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等位論

腦等位論(equipotentiality hypothesis),亦稱“等勢學說”。關於大腦皮質感覺區功能的學說。美國心理學 家拉什利20世紀30年代提出。他採用腦局部切除或切割法,系統探討皮質各區對大鼠學習、保持明暗辨別條件反射 和通過複雜迷津取食的影響後,認為皮質感覺區的各個區 具有同等學習和貯存記憶痕跡的功能;皮質損毀面積越大, 對學習記憶的干擾越明顯;皮質功能的等勢性以腦總體活 動的法則為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腦等位論
  • 外文名:equipotentiality hypothesis
由於以大鼠為實驗對象,而大鼠腦皮質 的分化還未充分發展和完善,因此,他從實驗中得出等勢原 則。隨著動物的不斷進化,尤其是靈長類動物,雖然腦的各 個部分都有可能參與心理活動,但各部分的參與程度不同, 各個部分有其特殊的功能和作用。他的結論有自己的實驗 依據,但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難全面反映人腦高級功能的特 點。切除大腦皮質,必然損傷大腦功能,切除的面積越大, 損傷的大腦功能越多。切除的方法本身也有很大局限性, 何況是用大鼠這種低等哺乳動物進行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