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腸炎

魚類腸炎

魚類腸炎病是最常見的一種魚病,從魚種到成魚均可患病,尤其是草魚、鯽魚等吃食性魚類最易得病。此病水溫18℃以上開始流行。25℃~30℃是流行高峰期。常與細菌性爛鰓病、赤皮病等並發,是養殖魚類中危害較嚴重的疾病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魚類腸炎病
疾病介紹,發病症狀,主要分類,流行特點,正確預防,治療方法,

疾病介紹

魚腸炎病是由腸型點狀產氣單胞菌感染引起的細菌性腸炎。在全國各養魚區均有流行,危害草魚、青魚、鯉魚等多種淡水魚,嚴重時全部死亡,是我國危害嚴重的魚病之一。 病原存在於天然水體及水底淤泥之中,健康魚腸道也常有此菌,當水質惡化、溶氧低、飼料變質等引起魚體抵抗力下降時,常暴發本病。此病的原體為腸型點狀氣單胞菌,為條件致病菌。在魚的全部養殖進程中腸道內都存在此類病菌。但在健康的魚體中,該菌種沒有占優勢,不會引發疾病。

發病症狀

1、病魚遊動緩慢,食慾減退,甚至不吃食。
2、全身鱗片疏鬆並豎起,基部發紅,腹部兩側腫脹,肛門紅腫外突並稍翻出,稍壓腹部有血水流出。
3、在發病的初期,剪開腸道,可見腸壁局部充血發炎,腸道沒有食物。
4、發病的後期,可以看到腸道、食道、胃呈紅色,內臟器官不正常,腸壁的彈性很差,腸內只有淡黃色的粘液,血膿充塞腸道。感染率與死亡率很高。

主要分類

1、內寄引起的腸炎。
此類腸炎通常難以和內寄區分開來。眼睛,體色,神態,與內寄幾乎相同。只能從食慾和糞便來區分,內寄的魚食慾不減,腸炎多數厭食或拒食。內寄的糞便通常是空心或分段的白便,腸炎的魚很少有便,或是膿樣白便。
2、消化不良引起的腸炎。
此類腸炎的魚表現為厭食或拒食。神態呆滯,有時伴有體色變暗或發黑。大多時間表現出離群,面壁狀態。糞便多數為散便,或膿樣白便。
3、水質變化過大引起的腸炎。
此類腸炎魚的表現是體色發黑。縮鰭。聚堆。糞便表現多為拖便,最長可達10公分左右。
4、細菌感染引起的腸炎。
此類腸炎魚表現除了發黑,縮鰭和聚堆外,最大的特徵是腹漲。是腸炎中最容易死魚的。糞便多為膿樣白便,也有拖便的。

流行特點

腸炎由點狀產氣單胞菌引起。過去通常在4-8月發生,北方推遲1個月左右。現在已提前到3月份開始發病。甚至全年都有此病發生。在5~6月和8~9月多發,此病往往和細菌性爛鰓病同時並發。當池塘水溫在18℃以上,該病即可流行,患病的魚一般腹部膨大且有紅斑,肛門紅腫,輕輕擠壓腹部即有黃色黏液從肛門流出,解剖可見腸血發炎,腸道內無食物、只有淡黃色粘液,內壁糜爛。
蘇、錫、常、淮、鹽、連等地近幾年發病較嚴重。所有海淡水水產品種在生長各階段都會發生腸炎,特別是草魚、青魚,4-5月剛開食,吃草、吃螺螄時最易得病。蝦、蟹在7-8月出現發病高峰。

正確預防

定期補註新水,全池潑灑生石灰水,保持水質清新;投餵的飼料要新鮮,不要投餵腐爛變質、發霉的飼料;
額外補充外源性膽汁酸
1、膽汁酸是腸道的一個重要的化學屏障,當水產動物發生細菌性疾病時,會使用抗生素防治疾病,細菌被抗生素殺滅後會產生大量的內毒素。膽汁酸對內毒素是一個重要的化學屏障:①腸道內的膽汁酸可通過與內毒素的結合而阻止其從腸道吸收入門靜脈,②膽汁酸為去污劑,已證明兩者在體外對內毒素脂多糖具有直接作用,而且膽汁酸可在試管內改變大腸桿菌內毒素,使其不再引起裂物凝聚,其機制可能為將內毒素分解成無毒性的亞單位或形成微聚物。因此膽汁酸可以減少內毒素對腸道、肝臟乃至整個魚體的危害。
2、膽汁酸增強腸道消化酶活性
膽汁酸能提高脂肪顆粒的比表面積,有利於脂肪顆粒與酶結合,而且膽汁酸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可以被腸上皮細胞識別,反饋性調節膽汁的分泌,並且能與脂肪酸形成脂肪酸—膽汁酸複合物,改變脂肪酶的性質,提高脂肪酶活性(Baue,2005)。膽汁酸也可提高腸道內容物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這可能是由於添加的膽汁酸經肝腸循環吸收人肝後,促進了膽汁的分泌,從而增加了腸道消化酶的含量,膽汁中的HCO3—可以調節腸道內的酸鹼度,提供各種消化酶作用的適宜pH值,使消化酶活性增強(趙曉芳,2007)。
3、膽汁酸抑制腸道細菌的過度增殖,維護腸道微生態環境
膽汁酸的缺失將會引發細菌在動物小腸內過度生長,從而與宿主競爭營養,導致宿主對營養的吸收障礙。由於膽汁酸的表面活性劑活性,脫氧膽酸可以破壞細菌的細胞膜,使細胞完整性受損,進而抑制菌的生長,甚至造成細菌細胞死亡。外源補充膽汁酸增加了膽汁分泌,使腸肝循環中膽汁池容量增加,肝臟膽汁酸分泌速度恢復至正常水平,使腸腔內結合膽汁酸的濃度提高,腸腔內結合膽汁酸對小腸內細菌的抑制作用增強,從而抑制腸道細菌過度生長,降低細菌移位和內毒素血症的發生率。

治療方法

採取全池潑灑藥物與投餵藥餌相結合的方法:
①全池潑灑藥物:全池潑灑漂白粉,每立方米水用藥0.1克;或全池潑灑強氰精(三氯異氰尿酸),每立方米水用藥0.2~0.5克;或全池潑灑二氧化氯,每立方米水用藥0.3~0.6克;或全池潑灑二溴海因,每立方米水用藥0.2~0.3克。
②投餵藥餌:投餵大蒜或大蒜素藥餌,每千克魚餵大蒜10~30克或大蒜素粉(含大蒜素10%)2克,連餵4~6天;或投餵土黴素藥餌,每千克魚餵50~80毫克,添加在飼料中餵魚,連餵4~6天。
關鍵字:魚類腸炎病 細菌性腸炎 爛鰓病 出血病 腮出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