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

腱鞘

腱鞘也稱腱滑膜鞘,是套在長肌腱表面的管狀滑膜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腱鞘
  • 注音:jiànqiào
  • 內容:腱鞘包
  • 作用:減少肌腱在運動時的摩擦
一、解剖結構與組成,二、相關疾病與治療,

一、解剖結構與組成

囊壁是由纖維層和滑膜層構成,纖維層包著滑膜層,內有少量滑液,起潤滑和減少活動時摩擦,保護腱的作用。滑膜層實際上是一個雙套管。內管或髒管,緊貼著肌腱;外管或壁管,緊貼著纖維層內面。內管與外管之間有滑膜腔分隔著。內管與外管借滑膜皺襞即腱系膜縱行相連,血管通過此系膜進入肌腱。腱鞘存在於活動性較大的部位,如腕、、手指和足趾等處,它使腱固定在一定部位並減少腱與骨面的摩擦。

二、相關疾病與治療

1.1腱鞘炎是針灸科臨床的常見病,多發生於橈骨莖突和屈指肌腱處。作為一種勞損性疾病,腱鞘炎多見於頻繁從事手工操作的女性,主要臨床症狀為局部疼痛和功能障礙,早期症狀較輕者可採用針灸推拿、中藥熏洗、理療等保守療法,病程較長、局部症狀嚴重者可採用針刀、手術等積極治療。
1.2一般認為,常規保守治療療效有限,且復發率較高,而開放性手術損傷較大、恢復期長,且存在術中損傷指旁神經、術後形成瘢痕粘連等風險。小針刀療法是一種介於常規保守治療和開放性手術之間的中西醫結合療法,與近年來興起的微創松解手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在解剖學研究中得到了理論支撐。然而,由於腱鞘及其周邊組織結構精細複雜,在進行針刀治療時應特別注意避免傷及肌腱兩側的血管、神經,因而需要進行經過相關專業培訓的醫師才能操作,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針刀療法的推廣套用。
2.1腕背腱鞘囊腫是手部常見的良性軟組織腫物,發病率占手部腱鞘囊腫的60%~70%,女性較為常見。傳統觀點認為該病屬於手部腫瘤,但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腫瘤。
2.2腱鞘囊腫由囊壁、蒂部和囊液構成,腕背部腱鞘囊腫蒂部主要位於舟月韌帶退行性病變區的腕背關節囊處。有研究者根據囊腫與舟三角、橈三角韌帶的位置關係,將腕背部腱鞘囊腫分為四型,Ⅰ型:囊腫部分或全部位於舟月韌帶內,囊腫可向關節囊處生長或向腕骨內生長;Ⅱ型:囊腫位於舟月韌帶背側纖維層內,舟月韌帶完整;Ⅲ型:囊腫蒂部長短不一,蒂部通過橈三角韌帶和舟三角韌帶的間隙,該型囊腫可以向腕關節橈側或尺側生長或在伸指肌腱深面或在橈側伸腕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Ⅳ型:囊腫蒂部在舟三角韌帶下向遠側端生長,但並沒有臨床檢測數據。
2.3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藥物注射治療、手術治療。腱鞘囊腫部分能夠自發地消退,兒童腱鞘囊腫常用夾板固定治。保守治療退化性組織仍存在,復發率較高,但臨床患者中有部分可自愈,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決定是否採用此方法。傳統的保守治療腱鞘囊腫的方法為將腱鞘囊腫捏破,但其復發率較高,一旦復發,囊腫形狀將不規則,給後讀的手術治療造成困難,因此不主張捏破囊腫。藥物注射是常用的治療方法。Paul等報導了用透明質酸酶結合甲潑尼龍治療35例腕部腱鞘囊腫,治癒率達89%。Holm等對153例腱鞘囊腫患者反覆多次注射治療,最終治癒率達79.4%,但其他學者報導的治癒率並不高,Jagers Op Akkerhuis等報導的治癒率僅有23%,Thornburg認為復發率要大於50%。復發率數據差異較大,不能排除操作技術及注射藥物不同導致的差別。
手術治療包括常規開放性手術切除和關節鏡下手術切除。無論開放手術還是關節鏡手術,徹底切除囊腫蒂部可以降低復發率。開放性手術過程中囊腫容易破裂導致解剖特點消失,這會給徹底切除造成困難。切除過程中關節囊切除不應過大,禁忌直接縫合關節囊和纖維瓣修復關節囊,這會造成關節活動受限。相比開放性手術,關節鏡後部囊腫切除手術要求相同,但手術損傷較小,可降低手術併發症、減少術後不適和疼痛、縮短術後時間恢復,避免了開放性手術的瘢痕。雖然其治療的復發率仍存在爭議,但文獻報導的復發率並不高,其與開放性手術相比並沒有明顯差別。從治療方法來看,手術切除療效最為確切。患者術後症狀較術前多緩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