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

腹外疝是腹部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其中以腹股溝疝發生率最高,占90%以上,股疝次之,占5%左右。較常見的腹外疝還有切口疝臍疝白線疝和造口旁疝等。此外,尚有腰疝等罕見疝。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external  abdominal hernia
  • 就診科室:外科
  • 常見發病部位:腹股溝、股等
  • 常見病因:先天性因素:腹膜鞘狀突未閉、臍環閉鎖不全,腹壁白線缺損等;後天獲得性:手術切口、外傷等
  • 常見症狀:腹部異常膨隆或凹陷、腹水、肝脾腫大、站立時有腫塊突出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其發生與該處腹壁強度降低和腹內壓增加兩大因素有關。
1.腹壁強度減弱
屬於解剖結構原因,是疝發生的基礎,有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情況。先天性因素包括腹膜鞘狀突未閉、腹內斜肌下緣高位、寬大的腹股溝三角、臍環閉鎖不全,腹壁白線缺損等,有些正常的解剖現象,如精索穿過腹股溝管、股動靜脈穿過股管區,也可造成該處腹壁強度減弱。後天獲得性原因有手術切口、引流口癒合不良、外傷、炎症、感染、手術切斷腹壁神經,肥胖者過多的脂肪浸潤,老齡的肌肉退化萎縮以及膠原代謝異常,致堅實的筋膜組織為疏鬆而有微孔的結締組織層或脂肪所代替的解剖方面原因。
2.腹內壓增加
是一種誘發因素,包括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晚期妊娠、腹水、排尿困難、嬰兒經常嚎哭、舉重、經常嘔吐以及腹內腫瘤等。

臨床表現

慢性咳嗽、經常嘔吐、便秘、脫肛、尿道狹窄包莖膀胱結石、排尿困難、腹部手術、外傷等病史,既往有疝嵌頓史。注意腹部異常膨隆或凹陷、腹水、肝脾腫大、站立時有腫塊突出等。老年人應檢查前列腺肥大。胸部一側呼吸運動度受限、呼吸音減弱,肋間飽滿,以及在胸部可聽到腸鳴音或振水音等膈疝體徵。腹股溝疝應注意疝的外形及疝環大小,站立或咳嗽時內容物降入陰囊。

檢查

胸部透視了解有無肺部疾病。疑有膈疝者,應攝正、側位胸片,並做鋇餐、鋇灌腸等檢查以確定診斷。

診斷

1.病史
詢問發病時間,有無慢性咳嗽、經常嘔吐、便秘、脫肛、尿道狹窄包莖膀胱結石、排尿困難、腹部手術、外傷等病史,既往有無疝嵌頓史。
2.體檢
注意腹部有無異常膨隆或凹陷、腹水、肝脾腫大、站立時有腫塊突出等。老年人應檢查有無前列腺肥大。胸部有無一側呼吸運動度受限、呼吸音減弱,肋間飽滿,以及在胸部可否聽到腸鳴音或振水音等膈疝體徵。腹股溝疝應注意疝的外形及疝環大小,站立或咳嗽時內容物是否降入陰囊,能否復位。必須了解有無絞窄或嵌頓情況,並確定疝的種類。

治療

1.尋找與治療發病誘因。
2.2歲以上小兒腹股溝疝無自愈趨勢者,宜行手術高位結紮疝囊。嬰兒臍疝,經長期用繃帶包紮壓迫復位,多數可自愈。
3.少年、兒童較小的腹股溝斜疝,疝囊高位結紮後,修補時無需將精索移位。青壯年應將精索移位至腹外斜肌腱膜下。老年和巨大的腹股溝斜疝,必須加強腹股溝管後壁的修復,並將精索移位至皮下。
4.股疝可在腹股溝韌帶上方或下方做切口,切勿損傷疝內容物,將疝囊切除縫扎後,在腹股溝韌帶下方把腹股溝韌帶、陷窩韌帶和恥骨肌筋膜縫合在一起以關閉股環。疑有絞窄疝時,以做腹股溝韌帶上方切口為宜。
5.白線疝如有疼痛者,宜修補白線裂孔。
6.膈疝可從胸腔經路或腹腔經路,將腹腔內容物還納後修補膈肌。
7.嵌頓性或絞窄性疝應立即手術,但如在術前用藥或麻醉後自行復位,應嚴密觀察24小時,根據病情決定手術時間。除2歲以下小兒發病在4小時內可試行手法復位外,不應強行復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