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親王一般指本詞條
和碩肅親王是中國清朝時期,一個世襲親王的封號。崇德元年(1636年),清太宗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封為肅親王。其子富綬改為顯親王,後來得到世襲罔替的許可,是清朝八大鐵...
肅親王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極的第一個皇子,從乾隆十五年繪製的《乾隆京城全圖》上來看,當時肅王府還稱為“顯親王府”。在王府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是府門、銀安...
肅親王府位於大連市新市區新華大街9號,為磚石結構俄式二層樓房建築,圍牆內占地面積為2700多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470平方米,這棟樓房原是俄國人的別墅,日俄戰爭後...
愛新覺羅·隆懃:愛新覺羅·華豐第三子,同治元年封二等鎮國將軍,同治九年襲肅親王,光緒二十四年薨,謚曰良。愛新覺羅·隆愛:愛新覺羅·華豐第四子,同治元年封二...
肅王是中國古代王爵,唐至明朝皆有,其中最著名的為朱元璋第十四子朱楧。...... 同治元年封二等鎮國將軍,九年襲肅親王,光緒二十四年薨,謚“良”。...
親王是中國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是中國古代皇室貴族中地位僅次於皇帝的高級爵位,親王的正妻為親王妃,地位視同皇帝最高等的妾室貴妃或皇貴妃,親王的嫡長子立為...
肅親王善耆(1866-1922),字艾堂,號偶遂亭主,滿洲鑲白旗人,是繼清太宗皇太極長子肅武親王豪格之後的第十代肅親王,也是清朝最後一代肅親王。...
肅親王善耆(1866-1922),字艾堂,號偶遂亭主,滿洲鑲白旗人,是繼清太宗皇太極長子肅武親王豪格之後的第十代肅親王,也是清朝最後一代肅親王。善耆在世的年代,是...
福壽是清太宗長子肅親王豪格第四子,崇德八年(1643)五月十七日生。康熙八年(1669)十二月二十日薨逝,年僅27歲,謚曰懿。...
清代六大親王分別為:禮親王代善(努爾哈赤時期)、睿親王多爾袞(皇太極時期)、安親王岳樂(順治時期)、康親王傑書(康熙時期)、怡親王胤祥(雍正時期) 、恭親王奕訢...
愛新覺羅·善耆(1866年3月15日—1922年3月14日),字艾堂,號偶遂亭主人。滿洲鑲白旗人,晚清貴族重臣,清朝十二家鐵帽子王之一。清太宗皇太極長子肅武親王豪格後代...
川島芳子(1906年5月24日—1948年3月25日(待考證)),又稱川島東珍,號誠之,漢名金碧輝,日本間諜。清朝肅親王善耆第十四女。民國元年(1912年)清朝滅亡,善耆欲...
金默玉(1918.9.14—2014.5.26),本名愛新覺羅·顯琦,清朝肅親王愛新覺羅·善耆第十七女,川島芳子胞妹,被稱為是“清朝最後一位格格”。金默玉四歲時父母雙亡,由...
肅親王豪格(也翻譯成和格),太宗第一子。...... 肅親王豪格(也翻譯成和格),明萬曆三十七年己酉三月十三日子時生(西元1609年4月16日),繼妃烏拉納喇氏出。初封...
鐵帽子王是指世襲罔替的王爵,它源於清朝的封爵制度,鐵帽子王比一般的親王享有更優厚的待遇和特權。清朝共有12位承襲爵位無需降等的“鐵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
愛新覺羅·豪格受封親王 崇德元年(明崇禎九年,1636年)四月,其父皇太極稱帝,作為皇太極的皇長子,豪格被進封為和碩肅親王,併兼掌戶部的事務。很快因為和岳託流露出...
肅慎親王全名愛新覺羅·敬敏,為肅恭親王愛新覺羅·永錫的長子,是第七位肅親王。他生於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乾隆六十年封不入八分公,授散秩大臣。道光...
調滿洲固山額真。七年,錦州既下,追論圍錦州時何洛會匿鄂羅塞臣破陣功,當奪官,上宥之。何洛會隸肅親王豪格,頗見任使。何洛會世祖即位 編輯 ...
愛新覺羅·永錫(1753年—1821年),滿洲愛新覺羅氏。肅武親王豪格後裔、顯密親王愛新覺羅·丹臻孫,奉國將軍愛新覺羅·成信(丹臻第二子)第五子。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
發起第一次滿蒙獨立運動失敗的川島浪速並未放棄夢想,1915年夏,川島就與蒙古騎馬隊首領巴布扎布及肅親王為中心的宗社黨再次勾結起來,並得到了青柳勝敏等日本軍人的...
《風流女諜》是由都郁執導的劇情片,傅藝偉、李仁堂參加演出。講述了川島芳子是肅親王之女,肅親王為勾結日本將女兒過繼給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川島浪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