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動機

英語學習動機

英語學習動機是指學習者學習英語的動力因素,是學習者激勵自己達到英語學習目的內在驅動力。研究發現,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之間存在一定的正相關,高動機者比低動機者傾向於有更好的成就作為。因此,如何激發和維持其英語學習動機,保持英語學習的興趣,就顯得十分重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英語學習動機
  • 概念:學習者學習英語的動力因素
  • 分類: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
  • 建議:確定學習目標,重塑英語學習動機
  • 影響因素:鼓勵和表揚
  • 正相關關係:學業成就
分類,建議,

分類

心理學中一般把學生的學習動機分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內在動機指學習者內在興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內部原因引起的動機,是內在因素,分為三類:(1)知識性內部動機,只為了探索新知識提高知識水平。(2)成就型內部動機,只為了完成某一任務或目標。(3)刺激性內部動機,只為了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刺激,如興奮或愉悅。
外在動機指由外在的獎罰或害怕考試不及格等活動之外的原因激起的動機, 是外在因素, 分為三類:(1)外律,它是內化程度最低的動機類型,完全由外部因素決定。如果外因消失,它也不復存在。(2)內攝自律,指由於某種外部壓力,個體採取行動並把壓力轉化為內需,強迫自身執行,如受到自尊的影響而努力學習。(3)認同自律,它的內在程度最高,指為了達到個人有價值的目標, 學習者把其內化為自我目標並採取相應行動, 如學生感到閱讀的重要性而有計畫地堅持練習。那么如何引導、鼓勵、幫助學生培養和發展內在動機,使他們把社會和學校的客觀要求變成自己的學習動機, 使內在和外在動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貫穿於整個大學學習階段,並延伸到到社會服務中, 這就要求我們大學外語教師首先要了解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基本情況。

建議

(一)確定學習目標,重塑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
首先,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出相應的學習目標。長期目標要使他們有為之奮鬥的動機,短期目標要具體使他們能夠實現、有成就感,隨著成績的逐步提高,他們的興趣會隨之增強,他們的“內在動機”也會隨之強化。其次,個人的學習動機會隨社會對英語的要求而增強, 尤其要求學生在將來的工作中會用英語進行書面或口頭的交際活動, 這會使學生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到學會“活用”英語的重要性,從而重塑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增加課堂教學的變數
英語語言學從不同的角度對英語教學進行了探討, 先後湧現出了許多不同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諸如語法翻譯法、聽說法、認知法、默讀法、功能交際法等。儘管如此,任何一種教學法理論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考慮到中國學生學習、生活的語境、教師的母語不是英語以及教學環境、教學目的等多種因素,根據教材、學生情況等,適當增加課堂教學的變數,既注意語言規則又注重語言的運用,創造性地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組織好每一節課, 從而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過程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如看電影學英語的方法, 在課堂中增加電影的元素。給學習講解電影裡的特殊句子、文化背景、俚語等。推薦用 能飛英語視聽學習軟體 進行課堂教學。利用軟體的對電影裡句子的精準切分、定位的功能,減少學生在等待教師查找所要學的句子時所消耗的耐性。
同時,還可以利用能飛視聽學習軟體的角色扮演的功能,讓學生即場扮演電影角色進行口語練習,活躍課堂氣氛。
(三)滲透學習策略於教學中
教師通過學科知識這一載體, 使學生在學習各種知識的同時,學習和掌握有關的學習策略知識和技能。這樣使學科知識傳授和學習策略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便於學生領會、掌握和轉化所學策略。學生自己找到合適自己的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果。
(四)介紹科學的學習方法
既然學習動機制約著學習策略, 而學習策略又影響著學習成績, 那么在教學中教師應責無旁貸的向學生介紹科學的學習方法,尤其對那些學習努力、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來說,他們急需這方面的幫助,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個體情況,具體地給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方法指導, 使學生儘可能快地找到適應自己的學習方法, 使他們能事半功倍地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五)充分認識英語的價值
經常有學生問:“學英語有什麼用?” 那么要回答這個問題,英語教師就要設法提高英語的魅力,提高學好英語結果的誘惑力,要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英語的重要性,這樣才會保持強大的學習動機,學生才會投入得更多。因此,對英語學習者來說,英語可以看成是一個目標,目標的價值越大,它給與個體的激勵值越大。
(六)激發學習興趣,鼓勵“冒險精神”
學習者策略研究成果表明, 優等學習者具有強烈的交際欲望,他們不怕犯錯誤,具有強烈的冒險精神,因此,幫助那些不成功的語言學習者克服害羞的心理狀態是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冒險進行交際的關鍵。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不持偏見地對待每一位學生, 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 褒揚學生的參與意識, 無疑會極大地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隨著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越來越強,這時教師應適時鼓勵學生自願地參加各種教學活動和課外活動並肯定他們的“冒險精神”對他們學習的幫助,這樣不僅使越來越多的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交際活動, 而且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在語言實踐中也會得到提高。
(七)利用學習成果的反饋作用
學生及時了解學習的結果,包括學習成績的好壞,解題時的正確與錯誤和自己所學知識在實驗中的套用效果, 都會激發進一步學習的動機。布克和諾維爾的實驗表明: 讓學生及時了解學習結果,比不了解的學習動機要強,從而使學習態度和手段得到加強,激發進一步學好的願望;同時通過反饋又能看到自己的缺點,激起上進心,樹立克服缺點的決心,繼續前進。然而學生在一學期末並不一定能及時地知道自己的成績,這一方面是學生本身不關心自己的成績, 另一方面是老師沒有及時地告知他們學習情況。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老師需要及時反饋學習成果,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八)引導學生對學業進行積極歸因
在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科學的歸因習慣,讓學生樹立一種信念:只有努力才能成功。要引導學生把成功歸因於自身內部因素,這樣可使學生體驗到成功感和能力感,進一步增強今後完成任務的自信心,同時,應預防學生將失敗歸因於穩定且不可控的因素, 因為這種歸因方式會嚴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
(九)採取及時、公正、多元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基於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比如,對學生外語課的評價應該包括該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課堂參與、課後作業、和試捲成績。另外對於前面這幾方面都不可以只打個分數或等級,必須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性別差異加上適當的評語,進行表揚或批評。教學實踐證明,及時、公正地施予學生恰當的評價、適當鼓勵和表揚都會起到很好的激勵學習動機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