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教寺(西安興教寺)

興教寺(西安興教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興教寺,又稱“大唐護國興教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首,中國佛教八宗法相宗(又稱唯識宗慈恩宗)祖庭之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城南約20千米處的少陵原畔。

興教寺是唐代著名翻譯家、旅行家玄奘法師長眠之地。後其弟子窺基法師和圓測法師也歸靈於此,陪伴在玄奘靈塔左右。

1961年03月04日,興教寺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3年,興教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2014年0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興教寺內的興教寺塔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一處遺產點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興教寺
  • 地理位置:陝西省西安市城南少陵原
  • 占地面積:約三十畝
  • 文保級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榮   譽世界文化遺產
  • 地位唯識宗法相宗)祖庭
  • 開放時間:08:00—17:00
  • 門票價格:免費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陝西省西安市
  • 建議遊玩時長:1—2小時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歷史沿革,建築格局,文物遺存,玄奘舍利塔,窺基舍利塔,圓測舍利塔,文物保護,歷任住持,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玄奘圓寂於玉華宮(今陝西銅川境內),安葬在長安東郊白鹿原上。白鹿原地勢很高,在大唐皇宮大明宮含元殿就可以看到。唐高宗非常敬重玄奘,在他去世後舉朝致哀,不僅如此,據說他每每在含元殿遠眺靈塔而落淚,為聖體安康著想,高宗的皇后武則天詔令將玄奘遺骨於總章二年(669年)遷葬到長安以南的少陵原,同時修建寺院,以資紀念。新建的佛寺被命名為“大唐護國興教寺”,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首。後唐肅宗為玄奘的舍利塔題寫了塔額“興教”二字,寓意大興佛教。
興教寺
唐穆宗長慶中(821年),曇景和尚主持興教寺歷史上第一次塔寺修葺。
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安國寺僧人義林籌修玄奘塔,同時備石準備刻銘,但塔未修畢,義林圓寂。圓寂前,他遺言門人令檢,要他一定尋找名人撰銘。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七月,窺基塔啟塔荼毗,遷入平原新塔,位於玄奘舍利塔的西側,令檢檢校塔亭,“徙棺見基齒,四十根不斷如玉”(《續高僧傳》窺基本傳)。
唐文宗開成四年(839年),劉軻應請作成塔銘鑲嵌於塔最底層北面壁間。
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知京兆龍圖呂公至終南山太乙湫祈禱,途經興教寺,登至少陵原畔,南望終南,青山秀峰,下窺樊川,山水秀麗,遂命寺主僧晏靜創建玉峰軒。並推萬年令陳政舉作記,此記即《玉峰軒記》。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季春戊申日,宋張禮游寺時,尚用“殿宇法制,精密莊嚴”八字概括描述,可見當時興教寺的建築群還相當完整。
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同州(今大荔縣)龍興寺仁王院僧廣越法師從豐德寺東嶺上圓測塔中分出部分舍利及供養物,移葬於興教寺奘師塔東。圓測塔的風格、形狀、規模與窺基塔完全一樣。塔銘由宋復撰並書。在修建圓測塔時,“同時並基公塔即舊而新之”。在圓測塔銘中,還記述著測塔建成後“金輪寶鐸,層構雙聳,矗如幻成,其下各環以廣廡,神像崇周,左右以附……及於塔之前,創修獻殿六楹落成。”
明神宗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夏季四月,趙垡在遊興教寺文中寫道:“游塔院,觀三藏、慈恩、西明三塔。《三藏銘》劉軻撰,《慈恩銘》李宏度撰,俱建初書;《西明銘》,宋復撰書。呂大防所創‘玉峰軒’,以玉案得名,當在寺後原畔,今獨陳正峰所為記,在殿壁間。寺僧有穴居者。壁間嵌古殿壁一塊……”從以上文字可知,趙垡遊覽時,興教寺那種“殿宇法制,精密莊嚴”已不復存在。連“玉峰軒”的情況也只能従陳正峰所撰寫的《玉峰軒記》中知個大概了。他在《興教寺》一詩中寫道:“敗垣驚變相,殘碣繡苔痕”。興教寺的荒涼可見一斑。
據原懸掛於民國修建的鐘樓里的大唐興教寺改建鐘鑄文載,此鐘鑄於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歲次丁未春三日穀旦,鐘文為邑生員胡日德撰,鐘文中說:“興教寺者,唐肅宗之所名也,原依少陵,地近樊川,中有玄奘塔一,左右有慈恩,西明二塔。即詩中所謂日斜山字者是也;世遠年湮,不無頹敗,鼎殘碑裂,游者傷目。”據銘所知,一個稱太榮的和尚,見寺鐘已毀,為了復興寺院,光大佛法,因而改建興教寺。功畢,特鑄鐘紀念之。
同治年間,寺內除三塔外,全部建築毀於兵火,幾成廢墟。延至民國十年(1921年)興教寺外無圍牆,內無殿宇僧舍,只有三塔聳立於少陵原畔。
民國關中大旱,餓殍遍野,朱子橋將軍受印光法師囑託在陝西放賑,與興教寺僧人妙法、妙闊等展開了“以工代賑”的救濟活動,救民於倒懸。民國二十一年戴季陶、居覺生來陝視察,大力倡修興教寺,“蓋以佛法救正人心,尤探撥亂反治之本原也”,以使“盛唐人心大定,文物昌明,國運因之興隆。”得到國民政府黨政要員蔣介石白崇禧閻錫山等人的大方捐助,募修大殿、僧房十餘間。民國二十八年程潛再次倡修興教寺,“並電明中央冠護國二字於興教寺,用示擁護國家振興佛教之之微意”,得到國民中央政府的同意,增建及修葺塔亭、大殿、藏經樓、山門等,並補修了三塔。這次修葺是一次有政治目的的修建,民國二十三年(1934)十一月所立的《重修慈恩塔院記》有詳細記載。因日本侵略軍攻打南京,“中樞議建西安為陪都”,也才有重修興教寺一事。蔣介石本人亦曾來過興教寺,“或倡修周陵以振興中國文化,或倡修茂陵以表現中國民族尚武精神,皆示國人以反本自奮為救國圖存之地”。
興教寺寶塔興教寺寶塔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長安解放。當時的長安大地滿目瘡痍、百廢待興,佛寺自然也不例外。慈恩塔院地基下陷,嚴重危及玄奘塔、窺基塔及圓測塔,興教寺平時住僧僅數人。
1950年至1953年3年裡,韋村國小由於校舍緊張,曾用殿宇廊房做教室上課。
1953年春,因周恩來總理陪同印度總理尼赫魯來興教寺參觀訪問的國事活動,政府修葺興教寺,撥專款將大雄寶殿、法堂、藏經樓油漆一新,並在藏經樓下布置客廳。經過這次修葺,這座古老的佛寺,開始呈現生機和活力。
1955年以後,參觀訪問興教寺的國賓和遊客日益增多,中央及省市領導也頻頻參訪。為保護名勝古蹟,適應外事活動的需要,陝西省及長安縣政府在1955年至1956年,對寺內殿宇進行了一次全面修整、布置。
1978年以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進一步落實,興教寺先後修築塔南護坡,大修大殿、藏經樓,將寺院破舊的土圍牆更新為一色磚砌圍牆。

建築格局

興教寺現由殿房、藏經樓和塔院三部分組成。
正院中軸線,將山門、鐘鼓樓、大雄寶殿、法堂和臥佛殿一線貫通,構成了寺院的主體建築。
山門山門
山門為樓閣型磚砌,正上方鑲嵌著“護國興教寺”五個大字。
鐘鼓樓鐘鼓樓
山門內鐘鼓二樓東西相對。現存鐘樓為1931所建。
大雄寶殿大雄寶殿
五楹大雄寶殿,紅柱碧椽,飛檐凌空,門額上有原中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居士手書“大雄寶殿”牌匾。殿內供奉著元代鑄造的釋迦牟尼鍍金坐像,高約3米,重1.36噸。還供有明朝銅鑄阿彌陀佛像和緬甸贈送的白玉石刻彌勒佛像各一尊,西側有唐朝銅鑄觀音像,東側有明朝木雕地藏菩薩像。大雄寶殿繪有彩色壁畫,殿後為講經堂。
藏經樓藏經樓
藏經樓位於東跨院偏門內,五楹架構,建築宏偉,雕樑畫棟,飛檐斗角,屹立於參天古柏濃蔭掩映之中,周圍花竹密茂,雅致幽靜,別有天地。藏經樓為二層:一層陳列有關玄奘法師的畫像和書畫,以及周恩來、尼赫魯等領導人瞻仰玄奘法師墓地的照片;二層珍藏有《磧砂藏經》、《大正藏經》、《頻伽藏經》、《續藏經》、《大中華藏經》等五藏大藏經,達萬卷之多。還珍藏有巴利文《貝葉經》數片。
慈恩殿慈恩殿
西跨院又稱慈恩塔院,是為玄奘法師及其弟子園測和窺基遺骨安葬之地。建有並列的三座舍利塔,“三塔”已距今已經有一千三百多年,在蒼柏翠竹之中,三塔作“品”字形參差聳立。
三座塔之北的慈恩殿內陳列玄奘法師及其弟子的石刻像等。
興教寺(西安興教寺)
三座塔之後是三藏院,大殿內有精美浮雕,描述西天取經的經歷。
大遍覺堂大遍覺堂
大遍覺堂建於1931年,供奉著玄奘大師法像。
法堂法堂
法堂建於1929年,內供奉元代銅鑄毗盧佛像,堂內四壁鑲有《金剛經》刻石及明代佛像畫軸卷。
臥佛殿臥佛殿
法堂後有臥佛殿,此殿內供奉長約9米的香樟木雕刻臥佛,金箔貼身,右肋而臥,金光閃閃,滿殿生輝。

文物遺存

興教寺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內藏有明代銅佛像、緬甸玉佛像各一尊,明永樂年間壁畫數十幅,還有歷代經卷數千冊。而最有價值的文物遺存就是著名的興教寺塔
興教寺塔是玄奘舍利塔、窺基舍利塔、圓測舍利塔三塔的合稱。三塔位於興教寺慈恩塔院內,中間最高的一座是建於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的玄奘舍利塔,左右各有較矮小的磚塔一座,西側為造於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的玄奘弟子窺基舍利塔,東側為造於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的新羅王之孫圓測舍利塔,形式均與玄奘塔略同。

玄奘舍利塔

玄奘塔立於興教寺塔院正中,塔背嵌有唐文宗開成四年(830)篆刻的《大遍覺法師塔銘》。
玄奘舍利塔(中)玄奘舍利塔(中)
玄奘塔為磚造,總高21米,五層,平面方形,仿樓閣式。底層邊長5.2米,每層檐下皆用磚做成簡單的斗拱。斗拱上面,用斜角砌成“牙子”,其上再加疊層出檐。第一層塔身經過後代修繕,已是平素的磚牆,沒有倚柱;而以上四層則用磚砌成八角柱的一半的倚柱,再在倚柱上隱起額枋、頭拱。塔內有小方室供奉玄奘塑像。底層較高,以上各層依次收減。因是墓塔,所以除層外,其上四層概不能登臨。玄奘法師舍利塔高七丈,共五層,底層拱洞內有 玄奘法師塑像。塔背嵌有《大唐三藏大遍覺法師塔銘》的碑刻,因亦稱大遍覺塔。中國磚塔之砌作木構形者,當以此為最古。

窺基舍利塔

靈塔始建於永淳元年(682年),大和三年(829年)重建。坐北朝南,為方形三層樓閣式磚塔,高6.76米,底層邊長2.4米。層間疊澀檐下施一排菱角牙子,塔頂平磚攢尖,置寶瓶式塔剎。底層龕室內有窺基泥塑像,北壁嵌有“大慈恩寺大法師基公塔銘並序”碣。二層南壁鑲有“基師塔”磚銘。
窺基舍利塔(西)窺基舍利塔(西)
窺基是玄奘的大弟子,或稱靈基,俗姓尉遲,字洪道,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因其著述常題名“基”或“大乘基”,所以《開元釋教錄》始作窺基。窺基生長於以武功受封的貴族家庭中,祖父尉遲懿是隋朝寧國公,父親尉遲敬宗是唐朝開國公,伯父尉遲恭是唐朝名將,受封鄂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東歸長安,專注傳譯事業,並著意物色、培養傳法的人才。偶然在路上遇窺基,見其眉目秀朗,舉止大方,便有意度他為弟子。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十七歲時,窺基正式舍家受度為玄奘弟子。先住弘福寺,同年十二月隨玄奘遷入大慈恩寺。高宗永徽五年(654年),復有朝命度窺基為大僧,並應選學習五印語文。兩年以後,應詔參與譯經。從此,他一直跟著玄奘參加慈恩、西明、玉華等的譯場,隨從受業。麟德元年(664年),玄奘在玉華宮譯場逝世,譯經事業中止。窺基重新回到大慈恩寺,專事撰述。
永淳元年(682年)十一月十三日,窺基在慈恩寺翻經院圓寂,年五十一歲。十二月四日葬於樊村北渠,靠近玄奘塋隴。後於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七月啟塔荼毗,遷入平原新塔,位於玄奘舍利塔的西側。

圓測舍利塔

圓測塔通高7.10米。底層龕室置圓測泥塑像,北壁嵌“大周西明寺故大德圓測法師舍利塔銘並序”碣。二層有“測師塔”磚銘。
圓測舍利塔(東)圓測舍利塔(東)
圓測是新羅(朝鮮)王的孫子。隨遣唐使來到長安,他精通梵語,熟悉漢文,後拜玄奘為師,是唯識宗的繼承人之一。武則天當政時期,圓測頗受優待,每遇中外名僧論道,必邀圓測首位開講。垂拱年間(685年—688年),圓測受詔助中印度僧地婆訶羅譯出經論十八部、三十四卷,武則天寫序於各經之首。此時,新羅王數次上表,請圓測師回國,弘揚佛法。但因武則天垂情惜才,婉言拒之,是以未能回國而留居大唐。
證聖元年(695年),圓測再一次應詔助於闐僧實叉難陀譯經。然譯事未終,即卒於佛授記寺,時為萬歲通天元年(696年)七月二十二日,臨終前,圓測囑咐弟子將自己陪葬在師父的舍利塔旁。火化後弟子慈善分其遺骨,帶回長安,葬於終南山豐德寺東嶺上。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同州龍興寺僧廣越,又取豐德寺東嶺上測師遺骨一份,葬於興教寺玄奘塔之東側。

文物保護

1949年以來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兩次撥款整修。興教寺也為新中國的外交事業翻開了新場面,周恩來總理陪同印度總理尼赫魯來此參觀訪問。
興教寺(西安興教寺)
1961年3月4日,興教寺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來,在政府有關部門和中國佛教協會趙朴初的領導和指示下,中國政府和東南亞佛教國家的民間社團聯合斥資對興教寺進行了大範圍的修葺和擴建。
1983年,興教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興教寺內的興教寺塔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一處遺產點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歷任住持

妙闊法師
妙闊法師俗家姓魏,名玉堂,出家後法名慧福,號妙闊。山西省五台縣人,清光緒四年(1878年)出生,為陝西省佛教會理事長。
民國十一年(1922年)夏初,陝西佛教界派李桐軒居士赴漢口,禮請太虛法師赴陝西弘法,太虛法師時正忙,遂推妙闊法師代勞。妙闊法師到達西安,在陝西佛教會宣講《大乘起信論》,開近代外省法師在西安弘法之先例。講經圓滿後,以陝西佛教界護法居士康寄遙、路禾父等之挽留,懇請他留在西安弘化,並聘請他為西安興教寺住持。妙闊法師於晉山升座後,在西安佛教善信護持支持下,重修殿宇,修建五楹法堂,再整寺院,宣講《唯識二十頌》、《唯識三十頌》。
常明法師
常明法師,號省悟,俗名季寬仁,生於1918年,鹹陽馬泉鄉大泉村人, 1937年4月入終南山紫竹林,禮拂塵老和尚出家,1939年依心道律師受具戒。此後住終南山南五台修習禪觀和醫術,時有雪峰禪師贊曰:“孤峰獨宿觀自在,空山習靜學法王”聞名於城南。1949年後雲遊四方禪林,遍訪宗匠。受來果禪師,虛雲老和尚本分鉗錐,爐火純青。後在中國佛學院鑄顏,依止巨贊、觀空,正果,王恩洋等學習教法,熟諳唯識法相學。1958年畢業後,應政府邀請到了興教寺,1984年升任興教寺方丈。2009年春入滅。
寬池法師
2009年9月21日,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興教寺在該寺聞慧堂舉行慶祝建國60華誕座談會暨寬池法師就任興教寺住持宣布儀式。
寬池法師,1990年長安興教寺常明法師剃度出家,1993年依戶縣草堂寺宏林律師座下受具戒,1996年任興教寺副寺,1998年任興教寺監院至今。現任陝西省佛教協會副秘書長、西安市佛教協會副會長、西安市政協委員、長安區終南山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長安區政協常委等職。2009年9月21日正式就任長安護國興教寺住持。

旅遊信息

地址:興教寺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杜曲鎮少陵原,距西安城約20千米
時間:08:00—17:00
門票:免費
交通:西安電視塔乘坐917路公車,興教寺下車,或者開車至華嚴寺後繼續南行,在Y形交叉路,向左行可見興教寺路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