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溯源
臥龍寺位於西安市柏樹林街東側,據《長安志》說:五代初縮築長安城時,放棄了外郭城和宮城,僅以唐皇城為轄區。
明代所築新城,其南、北二城牆即在唐皇城舊址而建。因考今之臥龍寺即在唐皇城安上門內以東太廟所在之處。可以說,臥龍寺是在五代縮城後由他處遷移於此。
又據清道光十年(1380)《熏修臥龍寺記》碑載:“昔漢明帝夢佛入中國,悅之,因建祠南郊而致祭焉,靈帝(168-189)時敕賜創修為寺,於其中講《楞嚴經》,上為國家保平安之福,下為生民致安樂之庥,遂題其寺額曰“福應寺”,而神之梗祀至此隆,人之崇奉至此愈多矣。
初建
據寺內碑載,臥龍寺創建於
漢靈帝時(168-189年)。
修繕重建
元朝時,臥龍寺得到重修。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再次重修。當前寺內保存下來的元、明、清石碑多通,記述了這段歷史。
如明洪武十年(1377年)曾立石碑,現碑仍存大雄寶殿東邊,“碑石顯文如花朵,故人稱開花碑”。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重修殿宇。
清朝對臥龍寺也屢加修聾。清鹹豐二年(1852年),重興為十方叢林,立碑記之。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殿堂,立“臥龍歷史碑”。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
慈禧太后與
光緒皇帝避難西安,給臥龍寺帶來新的繁榮。
慈禧太后施銀千兩重修廟宇,並建立石碑坊一座,宏大精美。
慈禧還親書“慈雲悲日”、“三乘迭耀”匾額賜寺,並為山門書額“敕建十方臥龍禪林”。當時西藏、蒙古的喇嘛、王公們千里迢迢送來各類貢品、佛像,其中佛像均詔令送臥龍寺供養。所以寺內小型佛像甚多。
1931年,朱子橋將軍等人籌資修整了大雄寶殿和禪堂,同時廣購佛經,創辦了佛學國書館。後又請
太虛法師來講經說法。對東院、西院房舍都進行了整修。
1949年後,政府多次撥款修整殿宇。裝修佛像,使這座佛教
古剎更加巍峨壯麗,金碧輝煌。
寺院古今
清同治七年(1868)《臥龍寺重修碑記》載:“宋初有禪師,法名臥龍,太祖曾幸此寺與談佛法,機緣相契,以為先兆,遂改為臥龍寺。”又據《金石萃編》一書記載,臥龍寺“崦”字碑上有太宗皇帝的贊偈。
此碑系大宋熙寧(神宗)十年丁巳(1077)八月二十六日京兆府住持十方福應禪院講經論傳戒沙門惟果立石。按以上說法,太祖、太宗均曾蒞寺與寺僧交往屬實,但“啼”字碑之立卻在宋熙寧十年住持惟果仍稱福應禪院沙門之名,中間相隔百年左右,而臥龍之名以何因緣,何時改稱有待考證。
同治七年重修寺碑內復稱,英宗聖旨敕賜藏經,命僧傳誦,彼時佛日重輝,宗風大振(有碑)。迨後住持無僧(未記錄明萬曆間和清道光十年之重修),叢林遂殘,殿宇傾斜,荊棘遍寺。
有意光和尚被眾善信延請人寺,主持法席,重修佛殿,增建廊廡,開堂傳戒,繼轉法輪,歷十五寒暑。旋因被大興善寺延入方丈,兩序大眾共推明順和尚為住持,遂重修大殿、方丈、禪堂、山門,續增兩廊。費盡心力,經數載,工始告成(此碑為方丈真教所立)。
同治十三年(1874),《臥龍禪寺重建清規碑記》內載:該寺為敕建十方叢林,後因主僧不得其人,寺院荒蕪,幸有慧明師起而整理籌劃,牆垣鞏固、殿宇增輝,使佛法賴以不墜。
及至慧明退院,有真賢和尚續主其事,闡揚聖教,戒行精嚴,日以誦經禮佛為事,同治甲戌歲,實有無賴游僧昆池,不守戒規,希圖占踞,捏名妄察,僧俗共憤,公議清規八條,呈明府縣立案,特立石於寺,俾後之僧眾知所警戒云爾。此碑留存至今,尚能使叢林得以安定,道風得以純正。
光緒初年有東霞和尚,號空齡,山東人,初為官,深感官場腐朽,棄職出家為僧,開單接眾於此寺,一時住僧200餘人,法化大弘。並於光緒十六年傳授三壇大戒,培育僧才,續佛慧命。
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變,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挾光緒皇帝避難至西安,德清(虛雲)和尚隨駕,曾陪同至臥龍寺禮佛。
慈禧太后給臥龍寺帶來新的繁榮。施銀千兩重修殿宇,並建立石牌坊一座,宏大精美。慈禧還親書“慈雲悲日”、“三乘迭耀”匾額賜寺,並為山門書額 “敕建十方臥龍禪林”。光緒皇帝給天王殿書“歡喜地”門額一方,這些盛舉都為臥龍寺增色添輝不少。
與此同時,當時西藏、蒙古的喇嘛、王公們千里迢迢送來各類真品、佛像,其中佛像均詔令送臥龍寺供養,寺內小型佛像甚多。
民國年代,臥龍寺尚保持著東、中、西三院,占地面積16、7畝,殿宇、廊廡、僧寮200餘間,泥塑佛像菩薩像57尊,基本上保持清末原貌。民國十三年,康有為因公蒞陝,歷游諸寺,曾題書“臥龍寺”三字門匾一面。民國二十年至二十二年,朱子橋、井松生等先後捐資維修大殿、法堂及念佛堂。據了解。民國以來的歷任住持有圓印、圓心、圓耀、寶生、范成等。
民國二十二年禮請華縣寧山寺慈雲法師任方丈之職,嗣後因寧山寺事忙慈雲法師退席。
民國二十八年興善寺傳戒,朗照法師(號慧日)來長安,四眾迎入臥龍寺,繼任方丈。說法講席九年。二位法師之住持臥龍寺,早有預示之兆,慈禧太后書寫的“慈雲慧日”四字牌匾豈不是巧合嗎?
解放後,臥龍寺東院前半部被開通巷國小利用作操場,西院被殯葬管理處全部占用,僅留中院,僧人只剩十餘人,尚可進行宗教活動。
人民政府從保護文物著手,對中院殿宇撥款彩繪一新。
從統戰方面,選朗照法師為政協委員和人民代表。1953年10月,朗照法師赴朝慰問團慰問志願軍。
1956年,隨中國佛教代表團赴緬甸迎請佛牙回京。
農業合作化時,該寺與慈恩寺、興善寺、木塔寺聯合組成佛教農業生產合作社,實行勞動自養。
慘痛的是“文化大革命”中,方丈朗照法師,知客圓徹法師被迫害殞命,僧人離寺,佛像法物被毀一空,工廠單位進住於內,寺院面目全非。
惟一寂意和尚死不離寺,充當工人參加勞動,為後來的收回寺院主權起了作用。
自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了重申和貫徹。1984年工廠搬遷,僧人入寺,由於殿宇損毀嚴重,一時無法修復。1987年,如誠和尚被眾推為監院,他即發大願,計畫全面整修,向海內外佛教界發出呼籲,廣籌資金,鳩工庀材,並請慧雨法師兼任方丈,共主其事。後來意雨法師圓寂,他只得獨力支撐,頂風冒雨,得到各方捐助資金者計有:西安市財政局撥款25萬元、香港居士20萬元、台灣大德和居士共20萬元、十方善信捐助約10萬元、本寺自籌40萬元。
特別驚人的是,香港佛教大德聖一法師先後捐資220萬元,法師已80高齡,不辭辛苦,曾五次親臨該寺指導建設事宜,充分表現出一位愛國愛教的高僧精神。
臥龍寺的整修工程,1992年開始全面鋪開。
與此同時,如誠和尚又多方奔走,幾經周折,在人民政府的協助下,收回了殯葬管理處所占用的全部房屋80餘間。
他有堅強的毅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截止1995年,三年多來,廢寢忘食、嘔心瀝血,終使臥龍寺的整個工程次第完成。
由於臥龍寺在歷史上所形成的道風純正,素為修行僧侶所嚮往。自修復以來,常住僧已達60餘人。如誠和尚除每日堅守建設崗位外,又要安排僧眾熏修事宜。
該寺尚未對外開放,仍保持禪宗叢林制度和傳統戒規。
堅持坐香修禪,常年實行14支香、打禪77天等正常的熏修佛事活動,成為當前西安地區首屈一指的禪宗道場,令人歡喜讚嘆。
規模建制
臥龍寺占地面積15畝,分為中院、東院和西院三個院落。
寺院布局
中院占地面積6畝,寺內的主要殿堂分布在這裡。最南有山門五間。
向北是金剛殿五間,內供四大天王像和韋馱、伽蘭像。天王殿東邊是祖師殿,西邊為菩薩殿。
為
天台宗四種三昧法之一,當時是依據《
金光明經》中的鬼神品選定了二十位天神,明代時又增入道家四神成為二十四位天神,在大雄寶殿東西兩壁間設位奉供。
大雄寶殿東邊有客堂5間、小寮3間、大家廚房3間、禪堂3間、庫房4間;西邊有客堂5間、殿主寮3間、
祖堂3間、
寮房4間;大雄寶殿後是
藥師殿3間,供藥師佛像。
再北是法堂3間,供藤胎佛像3尊。
法堂兩側是方丈室。
風景特點
今天的臥龍寺在佛教界的管理下,殿堂巍然,寺內古樹參天,環境幽美穆靜。又因地處市區中心,前來參觀遊覽的中外賓客絡繹不絕,成為西安市區的著名佛教叢林之一。
主要景點
歷代碑刻
臥龍寺內碑石林立,文物薈萃。
著名碑石有佛足跡碑、唐吳道子畫觀音像碑、明洪武十五年臥龍歷史碑、
明英宗正統十年(1445年)頒賜藏經碑、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重修碑、清鹹豐二年(1852年)重興十方規約碑、同治七年(1868年)臥龍歷史碑、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太后捐銀兩重修碑、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傳戒碑。
這些
石碑,碑文清晰,是研究唐朝及明清時期臥龍寺的重要史料,同時也具有繪畫、書法價值。
另有唐鹹通及乾符年間石刻陀羅尼經幢和元代石碑字跡模糊不清。
佛足跡碑:佛足刻在《明臥龍禪寺碑》的碑陰面,碑正面銘文記述著臥龍寺的沿革。
碑陰佛足跡碑在雙足大指上均刻蓮花,其餘四指皆刻 字,足掌刻乾幅輪、三鑽、寶瓶、雙魚、寶劍等文,在圖下有銘文曰:“大唐貞觀中,有玄類法師親往西域求法,親獲瞻禮圖歸,進呈太宗皇帝,奉效刻石供奉以廣傳焉。
大明洪武丁卯,寒水僧德明,長安
臥龍禪寺提點行滿,命匠重鐫”。佛足跡是
玄奘從西域帶回,並奉救刻石供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玄奘圓寂的
宜君(今銅川)
玉華寺;曾發現佛足跡碑殘石。臥龍寺的佛足跡碑刻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
唐代
吳道子所畫的觀音像刻石;線條遒勁,寶相莊嚴。寺內還有一通唵字碑,據傳碑文也系唐代高僧
義淨自西域帶回鐫刻而成的,碑文無人辨識。
宋太宗曾作詞贊道:“鶴立蛇行勢無休,五天玄字鬼神愁;儒門弟子”無人識,穿耳胡僧笑點頭。
臥龍寺原來還收藏有舉世聞名的《磧砂藏》。《磧砂藏》是南宋
平江府(蘇州市)磧砂延聖院募刻的大藏經,從南宋
紹定四年(1231年)至元至治二年(1322年)歷時90多年才完成;總計1532部,6362卷,59l函,全部
梵篋裝幀,柳字書體,刻印精緻,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現保存在
陝西省圖書館,尚存5千餘卷。寺內還珍藏著
古印度的
貝葉經,即寫在貝多羅樹葉上的佛經,也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彌勒殿
臥龍寺的山門其實就是彌勒殿,裡面供奉的主尊就是彌勒菩薩。與其他寺廟不同的是,臥龍寺的彌勒殿和天王殿是分開的。彌勒殿里兩邊是水火二將。水火二將指的是龜蛇二將,他們原本是道教里的護法神,這裡堂而皇之地站在了彌勒的兩邊。這種配置明顯是明代的特徵,反映了明代三教合流的大趨勢。在藍田縣的水陸庵中也有水火二將把門,那當然也是明代時期佛教寺廟的特徵。
天王殿
臥龍寺的天王殿繼續保持三教合流的特徵,裡面的主尊竟然是關老爺,四大天王侍立兩旁。儒教的神靈堂而皇之地進入了主殿,並且以四大天王進行護衛,這生動地再現了三教合一的明代宗教狀況。
大雄寶殿
臥龍寺的大雄寶殿內供奉的主尊是華嚴三聖:中間的是毗盧遮那佛;佛左邊的是文殊菩薩,騎著青獅;佛的右側是普賢菩薩,坐著白象。與其它寺廟沒有太大區別,區別在於周圍的護法並不是常見的十八羅漢,而是包括帝釋天、大自在天在內的多位天神。
大雄寶殿外面右側供奉的是面然大士,他是觀音菩薩的化身。關於面然大士,白塔寺有詳細介紹。
祖師殿
祖師殿位於大雄寶殿的右側。臥龍寺是禪寺,裡面供奉的是菩提達摩祖師。達摩是印度人,被尊為中國禪宗的初祖。
大悲殿
“大悲”是觀世音的名號,所以大悲殿內供奉的主尊一定是觀音菩薩。臥龍寺大悲殿裡面的觀音,呈現千手千眼的密宗像,表示她能看到各種苦難,能救助各種苦難。
交通信息
公交
乘坐7、8、29、37、43、45、46、46區間、47、118、201、203、218、235、251、252、258、300、309、502、601、604、K605、606、611、612、619、622、706、710路至端履門站向南300米即到。
其它相關
文物薈萃
臥龍寺文物薈萃,碑石林立,1957年被公布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計有:
1. 宋鹹平六年鑄造的銅質幽冥鐘,重3000斤。造型精美、音質洪亮,亦稱無眼鐘,現複製懸於鐘樓。
3. 明
洪武二十年,丁卯佛足跡碑,原碑已殘,現又複製豎立院中。
4. 唐
吳道子畫觀音像石碑,原碑在
碑林,現已複製豎立院中。
5.唐乾封三年、鹹通十二年,陀羅尼經石幢兩柱,現立於後院。
6. 梵文唵字碑,
宋神宗時立,碑雖不存,而《
金石萃編》有記載。已抄全文附後作參考。
7.開花碑,
明英宗正統十年聖旨敕賜藏經文,由於石料滿布花紋因名開花碑。
8. 明萬曆三十九年,寺僧廣梅重修碑。
9.
清道光十年,重修臥龍寺碑,此碑是賀萬年、賀萬選二善士發心重修之記。
11.同治十三年,建立臥龍寺清規碑。
12.光緒二十七年,
慈禧太后賜銀千兩重修臥龍寺碑,慈禧太后賜銀御旨碑。
13.民國三十三年,臥龍寺傳戒碑。
14. 太極石,寬三尺、高二尺,自然形成的太極圖模型,甚為稀奇。
15. 古錢石、二尺見方的青石,有自然形成的許多古錢的圖樣。
16. 有新請的中華大藏經、日本大正藏、香港印大藏經各一部。
17. 原有的明藏經、貝葉經、藏貢大香爐、藤胎佛像、銅鑄
韋馱像均毀不存。
住持
前任主持如誠法師,字果正;俗姓廖,1904年1月出生於陝西禮泉,自幼隨母聽經禮佛,早植慧根。1906年皈依佛門,道心日增。1982年2月發願出家,在陝西乾縣觀音寺禮上道下清大師剃度,1983年5月在山西五台山廣宗寺依上清下海律師受具足戒。入住西安臥龍寺後,師發願重建叢林、大振宗風,為此廢寢忘食、歷盡艱辛,得省內外檀越護持,重使千年古剎重光。
1987年師主臥龍寺法席,秉承上慈下雲、上朗下照、上寂下意諸大師法脈,籍香港上聖下一大和尚之法緣,弘揚禪門宗風,精嚴戒行禪規,領眾坐香參禪,連年舉行禪七法會,如誠法師親自主七,於每年農曆十月十五起七,總共舉辦十個精進禪七。博得四海佛子、善信景仰,至臥龍四道風日隆。如誠大和尚鑒於當前僧才短缺,為紹隆佛種續佛慧命,於1996年禮請扶風法門寺方丈上澄下觀法師為傳戒大和尚,禮請香港寶蓮寺上聖下一大和尚和法門寺淨一大和尚為說戒律師,舉辦了規模空前的傳授三壇戒大法會,700餘名戒子喜登戒品,復於2006年親任得戒和尚再度開其放戒。傳授法規嚴肅,秩序井然。因緣殊勝,功德圓滿。
重建臥龍寺後,師率眾節衣縮食,發原重建終南山華嚴宗祖庭至相寺。在原址上重修一座祖庭古剎、困難是不可想像的。工程艱巨。老殿更替,學校遷移、農戶搬遷,近十里的山路要拓通,人為的習障與破壞要時時設防和協調退讓,成捆的資金要臥龍寺設法源源不斷從十方籌集而來。於是如誠大和尚一方兼理寺事,一方竭力營構,硬是從1996年10月至2004年8月,挺熬八載,終成現在至相寺的規模。師之風範,人天共仰。師大慈悲憫,二十年如一日,積極參與扶貧救災等公益活動,使兩千餘名山區輟學兒童重返校園,八所學校如期改建危房校舍。
師曾任陝西省佛協名譽會長、陝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西安臥龍禪寺和至相寺方丈。
如誠法師於農曆壬辰年臘月初二日(二零一三年元月十三日)子時在臥龍寺安祥示寂。老和尚發願往生彌勒兜率內院,世壽七十三,僧臘三十二,戒臘三十載。祈願法師早登九品、倒駕慈航,不捨眾生,乘願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