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與中國土地非農化》是200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濟發展與中國土地非農化
- 別名: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and Conversion in China
- 出版時間:2007年12月1日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頁數:354 頁
- ISBN:7100048850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經濟發展與中國土地非農化》是200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經濟發展與中國土地非農化》是200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經濟發展與中國土地非農化》對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的土地非農化問題展開系統研究,試圖把握中國土地非農化的時空規律、形成機制、綜合效應,從而提出調控中...
經濟發展、制度變遷與中國土地非農化 《經濟發展、制度變遷與中國土地非農化》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曲福田、陳江龍、陳會廣 。
今後30年是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工業化的重要發展時期,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的居住、工業乃至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大量耕地;同時,退耕還林還草還湖的實施也將減少耕地2113.67萬公頃。此外,每年因水土流失的耕地面積也有4541萬...
推動著農業的產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其五,農民的非農化轉移加速了農村城鎮化和城市現代化進程,以大城市為中心形成的城市群、城市帶、城市圈能夠發揮城市經濟的積聚效應,把大中小城市連成一體,促進了我國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推進了整個...
土地非農化,為現階段中國經濟增長、城市化等提供了必要的支撐。然而,低效率的土地非農化,可能造成經濟的低效增長、糧食安全、生態環境退化、社會穩定等問題。隨著經濟學和管理學的發展,如何在充斥交易費用和機會主義的社會中追求資源利用...
《中國土地非農化機制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賈生華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對土地非農化的概念進行了界定,提出了保護農用地的觀點.對非農化的途徑、特點、數據分布特徵和利益驅動機制進行了研究。調查了35個土地開發項目.對...
構建中國農地非農化政策調控的研究架構;以此框架為基點,探求不同政策發展階段,政策變數演化沿革的特徵及其存在的問題,並對各類政策的運行機理和缺陷進行評析,進而深刻把握政策沿革演化對農地非農化影響的一般規律,為改進現行農地非農化...
研究將交易費用比較的思路運用到解釋農地非農化制度多樣性上來。解釋了中國層級指標、美國可交易發展權、德國爭論中的配額交易、荷蘭空間規劃等不同制度存在的原因。該成果還證明了交易費用經濟學可以與環境經濟學中的配額理論相結合解釋農地...
耕地損失與經濟發展呈庫茨涅茨曲線規律、政府和市場的替代程度決定著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模式選擇等觀點具有創新性;提出了將生態和社會價值納入農地定價、實現市場機制與政府治理有效耦合提高土地配置效率等有重要價值的政策建議。該書形成了多學科...
第四,項目在把握我國耕地資源變化、煤炭轉型與經濟發展軌跡的基礎上,構建計量模型對我國土地非農化、煤炭轉型和耕地資源盈虧狀況進行測算,並從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視角,提出應重點關注耕地單產提升、區域補償激勵機制以及差別化考核政策設計,進...
綱要共分為19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全面深...
中國經濟發展進程中農民土地權益大量流失已是不爭的事實,社會矛盾因此日益加劇,使得農民土地權益問題成為深刻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問題。中國經濟發展進程中,農地非農化導致農民土地權益嚴重流失的問題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然而...
中國雖然在土地管理上政府的行為仍占據主導,但因制度允許社會治理的參與,顯著地實現了滿足農民在傳統土地徵收制度之外,分享了更多的增值收益,且進一步促進了集體經濟後發發展,改善了政府財政直接轉移支付績效低下的現狀;中國雖然還在經歷...
《城鄉轉型與農地非農化的互動關係》的研究為高效管理控制土地非農化、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促進城鄉良性互動和城鄉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依據。《城鄉轉型與農地非農化的互動關係》可供從事土地管理、經濟地理、區域經濟、城鄉規劃等專業的科研人員...
本書可供鄉村地理、鄉村社會與農村經濟領域的科研人員及從事三農建設的工作人員參考。圖書目錄 第1章緒論 11研究背景 12相關概念辨析 13研究目的與意義 14研究思路與內容安排 15主要創新點 第2章理論基礎與研究綜述 21...
4.1.3 耕地變化的形式與流向對比 4.2 閩台耕地變化的區域差異與增減耕地的生產能力對比 4.2.1 閩台耕地變化的區域差異對比 4.2.2 閩台增減耕地的生產能力對比 4.3 閩台耕地非農化對比 4.3.1 經濟發展與土地非農化 4.3.2 ...
第三部分是農村土地制度、結構轉型與經濟發展,包括第8-10章,主要基於全國層面和浙江層面的農戶調研數據實證分析非農化發展、利益喚醒因素對農戶土地流轉的影響,主要分析農村土地確權賦能、要素流動與農村發展影響,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市場...
《城市化進程中的土地利用與農地保護》是2009年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良悅。內容簡介 《城市化進程中的土地利用與農地保護》研究在我國經濟發展和城市化的進程中,面對農地的快速消失,如何消除制度性因素造成的農地過速非農化...
《土地非均衡發展及其空間擴散機制研究》是2019年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耕地非農化是土地非均衡發展的重要形式,本文從耕地非農化的空間自相關變化、耕地非農化的空間擴散路徑和機制等方面入手,分析了空間自相關變化產生的原因、驅動力...
8.28,-0.22,-2.59%)泉,必須繼續深化農村改革,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強化農村土地管理,完善城鄉平等要素交換關係,改善農村金融服務,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創新體制機制,不斷增強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活力。
《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耕地保護與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共收到論文250多篇,經過專家嚴格篩選,最後選定出76篇彙編成本論文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耕地保護與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共分耕地保護與經濟發展、土地集約利用與經濟成長、土地...
該課題整個研究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城鎮化的基本概況,包括城鎮化的內涵、實施意義、存在問題和發展策略原則等;第二部分是對城鎮化中土地經濟問題進行綜述研究,包括分析我國城鎮化歷程中土地經濟制度演化過程以及土地利用中存在...
強化土地使用標準和節約集約用地評價,大力推廣節地模式。“三調”成果是國家制定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規劃、重要政策舉措的基本依據。要加強“三調”成果共享套用,將“三調”成果作為國土空間規劃和各類相關專項規劃的統一基數、統一底圖,...
近年來,我國農村土地制度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促進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但是,也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一些地方的實踐和探索,值得人們深思和研究。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逐步探索和調整中,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形成土地產權更...
從實踐來看,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特點是人多地少,而且處於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加速階段,土地利用過程中的矛盾日趨嚴重,耕地過度非農化,危機糧食安全,土地退化嚴重。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人口增加、經濟發展引起土地需求增加,由於比較...
基本與中國人文概念中的“江南”接近。費孝通教授將南通列為“蘇南模式”的重要成員,他曾多次到南通考察,發現其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的層次都與蘇南相近,遂把南通放在“蘇南模式”中進行考量,講話和文章中常將南通與蘇州、無錫、常州並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