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病原,流行特點,病理變化,診斷,防治措施,
病原
口蹄疫病毒屬微RNA病毒科口瘡病毒屬。病毒具有多型性和變異性,根據抗原的不同,可分為O、A、C、亞洲I、南非I、Ⅱ、Ⅲ等7個不同的血清型和65個亞型,各型之間均無交叉免疫性。口蹄疫病毒具有較強的環境適應性,耐低溫,不怕乾燥。該病毒對酚類、酒精、氯仿等不敏感,但對日光、高溫、酸鹼的敏感性很強。常用的消毒劑有1%~2%的氫氧化鈉、30%的熱草木灰、1%~2%的甲醛、0.2%~0.5%的過氧乙酸、4%的碳酸氫鈉溶液等。
流行特點
該病主要侵害偶蹄獸,如牛、羊、豬、鹿、駱駝等,其中以豬、牛最為易感;其次是綿羊、山羊和駱駝等。人也可感染此病。病畜和帶 毒動物是該病的主要傳染源,痊癒家畜可帶毒4個月~12個月。病毒在帶毒畜體內可產生抗原變異,產生新的亞型。本病主要靠直接和間接接觸性傳播,消化道和呼吸道傳染是主要傳播途徑,也可通過眼結膜、鼻黏膜、乳頭及傷口感染。空氣傳播對本病的快速大面積流行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常可隨風散播到50公里~100公里外發病,故有順風傳播之說。
羊感染口蹄疫病毒後一般經過1天~7天的潛伏期出現症狀。病羊體溫升高,初期體溫可達40℃~41℃,精神沉鬱,食慾減退或拒食,脈搏和呼吸加快。口腔、蹄、乳房等部位出現水皰、潰瘍和糜爛。嚴重病例可在咽喉、氣管、前胃等黏膜上發生圓形爛斑和潰瘍,上蓋黑棕色痂塊。綿羊蹄部症狀明顯,口黏膜變化較輕。山羊症狀多見於口腔,呈瀰漫性口黏膜炎,水皰見於硬齶和舌面,蹄部病變較輕。病羊水皰破潰後,體溫即明顯下降,症狀逐漸好轉。
病理變化
除口腔、蹄部的水皰和爛斑外,病羊消化道黏膜有出血性炎症,心肌色澤較淡,質地鬆軟,心外膜與心內膜有彌散性及斑點狀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黃色、針頭大小的斑點或條紋,如虎斑,稱為“虎斑心”,以心內膜的病變最為顯著。
診斷
實驗室診斷方法:採取病羊水皰皮或水皰液進行病毒分離鑑定。取得病料後,用PBS液製備混懸浸出液作乳鼠中和試驗,也可用標準陽性血清作補體結合試驗或微量補體結合實驗;同時也可以進行定型診斷或分離鑑定,用康復期的動物血清對VIA抗原作瓊脂擴散試驗、免疫螢光抗體試驗等鑑定毒型。
防治措施
本病發病急、傳播快、危害大,必須嚴格搞好綜合防治措施。
一旦發生疫情,要遵照“早、快、嚴、小”的原則,嚴格執行封鎖、隔離、消毒、緊急預防接種、檢疫等綜合撲滅措施。“早”即早發現、早撲滅,防止疫情的擴散與蔓延;“快”即快診斷、快通報、快隔離、快封鎖;“嚴”即嚴要求、嚴對待、嚴處置,疫區的所有病羊和同群羊都要全部撲殺並作無害化處理;“小”即適當劃小疫區,便於做到嚴格封鎖,在小範圍內消滅口蹄疫,降低損失。疫區內最後1頭病羊撲殺後,要經一個潛伏期的觀察,再未發現新病羊時,經徹底消毒,報有關單位批准後,才能解除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