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之歌

《經驗之歌》(Songs of Experience)是英國作家威廉·布萊克創作的詩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經驗之歌
  • 外文名:Songs of Experience
  • 作者:威廉·布萊克
  • 創作年代:1794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經驗之歌》是威廉·布萊克繼《天真之歌》之後創作的一部詩集。布萊克思想中有許多令人費解的神話性和異教的怪異性,給人們從整體上把握他的詩歌設定了障礙。如有關短詩《老虎》(“The Tyger”)的意象詮釋就眾說紛紜。此外,《經驗之歌》中一些詩篇和《天真之歌》中的作品同題。比如,《掃煙囪的孩子》(“The Chimney Sweeper”)和《護士之歌》(“Nurse’Song”),但後者是以一種質問和貶抑的口吻應和前者。而且,它們對感覺和視覺的描寫並非簡單的對立,而是一系列可以相互轉化的感知。它們不僅表明了從伊甸園式的天真向世故的墮落,也暗示了走向由基督喚起的更高層次的天真和將來重獲樂園的可能性。
總之,和《天真之歌》相比,《經驗之歌》具有更加尖銳的挖苦和鋒芒畢露的諷刺。老人的“智慧”往往等同於壓迫。父母、護士、牧師以及人類理性的深謀遠慮的力量只會約束和限制曾經純真的一切。在《倫敦》(“London”)中,城市的形狀及其“有標記”的街道和河流,給城市居民標上了虛弱和悲哀的記號,思想的鐐銬束縛並威脅著這裡的窮人。《愛的花園》(“The Garden ofLove”)同樣被一個“身著黑袍的牧師”形象體現出來的“你不要”的信念毀壞掉了,他安置了墓碑,把“歡樂和欲望”同荊棘聯結在一起。
在《經驗之歌》的結尾,出現在第一首詩中的吹笛人被古代游吟詩人代替,他能看到“現在、過去和未來”,並且似乎已經從過去的天真狀態進人現在的墮落意識之中,但他卻聽到了上帝的話,並在對聖言的思考中意識到,為懷疑、理智、分歧和愚蠢所例證的人類墮落情形未必是永久性的。作品開始時的黎明被隨後的詩歌染上暮色,但在最後的《古代游吟詩人之聲》中,人們重新迎來了一個精神自由和再生的新時代。該詩集在1794年和《天真之歌》合編出版,名為《天真與經驗之歌:顯示人類兩個相反側面》(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Showing the Two ContraryStates of the Human Soul)。

作者簡介

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1757年—1827年),前浪漫主義詩人、版畫家,出生於倫敦一個開設內衣雜貨鋪的家庭,沒受過正規教育,一生靠刻製版畫度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