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自然觀

中國古代自然觀,中國古代對自然界的總的看法。對宇宙本原、萬物構成、時空觀念、運動變化及其對立統一關係的獨特認識,構成了中國古代自然觀的核心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代自然觀
  • 適用領域自然
  • 釋義:中國古代對自然界的總的看法
宇宙本原,萬物構成,時空觀念,

宇宙本原

宇宙本原或起源問題是中國古代自然哲學中的一個根本問題。殷周時期的宗教觀念認為,人格化至上神“上帝”或“天”,派生自然萬物乃至人類及其變化法則。到春秋時期,人們已比較普遍地以自然化的“天地”代替人格神“天帝”的地位。從春秋戰國之際開始,哲學家們分別提出了以“道”、“天地”、“太極”、“水”等為本原的宇宙發生論,但把“氣”作為宇宙本原的思想最流行。戰國時期,宋鈃、尹文(見宋尹學派)明確提出氣“下生五穀,上為列星”,是宇宙的本原。當時,人們相當普遍地接受了“天生陽氣,地生陰氣,二氣相合,產生萬物”的宇宙發生秩序。兩漢時期的
《鶡冠子·泰錄》提出“天地生於元氣,元氣乘於天地”的元氣論。宋代張載全面、系統地提出了樸素唯物主義的“氣本體論”,認為“虛空即氣”,並用氣的聚散來說明天地萬物的成毀。中國古代的唯心主義宇宙本原觀也有一定影響,如宋代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主張“理”或“心”是宇宙的本原。

萬物構成

早在殷周之際,人們對物質結構就提出過五行觀念,以金、木、水、火、土五種簡單的物料,對物質的性質及變化作了樸素的描述。西周末史伯提出“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的思想,論述了萬物構成問題。之後,人們試圖尋找構成萬物的最基本的元素,有人認為是水,也有人認為是土。最普遍的認為“氣”構成宇宙萬物,並具有陰陽兩種屬性。中國古代也有類似原子的概念,如“小”或稱“莫能破”,墨家提出的“端”的概念等。但這種物質結構的分割有限度的思想,在中國古代是很薄弱的;相反,如“一尺之棰,日取其半,永世不竭”這樣的物質無限可分觀念卻得到了充分發展。

時空觀念

戰國時代,尸佼說“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首先提出了宇宙概念,認為宇宙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莊子說“有實而無所處者,宇也;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指出了空間的實在性和時間的增長性,他還探討了時空的相對和絕對問題。
《墨經》以運動把時間和空間統一在一起。名家惠施提出“至大無外”、“至小無內”,認為宇宙空間在大的方面和小的方面都是無限的。漢代張衡提出“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進一步主張時間、空間都是無限的。明代王廷相提出“氣不離虛,虛不離氣”,認為空間與物質不可分割。運動變化觀念 莊子說“物之生也,若驟若弛,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認為任何具體事物都處於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中。
《周易》全書貫穿著“變動不居”的觀點,“生生之謂易”,強調變化“日新”。中國古代大部分思想家持“物極必反”、“終而復始”的觀點,認為運動變化的趨向是回到出發點。公孫龍說“飛鳥之影未嘗動也”,“鏃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時”,指出運動本身的矛盾性。張載說“動非自外也”,認為運動的原因在事物內部。在動與靜的關係上,王夫之說“動靜者,即此陰陽之動靜也”,動靜離不開物質。他又說“靜者靜動,非不動也”,“動靜皆動也”,指出運動的絕對性,靜止的相對性,靜止是運動的特殊形式。對立統一觀念 春秋時的史墨提出“物生有兩”,任何一個事物都有與其相對的“妃耦”。
《老子》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提出了對立面相互依存的思想。
《繫辭》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將陰與陽的對立、交替、轉化作為宇宙間的根本規律。張載說,“一物兩體”,“兩不立則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認為一個事物是由對立的兩個方面組成的,對立和統一互相聯繫,而且通過鬥爭達到和解。朱熹說,“只是一分為二,節節如此,以至無窮,皆是一生兩爾”,“凡天下之事,一不能化,惟兩而後能化。且如一陰一陽,始能化生萬物”,認為宇宙的發生過程是不斷地“一分為二”的過程,事物內部的矛盾是事物運動的原因。
王廷相說“陰陽之合,有賓主偏勝之義,而偏勝者恆主之”,認為可以區分出陰陽這對矛盾中的主導方面和從屬方面。
王夫之全面總結了歷史上的一兩學說,把“一分為二”和“合二為一”包括在一個完整的系統之中。中國古代自然哲學的主要特點是:豐富的辯證法特徵,深厚的無神論傳統,自然與社會聯繫的整體意識,氣本體論的連續性觀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