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手腕腱鞘囊腫
- 英文名稱:Thumb tenosynovitis
- 所屬科室:外科 - 骨科
- 發病部位:手腕、肘部
- 主要症狀:屈伸功能障礙
- 主要病因:受傷,過份勞損,,骨關節炎,感染
- 傳染性:無傳染性
- 是否進入醫保:是
疾病病因,臨床特徵,常見症狀,診斷依據,針灸治療,西醫治療,療效評價,用藥原則,日常注意,食療方法,
疾病病因
發病原因不明。主要認為與關節囊、韌帶、腱鞘上的結締組織因局部營養不良,發生退行性粘液性變性或局部慢性勞損有關。其臨床表現主要為腕背部、腕掌部、肘部或足背部出現腕豆至拇指頭大小的半球狀腫塊,質硬,有彈性,基底固定,有壓痛。
臨床特徵
本病最常發生於腕部背側,其次是腕部掌面的橈側,亦可發生於手掌、手指、肘部和足背部,少數發生於膝及肘關節附近;多見於青年和中年,女性多於男性;大多逐漸發生或偶爾發現,生長緩慢。極少數病例,囊腫可自行吸收,但時間長。多數病例經非手術治療,療效較好。極少數病例需手術切除,效果良好。
常見症狀
1.手腕背側、掌側、肘部或足背等處出現局部腫塊隆起,生長緩慢,很少有疼痛或不適。個別發生於腕管或掌部小魚際者,可壓迫正中神經或尺神經,出現相應的感覺和運動障礙。
2.腫塊呈半球形,豌豆至拇指頭大小,一般不超過2cm,表面光滑飽滿,與皮膚無粘連,觸之堅硬,有彈性,可有囊性感,基底固定,壓之有酸脹或痛感。
2.手腕腱鞘囊腫的患者在每日起床後會感到明顯的晨僵現象,通常關節晨僵的感覺在起床後最為明顯而症狀並不會隨著活動頻繁而明顯緩解,受影響的關節腫脹甚至彈響,活血化瘀消除酸脹。
診斷依據
1.腕背側、掌側、肘部或足背等處出現半球形、表面光滑、張力較大的囊性腫塊。
2.腫塊生長緩慢,壓之有酸脹或痛感,基底固定。
3.X線攝片示骨關節無改變。
針灸治療
治法: 活血散結,疏調經筋(在筋守筋)。
西醫治療
1.腱鞘囊腫有時可以自消,但時間較長,並且疼痛大。
2.淺表囊腫可用外力壓破、擊破、擠破或用針刺破囊壁,待其自行吸收,可治癒,但易復發。外力壓破以後,手腕會有非常不適的腫脹感,如果液體不吸收,囊腫還會慢慢重新形成。
3.局麻下用粗針頭穿刺,儘量抽盡膠狀液,注入,加壓包紮,每周一次,連續2-3次即愈,常復發。
4.手術治療。手術必須仔細將全部囊壁連同周圍部分正常的腱鞘、腱膜等組織、徹底切除。術後很少復發。復發者,仍可再次手術切除之。但是容易復發,治療費用不菲。
療效評價
1.治癒:囊腫消失,無症狀,肌腱無粘連,無復發,功能恢復。手術後傷口癒合。
2.好轉:症狀減輕,功能改善。
3.未愈:症狀、體徵未改善。
用藥原則
本病一般不需藥物治療。要做囊內注射者,則可選用醋酸氫化可的松或強的松龍。
2.需手術治療者,則術後選用適當的抗生素。部分住院病人還需補充液體等。
日常注意
本病一般對人體影響不大,極少數可自行消失。雖有多種方法治療本病,但多數病例仍有復發之可能。若囊腫較小,又無症狀,且不影響外觀者,可不做處理,靜觀其變。若囊腫較大,又有症狀者,可行非手術治療。復發者,可再次治療。
手腕腱鞘囊腫的患者要多注意對患處的保護與觀察,少吃辛辣的食物。長時間使用電腦應每隔一小時休息5至10分鐘,休息時勤做室內運動,活動關節,這樣會減輕手腕腱鞘囊腫症狀或預防患上手腕腱鞘囊腫。
食療方法
【組成】芒硝60 克、大蒜60 克。
【用法】共搗如泥備用。囊腫在膨關節及手背者,芒硝份量大於大蒜(6:4),發於膕窩及膝關節者,芒硝少於大蒜(4:6)。用時先在皮膚上塗一層凡士林防止損傷,然後敷藥玩腫處,用布包紮,如敷2~4 小時後皮膚覺有發熱的痛者,去藥並抹去凡士林,半小時後再敷。
【主治】腱鞘囊腫寒凝痰濕瘀阻型。
【用法】前三味均研細未,蜜調成餅,放油紙上,厚約0.5 厘米,敷患處,並包紮固定,隔日虞藥:次,一般3~5 日見效。
【主治】前臂撓側伸肌炎。
【組成】高粱米糠120~180 克、白酒適量。
【用法】前一味上鍋蒸半小時,酒調勻,趁熱敷患處,每日1 次,注意匆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