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

2022年10月8日,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重慶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發布《重慶市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
  • 發布單位: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重慶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發布信息,內容全文,

發布信息

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級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有關直屬機構,市總工會、市婦聯,各區縣(自治縣)政府有關部門,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管委會有關部門:
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有關要求》,全面落實《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渝委發﹝2022﹞8號)檔案精神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7部門印發的《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按照市碳達峰碳中和領導小組工作部署,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住房城鄉建委、市商務委、市市場監管局、市機關事務局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重慶市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重慶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2022年10月8日       

內容全文

綠色消費是各類消費主體在消費活動全過程貫徹綠色低碳理念的消費行為。在消費各領域全周期全鏈條全體系深度融入綠色理念,全面促進消費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對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的《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按照重慶市委、市政府《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有關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面向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堅持系統推進、重點突破、社會共治、激勵約束並舉的工作原則,大力發展綠色消費,增強全民節約意識,反對奢侈浪費和過度消費,擴大綠色低碳產品供給和消費,完善有利於促進綠色消費的制度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推進消費結構綠色轉型升級,加快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創造高品質生活提供重要支撐。
(二)主要目標。到2025年,綠色消費理念深入人心,奢侈浪費得到有效遏制,綠色低碳產品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重點領域消費綠色轉型取得明顯成效,綠色消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消費體系初步形成。到2030年,綠色消費方式成為公眾自覺選擇,綠色低碳產品成為市場主流,重點領域消費綠色低碳發展模式基本形成,綠色消費制度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基本健全。
二、全面促進重點領域消費綠色轉型
(三)加快提升食品消費綠色化水平。嚴格執行糧食、蔬菜、水果等農產品生產、儲存、運輸、加工國家標準,修訂完善農業地方標準,加強節約減損管理,提升加工轉化率。大力推廣綠色有機食品、農產品,新認證綠色優質農產品300個。引導消費者樹立文明健康的食品消費觀念,合理、適度採購、儲存、製作食品和點餐、用餐。鼓勵“種植基地+中央廚房”等新模式發展,督促餐飲企業、餐飲外賣平台落實好反食品浪費的法律法規和要求,推動餐飲持續向綠色、健康、安全和規模化、標準化、規範化發展。開展《反食品浪費法》普法宣傳教育,制定完善反食品浪費政策措施,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者反食品浪費情況的監督。各類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等要建立健全食堂用餐管理制度,加強食品採購、儲存、加工動態管理,制定實施防止食品浪費措施,鼓勵小份菜、半份菜、按需取餐等精細化的供餐方式。積極貫徹餐飲分餐制國家標準。加強接待、會議、培訓等活動的用餐管理,杜絕餐飲浪費,機關事業單位要帶頭落實。深入開展“光碟”等糧食節約行動。推進廚餘垃圾回收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把節糧減損、文明用餐等要求融入市民公約、村規民約、行業規範等。(市發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經濟信息委、市民政局、市農業農村委、市商務委、市國資委、市市場監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鼓勵推行綠色衣著消費。推廣套用綠色纖維製備、高效節能印染、廢舊纖維循環利用等裝備和技術,提高循環再利用化學纖維等綠色纖維使用比例,提供更多符合綠色低碳要求的服裝。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等更多採購具有綠色低碳相關認證標識的制服、校服。倡導消費者理性消費,按需合理、適度購買衣物。規範舊衣公益捐贈,鼓勵企業、居民和學生通過慈善組織向有需要的困難民眾依法捐贈合適的舊衣物,開展舊衣公益愛心捐贈活動。鼓勵單位、小區、服裝店等合理布局舊衣回收點,強化再利用。積極開展廢舊紡織品服裝綜合利用示範基地創建。(市發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經濟信息委、市民政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商務委、市國資委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積極推廣綠色居住消費。加快發展綠色建造,推行工程建設全過程綠色建造,強化綠色施工管理,最大程度減少或杜絕環境影響。推動綠色建築、低碳建築規模化發展,將節能環保要求納入老舊小區改造。推動實現綠色建築設計標準執行範圍全覆蓋,全市城鎮規劃區範圍內新建、改建、擴建民用建築全面執行綠色建築設計標準。將綠色建築基本要求納入工程建設強制規範,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築100%執行綠色建築標準。積極開展民用建築能效提升技術路線研究,開展公共建築節能78%、居住建築節能75%設計標準編制並逐步執行。制定超低能耗建築實施要求及激勵政策,推進示範項目有序發展,到2025年,建設超低能耗建築、近零能耗建築、低碳(零碳)建築示範項目面積30萬平方米。推進農房節能改造和綠色農房建設,開展裝配式農房建設試點。加快推進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建立健全綠色建材採信機制,完善綠色建材採信套用數據平台,開展綠色建材套用示範。全面推廣綠色低碳建材,推動建築材料循環利用,鼓勵有條件的區縣開展綠色低碳建材下鄉活動,到2025年,綠色建材在新建建築中的套用比例達到70%。大力發展綠色家裝。鼓勵使用節能燈具、節能環保灶具、節水馬桶等節能節水產品。倡導合理控制室內溫度、亮度和電器設備使用。因地制宜推進清潔取暖設施建設改造,持續推進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提升農村用能電氣化水平,加快生物質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農村生活中的套用,提升沼氣利用水平。(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農業農村委、市市場監管局、市能源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發展綠色交通消費。大力發展和推廣套用新能源汽車,全面落實購置稅減免、免限行、路權等支持政策。啟動綜合能源站規劃編制,加強充換電、新型儲能、加氫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動主城中心城區加氫站建成投運和成渝、渝萬高速沿線等加氫站布局,到2025年,建成兩種及以上能源供應類型的車用綜合能源站100座。積極推進車船用LNG發展,修訂高速公路服務區、主城中心城區LNG加氣站布點規劃,加快推進涪陵、萬州、豐都LNG加注碼頭建設,指導相關區縣穩妥推進各類站點建設和成網運營。推動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套用試點工作,有序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套用,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以上。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鼓勵汽車企業研發推廣適合農村居民出行需要、質優價廉、先進適用的新能源汽車,推動健全農村運維服務體系。合理引導消費者購買輕量化、小型化、低排放乘用車。大力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提高城市公交、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等新能源汽車套用占比。深入開展公交都市建設,擴容升級軌道交通網、地面公交網,推進公交優先道成網建設,擴大“小巷公交”覆蓋面,加強公軌運營時間銜接和換乘站建設,確保新建軌道站點出入口周邊50米範圍內公交站全覆蓋,到2025年,軌道交通站點50米範圍內公交接駁率達到85%。打造高效銜接、快捷舒適的公共運輸服務體系,進一步提高城市公共汽電車、軌道交通出行占比,到2025年,中心城區公共運輸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到63%。推進碼頭岸電設施建設和船舶受電設施安裝,推動靠港船舶使用岸電。開展行人友好型城市建設,加強行人步道和腳踏車專用道等城市慢行系統建設,建設集“街巷步道、濱江步道、山林步道”為一體的山城步道網路。鼓勵共享腳踏車規範發展。(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公安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交通局、市商務委、市市場監管局、市能源局、市郵政管理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全面促進綠色用品消費。創新“碳惠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搭建以“網際網路+生態”為特徵的生態產品供給平台,拓展套用場景,積極推動與成都“碳惠天府”等碳普惠機制的互認互通。加強綠色低碳產品質量和品牌建設。鼓勵引導消費者更換或新購綠色節能家電、環保家具等家居產品。大力推廣智慧型家電,通過最佳化開關時間、錯峰啟停,減少非必要耗能。創建綠色商場、綠色飯店,推動電商平台和商場、超市等流通企業設立綠色低碳產品銷售專區,在大型促銷活動中設定綠色低碳產品專場,積極推廣綠色低碳產品。積極開展家電“以舊換新”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區縣開展節能家電、智慧型家電下鄉行動。積極開展綠色低碳產品貿易,擴大綠色低碳產品進口。推進過度包裝治理,開展重金屬和特定物質超標包裝袋整治,加強能效、水效標識監督檢查,對食品、化妝品兩類商品開展過度包裝“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推動生產經營者遵守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的強制性標準,實施減色印刷,逐步實現商品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和循環化。落實一次性塑膠製品使用、回收情況報告制度,督促指導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台企業、快遞企業和外賣企業等落實主體責任。(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市市場監管局、市郵政管理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支持文化和旅遊領域綠色消費。編制大型活動綠色低碳展演指南,引導優先使用綠色環保型展台、展具和展裝,加強綠色照明等節能技術在燈光舞美領域套用,大幅降低活動現場聲光電和物品的污染、消耗。依託機場、車站、碼頭等遊客集聚區域建設集散中心,完善與重點景區景點交通轉換條件,推進騎行專線、登山步道等建設,鼓勵引導遊客採取步行、腳踏車和公共運輸等低碳出行方式。將綠色設計、節能管理、綠色服務等理念融入景區創建、管理和運營,鼓勵發展生態旅遊,開展“無廢景區”建設試點,降低對資源和環境消耗,實現景區資源高效、循環利用。促進鄉村旅遊消費健康發展,嚴格限制林區耕地濕地等占用和過度開發,保護自然碳匯。加強公益宣傳,規範引導景區、旅行社、遊客等踐行綠色旅遊消費。(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局、市商務委、市文化旅遊委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推動綠色能源轉型。落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要求。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大型國有企業、跨國公司等消費綠色電力,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推動外向型企業較多、經濟承受能力較強的區縣逐步提升綠色電力消費比例。加強高耗能企業使用綠色電力的剛性約束,逐步提升綠色電力消費最低占比。組織電網企業定期梳理、公布本地綠色電力時段分布,有序引導用戶更多消費綠色電力。探索在電網保供能力許可的範圍內,對消費綠色電力比例較高的用戶在實施需求側管理時優先保障。逐步建立綠色電力交易與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權重掛鈎機制,引導市場化用戶通過購買綠色電力或綠證完成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權重。加強與碳排放權交易的銜接,跟進落實國家在排放量核算中將綠色電力相關碳排放量予以扣減的相關政策。加快培育地方碳市場,修訂完善碳排放核算指南等,充分統籌銜接綠色電力碳排放量等因素。持續推動智慧型光伏創新發展,大力推廣建築光伏套用,加快提升居民綠色電力消費占比。有序推進航電樞紐建設,增強清潔電力能源供給,科學推進水電合理化布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交通局、市國資委、市能源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推進公共機構消費綠色轉型。支持全市各級機關、事業單位、團體組織類公共機構優先採購使用新能源汽車,新增及更新車輛中(執法執勤用車主要針對相對固定線路車輛)新能源汽車比例原則上不低於30%,新建和既有停車場配備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或預留充電設施安裝條件,鼓勵單位內部充電基礎設施向社會開放。積極推行綠色辦公,提高辦公設備和資產使用效率,加速推行使用辦公自動化系統,推行無紙化辦公和雙面列印,限制使用一次性辦公用品,倡導使用再生製品。嚴格執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及相關規定,確保各類公務活動規範開支,提高視頻會議占比,嚴格公務用車管理,實行腳踏車油耗核算。鼓勵和推動文明、節儉舉辦活動,大力精簡公務活動。(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強化綠色消費科技和服務支撐
(十一)發展套用先進綠色低碳技術。結合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工作,引導企業提升綠色創新水平,積極研發和引進先進適用的綠色低碳技術,大力推行綠色設計和綠色製造,生產更多符合綠色低碳要求、生態環境友好、套用前景廣闊的新產品新設備,擴大綠色低碳產品供給。推廣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產品生產、使用。加快建設綠色智慧型環保技術與裝備技術創新中心,促進先進適用的綠色低碳技術落地轉化。實施能效“領跑者”行動,支持企業開展“智慧型+綠色”協同改造,促進生產過程、物料、用能環境精細化改造。實施園區節能降碳工程,積極打造一批“零碳+智慧”創新示範園區,到2025年,建成綠色工廠300個、綠色園區30個。加快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技術與裝備研發、示範和產業化套用。提升餐飲、居住、交通、物流和商品生產等領域智慧化水平和運行效率。(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經濟信息委、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交通局、市商務委、市郵政管理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推動產供銷全鏈條銜接暢通。探索建立全生命周期綠色供應鏈制度體系,推動電子商務、商貿流通等綠色創新和轉型,帶動上游供應商和服務商生產領域綠色化改造,鼓勵下游企業、商戶和居民自覺開展綠色採購,激發生產和消費綠色低碳產品和服務的內生動力。支持國有企業率先推進綠色供應鏈轉型。(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市國資委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加快發展綠色物流配送。引導發展綠色物流,加快物流設施綠色化改造,實施貨物包裝和物流器具綠色化、減量化。積極推廣綠色快遞包裝,加強塑膠包裝污染治理,引導電商企業、快遞企業優先選購使用獲得綠色認證的快遞包裝產品,促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鼓勵寄遞企業向上游嵌入,提供收寄、包裝一體化服務,更多採用原箱發貨,大幅減少物流環節二次包裝,到2025年,全市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推動全市快遞業務實現電子運單全覆蓋,大幅提升循環中轉袋(箱)、標準化托盤、集裝單元器具套用比例。推廣套用低克重高強度快遞包裝紙箱、免膠紙箱、可循環快遞箱(盒)等快遞包裝新產品,鼓勵通過包裝結構最佳化減少填充物使用,到2025年,全市可循環快遞箱(盒)套用規模達到10萬個。加快城鄉物流配送體系和快遞公共末端設施建設,完善農村配送網路,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創新綠色低碳、集約高效的配送模式,大力發展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夜間配送。加快淘汰老舊營運柴油貨車和推廣套用新能源物流車,提升綠色運輸水平。(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局、市商務委、市市場監管局、市郵政管理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推動閒置資源盤活共享。有序發展出行、住宿、貨運等領域共享經濟,鼓勵閒置物品共享交換。積極發展二手車經銷業務,推動落實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擴大二手車流通。積極發展家電、消費電子產品和服裝等二手交易,最佳化交易環境。允許有條件的區縣在社區周邊空閒土地或劃定的特定空間有序發展舊貨市場,鼓勵社區定期組織二手商品交易活動,促進轄區內居民家庭閒置物品交易和流通。規範開展二手商品線上交易,加強信用和監管體系建設,完善交易糾紛解決規則。鼓勵二手檢測中心、第三方評測實驗室等配套發展。(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交通局、市商務委、市市場監管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促進廢舊物資循環利用。將廢舊物資回收設施、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經營場地等納入相關規劃,保障合理用地需求。統籌推進廢舊物資回收網點與生活垃圾分類網點融合,合理布局、規範建設。統一廢舊物資回收車輛標識,並納入城市配送體系,放寬廢舊物資回收車輛進城、進小區限制並規範管理,保障合理路權。積極推行“網際網路+回收”模式。支持推動廢舊家電回收行業發展,加強廢舊家電、消費電子等耐用消費品回收處理,鼓勵家電生產企業開展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因地制宜完善鄉村回收網路,推動城鄉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一體化發展。推動再生資源規模化、規範化、清潔化利用,促進再生資源產業集聚發展,到2025年,累計培育再生資源綜合利用行業規範企業20家。加強動力電池回收和循環利用推廣。加強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機動車、報廢船舶、廢鉛蓄電池等拆解利用企業規範管理和環境監管,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全面開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無廢城市”共建,強化制度、技術、市場、監管、全民行動“五大體系”建設,分區域分行業分類別形成和推廣一批典型經驗模式。研究推動靜脈產業園試點。(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公安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農業農村委、市商務委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健全綠色消費制度保障體系
(十六)強化法律法規制度支撐。落實國家綠色消費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堅持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三原則,清晰界定圍繞綠色消費所進行的採購、製造、流通、使用、回收、處理等各環節要求,明確政府、企業、社會組織、消費者各主體責任義務。根據國家《招標投標法》《政府採購法》等修訂情況,適時開展《重慶市招標投標條例》等法律法規修訂工作,完善綠色採購政策。(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委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七)推進標準認證工作。推動綠色低碳產品和服務標準、認證、標識體系建設工作,組織開展綠色標誌產品和綠色服務科普宣傳,大力提升市場認可度和質量效益。嚴格執行綠色能源消費認證標識制度,引導提高綠色能源在居住、交通、公共機構等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完善綠色設計和綠色製造標準體系,推動節能標準更新升級,落實國家提升重點產品能耗限額要求,大力淘汰低能效產品。嚴格執行重點行業和產品溫室氣體排放國家標準,積極參與推動重點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標準制定。嚴格執行工業原輔材料和居民消費品揮發性有機物限量國家標準。完善並落實好水效等“領跑者”制度和標準,引領帶動產品和服務持續提升綠色化水平。(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委、市商務委、市市場監管局、市能源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八)加強統計監測分析評價。按照國家綠色消費統計相關要求,加強對綠色消費的數據收集、統計監測和分析預測。積極參與綠色消費指數和評價指標體系研究,探索開展不同地區、不同領域綠色消費水平和發展變化情況評價。(市發展改革委、市統計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九)建立綠色消費信息平台。融入全國統一搭建的綠色消費信息平台,積極開展綠色低碳產品清單和購買指南發布,提高綠色低碳產品生產和消費透明度,引導並便利機構、消費者等選擇和採購。(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委、市市場監管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完善綠色消費激勵約束政策
(二十)增強財政支持精準性。嚴格執行政府綠色採購國家政策,引導採購單位優先採購綠色清單產品,加大綠色低碳產品採購力度,擴大綠色低碳產品採購範圍,提升綠色低碳產品在政府採購中的比例。嚴格落實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加大政策宣傳解讀力度,推動稅收優惠政策應知盡知、直達快享,更好發揮稅收對市場主體綠色低碳發展的促進作用。鼓勵有條件的區縣採取以獎代補方式,支持市場主體以發放優惠券、補貼、打折等方式開展智慧型家電、綠色建材、節能低碳產品促銷活動,促進綠色消費發展。(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財政局、市商務委、重慶市稅務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圍繞綠色消費領域,創新綠色消費信貸產品,提供專業性、一站式、綜合化金融服務。推動消費信貸與網際網路技術結合,鼓勵金融機構運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加大對綠色消費領域信貸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法人金融機構發行綠色金融債券,支持非金融企業發行綠色債券,推動更多市場主體到交易所市場發行綠色債券,更好地為綠色低碳技術產品認證和推廣等提供服務支持。紮實開展私募基金監管,支持私募機構設立綠色消費基金,鼓勵引導投資綠色消費相關項目。鼓勵開發新能源汽車保險產品,鼓勵保險公司為綠色建築提供保險保障。提質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積極推進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範區工作,探索將綠色金融作為示範區建設內容,促進綠色金融、消費金融和普惠金融協同發展。加強財政金融互動支持綠色發展,實施碳減排貸款補貼。(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人行重慶營管部、重慶銀保監局、重慶證監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二)發揮價格機製作用。進一步完善居民用水、用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完善分時電價政策,有效拉大峰谷價差和浮動幅度,引導用戶錯峰儲能和用電。逐步擴大新能源車和傳統燃料車輛使用成本梯度。完善城市公共運輸運輸價格形成機制,綜合考慮城市承載能力、企業運營成本和交通供求狀況,建立多層次、差別化的價格體系,增強公共運輸吸引力。探索實行有利於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有效促進公共運輸優先發展的停車收費政策。建立健全餐飲企業廚餘垃圾計量收費機制,逐步實行超定額累進加價。建立健全城鎮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逐步實行分類計價和計量收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立農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市經濟信息委、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委、市交通局、市城市管理局、市鄉村振興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三)推廣市場化激勵措施。鼓勵結合實際探索建立綠色消費積分制度,以兌換商品、折扣優惠等方式鼓勵綠色消費。鼓勵各類銷售平台制定綠色低碳產品消費激勵辦法,通過發放綠色消費券、綠色積分、直接補貼、降價降息等方式激勵綠色消費。鼓勵行業協會、平台企業、製造企業、流通企業等共同開展綠色消費行動,推出更豐富的綠色低碳產品和綠色消費場景。鼓勵市場主體通過以舊換新、抵押金等方式回收廢舊物品。(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商務委、市市場監管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四)強化對違法違規等行為處罰約束。發展針對綠色低碳產品的質量安全責任保障,嚴厲打擊虛標綠色低碳產品行為,有關行政處罰等信息按國家規定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重慶)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嚴格依法處罰生產、銷售列入淘汰名錄的產品、設備行為。持續開展“雙反促公平”、網劍等行動,加強網路交易平台合規治理,嚴格執行短視頻直播、直播帶貨等網路直播標準,進一步規範直播行為,嚴厲打擊虛假宣傳、數據流量造假、刷單炒信等違法違規和不良行為,禁止欺騙、誤導消費者消費,遏制誘導消費者過度消費,倡導理性、健康的直播文化,切實維護廣大經營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市委網信辦、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市市場監管局、重慶廣電集團(總台)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組織實施
(二十五)加強組織領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各地要切實承擔地方主體責任,結合實際抓緊抓好貫徹落實,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和政策支持體系。各有關部門要積極按照職能分工加強協同配合,努力形成政策和工作合力,紮實推進各項任務。市發展改革委要加強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會同相關部門統籌推進本方案組織實施。(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六)強化宣傳教育。弘揚勤儉節約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全民綠色消費意識和習慣,厚植綠色消費社會文化基礎。推進綠色消費宣傳教育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開展“綠色生活美萬家”“綠色消費活動周”等活動,引導職工、學生和居民開展節糧、節水、節電、綠色出行、綠色購物等綠色消費實踐。綜合運用各類媒介,加大綠色消費公益宣傳,及時、準確、生動地向社會公眾和企業做好政策宣傳解讀,提高政策知曉度。(市委宣傳部、市發展改革委、市教委、市民政局、市農業農村委、市商務委、市國資委、市市場監管局、重慶廣電集團(總台)、市機關事務局、市總工會、市婦聯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七)注重經驗推廣。及時總結推廣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市場主體促進綠色消費的好經驗好做法,積極向國家推送促進綠色消費典型案例。廣泛開展創建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社區、綠色出行等行動。結合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六五環境日等持續開展宣傳教育活動,鼓勵各區縣政府和社會機構組織舉辦以綠色消費為主題的論壇、展覽等活動,助力綠色消費理念、經驗、政策等的研討、交流與傳播,促進綠色低碳產品和服務推廣使用。(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