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加工策略( elaborative strategy )是指通過對學習材料進行深入細緻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內在的深層意義並促進記憶的一種策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精加工策略
- 外文名: elaborative strategy
- 定義:促進陳述性知識學習的策略
- 精加工的方法:類比法 比較法等
定義,涵義與意義,精加工的方法,類比法,比較法,質疑,擴展與引申,先行組織者,教學建議,
定義
一般作為促進陳述性知識學習的策略,指對記憶的材料補充細節、舉出例子、作出推論,或使之與其他觀念形成聯想,以達到長期保持的目的。
涵義與意義
何謂精加工?精加工就是使人們更好地理解和記住正在學習的東西而作的充實意義的添加、構建或者生髮。精加工策略和前述的組織策略都屬深加工策略,但組織策略是在於構建或突出新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使信息易於接收;精加工則是使新知識與已有知識取得聯繫,增進對新知識的理解。經精加工加工的信息進入已有知識網路中,在以後需要喚起的時候容易檢索,即使直接檢索出現困難,也能夠通過知識網路間接地把它推導出來。因此,精加工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高效率地獲得陳述性知識的基本條件之一。已有較多研究表明,能否使用精加工是成功學習者與非成功學習者的重要區別。例如,溫斯坦(C·E·Wainstein,1978)的研究揭示,成功的大學生常常使用精加工策略,而不成功的大學生則使用了機械複述。施米克和格羅夫(R·R·Schmeck和E·Groue)的研究表明,成功的大學生比不成功大學生更常常回答出一些精加工的事例,如“我常能說出膠片和讀物的隱義”,“我以批判的眼光來閱讀”,“新概念通常使我想到類似的概念”。類似的一些研究也一致認為成功的學生比不成功的學生不僅能作出更好的精加工,而且能經常地運用精加工。
精加工的方法
精加工學習策略的精髓就是要掌握如何進行精加工。總結、概括已有的研究,精加工的主要方法有:
類比法
類比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之間在某些屬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所作的一種類推,它是精加工的重要方法。運用類比,抽象的內容可以具體化、形象化,陌生的東西可以轉化為熟悉的東西,深奧的道理可以明白簡單地揭示出來。例如,一個數學老師在講負數時,深入淺出地打了一個比方。他說:“我們為止學習的最小數是零,零表示什麼都沒有。若表示錢,就是一分錢也沒有。而負數比零更小,不僅一分錢也都沒有,而且還借了別人的錢。如借了三元錢,就以負3表示”。短短几句來自日常生活的比方,就把負數概念揭示得一清二楚了。
又如學生學習分子運動時,對一瓶水與一瓶酒精混合後裝不滿兩瓶的實驗難以理解,只要以“一桶核桃和一桶大豆倒在一起,還是兩桶嗎?”的類比,學生就會豁然開朗,明了水與酒精混合體積縮小是由於分子之間有空隙。一個學生聽老師講授,“分子在氣體中比在液體中相隔更遠,所以氣體比液體輕時”,就想到“這好像膨鬆的毛織物要比同樣毛料編織得緊的衣物來得輕”,這種把新知與舊知主動聯繫的類比,有利迅速揭示問題的實質,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
從上述可見,類比不僅是學生深入理解新知識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師深入淺出講授教學內容的重要教學技術。教師善於類比,可引導學生從已知過渡到解決未知,從近的過渡到解決遠的,從熟悉的過渡到解決生疏的,從明顯的過渡到解決隱晦的……。但運用類比必須運用恰當,才能顯示其作用。首先,要考慮可比性,即所選的比方與要比的事物必須具有某種同一性和相似性,否則不僅起不到過渡啟發的作用,反而會模糊學生思想。第二,要考慮可接受性,所選的比方必須是學生熟悉、易懂的。是學生喜聞樂見,司空見慣的,否則所用的比方不僅多此一舉,反而使學生越聽越糊塗。第三,比方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只能起過渡作用。因此運用時,不應再在比喻本身上去作過多的繪聲繪色的具體描述與渲染,以免渲賓奪主。第四,要注意緊扣教材的重點、難點、關鍵點來用,要在必須用的內容上來用,就更能顯示出其魅力與作用。
比較法
比較是對兩種或兩種以上易混淆的相關事物進行對比分析的一種常用方式。常言道:有比較,才有鑑別。當新學的知識與原有的知識存在某種聯繫而又有區別時,往往容易混淆不清,張冠李戴。對這種易混淆的相關知識進行比較,不僅能揭示新概念的關鍵特徵,而且能更容易地掌握新概念的內涵。因此比較也是一種常用的精加工方法。比較的方法較多,下面介紹幾種主要的方法:①對立比較。把相互對立的事物放在一起,形成反差極為強烈的鮮明對比,易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記住了一個就往往掌握了另一個。在知識的學習中,對立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物質失去電子的變化叫氧化,反之,物質得到電子的變化叫還原。其它如氧化劑和還原劑、氧化性與還原性、結晶與溶解、化合與分解、中和與水解;數學中的正數與負數、約數與倍數、質數與合數……通過對立比較,就能“成雙成對”地掌握知識,達到一箭雙鵰的效果。②差異比較。對兩種易混淆的事物進行分析,著重找出其差異,通過突出它們各自的“個性”來區別。例如初學心理學的人,表象與想像兩個概念常常易混淆。表象與想像雖同是頭腦中出現的形象,但前者是已感知過的形象在頭腦中的再現,想像則是出頭腦中的新形象,它可能是感知過的形象的組合,但絕不是感知過形象的現成翻版。因此,區別易混事物,關鍵是要抓住各自的不同點,不同點找到了,兩者的界限就自然清楚了。③對照比較。把同一類別的若干材料同時並列,進行對應比較。例如,《現代漢語》與《古代漢語》的指示代詞不同,但指代的事物一樣,通過下面列表對應比較,不僅易掌握兩者的差異,也易記住。
質疑
質疑是以追問“為什麼”,或用挑剔,批判的眼光來看待已有的事物,達到對事物的深層次理解。有人(Woloshyn等,1994)曾作過這樣的研究,讓兩組學生學習關於太陽系,植物、動物、(血液)循環系統的知識,對一組僅要求仔細閱讀,將來要考;對另一組則要求邊讀邊向自己提問,“為什麼這個句子所說的事實是正確的?”實驗時明確告訴學生,儘管有些事實與常識似乎有些不符,但所有句子都是正確的。並鼓勵學生,要盡最大努力回答自己向自己提出的“為什麼正確”的問題,如果自己答不出來,就採取猜測的辦法。學習之後進行即時測驗和間隔74天和180天的延遲測驗,結果表明質疑組測驗成績明顯優於對照組。此外,研究還表明,以合作學習的方式相互提問效果更好。在合作學習中,同伴的優秀學習方法易成為自己的最近發展區,易於相互吸取與模仿。同時合作學習使學習更具有競爭性和激勵性。因此合作學習已成為現代心理學所提倡的一種有效學習方式。
擴展與引申
對新知識進行擴展與引申也是深化理解新知識的重要途徑。這是因為擴展、引申的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思考程度增加,獲得的印象就更為深刻。此外,擴展、引申後的知識比原知識具有更豐富的信息與外延、更易與有關知識經驗連線起來。如學習等位基因內容時,一種方式是反覆一字不差地背誦課本中的定義“同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但如果對該定義進行三個方面的擴展分析:從數量上看,等位基因是成對的基因;從性質上看,是位於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這樣不用背,也能用自己的話表述“等位基因”這一概念了。成對基因的遺傳效應具有對應關係;從存在上看,又如當學生學習“維生素C可流療感冒”這一命題時,就可以藉助已有的舊知識:“維生素C可以促進白細胞的生長”,“白細胞可以消滅病毒”,引申出新命題:“維生素C能醫治感冒的原因是促使白細胞的生長。”這一引申的命題加深了對新知識“維生素C可以治療感冒”的理解,把“知其然”深化為“知其所以然”了。
先行組織者
先行組織者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奧蘇伯爾(D·P·Ausubel)提出來的,它是一種先於學習內容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目的在於把新學的知識納入到已有的知識結構中,組織者一般放於學習材料之前,所以稱為先行組織者。先行組織者分為陳述性組織者和比較性組織者。如果學習材料與已有知識關聯不大,這時就用陳述性組織者,它以一種簡化的、綱要的形式去呈現新學習的觀念或概念,如在學習山脈、高原、丘陵具體地形前,以定義“地形是大小,形狀方面具體有特點的大片陸地的變化形式”作為先行組織者,可幫助具體地形的學習。如果新學習的知識與先前的知識有交叉重疊,那么使用比較性組織者。如在學習“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前,呈現比較性先行生組織者“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同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這樣學生就能有效地運用舊知識,迅速、容易地掌握新知識“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有關先行組織者的研究表明,先行組織者的作用具體體:①當學習缺乏必要知識準備時更為有效;②學習材料缺乏良好組織時,作用較大;③測驗概念性知識的遷移效果比測驗具體知識的保持效果更佳;④通常具體形象化的先形組織者比抽象的先行組織者效果更好。此外,通過人為聯想,賦予無意義或意義不可的材料以生動的形象或情景或意義,也是常用的精加工方法。如形象誇張法,情景構建法,諧音意義法等均屬此類方法。鑒於篇幅有限,這裡就不再多論述。
教學建議
精加工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策略,但作為教學來說,引導或促使學生進行精加工,既是教學的一大重要任務,也是衡量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
根據精加工的方法與要求,教師可從以下方面來促使學生對學習材料的精加工。首先,能否進行精加工涉及課堂教學的速度問題。要保證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精加工,當堂消化,就應留有學生思考的餘地,使新知識與舊知識同時並存於工作記憶之中。但人的工作記憶容量有限,如果速度過快,學生還來不及精加工就進入到新的內容,那么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課堂教學速度要適當,不能像放連珠炮一樣給學生連續轟炸。要注意控制教學的節奏,給學生留有思考的餘地與時間,為他們創造能夠進行精加工的條件。
第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採取不同的方式促進學生進行精加工。最常用的方式是:教學新課前,複習與新知識緊密聯繫的舊知識,使學生能順利地將新舊知識聯繫在一起,將新知識納入該類知識網路中。這裡需指出的是,在教學實際中,為進入新課作準備的舊知識複習,有的老師常常是泛泛的複習,缺乏地對性,甚至所複習的舊知識對新課的學習產生負遷移。與新課有關的舊知識有許多,如何從眾多的舊知識中選擇恰當的知識?通常可從三方面考慮:①從舊知識中選擇生髮新知識的自然生長點。這是由於舊知識不僅能起到過渡、搭橋的作用,而且舊知識能作為納入新知識的連線點、固定點。②採用類比法。以學生熟悉的事例,深入淺出的比方,把新知與舊知巧妙地聯繫起來。如前述的以“自己不僅沒有錢,還向別人借了錢”的比方引入負數就是採用的該種方式。③借用比較法,通過提示舊知識與新知識的異同點來引入新知識。④設計“先行組織者”,引導學生形成總括性觀念,利於新知識的吸收。
第三,在知識的教學中貫穿方法的教學。如結合有關教學內容,經常不斷地向學生介紹一些精加工實例,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加量的積累,通過模仿逐步學會精加工,從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的加工知識。
此外,大量研究表明,對學生進行專門的精加工訓練也能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