘇州等地的。唉!一旦遭遇戰禍,合族流離,大都不能再回到本土來了!
至文帝即位,天下兵息。暉孫弘宗、弘緒,尋歸故里。悼祖元暉受戮,慮荊溪為兵寇要衝,故隱於溪水之東曰珥塘。卜築為居,不樂仕進。
  宋文帝即位後,戰爭結束時局逐漸趨於平靖。元暉的孫子弘宗、弘緒一路尋訪,返回故鄉。悲痛祖父之死於戰亂,考慮荊溪乃交通要衝,是兵寇必爭之地,所以決定隱居到荊溪以東的珥塘。擇吉開工,重建家室。他們安於耕讀,不圖做官。
歷五代,經唐宋,又經二十餘世,每因兵火相侵,其人物宗派,不能悉記其詳。
  歷經五代、唐、宋,荊氏家族又經歷了二十餘代,因戰火頻仍,所保存的人文資料不多,族人事跡、各分支的趨向等情況不可能作詳盡的記載。
惟北宋政和間,子孫雖蕃,幸有宗圖可據,其諱號、婚娶、生葬,豪不爽焉。
  只有北宋政和年間,子孫雖然很多,但幸有宗譜作為依據,可以明確地知道族人的名字和他們的婚娶、生卒年等情況。
自嘉靖四十五年重修譜牒,迄今有五十餘載,恐愈久愈難稽考,謹按史識其始末雲。
  自從嘉靖四十五年重修宗譜,到現在已五十多年,恐怕年代愈久愈難查考,所以按歷史順序,記述了荊姓一脈的起源和繁衍變遷的概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