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編制軍銜
- 拼音:biān zhì jūn xián
- 注音:ㄅㄧㄢ ㄓˋ ㄐㄩㄣ ㄒㄧㄢˊ
- 別名:職務軍銜
- 簡介:每一個職務所規定的軍銜等級
- 時間:1994年
編制軍銜,又稱“職務軍銜”,就是對軍隊的每一個職務所規定的軍銜等級。軍人個人的軍銜必須是在其所擔任職務的編制軍銜範圍內授予或晉升。世界各國軍隊一般都規定有...
軍銜,在15-16世紀產生於西歐一些國家,習慣上稱為西歐式軍銜,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根據軍人的職務、軍事素養和業務素養、資歷貢獻以及軍兵種或勤務區分,授予軍人的一種...
中國軍銜制產生於20世紀初的清朝新軍。此後,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幾個時期實行的軍銜制,基本上都是在清末軍銜制基礎上的發展和沿革。中華人民共和...
士兵編制軍銜,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兵編制軍銜是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兵服役條例》制定的。士兵實行軍銜制度,是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軍銜制度...
對軍銜的一種稱謂。軍棋中的一種棋名。在中國軍隊,司令和司令員沒什麼區別,不過司令員是正式稱謂。軍、兵種、武警部隊、大軍區、省軍區、軍分區、衛戍區、警備區...
軍銜制是世界各國軍隊為明確軍中指揮關係、激勵士氣而普遍採用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軍隊管理制度。軍銜既可以明確軍人在軍隊中的地位、責任和相互關係,也是國家給予軍人的...
(二)戰時士兵被任命為軍官職務的,按照軍官職務等級編制軍銜,授予相應的軍銜。(三)軍隊文職幹部和非軍事部門的人員被任命為軍官職務的,按照軍官職務等級編制軍銜,...
按照中央軍委的《軍銜指示》,應以幹部1952年評定級別為主要依據,並參照編制軍銜的規定,從“德、才、資”三個方面進行全面衡量,規定了正兵團級以下各級軍隊級別與...
軍隊是由士兵組成的戰鬥集體,要組編為一個單位,才容易指揮調動,並可以計算兵力。軍隊的編制就是軍隊組編士兵的方式。軍隊編制隨著軍隊的出現而出現、發展而發展,...
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 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 按照行政職務和專業技術等根據負責塊的高低來限定的軍銜。一般是部分文職幹部及部分擁有專業技術的人員在軍隊...
中國軍銜簡章即軍銜等級與肩章標誌的簡介與詮釋,中國人民解放軍現行軍銜制,軍官軍銜共分3等10級。...
軍銜晉級亦稱軍銜晉升,指提高軍人軍銜的等級。“晉”字在古漢語裡是“進” 的意思,故升到較高層次稱為晉級。...
解放軍軍銜等級是區分軍人等級、表明軍人身份的稱號、標誌,國家給予軍人的榮譽。通常由將官、校官、尉官、準尉、士官、士兵構成其等級體系,有的國家還設有元帥。以...
南昌起義後人民軍隊出現,但是軍銜制度一直沒有真正實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人民解放軍曾經兩次實行軍銜制度。如今的軍銜制度是1988年正式實行的軍銜制度,士兵...
又稱“個人軍銜”、“正式軍銜”,是根據軍官所任職務、德才表現、工作實績、對事業的貢獻和在軍隊中服役的經歷等綜合因素,授予個人的軍隊等級稱號。...
日本軍銜現指日本的自衛隊裡面被授予的職位名稱。過去指二戰結束前舊日本軍採用的舊軍銜。在明治維新以後,天皇根據兵庫縣知事伊藤博文的建議,建立起中央直轄的軍隊,...
大校是一些國家軍隊校級軍官中的軍銜稱號。大校軍銜最初由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設定,是副師長的編制軍銜。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中”大校“為...
當時的日本憲法規定,"天皇為陸海軍之統帥",全權"定陸海軍之編制及常備兵額,...舊日本陸軍軍銜分為將官、佐官、尉官、準士官、下士官和兵,計6等16級。佐官...
旅長,是軍隊中旅一級編制的最高軍事指揮員,上級為軍長或師長,下級為團長或營長。旅長一般由大校或上校擔任。一般一個陸軍步兵旅的人數在3000到9000人之間,每個兵種...
美國的軍官職務編制軍銜規定。...... 羅馬尼亞的軍官職務編制軍銜規定:集團軍司令為少將、中將;師長為少將;團長為上校;營長為大尉、少校;連長為大尉;排長為中尉。...
降低軍人軍銜的等級。在國際上和中國歷史上,包括人民解放軍五六十 年代首次實行軍銜制期間,軍銜降級是一種行政處分。...
軍銜產生於15—16世紀資本主義萌芽和職業軍隊建立的時期,軍銜一詞最早出現於1578年的法文當中,意為“等級的台階,不同頭銜的階梯或職銜的等級”。...
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的職務等級編制軍銜為上將。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的職務等級編制軍銜為上將。政治、後勤軍官實行下列職務等級編制軍銜:...
中校是一些國家軍隊校級軍官中的軍銜稱號。世界各國的軍銜體系中,多設有中校軍銜稱號,一般為副團長或營長的編制軍銜。中國軍銜制歷史中,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