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的自然觀及當代價值

馬克思的自然觀及當代價值,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書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克思的自然觀及當代價值
  • 屬性:書籍
  • 相關類別:馬克思主義價值
  • 相關學科:馬克思主義研究
馬克思的自然觀及當代價值
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類的永恆主題。近年來,生態環境問題已經威脅到人類的生存,成為全球的焦點。嚴峻的生態環境要求人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反思人類的生存方式。馬克思的自然觀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因此,“重讀馬克思”顯得十分必要。堅持和發展馬克思哲學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用馬克思的基本觀點、方法、思維方式去審視實踐中的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這既是馬克思哲學理論本身的要求,也是馬克思哲學為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所在。用馬克思的自然觀為解決全球生態問題提供智慧,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可資借鑑的理論基礎,是本文的主題。
本文從“自然”概念入手,採取了從歷史研究到現實研究的研究方式,系統地考察了馬克思之前西方自然觀的歷史流變、馬克思自然觀實現的哲學範式的變革,馬克思的自然觀的思想進路,馬克思的自然觀在西方的影響以及馬克思自然觀對解決生態問題的多方面意義和啟示。
馬克思之前西方自然觀經歷了古希臘有機自然觀、中世紀神學自然觀、近代的機械自然觀。而馬克思的自然觀實現了哲學範式的革命。馬克思的自然觀的核心是人與自然的關係。馬克思一貫主張,哲學所關注的應該是現實的自然,而不是抽象的自然。馬克思的自然概念既指“感性的自然”、“人化的自然”、“歷史的自然”、“人類學的自然”、“價值的自然”,又指“人周圍的自然”和“人自身的自然”,一句話,馬克思視域中的自然界是在人類社會實踐中生成的自然界,是“屬人的自然”,是人的現實的自然界;人與自然的關係不是抽象的人與抽象的自然界的關係,而是現實的人與現實的自然界的關係;人與自然關係的真正解決要以人與人關係的解決為前提;只有在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才能消除人與自然的異化、實現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解。西方馬克思主義者認為,馬克思的自然概念具有社會-歷史的性質,基本上把握了馬克思自然觀的本意。但又錯誤地宣稱馬克思自然概念所謂的“非本體論”特徵;把馬克思的哲學僅僅理解為方法論,否定了世界觀性質;否定了自然辯證法;沒有看到馬克思自然觀與他的共產主義學說的關係,而是將其錯誤地污衊為烏托邦。“生態學馬克思主義”認為,生態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發展的方向。這對於我們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生態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人與自然的關係反映著人類文明進步的程度。目前人類文明正處於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過渡的階段。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一種嶄新的現代文明形態。反思人類發展史,雖然社會的文明程度越來越高,但是文明的腳步卻是以自然為人類工具進而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的。自然是人類之本、人類之根,無論是過去、現在和將來,它是人類的希望所在。因此,生態文明要求人類重新認識自身與自然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從古代到現代經歷了從原始的統一到近代的對立再走向對立統一的過程,這是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生態文明是重建人與自然關係的必然選擇。生態文明建設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當代科學實踐,它不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方向,也是未來人類發展的方向。生態文明理論是對馬克思自然觀和文明理論的新發展。
馬克思自然觀的當代價值在於,它為構建科學的環境倫理學提供合法性和合理性證明;為解決全球性生態危機提供生態智慧;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文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理論指導。只要用馬克思自然觀來指導生態文明建設,共同呵護人類生存的地球家園,我們就一定能夠“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上。
全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概述研究的問題、方法與意義;第二章概述西方自然觀的歷史流變;第三章:馬克思自然觀實現的哲學範式的變革;第四章:馬克思自然觀的基本內容;第五章:從馬克思的自然觀到西方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第六章:馬克思自然觀的當代價值
作者:
學科專業:
授予學位:
博士
學位授予單位:
導師姓名:
學位年度:
2009
語 種:
chi
分類號:
A811 N02
關鍵字:
線上出版日期:
2011年3月14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