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本體論態度(natural ontological attitude)是2003年公布的自然辯證法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然本體論態度
- 外文名:natural ontological attitude
- 所屬學科:自然辯證法
- 公布時間:2003年
自然本體論態度(natural ontological attitude)是2003年公布的自然辯證法名詞。
自然本體論態度(natural ontological attitude)是2003年公布的自然辯證法名詞。公布時間2003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自然辯證法名詞》第一版。1...
它集中討論的是有關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問題,對自然科學的本體論問題或者是持否定態度,或者是避而不談。當代西方科學哲學對自然科學觀的探討主要沿兩個方向發展,其中一個方向以D.漢森、圖爾明、D.夏皮爾等人為代表,他們通過考察科學歷史案例,進而表述科學是什麼;另一方向則以C.G.亨佩爾、R.卡爾納普和W.V....
有賓主偏勝之義,而偏勝者恆主之”,認為可以區分出陰陽這對矛盾中的主導方面和從屬方面。王夫之全面總結了歷史上的一兩學說,把“一分為二”和“合二為一”包括在一個完整的系統之中。中國古代自然哲學的主要特點是:豐富的辯證法特徵,深厚的無神論傳統,自然與社會聯繫的整體意識,氣本體論的連續性觀點。
而在整個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實踐不能夠作為作為本體論,這不符合本體論的真正內涵。實踐只是一種活動,只能是分有“是”。實踐所指向的必然是有一個前提性對象。實踐只能具有功能性的作用。其實在《辯護》一文中指認的“自然界僅僅是“用”的規定,而非“體”的規定。正好說反了。實踐才是這樣一種“用”而非“體...
第一章 道法自然 一、“道”與“德”:莊子生態智慧的本體論基礎 (一)莊子之道 (二)莊子之德 二、莊子之道的生態學意蘊 (一)物無責賤、萬物一齊的平等價值觀與內在價值論 (二)順物自然、無為為益、處物不傷的生態方法論 (三)知足知止的綠色生活方式和生態消費理念 第二章 天人之論 一、“天人合一”...
第五章自然典型本體論 第一節蔡儀:“美是典型”說 第二節馮友蘭:“本然樣子”說 下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中國美學本體論的多元探索(1949—1999)第六章關於美的本質的論戰 第一節美是主觀的 第二節美是客觀的 第三節美是主客觀統一的 第四節美是社會的又是客觀的 第七章關於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經驗與自然》是一本闡述實用主義哲學的代表著作。內容簡介 《經驗與自然》以經驗自然主義為核心,系統述了作者的實用主義哲學。杜威認為經驗自然主義是一種哲學方法而不是本體論,它強調了對經驗的信念。杜威認為哲學的任務是在不穩定的經驗事物中尋求穩定的東西。但不是想達到固定的物質或精神實體,而只當作一種不...
女性主義科學哲學(Feminist philosophy of Science),也稱為女權主義科學哲學或科學哲學中的女權主義(Feminism in philosphy of Science)。它是女權主義關注科學話語的結果,此派與羅蒂(R.Rorty)的“後哲學文化”、法因(A.Fine)的“自然本體論態度”,以及利奧塔(Lyotard)的“解合法化”理論彼此呼應,共同構成所謂的...
法因大力駁斥各種實在論,宣告實在論已經死亡,鼓吹一種“自然的本體論態度”,認為各種“論”都是科學的空洞外殼。當代實在論和反實在論之爭的另一個重要領域是意義理論,戴維森主張用語句的真來說明語句的意義,他採用了塔爾斯基的符合論的關於真理的形式定義。達梅特反駁說,這就假定了世界上一定存在某種東西,它使...
五、 勞丹對漸近實在論的批評193 六、 哈金的“實驗實在論”196 七、 法因的“自然本體論態度”199 八、 馬斯格雷夫的實在論辯護201 九、 小結203 第十二章 科學實驗哲學205 一、 傳統科學哲學的實驗觀205 二、 新實驗主義211 三、 實驗的社會分析218 四、 小結219 第十三章 科學與價值221 一、 古代的“...
第九節 強的反實在論挑戰 第十節 求助於認知能力並不能對付強挑戰 第一建議 第二建議 結論 第一編的附註 第二編 過去的實在性 第十一節 重述要點:一個修改過的模態表述 第十二節 如何應付挑戰 第十三節 關於真的斷言和關於概念的斷言 第十四節 對待過去的自然本體論態度 第十五節 支持模態斷言的論證...
法因的自然本體論態度,對科學哲學的後實證主義進路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在第二部分,“重建科學哲學:實踐與認知的動態性”中,他試圖制定一套從哲學上涉入科學的替代方式,對於這些解釋性傳統中存在的明顯不同背後的那些共同點,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批評。首先,他集中闡述了科學實踐的意義,隨後論證了科學的動態性特徵,...
一、斯馬特的無奇蹟實在論 二、普特南的內在實在論 三、哈金的實體實在論 第三節 量子論與非實在論、反實在論 一、法因的自然本體論態度 二、范·弗拉森的經驗建構論 結語 關注量子物理學家的科學觀 第六章 超越爭論,走向語境 第一節 語境論的科學觀 一、傳統科學觀的困境 二、理論是在談論實在 三、語境中...
自然本體論與現代性,差距實在甚遠,不管何種理解,現代性總是囿於人類及其社會的。但曾有數學家告訴我,要研究貌似最簡單的整數問題,需藉助與之相距甚遠的複變函數、泛函分析等理論作為解析工具,才能透徹地理解並把握整數的本質及規律,數論由此產生。讓—弗朗索瓦·利奧塔也許也是這樣想的,於是終於有了這一本從...
(1 )馬克思是否同意物質本體論或自然本體論,亦即馬克思講的“唯物主義”中的“物”是否只是人類社會或實踐,而不是自然物質? (2 )馬克思的辯證法是否只是主觀的而不是客觀的,只是頭腦里的而不是外部世界的,只是方法論而不是世界觀? (3)認識、思想是不是客觀世界的反映? 回答:馬克思對辯證唯物主義這些基本觀點都...
第二部分 對環境的態度 第三章 美學態度與科學態度 一、內在價值與工具價值 二、美學傳統與科學傳統 三、美麗的、牛動的與壯觀的 四、興趣 五、對環境思想的影響 六、對帕斯莫爾觀點的影響 七、對物質客體的喜愛 八、超驗哲學 九、本體論的思考 十、自然保護與西方文明 第四章 對野生動植物保護的態度 一、...
蒯因對經驗論的兩個教條的批判宣告了邏輯實證主義的最後終結,並為分析哲學的發展開闢了新方向。正如蒯因所說,拋棄了經驗論的兩個教條導致了兩個後果,一個後果是轉向實用主義,另一個後果是模糊了思辨形上學與自然科學之間的假定分界線。因為按照他的沒有教條的經驗論的觀點,本體論問題是和自然科學問題同等的。
認識論必須以本體論為前提和出發點,哲學家對世界可知性問題的回答,其確定性的內容是由他對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問題的回答所決定的,無論從邏輯上還是從人的認識實際發生過程來說,都只有回答了本體論的問題以後才能回答認識論的問題。即使是那些否定本體論的哲學家,在他們解決認識論問題的基本傾向和態度中,也...
荀子則提出了“無偽則性不能自美”的說法,涉及到主體能動活動同美的關係,並且在《樂論》中集中地和具體地闡述了藝術的社會功能。《易傳》企圖建立一個無所不包的世界觀模式,其中多處從自然本體論的角度涉及了美與藝術的問題。特別是它要求對立面統一的素樸辯證法觀念和對剛健之美的提倡,對中國古代的藝術創作...
第一,對本體論兩者有著不同的前提假設。實證主義認為,現實事物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是客觀存在的,不受主觀價值因素的影響。主體和客體是兩個截然分開的實體,主體可以通過對一套工具的操作而獲得對客體的認識。在對客體的認識上,必須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之上,社會現象可以被經驗地感知,一切概念必須還原為直接...
格里芬等後現代科學的倡導者,則通過對現代人本主義科學體系的反思,解構把自然理解為“空洞的實在”和僵死之物、通過否認自然具有主體性經驗和感覺來剝奪自然的豐富性和生命感的現代自然觀,建構起以自然為本位的後現代的科學倫理與生態理論,從本體論的高度凸顯自然的獨特地位。不過在對人類及其個體權利的肯定上,後...
第三章 知識本體論 第一節 論存在的不同形態和知識的不同必然性 一 現代分析哲學對本體論態度的變遷 二 “存在”的三種基本類型 三 世界的三種基本形式:可能 本然 自然 四 知識必然性的四種類型 第二節 邏輯哲學 一 邏輯及其必然性的本體論基礎的分析 二 邏輯系統和邏輯秩序 第三節 科學哲學:共相的關聯 ...
陰陽是中國古代先賢創立的哲學範疇。一種本源論(本體論),有先天陰陽與後天陰陽之分。古人仰觀、俯察取類比象,將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聯的現象,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抽象歸納出“陰陽”的概念。周易里的孔子所寫的《易傳》曰“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壹體兩面,彼此互藏,相感替換,不可執...
不僅科學本身原是一種人文理想,而且科學理論的建構,亦必以基本的形上學前設(如自然規律性、齊一性等)為必要條件。此外,科學理論的建構,往往以美學理想或本體論理念為出發點或啟發動力。再者,科學共同體所遵守的規範體現某些倫理價值,以及諸如此類,也是科學中的人文理想,此處不遑多論。人文價值對於科學理論的...
第十六節 基本思考的含義――基本本體論 I.自然主義的世界圖景 Ⅱ.現象學的觀點 第十七節《觀念》第一卷中的自然主義態度和人本主義 態度 第二章心理學認識論和先驗認識論 第一節 胡塞爾的先驗觀念論 I.沒有“物自體”Ⅱ.傳統的知識問題 Ⅲ.胡塞爾的解決方案 Ⅳ.與《邏輯研究》的比較 V.關於構成的概念 第...
《道家哲學》是一部專門探討道家哲學的學術論著,分為“導論”、“玄道本體論”、“有無相生論”、“天人自然論”、“社會歷史論”、“形神生命論”、“人生修養論”、“精神養生論”和“道教哲學”九章內容;作者通過對道家經典《道德經》、《莊子》、《抱朴子》文本的解讀與體會,從道家哲學的基本範疇——“...
本書內容涉及哲學、人類學、精神分析學、社會生物學以及系統論、控制論等諸多學科,作者耗用了二十餘年的青春時光,經過艱難曲折的社會生活實踐,以嚴謹的治學態度研究事物發展的規律。作者認為:物質和意識兩者在本體論領域都具有同等之自在的定性,自性是一切事物現象作為存在基礎之真實自在的定性;自性是純粹的、絕對的...
它最初是研究“存在”的本體論體系,其理論原則是柏拉圖的“世界二重化”。 13世紀起被作為哲學名詞,用以指研究超經驗的東西(靈魂、意志自由等)的學問。在現代科學發軔之前,科學問題被當做哲學的一部分來研究,被稱為自然哲學。術語“science”(科學,拉丁語為scientia)原本只有“knowledge”(知識)的意思。然而...
子"實際成為標識宇宙歷史邏輯的概念.以"古始"概念為理論基石的老子時間哲學,是以自然本體論和相對時間觀作為其核心要素的.其自然本體論要求人們返始復初,以虛靜之心體,守自然之常道;其相對時間觀要求人們挫銳解紛,以柔弱之心志,應古今之時變.民國時期 中國傳統哲學時間觀以經驗性,了悟性描述居多,整體缺乏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