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本體化(ontologicalization of nature)是2003年公布的自然辯證法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然的本體化
- 外文名:ontologicalization of nature
- 所屬學科:自然辯證法
- 公布時間:2003年
自然的本體化(ontologicalization of nature)是2003年公布的自然辯證法名詞。
自然的本體化(ontologicalization of nature)是2003年公布的自然辯證法名詞。公布時間2003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自然辯證法名詞》第一版。1...
自然本體化之誤 《自然本體化之誤》是1993年3月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國盛。內容介紹 本書內容包括自然本體化之誤、自然的數學化、宇宙的有限與無限、物質的可分性等5章。
8、馬克思這裡講的所謂自然主義是指用自然界及其規律來解釋一切的學說。17一18世紀哲學中的自然主義是同唯靈論作鬥爭的唯物主義學說。自然主義把自然界看作唯一真正的本體和基礎,人也是自然物之一,這是唯物主義。9、對自然的崇尚可稱為自然主義,在道家看來,自然的就是最好的、最合理的、最有價值的,根據這樣...
一、馬克思對黑格爾“自然的觀念化構想”的批判 二、馬克思對費爾巴哈“抽象直觀”自然觀的批判 第二節 馬克思自然觀的存在論變革 一、作為人生產生活之基礎和對象性本質力量之展開領域的“自然”概念 二、人自身自然真正本體論的肯定:感覺、特性與需要 三、作為社會歷史範疇的“自然”概念 四、社會:人同自然完成...
自然本體論態度 自然本體論態度(natural ontological attitude)是2003年公布的自然辯證法名詞。公布時間 2003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自然辯證法名詞》第一版。
在中國古代哲學史上,元氣學說是人們認識自然的世界觀,其產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於戰國時期宋鈃、尹文的“心氣說”(即“氣一元論”),發展於東漢末年王充的“元氣自然論”及北宋張載所倡之“元氣本體論”。元氣學說以元氣作為構成世界的基本物質,以元氣的運動變化來解釋宇宙萬物的生成、發展、變化、...
一、馬克思與“本體論”問題 二、馬克思對傳統本體論的解構 三、馬克思對費爾巴哈人本主義和自然主義的繼承和超越 第二節 馬克思論人與自然互為本質或根據的存在關係 一、馬克思哲學視野中的人與自然的存在 二、人的存在與自然存在的相互依賴與統一 第三節 馬克思哲學視野中人與自然存在關係的歷史演變 一、人與...
西方馬克思主義者認為,馬克思的自然概念具有社會-歷史的性質,基本上把握了馬克思自然觀的本意。但又錯誤地宣稱馬克思自然概念所謂的“非本體論”特徵;把馬克思的哲學僅僅理解為方法論,否定了世界觀性質;否定了自然辯證法;沒有看到馬克思自然觀與他的共產主義學說的關係,而是將其錯誤地污衊為烏托邦。“生態學馬克思...
結語 作為剩餘問題的自然創造 第二章 現代科學對傳統本體論的質疑 第一節 近代科學的自然觀及其問題 第二節 現代物理學質疑了物理存在 第三節 生物行為的研究揭示了生命存在 結語 科學史對自然的本體論提出的問題 第三章 從意識現象學轉向身體本體論 第一節 胡塞爾現象學中的身體問題 ...
第一章 奇怪的自然 一、關於自然的七個故事 二、自然的知識 三、自然與地理 四、未選擇的道路 五、自然已死!自然永存 六、小結 七、練習 八、延伸閱讀 第二章 地理學的“自然” 一、引言 二、開端 三、20世紀早期的發展 四、戰後的紛爭 五、本體論的區分與人文地理學的去自然化 六、被壓抑的得以復歸 七...
《尼采與自然主義》是一本2022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婕玲。內容簡介 本書的目的是對尼采思想進行自然主義詮釋,主要圍繞著尼采思想中的本體論自然主義和認識論自然主義展開。本書內容分為以下四個部分。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主要論證尼采對於自然科學,尤其是對動態物理學理論、實證主義的肯定態度。在第二...
此後的自然哲學家為了解決巴門尼德提出的難題而採取了多元論的方式,最終形成了當時自然哲學的最高成就,即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 然而,原子論哲學的創立也標誌著早期希臘自然哲學的終結。儘管自然哲學後來仍然是希臘哲學所研究的重要問題,但是早期希臘自然哲學的宇宙論衰落了。至亞里士多德,試圖將自然哲學與本體論結合,...
3.2.4 人與自然界衝突對立的生態危機論 3.2.5 人與自然相處的生態和諧倫 3.3 馬克思恩格斯生態自然觀的基本特徵 3.3.1 系統性思維 3.3.2 循環性思路 3.3.3 社會歷史的人本取向特徵 第4章 馬克思恩格斯生態自然觀的哲學審視 4.1 馬克思恩格斯生態自然觀本體論審視 4.1.1 自然的先在性與物質性 4.1...
它集中討論的是有關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問題,對自然科學的本體論問題或者是持否定態度,或者是避而不談。當代西方科學哲學對自然科學觀的探討主要沿兩個方向發展,其中一個方向以D.漢森、圖爾明、D.夏皮爾等人為代表,他們通過考察科學歷史案例,進而表述科學是什麼;另一方向則以C.G.亨佩爾、R.卡爾納普和W.V....
有賓主偏勝之義,而偏勝者恆主之”,認為可以區分出陰陽這對矛盾中的主導方面和從屬方面。王夫之全面總結了歷史上的一兩學說,把“一分為二”和“合二為一”包括在一個完整的系統之中。中國古代自然哲學的主要特點是:豐富的辯證法特徵,深厚的無神論傳統,自然與社會聯繫的整體意識,氣本體論的連續性觀點。
一 “道以妙無生成萬物,謂之自然”——宇宙生成與演化的必然性 二 “經歷無窮,千變萬化”——宇宙生成與演化的多樣性 三 “非道不生,非道不立”——宇宙生成與演化的統一性 四 “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見其終”——宇宙生成與演化的持續性 第二章 道之本體論 第一節 道之本體存在認識論 一 “...
儒家生態哲學發展經歷了先秦奠基、兩漢宇宙論化、魏晉南北朝玄學化、唐代元氣化、宋明本體論化幾個階段。“天人合一”是儒家生態哲學的根本原則,最終發展為“仁”的本體化和以“仁”為核心樞紐的人與自然的本體性統一。生態共同體論是關於人應該用道德的態度對待的對象的範圍的探討;儒家生態哲學主張“仁、愛人以及...
元氣子是宇宙物質的自然本體,我們在生活中是必然能體驗到它的。這裡人對元氣子有以下兩點體驗。3.1“形而下之器”的元氣子體驗。有形萬物都是元氣量子聚合而來,一方面我們的身體能觸摸到有形物,另方面我們的眼睛能觀察到有形物,我們的眼耳鼻舌身對有形物都是能直接感受的,這就此使得我們能夠直接體驗到...
實際上, 玄學的出現是對僵化了的經學的一次修正, 即以自然之生機, 變教條為適時。不僅如此, 玄學還擴展了儒學的本體論內容, 增進了儒學的思辨性, 為儒學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資糧, 但它沒有脫離儒學的範圍, 還是儒家的玄學。如秦家懿先生指出:“朱熹的哲學集前人思想之大成, 一方面充分反映出中國人本主義的特色, ...
泛神論(pantheism)是指把神和整個宇宙或自然視為同一的哲學理論,即太一論。泛神論是東方最古老的思維,其認為神就是萬物的本體,“自然法則”是神的化身,這是宗教信仰種類之一,謂宇宙間只有一個長住不變,自有永有,絕對永恆的“本質”。其否認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物質的客觀實在性,萬事萬物不斷發展的...
以生命本體為主題的儀式性。儀式是人們的行為方式,儀式舞蹈在原生態舞蹈中占有重要位置。儀式舞蹈產生於對超自然神靈的敬畏和依賴。在原始社會,原始宗教、圖騰崇拜、巫術祭祀等活動都離不開舞蹈。儀式舞蹈在行為上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膜拜行為,一種是模仿行為。無論是對神靈的膜拜還是以神靈依附及裝神扮鬼,目的...
生態文化以文化的形式固化、傳承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優秀成果,它是人類思想認識和實踐經驗的總結。近代社會的“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僅關注人類的價值,漠視自然的價值,最終導致生態環境惡化、自然資源枯竭、生態災難頻繁,嚴重阻礙人類社會的繼續發展,於是人類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把人類自身價值和自然本體價值有...
玄學家的本體論 玄學家的本體論,都不是討論自然界或客觀世界的存在問題,而是解決人的生命存在以及精神生活的問題。因此,本體問題同心靈境界問題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一般說來,玄學本體論是其境界說的理論基礎,而境界說則是它的完成。但是,郭象的“獨化說”,卻否定了玄學本體論。他既否定了董仲舒的天人目的論...
第一章 道家思想的內在化傾向及其生命觀念和生命哲學 一 道家思想發展的內在化趨勢 二 道學的生命觀念與生命哲學 第二章 自然本體 一 道本體 二 氣本體 第三章 生命本體 一 道氣 二 性命 第四章 關於本體存在的方式及道家生命哲學的基本特徵 一 本根即本體 二 客觀先驗的時空論與主觀經驗的印記 三...
具體地講,《生境倫理學》的哲學基礎是生態理性哲學,它是以人的世界性存在為認知出發點,以生態語義場為本體論基石,以融合 “不變中求變”之西方思辨智慧和“變中求不變”之中國悟性智慧為基本視域的當代新哲學;《生境倫理學》的方法論是生態化綜合方法論,它由一般哲學方法(即唯物辯證法)、生態化綜合方法、...
太極觀的提出,標誌著儒家哲學已有本體論的萌芽。魏晉玄學提出“以無為本”的本體論,宋明理學提出以“理”為本的本體論,均受《易傳》太極觀的啟發#《易傳》提出的陰陽觀對中國哲學的發展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陰陽為太極孕育的兩個對立面,所謂“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即陰陽,陰陽兩個對立面的激盪鬥爭而...
第四節 本體論自由與認識論自由的統 一、生態自由的本體論 二、生態自由的認識論 第五章 生態自由的哲學與現實基礎 第一節 生態自由的哲學基礎 一、人與自然的對立 二、人與自然的統一 三、從有限自由走向無限自由 第二節 生態自由的現實基礎 一、勞動創造自由 二、生態勞動創造生態自由 第六章 合乎生態自由...
是自然系統程式意識的存在,存在也決定了意識的程式,這是人們如何以縱攬全局的視野解決存在的問題,由於當代科學的發展,大多數的物質按其道的原理可以人為地仿生加工完善,簡單的例子是房子是按照人們的需求任務目的而建造的,首先是由需要才由思想意識的判斷為出發點決定而產生的意識,由思想本體與工具本體的相輔相...
第二編 自然哲學 第六章 自然哲學的對象和任務 第七章 自然哲學的基本原理 第八章 運動論 第九章 各類自然本體的運動 小結 第三編 形上學 亞里士多德的形上學和《形上學》第十章 尋求智慧的學問——《形上學》A、a卷 第十一章 哲學的問題——《形上學》B卷 第十二章 第一哲學,研究“作為是...
其發展脈絡是:先秦為奠基階段,兩漢為宇宙論建構階段;中經魏晉玄學的否定性深化,唐代的元氣論擴展,至宋明清達到本體化階段。天人合一是儒家生態哲學的根本原則,其內涵不斷豐富發展,最終定位為以“仁”為本體的人與自然的統一。天人合一即是仁。仁展開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收攝則為仁。仁作為本體,在自然為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