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腸炎病
- 又名:爛腸瘟
- 危害種類:魚類
- 疾病類型:細菌性疾病
- 並發病:細菌性爛鰓病、赤皮病
- 死亡率:90%以上
症狀識別
發病原因
流行及危害
防治方法
![魚類腸炎病 魚類腸炎病](/img/b/fa0/nBnaugDOkN2MxIGOjVWOhZGZxEDO5EDNiRDZmlDZyYTMkFGM0YmY3gDMzA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腸炎病又名爛腸瘟,是一種流行很廣的細菌性疾病。能危害各種觀賞魚類及常規養殖魚類,也是對魚類危害最為嚴重的細菌性疾病之一。此病常和細菌性爛鰓病、赤皮病...
腸炎是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等引起的小腸炎和結腸炎。臨床表現主要有腹痛、腹瀉、稀水便或黏液膿血便。部分病人可有發熱及里急後重感覺,故亦稱感染性腹瀉。...
本病是養殖魚中最嚴重的疾病之一,我國各養殖地區均有發生。草魚、青魚最易發病,鯉、鱅也有發生。草魚、青魚流行時間為4~10月,常表現為兩個流行高峰。1齡以上...
胃腸炎疾病是胃腸黏膜及其深層組織的出血性或壞死性炎症.其臨床表現以嚴重的胃腸功能障礙和不同程度自體中毒為特徵.胃腸炎可分為慢性胃腸炎和急性胃腸炎兩種.可能會...
慢性胃腸炎,是人體的一種疾病。胃黏膜和腸黏膜發炎,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食慾減退、上腹部不適和隱痛、噯氣、泛酸、噁心、嘔吐等,是胃黏膜和腸黏膜發炎。最常見的是...
病毒性腸炎是一組由多種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臨床特點為起病急、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排水樣便或稀便,也可有發熱及全身不適待症狀,病程短,病死率低...
魚類腸炎病是最常見的一種魚病,從魚種到成魚均可患病,尤其是草魚、鯽魚等吃食性魚類最易得病。此病水溫18℃以上開始流行。25℃~30℃是流行高峰期。常與細菌性...
金魚腸炎病,吃了不潔淨的食物或是吃的過飽、腸道飽脹、排泄受阻,導致細菌感染腸道引發腸炎。病原體為點狀產氣單孢桿菌。...
所謂過敏性結腸炎,指的是原因不明的腸道疾病,專家認為該病與高級神經功能失調有關。說得直接一點就是指胃腸功能性障礙,是消化系統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發病之時,...
急性直腸炎 [7] 一般的起病比較急,而且伴有發熱、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狀。局部症狀有肛門內脹熱灼痛、便意頻繁、糞便混有粘液及血絲、里急後重、排尿不暢、尿頻。...
烏龜腸炎病俗稱即腸胃炎,主要受體為烏龜,患此病的烏龜主要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慾減少,皮膚乾燥鬆弛,無彈性,無光澤。早期預防是防止烏龜腸炎病發生的重要措施,所以要...
小兒腸炎又稱為小兒感染性腹瀉病,一般指由於微生物感染而導致小腸及結腸的炎症。最主要的致病原有:病毒、細菌、原蟲、真菌或寄生蟲。臨床表現為腹痛、腹瀉等。本病...
結腸炎克隆病的病理和病症,除腸道本身病變外,潰瘍性結腸炎或克隆病病人都可能發生腸道外合併症,合併症發生的原因不明,但有可能這兩種病並不是僅限於腸道的局限性...
急性胃腸炎是胃腸黏膜的急性炎症,臨床表現主要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本病常見於夏秋季,其發生多由於飲食不當,暴飲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餿、穢濁不潔...
胃腸炎通常因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因化學毒物或藥品導致。典型臨床表現為腹瀉、噁心、嘔吐及腹痛。對於健康成人,胃腸炎通常只會引起不適感及生活上的不便,並不會...
致病性大腸桿菌性腸炎潛伏期一般為2~5天。起病一般較慢,也可急性起病。有飲食不調、添加輔食不當等誘因。輕症不發熱,主要症狀為腹瀉,大便每天3~5次,呈黃色...
黃鱔腸炎病,病症名。常見症狀為鰓部出血,肛門紅腫。...... 黃鱔腸炎病簡介 編輯 病鱔離群獨游,遊動緩慢,鱔體發黑,頭部尤甚,腹部出現紅斑,食慾減退。剖開腸管可...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結腸和直腸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性疾病,病變局限於大腸黏膜及黏膜下層。病變多位於乙狀結腸和直腸,也可延伸至降結腸,甚至整個...
小兒病毒性腸炎是由輪狀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輪狀病毒性的病毒的抵抗力較強,病原體主要通過糞便、經口的途徑傳播。病毒可在人體的小腸絨毛細胞內繁殖,...
小腸結腸炎為一種獲得性疾病,主要在早產兒或患病的新生兒中發生,其特徵為黏膜甚至為腸深層的壞死,最常發生在迴腸末端,結腸和近端小腸很少受累。“生物修復療法”...
諾沃克類病毒感染後出現以嘔吐、腹瀉為主要症狀的疾病。諾沃克類病毒為一組屬於微小病毒的病原體,諾沃克病毒為本組病毒的原型,系直徑25~32納米,圓形,無包膜,似...
缺血性結腸炎是由於結腸血管閉塞性或非閉塞性疾病所致的、以結腸供血不足為主要症狀的一組綜合徵。缺血性結腸炎多由腸系膜上動脈的中結腸動脈,右結腸動脈非閉塞性...
潰瘍性腸炎是由大腸梭狀芽胞桿菌(clostridium colinum,又稱腸梭菌)引起的。該菌呈桿狀,為革蘭氏染色陽性;菌體長3~4μm,寬1μm,平直或稍彎,兩端鈍圓,芽胞...
諾瓦克病毒是急性胃腸炎的主要病原之一。本病全年均可發生,多在寒冷季節發病。1972年,Kapikan等藉助免疫電鏡技術對1968年美國俄亥俄州Norwalk地區流行的急性胃腸炎...
“腸病性關節炎”(enteropathic arthritis)是指與Crohn病或潰瘍性結腸炎相關的關節病,這些病變是由腸管的臨床和組織學炎症、腸通透性改變和外周與中軸性關節炎症等...
嗜酸性粒細胞性胃腸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EG)是一種極少見的疾病,Kaijiser在1937年首次報告了3例EG病人,典型的EG以胃腸道的嗜酸粒細胞浸潤、胃腸道水腫...
結核性直腸炎多由肺部結核病灶繼發感染所致。多來自結核回盲部病變,向下傳播至結腸及直腸,初起病變在黏膜下層淋巴組織內生成結節,多數結節融合,使黏膜表面隆起,結節...
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AHNE)是一種危及生命的暴發性疾病,病因不清,其發病與腸道缺血、感染等因素有關,以春秋季節發病為多。病變主要累及小腸,呈節段性,但少數...
《胃腸病解惑》是1999年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恩復。...... 46.飲食習慣與胃腸病有關嗎? 47.中醫是如何認識潰瘍性結腸炎病因病機的? 48.大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