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設計指南灶具產品》是2019年09月17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綠色設計指南灶具產品
- 外文名:Guidelinesof green design - Cooking appliances
- 標準編號:T/CAB 2013—2019
- 發布日期:2019年09月17日
- 實施日期:2019年09月17日
《綠色設計指南灶具產品》是2019年09月17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
《綠色設計指南灶具產品》是2019年09月17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1起草人宗建芳,田建偉,張新,柳潤峰,郭穎雲,陳津蕊,陳雄,鄧萬里,袁涵,殷少睿,高孫,吳偉良,王征。起草單位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五金製品協會,國家燃...
《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範家用燃氣灶具》是2019年06月03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起草人 吳桂英、王東雲、周亮、彭宇光、張炳衛、魏立、姚娜、盧捍紅、徐強、龍偉松、陳雄、伍斌強、王海雲。起草單位 華帝股份有限公司、艾歐史密斯(中國)熱水器有限公司、博西華電器(江蘇)有限公司、成都前鋒電子有限責任公司、廣東萬和...
綠色餐飲 第六十四條 餐廳內、廚房內配備合理有效的消防器材。第六十五條 餐廳內配置合理有效的煙霧報警裝置、自動噴淋裝置、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第六十六條 廚房內配置合理有效的煙霧報警裝置、自動噴淋裝置。第六十七條 廚房內的燃氣管道、灶具、電源、電器等設計合理,擺放整齊,無安全隱患。第六十八條 ...
開展綠色低碳全民行動,引導公眾節約用水用電、反對鋪張浪費、推廣“光碟行動”、抵制過度包裝、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引導公眾優先選擇公共運輸、步行、腳踏車等綠色出行方式,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動解決噪聲、油煙、惡臭等民眾身邊的環境問題,形成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氛圍。(十九)加大綠色產品供給。引導企業開展綠色設...
大力發展綠色家裝。鼓勵使用節能燈具、節能環保灶具、節水馬桶等節能節水產品。倡導合理控制室內溫度、亮度和電器設備使用。因地制宜推進清潔取暖設施建設改造,持續推進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提升農村用能電氣化水平,加快生物質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農村生活中的套用,提升沼氣利用水平。(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
3.將綠色設計、節能管理、綠色服務等理念融入景區運營,降低對資源和環境消耗,實現景區資源高效、循環利用。推動景區結合實際,規範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和分類運輸過程管理。鼓勵全省A級景區內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膠餐具,引導星級飯店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日用品。促進鄉村旅遊健康發展,嚴格限制林區耕地濕地等占用和...
羽順致力於把供暖精品和舒適體驗帶入每個家庭、每個組織,在家庭和商用採暖領域為客戶提供有競爭力、安全可信賴的產品、解決方案與服務;與生態夥伴開放合作,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重新定義舒適節能生活標準,開啟採暖系統的新時代。羽順自成立以來,一直以品質和安全為使命,將創新科技、節能環保、時尚設計結合起來,為用戶...
福建省榕坤酒店設備用品有限公司是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和貿易結合的酒店設備用品企業,公司實力雄厚,配備精良設計、製造、檢測的設備,6000多平方米的專業酒店設備製造廠,現有專業技術人員20名,研發人員10名,高級設計師4名,生產員工60名。“榕坤牌”中餐燃氣爐具系列產品榮獲福建省福州市技術監督局檢驗合格證,...
I型中國環境標誌是一種證明性標誌,它作為官方標誌表明獲準使用該標誌的產品不僅質量合格,而且在生產、使用和處理處置過程中符合環境保護要求,與同類產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節約資源等環境優勢。正是由於這種證明性標誌,使得消費者易於了解哪些產品有益於環境,並對自身健康無害,便於消費者進行綠色選購。而通過消費...
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築一體化運用,落實可再生能源設施與建築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投入使用,保障建築結構和產品使用安全。因地制宜推進太陽能、地熱能、空氣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新建綠色建築中的規模化套用,鼓勵有條件的既有建築在節能改造時充分考慮利用可再生能源。積極推進高安市“整縣光伏”試點建設,...
提升農房綠色低碳設計建造水平,鼓勵綠色農房建設和既有農房節能改造,引導新建農房執行節能設計標準。推進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在鄉村供氣、供暖、供電等方面的套用。加快農村電網升級改造,提升農村用能電氣化水平,推廣使用高能效照明、灶具等設施設備。推進生物質能在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中的套用,支持有條件的村鎮以農業廢...
發揮江門本地建築產業聯盟集聚效應和引導作用,鼓勵建築業產業鏈上中下游關聯企業推廣、使用綠色建材,政府投資或主導的建築工程和高星級綠色建築優先使用綠色建材認證產品。推動綠色低碳農房建設,編制《江門農房設計通用圖集》,引導新建農房執行綠色技術標準。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築全面建成綠色建築,星級綠色建築占比達...
倡導綠色低碳設計理念,實施城市生態修復和功能完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提升等城市更新重點工程,提高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建設安全韌性城市、海綿城市。推動新型建築工業化,大力發展綠色建材、裝配式建築部品部件,強化綠色設計和綠色施工管理。推動建立以綠色低碳為突出導向的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機制,加強建築拆除管控,杜絕大拆大...
一是節能改造工程,包括熱電聯產、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最佳化、餘熱余壓利用、鍋爐(窯爐)改造、節約和替代石油、建築節能、交通節能、綠色照明等節能改造項目。二是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即要加大對高效節能家電、汽車、電機、照明產品等的補貼推廣力度,擴大實施範圍。三是節能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包括餘熱余壓利用、電效...
規範施工現場管理,推進建築垃圾分類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完善建築垃圾再生產品市場推廣機制,在滿足設計要求前提下,鼓勵優先使用再生產品。(經濟和信息化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十三)推廣套用綠色建材。發揮政府採購引領作用,支持綠色建材推廣套用,國家綠色建材試點城市的醫院、學校、辦公樓、綜合體、展覽...
加快黃山市省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建設,支持黃山市等有條件的地區爭創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八)居民生活綠色低碳行動。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將綠色低碳理念轉化為全體人民的行動自覺。1.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將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國民教育...
(四)加快推進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1.開展城鎮綠色低碳更新。推動城市組團式發展,科學確定建設規模,控制新增建設用地過快增長。以綠色低碳設計理念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建設城市生態和通風廊道,提升城市綠化水平,推廣綠色建材和綠色建造方式,強化綠色設計和綠色施工管理,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建設綠色城鎮、綠色社區...
大力推進綠色設計,深入推進清潔生產,推廣套用一批先進適用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在產品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能源資源消耗。持續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工作,推動設施共享共建、廢物綜合利用、能量梯級利用、水資源循環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處置。打造綠色園區和低碳園區,推行園區綜合能源資源一體化解決方案,推進園區分散式光伏...
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用好碳排放權交易、用能權交易、電力交易等市場機制,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綠色低碳轉型的內生動力和市場活力。36. 完善碳交易等市場機制。深化廣東碳排放權交易試點,逐步探索將陶瓷、紡織、數據中心、公共建築、交通運輸等行業領域重點企業納入廣東碳市場覆蓋範圍,...
落實壓減產能和能耗指標以及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污染物排放區域削減等要求,主要產品設計能效水平應對標行業能耗限額先進值或國際先進水平;對於行業產能尚未飽和的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在能耗限額準入值、污染物排放標準等基礎上,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提高準入門檻;對於能耗量較大的新興產業,引導企業套用綠色低碳技術,提高能效和...
加快調整工藝流程結構,推廣電弧爐短流程煉鋼、球團替代燒結等結構性降碳工藝,推動綠色低碳關鍵技術創新,開發富氫碳循環氧氣高爐等重大行業技術,加強高爐低焦比、高煤比冶煉技術研究套用。開展鋼鐵產品綠色設計,研發高強高韌、耐蝕耐候、特種鋼、節材節能等高附加值產品,拓展鋼鐵產品套用領域和套用場景,重點發展汽車板...
儲存液化石油氣的容器的質量不好,如設備選材不當、設計存在缺陷、生產製造過程中不符合要求,都可能會降低產品的質量,或缺乏必要的安全裝置(液面計、安全閥、壓力計、放空管等),就會很容易造成液化氣泄漏。(2)儲罐安全附屬檔案失效 如果液化石油氣儲罐的安全附屬檔案(壓力表、液位計、溫度計、安全閥、排污管等)失效...
3.推進清潔生產綠色製造 推進化工、醫藥、積體電路等行業清潔生產全覆蓋。到2025年,推動1000家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探索園區和行業清潔生產審核新模式。完善綠色製造和綠色供應鏈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綠色製造標準技術規範體系和第三方評價機制。打造重點領域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綠色設計示範企業標桿。推動長三角生態綠色...
推廣使用高效、節能、環保的交通運輸工具,發展高效載貨汽車,鼓勵節能駕駛和綠色維修,推行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嚴格執行老舊交通運輸工具報廢更新制度。推進港口碼頭節能設計和改造,加快實施船型標準化。加強機場建設和運營管理,推進高耗能設施、設備的節能改造。發展智慧型交通,降低空載率和不合理客貨運周轉量。3.最佳化交通...
通過資源的整合,裝飾公司不再只提供單一裝修服務,開始進行著一種角色轉換,成為一個家居產品的全面提供商,為消費者提供的是一整套的“一站式服務”。“整體家居”要求設計師需服務家裝工程的全過程。包括諮詢前的詳細溝通,定位包括家電、家具在內的整體家居風格,整修完畢後,還將為業主提供全面的家居布置和使用...
通過組合綠電制氫和捕集二氧化碳,探索開展二氧化碳制甲醇工程化研究,並上溯技術研發、設計、製造新型高端裝備製造業產業鏈,下延碳基新材料、甲醇燃料電池、新型綠色化工、多元電力智慧型調控等行業,同時輔以微藻生物固碳等技術為主的高附加值經濟產品製造。拓展數位技術與高新技術產業融合套用,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推進綠色...
各級人民政府在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資金,採用補助、獎勵等方式,支持節能減排重點工程、高效節能產品和節能新機制推廣、節能管理能力建設及污染減排監管體系建設等。進一步加大財政基本建設投資向節能環保項目的傾斜力度。健全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進和完善資源開發生態補償機制。開展跨流域生態補償試點工作。繼續加強和改進...
推廣綠色電力證書交易。推行契約能源管理,積極推廣節能諮詢、診斷、設計、融資、改造、託管等“一站式”綜合服務模式。規範開放環境治理市場,引導資本參與生態環境治理投資、建設、運行。強化能效標識管理制度,擴大實施範圍。健全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推行節能低碳環保產品認證。(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
落實能效標識管理制度,推動綠色產品認證、節能低碳環保認證發展。(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市場監管局、省能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七)加強統計監測能力建設。嚴格執行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制度,健全能源計量體系,完善重點用能單位能耗線上監測系統,持續提高數據質量。...
推廣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全面推進電力需求側管理。推行契約能源管理,積極推廣節能諮詢、診斷、設計、融資、改造、託管等“一站式”綜合服務模式。規範開放環境治理市場,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探索推廣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環境託管服務等新模式。強化能效標識管理制度,擴大實施範圍。推行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標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