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神經瘤致耳鳴

聽力與語言是人類相互交流和認識世界的重要手段,然而,耳病和聽力障礙的陰霾卻襲擾著人類。據世界衛生組織估算,全世界有輕度聽力損失者近6億,中度以上的聽力損失者2.5億。我國有聽力障礙殘疾人2057萬,居各類殘疾之首,已嚴重影響到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造成聽力障礙原因之一的聽神經瘤,起病平和、緩慢,初期症狀就是耳鳴,但糟糕的是聽神經瘤十分容易誤診或漏診。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tinnitus induced by acoustic neuroma
  • 就診科室:耳鼻喉科;腫瘤科
  • 常見發病部位:耳
  • 常見病因:聽神經瘤壓迫,刺激
  • 常見症狀:單側,持續性,頑固性耳鳴,久之聽力下降等
耳鳴病因,臨床表現,檢查,鑑別診斷,治療,併發症,復發,預後,

耳鳴病因

聽神經瘤壓迫、刺激引起的症狀。

臨床表現

聽神經瘤的早期表現主要為單側、持續性、頑固性耳鳴,並且治療效果不明顯,久之聽力下降。聽神經瘤大多數發生於單側。雖然它發展緩慢,但與腦幹及腦神經相鄰,隨著腫瘤的增大會導致聽力下降,最終喪失聽力;還會出現腦幹或局部顱神經受侵犯的症狀,如頭暈、面部麻木、面癱、咳嗽無力、吞咽困難、步態不穩等。腫瘤進一步發展可能會造成腦積水,一旦顱內壓增高會導致頭痛加重、嘔吐、視力下降,甚至出現腦疝,威脅患者生命。

檢查

1.聽覺傳導功能檢查
中年持續性耳鳴患者可以先檢測聽覺傳導功能。
2.影像學檢查
CT、核磁技術都已成為診斷聽神經瘤的可靠手段。

鑑別診斷

與聽力衰退、普通耳鳴或老年性耳聾相鑑別。

治療

應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採用相適應的治療方案,力爭做到全切腫物並且保留面、聽神經功能,至於不能保留面、聽神經功能的病例則可通過面神經和舌下神經吻合術修復。最佳目標:腫瘤全切+面聽神經不受損。目前理想的治療目標是腫瘤全切,並保留面神經和聽神經功能。但實現最理想的治療目標有一定的難度。有的患者將保留面神經擺在第一位,不同意手術全切,因而達不到最佳治療效果。
不損傷腦組織+實時監測=手術成功兩大關鍵,要想成功地實施聽神經瘤切除手術,除了術前詳細檢查之外,手術過程中常規的面、聽神經及腦幹功能監測是指導手術操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聽神經瘤手術中有兩個關鍵點:一是在切除腫瘤時,不能損傷腦組織,要利用腦組織的自然間隙,充分放水(腦脊液),使腦壓下降,然後取出腫瘤。二是實時監測,加倍注意保護面、聽神經、三叉神經及腦幹功能。

併發症

有的患者儘管接受手術全切,但由於腫瘤太貼近神經而導致一些併發症,如面神經損傷後導致的眼瞼閉合不全、暴露性角膜炎、不同程度的眼乾、口眼歪斜等等。

復發

通過隨訪聽神經瘤的復發,真正做到全切除的病例,包括內聽道內的腫物全切除,極少發現復發,而不全切的患者則有可能會復發。

預後

伴有耳鳴和聽力下降的中年人千萬不要忽視這些看似不嚴重的症狀,很可能就是聽神經瘤的先兆。如果耳鳴在耳鼻喉科查不出病因,治療不見效,則應儘早做進一步檢查。如果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將大大提高聽神經瘤的治療效果,面、聽神經的保留率將提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