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變化區域對比研究——以閩台為例

土地利用變化區域對比研究——以閩台為例

《土地利用變化區域對比研究——以閩台為例》是2006年8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健飛、韋素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地利用變化區域對比研究——以閩台為例
  • 作者:陳健飛、韋素瓊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ISBN:7030171144
土地利用變化區域對比研究——以閩台為例
陳健飛,韋素瓊 著
科學出版社
2006年8月出版
定價:45.00
語種:中文
標準書號:7-03-017114-4
裝幀:平裝
版本:第一版
開本:B5
責任編輯:趙峰
字數:
讀者對象: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頁數:255
書類:理論專著/研究生教育
冊/包:9
編輯部: 科學資環分社
附註:
本書目錄
專家評論
讀者評論
我要留言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涉及土地利用變化區域對比研究方法和實證的專著。主要內容包括:對閩台經濟發展階段進行多指標的定量辨析;根據統計資料、遙感解譯數據對閩台土地利用變化尤其是耕地與建設用地變化的數量、質量以及時空分布與過程進行系統比較;將閩台LUCC的格局、過程與兩地工業化過程中的社會經濟因子進行定量耦合,比較與探求閩台不同工業化發展階段的土地利用變化模式;採用相關分析、灰色關聯分析以及通徑分析等手段對閩台土地利用變化的驅動因子進行了分析與比較;藉助多元回歸分析、灰色預測以及灰色馬爾可夫預測等方法,參考與借鑑台灣工業化進程中土地利用變化及社會經濟發展的相關參數,對福建省未來耕地與建設用地變化進行模擬與演繹;以福州和台北、泉州和高雄兩對市級地域進行了LUCC區域對比案例分析;提出福建耕地與城鎮建設用地可持續利用的對策與措施。本書在省級和市級尺度進行的LUCC區域對比研究成果,豐富了我國土地變化科學領域的方法論,對區域可持續發展具有指導和借鑑意義。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研究的主要內容
1.2 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的國內外研究進展
1.2.1 國際LUCC研究概況
1.2.2 國內LUCC研究概況
1.3 土地利用變化區域對比研究的理論依據
1.3.1 人地關係理論
1.3.2 可持續發展理論
1.3.3 區域經濟成長理論
1.4 主要研究內容與方法
1.4.1 主要研究內容
1.4.2 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1.4.3 資料收集
主要參考文獻
第2章 閩台土地利用變化比較分析的自然與社會經濟基礎
2.1 研究區範圍
2.2 閩台自然地理環境特徵的相似性
2.2.1 暖熱多雨的亞熱帶(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2.2.2 山多平地少的地貌結構
2.2.3 流程短水流急的河流水文
2.2.4 以闊葉林及針闊混交林為主的植物種類繁多的植被群落
2.2.5 以富鋁化土壤為主的土壤資源
2.3 閩台土地開發利用歷史比較
2.3.1 福建土地開發利用簡史
2.3.2 台灣土地開發利用簡史
2.3.3 閩台土地開發利用歷史的比較
2.4 閩台文化發展比較
2.5 戰後閩台經濟發展軌跡辨析
2.5.1 國內外學術界對經濟發展階段理論的研究
2.5.2 閩台經濟發展速度及發展規模比較
2.5.3 閩台產業結構變化比較
2.5.4 閩台就業結構變化比較
2.5.5 閩台城市化水平變化比較
2.5.6 閩台經濟發展關聯因子分析
2.6 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第3章 閩台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動態變化對比
3.1 閩台土地利用結構與空間格局比較
3.1.1 福建土地利用結構與空間格局
3.1.2 台灣土地利用結構與空間格局
3.1.3 閩台土地利用結構對比
3.2 閩台土地利用動態變化分析
3.2.1 福建土地利用動態變化
3.2.2 台灣主要土地利用類型動態變化
3.2.3 閩台主要土地利用類型動態變化比較
3.3 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第4章 閩台耕地動態變化及驅動力對比分析
4.1 閩台耕地面積的增減變化對比
4.1.1 耕地總量變化對比
4.1.2 耕地人均占有量變化對比
4.1.3 耕地變化的形式與流向對比
4.2 閩台耕地變化的區域差異與增減耕地的生產能力對比
4.2.1 閩台耕地變化的區域差異對比
4.2.2 閩台增減耕地的生產能力對比
4.3 閩台耕地非農化對比
4.3.1 經濟發展與土地非農化
4.3.2 閩台耕地非農化比較
4.4 閩台耕地變化及耕地非農化驅動因子定量分析
4.4.1 灰色關聯分析的建模機理
4.4.2 閩台耕地變化及耕地非農化影響因素的灰色關聯分析
4.4.3 閩台耕地政策對耕地面積變化及耕地非農化影響的對比
4.5 福建耕地面積變化的演繹與預測
專欄1 福建省晉江市耕地變化特點及啟示
4.6 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第5章 閩台城鎮建設用地變化及驅動力對比分析
5.1 城鎮建設用地內涵
5.1.1 狹義城鎮建設用地
5.1.2 廣義城鎮建設用地
5.2 閩台城鎮建設用地總量及增長比較
5.2.1 閩台城鎮建設用地總量比較
5.2.2 閩台城鎮建設用地增長速度比較
5.2.3 閩台城鎮建設用地區域分異特徵比較
5.2.4 閩台城鎮建設用地等級規模及景觀格局特徵比較
專欄2 以中小企業為特徵的產業集群概念與特點
專欄3 福建省晉江市經濟發展與城鎮建設用地布局特徵及對策
5.3 閩台城鎮用地變化與工業化耦合關係對比
5.3.1 福建工業化發展區域劃分及台灣工業化發展階段劃分
5.3.2 閩台同一經濟發展時期城鎮建設用地總量變化對比
5.3.3 閩台城鎮建設用地綜合變動係數及其與產業非農化彈性係數對比
5.4 閩台城鎮用地變化影響因子的通徑分析
5.4.1 通徑分析的建模原理
5.4.2 閩台城鎮建設用地變化的影響因子分析
5.4.3 福建城鎮建設用地變化影響因子的通徑模型
5.4.4 台灣城鎮建設用地變化影響因子的通徑模型
5.5 福建城鎮建設用地面積變化的預測與演繹
5.5.1 福建城鎮建設用地面積變化預測
5.5.2 福建城鎮建設用地面積變化演繹
5.6 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第6章 閩台地級市域土地利用變化對比分析案例
6.1 福州市1988~2004年土地利用/覆被變化遙感調查
6.1.1 福州市概況、數據源及其技術路線
6.1.2 福州市1988~2004年的土地利用/覆被變化遙感解譯
6.1.3 福州市1988~2004年的土地利用/覆被變化分析
6.1.4 福州市1988~2004年的人工建築物面積變化的動態監測及其時空分析
6.2 福州市與台北市土地利用現狀對比分析
6.2.1 台北市概況及數據源
6.2.2 福州市與台北市土地利用結構比較
6.2.3 福州市與台北市土地利用程度綜合指數及其景觀格局比較
6.3 泉州市與高雄市土地利用變化對比分析
6.3.1 區域概況及數據來源
6.3.2 泉州市與高雄市土地利用變化比較
6.4 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第7章 結論與展望
7.1 結論
7.2 研究啟示
7.3 研究特色
7.4 研究展望
附圖
英文目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