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疾病概述,常見病因,作用機制,相關病機制,診斷定位,病症診斷,脊柱定位歌訣,診療區劃分,
疾病概述
《靈樞·本髒篇》曰:“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特別是華佗夾脊理論的創立,就明確指出五臟六腑的病變為通過經絡傳輸於脊柱兩側的腧穴上,並在這些特異穴位上進行針刺、指壓、按揉,就能對五臟六腑進行診斷和治療。經絡學說中的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均循行於脊背兩側部位。歷代醫學家認為督脈為“陽脈之海”,總督一身之陽氣。足太陽膀胱經中五臟六腑均有腧穴走行於背部,《真氣運行論》,記載有莊周說:“緣督以為治,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延年”……。這裡所說的督脈“總督一身之陽氣”,而陰陽互根,相為表里,陽生陰才能長。故全身十二經脈,都是緣督脈而發源的,所以說督脈是十二經的根本。因而背部的督脈線可作為治療疾病的中樞治療線。
《難經正義》曰:“五臟之俞皆在背,肺俞在第三椎下,心俞在第五椎下,肝俞在第九椎下,脾俞在第十一椎下,腎俞在十四椎下,又有膈俞者,在七椎下,皆夾脊兩旁,各同身寸之一寸五分,總屬足太陽經也。”又注曰:“胃俞在十二椎間,大腸俞在十六椎間,小腸俞在十八椎之間,膽俞在十椎之間,膀胱俞在十九椎之間,三焦俞在十三椎之間。又有心包俞在四椎之間,亦俱夾脊兩旁,各同身寸之一寸五分總屬足太陽經也。”因此祖國醫學中許多治療內臟疾病的療法都常規的在背部進行。其實這就是最早脊柱相關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西方醫學關於脊柱相關疾病的學說,是在一百多年前(1885年),美國醫生D.D.Palmder首先提出了“脊柱與疾病相關理論”。1983年美國Porker手治法研究會在廣州學術交流時,曾報導說脊柱錯位後引起神經根、交感神經、椎動脈或脊髓損害出現相應的內臟症狀。Rurhjackson在《頸椎綜合徵》一書中亦有頸椎病引起頸部、眼、耳、喉、胸部及心臟等器官症狀的報導。1895年,美國有一個名叫Harvey的民間醫生,他沿用一種源自2500年前希伯克拉底時代的自然療法,為一位因外傷引起聽力喪失17年的打更人檢查,發現患者第四頸椎棘突向後移位。他認為若將後突棘突復位可能會對患者有所幫助,經打更人同意後便採用手法復位,將後突棘突推回原位,打更先生的聽力奇蹟般的恢復了。至此便拉開了一個新專業的序幕,即脊椎矯正學。隨著脊柱矯正醫師在臨床上的不斷觀察及治療,發現許多似乎與脊柱無關的內臟疾病通過脊柱矯正也得到了改善或治癒,脊柱相關疾病學說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前蘇聯謝爾巴克及其學派對節段反射理療法進行了深入研究,指出頸交感神經區域電療有調節大腦及器官營養的功能。據有關資料證明,目前世界醫學界在通過治療脊椎而達到治療內臟器官的病症已達七十餘種,可見脊柱相關性疾病在臨床套用中的價值。
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脊柱病因學說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和進步。在國內最早進行臨床治療及研究脊柱相關疾病的學術帶頭人,是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的魏徵教授和龍層花教授,他們總結編著的《脊柱病因治療學》一書,60年代,他們研究脊椎遭受損害後,造成脊髓、周圍神經、血管及自主神經損害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並採用治脊療法治療的一門新學科。其核心內容為脊柱及骶髂關節出現損傷或退變,從而出現脊柱功能紊亂(脊椎關節錯位、椎間盤突出、滑膜嵌頓)、韌帶鈣化、骨質增生,刺激和壓迫了神經根、椎動脈、椎靜脈、脊髓、自主神經而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症候。龍層花對脊柱的微細解剖及生物力學進行了細緻的研究,並創立了著名的龍氏整脊手法,為手法治療脊柱相關疾病作出了重要貢獻。
宣蟄人教授自50年代初,從事軟組織損害性疼痛的診療研究,在6000多例椎管內外的軟組織松解手術中,發現椎管內外軟組織損傷,單純的機械性神經壓迫,不會引起疼痛,只會根據壓迫程度不同出現麻木徵象。提出了脊柱軟組織損害所產生的疼痛,主要因素是軟組織無菌性炎症刺激,創立了無菌炎性學說。並套用“以針代刀”的密集型壓痛點銀質針針刺治療脊柱周圍的軟組織損傷疾病,取得了確切療效。為脊柱病變、軟組織損傷病變治療作出了重要貢獻。
50年前,羅有明教授在繼承中醫骨傷科正骨手法的基礎上,對整脊手法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創立了著名的羅氏整脊正骨手法。同時,羅金殿主任,對羅氏手法經過五十餘年的努力,在繼承發展傳統中醫正骨手法的基礎上,對羅氏正骨絕技進一步的發展完善,尤其對高難度的頸、胸、腰骨折的整脊復位治療積累了豐富經驗。
馮天有教授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軟組織損傷》提出了局部軟組織發生解剖位置的微細變化是一系列臨床表現的病理基礎,總結出了著名的現代馮氏整脊手法。
韋貴康教授在《軟組織損傷與脊柱相關疾病》一書中,提出了脊柱相關性疾病是指由於脊柱軟組織損傷出現局部症狀外,還伴有腦神經與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一系列的複雜的臨床症狀。其病理改變是由於有脊柱力學平衡失調或其周圍軟組織炎症改變,引起其他系統出現病症。提出“脊柱與症狀相關聯”的觀點。
董福慧教授《脊柱相關疾病》,總結出了脊柱相關疾病是由於脊柱力學不平衡而致肌張力失衡,骨關節輕度位移,刺激壓迫周圍的血管神經,涉及臨床各科,引起相關的臨床症候群,治療時通過中西醫療法相結合,配合整脊手法,整復錯位的小關節,恢復脊柱的力學平衡,從根本上治療該類疾病。
王燮榮教授對脊柱相關疾病進行深入研究,總結出一套頸椎成角定點復位法、胸椎反向推按復位法、腰椎反向推按法糾正脊柱錯位。
田紀均教授套用田氏手法對脊柱周圍的小關節錯位,即“骨錯縫”“筋出槽”進行田氏手法調整復位,恢復動態失衡小關節的原有位置。
作者經過二十餘年臨床套用水針刀微創針法,配合呼吸動靜整脊手法治療脊柱相關性疾病取得了顯著療效,同時對脊柱病變及脊柱相關疾病,提出了自己初步認識與見解。
因而脊柱相關疾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百病之首。近期,國內外許多從事人體脊柱與健康研究的專家學者指出:人體衰老與疾病的根源,主要源於脊柱本身的病變與衰老,因而呼籲人類要重視脊柱、保護脊柱,延緩其退變,防其衰老,這樣才能預防和控制脊柱病變及脊柱相關疾病的發生。
脊柱相關性疾病多是由於以下原因引起。
一、椎管內外無菌炎症的病理機制:
脊椎病變及脊柱相關疾病的發生,椎管內外軟組織損傷,所引起的無菌炎性反應,炎性致痛物質一方面刺激神經根鞘及神經根周圍的痛覺纖維,引起頸肩腰腿痛等臨床症候群。另一方面,導致無菌炎性軟組織粘連、結節構成的炎性粘連物,累及椎周的脊神經、交感神經節,出現臨床脊柱相關性疾病症候群。這些所累及的症狀,上至頭顱部,下至足趾,同時可累及深至內臟、淺至皮膚的相關症狀,涉及臨床各科,如:內科病症、神經外科病症、心腦血管病症、五官科病症、口腔科病症、婦科病症、兒科病症、男性科病症。
二、脊柱立體三角動靜態失衡原理:
脊柱作為人體骨骼框架的中心力軸,是由多節動態椎骨與其間的椎間盤、椎間關節及椎周的肌腱、韌帶穩定結構緊密連結,構成的人體三維動態的中心平衡力軸。脊柱的穩定是靠周圍的肌腱韌帶構成的無數立體三角區來維繫其全方位、多角度的穩定整體。構成脊柱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和脊柱與內臟功能之間在機構上的聯繫、在功能上的協調、在病理上的影響。脊柱及其聯繫的各個組織器官之間,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而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整體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從而決定了脊柱和各組織器官之間在生理上是互相聯繫,在病理上則是互相影響的。
脊柱是人體負重和運動的骨骼框架的重心力軸,其穩定是靠連線脊柱的軟組織由韌帶、關節囊、筋膜、椎間盤及肌肉構成無數的軟組織立體三角區來維護起平衡。由於姿勢不良或者在某一特定姿勢下做重體力勞作而不適當的調節、劇烈運動前沒有做適當的預備動作、反覆長期的輕度扭挫傷及頭頸、腰部受撞擊等因素均可造成椎周軟組織的損傷,從而出現軟組織的鬆弛、變硬(纖維化、鈣化、粘連、瘢痕形成、攣縮)或炎性改變,導致了維持脊柱軟組織立體三角的失衡,刺激壓迫了脊神經後內外支、自主神經、交感神經節、椎動脈甚至脊髓,從而引起多種脊柱相關性疾病及臨床疑難病症。
常見病因
脊柱相關疾病的發生是有多種原因引起的,而且其作用於人體的過程也是十分複雜的,從病因作用於人體的時間順序看,有先天及後天因素之分;從病因的來源來看,有外在和內在之別。
一、外在因素主要有:
1.肌源性軟組織損傷因素:椎周軟組織急慢性損傷,形成脊柱周圍無菌炎症,軟組織機化、粘連,形成無菌結節,刺激或壓迫椎周的脊神經、內臟神經,引起臨床相關症候群。
2.骨源性動態失衡因素:脊柱急慢性損傷造成脊椎本身的椎間關節錯位、小關節紊亂、骶髂關節半錯位或尾骨偏歪,均可引起脊柱力學平衡失調,出現脊柱功能障礙,同時,脊椎錯位的關節也可刺激壓迫脊神經及交感神經節,出現臨床症狀。
3.局部炎症:如下頜淋巴結炎症、咽喉壁急慢性炎症。咽喉部的細菌和病毒可以沿淋巴管擴散到頸
二、內在因素主要有:
1.退行性變:屬於脊柱相關病的內在因素,多是由於椎間盤及周圍的肌腱、韌帶的退行變,椎間盤是脊柱中退變最早的單位,正像潮起潮落、日升日落一樣,當人體20歲以後,一旦停止生長發育,標誌著人體物極必反,開始椎間盤退變。椎間盤退變是三位一體的,一方面:主要有髓核的退變、脫水、髓核彈性下降,導致椎間盤高度變低;另一方面:軟骨板也在發生退變,滲透性增加,加速了髓核脫水。同時,纖維環也出現了同樣的退變,韌性下降,脆性增加,加速了椎間盤的變性,甚至破裂造成髓核脫出。當椎間盤三位一體退變之後,造成脊柱周圍關節穩定性結構破壞,使脊柱椎軸發生動力學改變,容易引起脊神經或內臟神經受到刺激壓迫,出現臨床相關的症候群。
2.精神因素:人的精神狀態不僅與發病有關,還與疾病的康復密切相關。長期處於精神緊張狀態,背部肌肉就一直緊張,導致背痛的發生,如長期處於精神緊張狀態,背部肌肉就不能放鬆,在左右側肌肉張力不等的狀態下,高張力側肌肉的收縮,就會導致頭痛、頭昏背痛等的發生。
脊椎病變及脊柱相關病的發病機制
一、椎管內外無菌炎症的病理機制:
脊椎病變及脊柱相關疾病的發生,椎管內外軟組織損傷,所引起的無菌炎性反應,炎性致痛物質一方面刺激神經根鞘及神經根周圍的痛覺纖維,引起頸肩腰腿痛等臨床症候群。另一方面,導致無菌炎性軟組織粘連、結節,累及椎周的脊神經、交感神經節,出現臨床脊柱相關性疾病症候群。這些所累及的症狀,上至頭顱部,下至足趾,同時可累及深至內臟、淺至皮膚的相關症狀,涉及臨床各科,如:內科病症、神經外科病症、心腦血管病症、五官科病症、口腔科病症、婦科病症、兒科病症、男性科病症。
二、脊柱立體三角動靜態失衡原理:
脊柱作為人體骨骼框架的中心力軸,是由多節動態椎骨與其間的椎間盤、椎間關節及椎周的肌腱、韌帶穩定結構緊密連結,構成的人體三維動態的中心平衡力軸。脊柱的穩定是靠周圍的肌腱韌帶構成的無數立體三角區來維繫其全方位、多角度的穩定整體。構成脊柱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和脊柱與內臟功能之間存在機構上的聯繫、功能上的協調、病理上的影響。脊柱及其聯繫的各個組織器官之間,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而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整體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從而決定了脊柱和各組織器官之間在生理上是互相聯繫,在病理上則是互相影響的。
“脊柱猶如一條龍,縱看成嶺側成峰;上下相連成‘S’,前二彎曲二後挺。”人體脊柱從側方看猶如一條遊動龍體,上下自然構成四個彎曲,即頸腰彎曲向前弓,胸骶彎曲向後挺,四個不同的彎曲構成了人體軀幹部整體的挺直。自然的曲度分解了人體的重量,保護了內臟,緩解了大腦的震盪。而人體之所以能直立行走,從生物力學方面,脊柱的四個自然的“S”形曲度,構成了軀幹與下肢的槓桿力作用。而人類從類人猿進化而來,猿類之所以不能直立行走,是因為猿類的脊柱是筆直的,因此猿類不能抬頭,不能昂首挺胸。當人類剛剛降生後,處於一種平躺狀態,新生兒的脊柱是筆直的。經過屍體解剖發現,三個月後,脊柱出現第一個彎曲—頸曲屈度,因而能夠抬頭;六個月的小兒,形成了脊柱的第二個彎曲—胸曲屈度,因而能夠坐起;一歲時小兒的脊柱形成了第三個脊柱彎曲—腰曲屈度,因而能夠行走。一歲以後,小兒骶曲屈度發育得更加完美,可以奔跑、跳躍自如。
對於靜態的脊柱,所有的力都處於平衡狀態。整個身體在鬆弛狀態下與外在環境的關係,主要依靠體重和地面應力來維持,即為靜止性外在平衡。而通過以椎間關節旋轉活動為中心,把所有力量的合力調節到與脊柱相平衡的狀態,即為靜止性內在平衡。當人體的重心落在支重區以外時,人體的內、外
平衡系統將進行調節,如利用骨盆傾斜,脊柱側彎等,使重力中心重返支重區內。
頸椎病之所以在整個脊柱病變和脊柱相關性疾病發病率最高,頸椎在解剖學方面占整個脊柱的不足1/5,是由於頸椎微細解剖結構複雜,神經血管分布豐富。脊柱生物力學方面,上承頭顱,下連胸廓,頸椎處於頸胸關節的槓桿力支承點,為頸胸關節的動靜交點,同時,頸椎在整個脊柱當中活動度最大、活動最頻繁,因而,頸椎病變發病率最高,相關疾病最為廣泛,累及臨床各科,其累及症狀可以說上承頭顱,下聯足趾,淺至皮膚,深至內臟,是無所不至、無所不及的。據不完全統計,頸椎病所累及的症狀有一百多種,占整個脊柱相關病近50%,因而頸椎病及頸椎相關疾病為脊柱病百病之首。
當頸椎上段,環枕關節、環樞關節以及頸3以上出現軟組織損傷,筋膜攣縮,小關節錯位,可累及頸部的枕大、枕小神經、耳大神經、枕下神經及椎動脈,臨床上可出現腦部相關性疾病,頭面部及五官科疾病;當頸椎中下段軟組織損傷,小關節錯位,累及了脊神經及頸交感神經的中節及下節的星狀神經節,臨床上可引起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及循環系統疾病。
在整個脊柱中,胸椎位於頸椎下端,由於胸廓的支撐,從生物力學方面,其活動度小、活動頻率少,胸椎相對平衡穩定,因而其胸椎病變及胸椎相關性疾病較少。由於胸椎為前曲狀態,因而脊柱炎造成的駝背及老年退行變駝背時,其高發節段往往在胸椎段。由於胸椎下段處於整個脊柱中高應力中段,因而高位跌扑傷壓縮性骨折往往發生在胸椎下段的胸腰關節周圍。
胸椎所致的脊柱相關性疾病,由於胸椎的脊髓側角發出的交感神經纖維所構成的椎前交感神經節和椎旁交感神經節分布在脊柱兩側。頸椎旁的椎旁交感神經節,其神經纖維來自於胸椎。尤其是頸椎椎旁交感神經的下節與胸椎上節交感神經節構成了星狀神經節。因而當頸胸關節出現軟組織損傷、小關節錯位,刺激或壓迫了星狀神經節可引起近百種脊柱相關性疾病。而胸椎所致的脊柱相關性疾病,大部分與胸椎所對應的同名內臟相關聯。因而胸椎病變所致的脊柱相關性疾病,多引起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及泌尿系統的相關症候群。
腰椎處於脊柱的中下段,上承胸廓、下聯骨盆,從脊柱生物力學方面來說,腰椎的生物力學正像頸椎一樣,處胸廓的動靜交點與骨盆的槓桿力支撐點,再加上腰椎在脊柱中活動度較大、活動頻繁,再加上承載負重力較大,因而腰椎的軟組織病變及脊柱相關性疾病較多。腰椎與骨盆之間正像“船帆關係”,脊柱像帆,骨盆如船,當骨盆偏歪、旋轉移位,左右髂嵴高低不等,往往會造成脊柱的側彎、前傾、後仰,或椎體前後滑脫,同時會引起下肢的長短腿、陰陽足、外八字等相關的腰腿痛症候群。
尾骨屬於脊柱下端的末端尾狀椎骨,縱觀脊柱整體呈懸吊狀。由4塊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上接骶椎,其周邊附有骶結節韌帶、骶棘韌帶,骶結節韌帶纖維呈扇形,起於骶尾骨的側緣,集中附於坐骨結節內側緣,骶棘韌帶位於骶結節韌帶的前方。兩條韌帶對於維持骨盆的穩定有重要意義。兩韌帶前方有骶叢神經末端及椎前交感神經節構成的奇神經節。當骶髂筋膜攣縮或骶髂關節半錯位,或者尾骨偏歪,刺激壓迫了骶椎的交感神經低級中樞及尾椎前面的奇神經節,從而出現的臨床症狀。
脊椎軟組織損傷及脊柱相關疾病發病機制概括如下:
作用機制
水針刀微創三針法最大特點是運用水針、針刀、藥磁線三種針法,在脊柱區帶九大系統疾病相關診療區,以神經投影線作為治療線;以胸、腹部內臟疾病反射區作為對應診療區;以四肢疾病反射點作為輔助治療點進行綜合性治療。將祖國醫學對疾病的整體觀與現代醫學理論相結合,根據人體“對應補償的原理”進行全面分析判斷,詳細診斷並在脊柱區帶及對應治療區注藥、松解、留植藥磁線,是一種微創新針法。
脊柱區帶九大系統疾病相關診療區及胸、腹部對應診療區的劃分依據,是作者在運用“水針刀微創
新針法”治療脊柱相關疾病的過程中,①根據內臟疾病在脊柱區帶的不同反射規律;②根據脊神經、內臟神經在脊柱的分布及支配區域;③根據同名節段及內臟的解剖投影區;④根據內臟疾病在脊柱區帶生物信息原理;⑤根據傳統經穴的投影規律等。結合中西醫理論之精華,將脊背劃分為脊柱相關診療區,不同的疾病在各自不同的疾病相關診療區內治療。
水針刀微創三針法,以脊柱區帶九大相關疾病診療區的治療區域為治療點進行綜合治療,其主要依據是:可以直接刺激和分離脊柱兩側軟組織結節,解除脊神經、內臟神經的受壓症狀,調節脊神經與內臟神經的功能失調,從而恢復支配內臟神經的正常生理功能,使相應內臟器官得到調整,達到調節內臟、平衡自主神經、改善微循環,治療內臟疾病的目的。
通過脊柱相關病在背部治療區及胸、腹、四肢治療點進行針刀分離和留置藥磁線對治療點具有長久性、持續性、理化性刺激,概括起來具有以下作用機制。
一、水針刀松解分離椎周軟組織結節作用
水針刀微創針法治療脊柱相關性疾病,可直接松解椎周攣縮、硬化等病變的軟組織,後關節囊錯位點,同時配合動靜整脊手法,恢復脊柱紊亂、錯位的小關節的原有功能位置,從而解除脊神經及交感神經節的刺激、壓迫,同時在胸腹部對應診療區及四肢治療點,注射松解液及藥磁線,消除局部無菌性炎症,在達到治療脊柱相關性疾病的目的。
二、水針消除椎周軟組織無菌炎症作用
我國著名生物學家馮德培教授指出:在人體病變部位注入一定量局麻藥或生理鹽水,可對病變處產生張力及物理膨脹作用,一方面對病灶區產生破壞作用,另一方面可對人體內臟產生調整功能。
無論是脊柱病變,或脊柱相關性疾病,其病變早期椎周軟組織勢必要存在無菌性炎症,這些炎症物質不僅刺激脊神經,引起局部疼痛,而且刺激交感神經,引起相關臨床症候群。
三、藥磁線的藥理效應
80年代初期,我們在針刀介入物領域,首先創立了針刀磁線結合,經過藥物磁化的線具有病灶區治療效應強烈的內磁療作用及藥療作用,避免了傳統埋線所帶來的感染、發熱等不良反應。在治療脊柱相關性疾病及臨床疑難病方面,療效確切,持久。磁線的具體套用詳見於90年代中期我們所編著出版的《大成水針刀》一書。
水針刀微創三針法藥磁線留植是根據不同疾病的臨床表現,選用相應的藥磁線,留植在背部不同的疾病相關診療區的軟組織損傷點及內臟疾病發射點,藥磁線留植體內後,藥磁線內含的藥物成分,首先在治療點內發揮藥物治療作用及內磁療效應。
四、具有強烈的內病外治的作用
根據人體對應補償功能、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原理,水針刀微創三針法在脊柱區帶內臟疾病反射點、脊神經、內臟神經的體表投影點,根據不同疾病,選用有效的針對性藥物,注入最敏感治療點,達到“治之以外,調之以內”的治療效應,可起到強烈的“內病外治”的藥理效應。如胃、十二指腸潰瘍,在水針刀微創三針法治療時,首先可以在背部胃病相關診療區的治療點及腹部的對應治療區即腹前筋膜區中上部、下肢的胃腸病治療點,注入潰瘍平四聯針。在背部相關診療區及胸腹部對應治療區,水針刀扇行分離,在下肢胃病治療點留植藥磁線;哮喘症在水針刀微創三針法治療時,首先可以在脊背肺部相關疾病診療區為主要治療區,以胸前部肺病對應治療區及上肢肺病治療點為輔助治療區,注入安喘四聯針,在背部相關診療區及胸腹部對應診療區,水針刀扇行分離,在上肢肺病治療點留植藥磁線,可起到針刀分離、水針注射及留植藥磁線融為一體的綜合性治療作用,具有強有力的內病外治作用。
五、強烈而持久的留針作用
藥磁線為一種異體蛋白,留植治療部位之後,經過分解吸收,對機體產生一種生物化學刺激,通過這樣一種物理、化學的雙重作用來調動機體本身固有的調節機制,進一步調整病理狀態下的機體平衡及人體內環境的平衡失調,這種對治療部位的相關臟器長久持續的機械、物理、化學的刺激,不斷通過經絡而起作用。這種雙重刺激可大大激發人體之經氣、精氣,從而調節身體有關臟腑器官活動,使經絡保持平衡的功能狀態,達到治療疾病之目的。
藥磁線療法作為一種治療點刺激療法,同樣可起到針刺效應以治療疾病。藥磁線療法治療時,需用針具刺入體內留植藥磁線,此時即可產生酸脹感覺。由於藥磁線針具較毫針更粗大,其刺激感應也更為強烈,這與針刺產生的針感及傳導是一致的。它通過經絡作用於機體,起到調整脊神經、內臟神經,改善微循環,從而達到調整內臟、治療內臟疾病的目的。
藥磁線留植後可延長刺激時間,發揮針刺的持續作用,增強針刺效應,以鞏固和提高療效。留針的作用,使用補法後可增強補的作用,使用瀉法後可加強瀉的作用。藥磁線留植後,藥磁線在體內軟化、分解、液化和吸收的過程,對治療點產生的生理物理及生物化學刺激可長達30天或更長時間,其刺激感應維持時間是任何留針和埋線針法所不能比擬的,從而彌補了針刺作用時間短、易復發及就診次數多等缺點,能長期持續有效作用於機體。局部注射產生的效應、針具刺激產生的針刺效應和埋線時滲血起的刺血效應,是短期速效作用;藥磁線治療點組織損傷的後作用,藥磁線在體內特殊的留針和留線效應及其組織療法效應,又可起到長期持續作用,將三種針法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六、激發人體的免疫功能
藥磁線為異體組織生物蛋白物,將其留植於人體內,有如異種移植,可使人體淋巴細胞致敏。藥磁線分解、液化,變為多肽、胺基酸等,同時產生多種淋巴因子。這些抗原刺激物對治療點產生的物理及生物化學刺激,使局部組織發炎,甚至出現全身反應,從而提高人體應激能力,激發人體免疫功能,調節人體有關臟腑器官的功能失調,恢復有關臟腑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關病機制
1.水針刀→松解椎周軟組織結節→恢復其原有功能體位→調整內臟功能。
2.松解液→松解粘連→消除無菌炎症→治療疼痛。
3.切開後關節囊→減張、減壓止痛→配合動靜整脊手法→恢復小關節位置。
4.磁線對應區→病灶點留置→內磁療→藥理效應→留針作用→調整內臟功能。
5.四肢點→留置藥磁線→內磁療→藥理效應→留針作用→調整內臟功能。
診斷定位
一、診斷要點
1.具有自覺症狀 如脊背疼痛、脊柱活動障礙、疼痛、酸脹、沉痛麻木、相對應器官功能障礙等,一項或幾項表現者。
2.望診檢查 從病人的上至寰枕關節,下至尾骨在內,外至肩胛骨內緣線,仔細觀看脊柱中線及脊柱兩側,脊柱是否有側彎、棘突凹陷或凸起,偏離或偏歪中線者,脊柱區帶內色素改變。
有明顯的痙攣、增粗、條索狀或沙粒狀硬結、剝離、摩擦音等陽性反應物者。
4.X線及其它輔助檢查 有一項以上支持脊柱綜合徵診斷者,早期錯位輔助檢查難以發現,用觸診加自覺症狀即可確診。
5.各專科會診 排除骨折、脫位、腫瘤、結核、嗜伊紅細胞肉芽腫及嚴重的器質性病變者。
6.化驗室檢查排除炎症,風濕等因素。
二、四步定位診斷法
1.第一步,神經定位診斷法問診時,根據患者疼痛、麻木的部位,按神經定位診斷分析神經根受壓部位,初步確定錯位的脊椎或關節。
2.第二步,望診定位法望脊椎的形態,觀察有無偏歪、凹陷或凸起,脊椎區有無皮膚顏色改變及色素斑等。
3.第三步,觸診定位法通過三指觸診法,確定棘突有無偏歪、吻棘、關節突有無錯位摩擦音、彈響音;橫突壓痛、有無陽性反應物如硬結、條索狀腫塊、或代償性肥大等部位。
通過三步觸診,符合前兩項望診、神經系統檢查結果符合第一、第二步定位診斷,即可進一步明確脊椎錯位的診斷。
4.第四步,脊柱影像定位法首先仔細觀察X線側位片各椎間關節的變化、椎軸動力學改變、生理曲度是否變直、是否有反弓、是否側彎;椎體後緣是否變銳、是否有骨橋形成;寰椎錯位時會出現的仰位、傾位、側旋等改變、各椎間關節形態改變或移位時,都屬脊椎錯位的表現。各椎間盤變性、椎體關節骨質增生、各韌帶鈣化的部位、程度等,與前三步定位診斷綜合分析,可作出最後定位診斷結論。
應注意排除骨折、脫位、結核、腫瘤、化膿性炎症等。
三、觸診方法
3.指點試驗 囑患者用一手指準確指出疼痛部位,以便了解疼痛部位和疼痛範圍大小。若指點部位明確,反覆數次指點位置不變,則說明此部位可能有器質性病變或損傷。反之,無肯定疼痛位置,說明多無器質性病變或損傷。
病症診斷
節段 | 定位 | 相關病症 |
枕骨 | 位於頂骨與雙側顳骨後下方 | 頭痛,頭暈,視力、語言障礙 |
C1 | C1橫突位於顳骨乳突下一橫指 | 眩暈,後頭痛,視力下降,失眠,面癱。 |
C2 | C2棘突位於兩下頜角連線與後正中線交點 | 眩暈,偏頭痛,耳鳴,失眠,視力下降 |
C3 | C3橫突位於C2橫突下1~1.5cm左右處,相當於舌骨水平 | 咽喉部異物感,頸痛,牙痛,甲亢,低熱 |
C4 | C4橫突位於胸鎖乳突肌後緣中點,相當於甲狀軟骨上緣。 | 咽喉部異物感,胸悶,肩痛,牙痛、甲亢,耳聾 |
C5 | C5橫突位於胸鎖乳突肌後緣與頸外靜脈交叉點稍下方 | 眩暈,視力下降,心律異常,上臂痛,或下肢癱軟,神經衰弱。 |
C6 | C6橫突位於胸鎖乳突肌後緣最明顯、最突出的骨突,相當於環狀軟骨水平。 | 心律失常(過速或過緩)、血糖不穩、血壓不穩、上肢外側痛。 |
C7 | C7棘突位於低頭時隆起於頸下交界處正中的突出骨突,觸診,轉頸隨之活動。 | 心律失常(過緩或過速),血壓不穩,血糖不穩、上肢後側、尺側麻痛。 |
T1 | T1棘突位於C7棘突下方,低頭或轉動時不能隨之活動。 | 上臂後側痛,肩胛部疼痛,氣喘,咳嗽 |
T2 | T2棘突位於雙肩胛內上角水平線旁5.5~6cm. | 上臂後側痛,氣喘,咳嗽,左上胸痛。 |
T3 | T3棘突位於直立位,兩上肢自然下垂時,兩側肩胛崗連線與後正中線交點。 | 上臂後側痛,肩胛部疼痛,氣喘,咳嗽,胸悶,胸痛。 |
T4 | T4椎體下緣位於胸骨角水平 | 心慌,心悸,胸悶,左上胸痛 |
T5 | T5棘突位於T4棘突下緣1~1.5cm處 | 左上胸痛,氣喘,心慌,心悸,乳房痛 |
T6 | T6棘突位於T5棘突下緣1cm處 | 左上胸痛,胃痛,肝區痛,上腹脹,肋間痛、心慌,心悸 |
T7 | T7棘突位於雙肩胛下角水平線處 | 肝區痛,膽囊炎,膽石症,肋間痛 |
T8 | T8棘突位於T7棘突下緣1cm處 | 肝區痛,膽囊炎,膽石症,肋間痛 |
T9 | T9棘突位於胸骨體與劍突交接處水平 | 慢性胃炎,胃潰瘍,肝區痛,上腹脹痛 |
T10 | T10棘突位於劍突水平處, T9棘突下1~1.5cm | 慢性胃炎,胃潰瘍,腹脹,糖尿病 |
T11 | T11棘突位於第12肋骨水平,沿第12肋骨從兩邊體側向肋中線觸摸,終點交匯處 | 胃脘痛,胰腺炎,糖尿病,腎區痛,排尿異常,尿路結石 |
T12 | T12棘突位於T11棘下1~1.5cm處 | 同T11,腎炎,腎結石,排尿異常 |
L1 | L1棘突位於T12棘突下緣1~1.5cm左右 | 同T12,排尿異常,大腿前側痛。 |
L2 | L2椎體位於第12肋尖交點上1cm,其水平線與後正中線交點 | 同L1,腹脹,便秘,下肢前側麻痛 |
L3 | L3橫突位於豎棘肌外緣與肚臍環狀水平線後中線的交點。 | 兩側腰痛,腹痛 |
L4 | L4棘突位於雙髂脊連線與後中線交點 | 排便異常,腹部脹痛。 |
L5 | L5棘突位於L4棘突下緣1~1.5cm處 | 下肢後側麻痛,下腹痛,遺精,月經不調,性功能障礙。 |
骶骨(骶骨三角區) | 骶髂關節上部,位於兩髂後上棘水平線 | 盆腔炎、痛經、閉經、月經不調、不孕、遺精、早泄、陽痿等。 |
尾骨錯位 | 位於骶骨的下方,肛門的後上方,於臀溝內可觸及一個三角形的小骨塊 | 男性陽痿,性慾低下,女性不孕症、月經不調、肛腸病。 |
脊柱定位歌訣
脊柱結構妙難言,
上細下粗尾骨尖。
上下彎屈成龍形,
承受壓力緊關連。
環無棘突乳突下,
樞椎下頜相平行。
四甲六環七隆突,
肩胛上角胸二平。
胸三崗脊水平線,
胸四胸角遙相應。
肩胛下角平7肋,
胸九前與劍突平。
十一棘下十二根,
十二尖端腰二平。
腰三肚臍水平線,
髂脊相連腰四行。
骶骨胛旁四對孔,
髂後上棘骶二平。
骶骨骶角骶尋孔,
骨突定位記分明。
診療區劃分
人體脊柱區帶九大診療區在人體頭頸部、胸腹部的內臟解剖對應部位是內臟疾病規律性的反射部位,也是內臟疾病的診斷治療部位,即胸腹部九大對應診療區。
一、腦病對應診療區
2.局部解剖該區對應大腦功能部位為頂部感覺區。因而為百會神聰區。
3.主要症狀腦部病變及腦部相關疾病,如腦血管意外所致的智力障礙,感覺障礙,老年腦萎縮等病症。
4.觸診及相關徵象 當腦部病變時,採用單指觸診法,可觸及帽狀腱膜中點軟組織異常改變局部結節、包塊、壓痛、皮疹等改變。
5.水針刀微創三針法通常套用水針注射、水針刀分離術或留植藥磁線,該區採用“十字”留線法,平刺進針,水針刀分離層次在帽狀腱膜層。
二、交感病對應診療區
1.定位 位於頸前三角區的筋膜區內。上至喉結節水平線,下至胸鎖關節中點,外至胸鎖乳突肌前緣,構成的倒置三角區。
2.局部解剖 該區與後頸部交感病診療區相對應,該區深層主要分布有頸交感神經節的中節及下節,即星狀神經節。
頸前三角區的三個角,上部兩點為咽喉治療點,位於甲狀軟骨上緣,氣管與食管間隙左右各一。可用針刀注射、分離,能解除喉返神經及舌咽神經的壓迫,治療急慢性咽炎、喉炎。三角區下角治療點為氣管胸骨間隙,傳統經穴為天突穴
4.觸診及相關徵象採用雙指八字觸診法,當該區出現病變時,可觸及喉結節腫大,淋巴結腫大、軟組織異常改變,局部結節、包塊,或甲狀腺腫大,壓痛;部分可觀察到紅丘斑、色素沉著等改變。
5.水針刀微創三針法 通常套用水針注射或水針刀分離術,該區為頸前三角區,一般不在此區留植藥磁線。針刀不宜向內下方進針,防止傷及氣管及主動脈弓。
三、肺病對應診療區
1.定位 位於胸前筋膜區中上段,上至胸鎖關節中點水平線旁6cm,下至兩乳頭內緣所構成的正方區。
2.局部解剖 該區深在解剖組織對應肺門處,其後方與背部的肺部診療區相對應。
3.主要症狀 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遷延性肺結核、輕度肺氣腫等呼吸系統疾病。
5.水針刀微創三針法 通常套用水針注射、水針刀分離或留植藥磁線在該區主要用於治療
該區套用水針刀扇形分離法,然後採用“十”字留線法或單行留線法。
四、心病對應診療區
1.定位 於胸前筋膜區中下段,兩乳頭內縱線至劍突根部水平線,以左側為治療區。
2.局部解剖 該區與背部的心臟疾病診療區相對應,深在結構為心尖部。
3.主要症狀 功能性心臟病,心律不齊,類冠心病等心臟系統疾病。
4.觸診及相關徵象採用三指動靜觸診法,心臟發生疾病時,可觸及胸前筋膜區中下段增厚,胸小肌或胸大肌肌腱彈撥痛,部分肋軟骨處局部隆起,軟組織異常改變,局部結節、包塊、壓痛、劍突根部觸及痛;部分可觀察到紅丘斑、色素沉著等改變。
5.水針刀微創三針法 通常套用水針注射、水針刀分離或留植藥磁線在該區主要用扇形分離法,然後採用“十”字留線法或單行留線法。
五、肝膽病對應診療區
1.定位 位於右胸肋筋膜區,由劍突根部至右肋弓下緣尖端,至劍突根上下6cm斜形帶狀區。
2.局部解剖 右肋弓中點為治療點即墨菲氏點。該區與背部肝膽病診療區相對應,其深在結構為肝臟及膽囊。
4.觸診及相關徵象採用單指呼吸觸診法,肝膽病變時,可觸及右胸肋筋膜區增厚,右肋弓中點疼痛明顯,軟組織異常改變,局部結節、包塊;部分可觀察到紅丘斑、色素沉著等改變。
5.水針刀微創三針法 通常套用水針注射、水針刀分離或留植藥磁線,該區套用水針刀扇形分離法,然後採用“十”字留線法或單行留線法。
六、胃病對應診療區
1.定位 位於腹前筋膜區上段,由劍突根部與肚臍連線間,外至腹直肌外緣,6cm左右區域。
2.局部解剖 該區與背部胃病診療區相對應,其深在結構為食管、賁門部及胃的中上部。
4.觸診及相關徵象採用三指呼吸觸診法,胃部出現病變時,可觸及腹前筋膜區中上段增厚,腹直肌起點及腱劃觸及痛或軟組織異常改變,局部結節、包塊、壓痛;部分可觀察到紅丘斑、色素沉著等改變。
5.水針刀微創三針法 通常套用水針注射、水針刀分離或留植藥磁線,採用扇形分離法,然後採用“十”字留線法或單行留線法。
七、腎病對應診療區
的斜形帶狀區。
2.局部解剖 通常腎、輸尿管病變時,可反射在該區。與背部腎臟疾病診療區相對應。其內在結構為腎及輸尿管。
3.觸診及相關徵象採用三指呼吸觸診法,腎臟病變時,可觸及腹外筋膜區增厚,患側肋弓外下方軟組織異常改變,局部結節、包塊、壓痛;部分可觀察到紅丘斑、色素沉著等改變。
該區套用水針刀扇形分離法,然後採用“十”字留線法或單行留線法。
八、腸病對應診療區
1.定位 位於腹外筋膜區中下段,由肚臍與髂前上棘上3cm連線中內三分之一處上下左右6cm的區域內。
2.局部解剖 該區與背部腸道疾病診療區相對應,其內在結構為升結腸、降結腸。
4.觸診及相關徵象 採用三指呼吸觸診法,腸道病變時,可觸及腹前筋膜區肚臍兩側升、降結腸投影區,或闌尾麥氏點壓痛明顯,軟組織異常改變,局部結節、包塊;部分可觀察到紅丘斑、色素沉著等改變。
5.水針刀微創三針法 通常套用水針注射、水針刀分離或留植藥磁線,該區套用水針刀扇形分離法,然後採用“十”字留線法或單行留線法。
九、生殖病對應診療區
2.局部解剖 該區與背部生殖病診療區相對應,其內深在分布有男女內生殖器官。
4.觸診及相關徵象採用三指動靜觸診法,當出現男性前列腺炎,女性盆腔炎、附屬檔案炎時,可觸及腹前筋膜區中下段,腹股溝內側方及恥骨結節周圍增厚,軟組織異常改變,局部結節、包塊、壓痛;部分可觀察到紅丘斑、色素沉著等改變。
5.水針刀微創三針法 通常套用水針注射、水針刀分離或留植藥磁線,該區套用水針刀扇行分離法,然後採用“十”字留線法或單行留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