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稜縣(綏稜)

綏稜縣

綏稜一般指本詞條

綏稜縣位於黑龍江省中部,地處小興安嶺南端西麓綏化市東北部,是黑龍江省綏化市下轄縣,當地特產綏稜黑陶在全國頗負盛名,素有“中國黑陶之鄉”的美譽。

綏稜縣東臨伊春市,東南與慶安縣接壤,南部和西南連線北林區,西部和西北與北安市海倫市相連,東北及北部與北安市和遜克縣相鄰。全縣總面積4238平方公里,轄6鎮、5鄉、76個行政村,人口32萬(2011年)。縣政府駐地綏稜鎮,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和交通樞紐,距省會哈爾濱市195公里,濱北鐵路102國道從縣境西部經過。境內有漢、朝、滿、回、蒙、苗、壯、鄂倫春、納西、達斡爾、錫伯、侗等12個民族,縣內有省地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等5個常駐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綏稜縣
  • 外文名稱:Suiling Area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中國黑龍江省綏化市
  • 下轄地區:6個鎮,5個鄉
  • 政府駐地:綏稜鎮
  • 電話區號:0455
  • 郵政區碼:152200
  • 地理位置:小興安嶺南端西麓
  • 面積:4238平方公里
  • 人口:32萬(2011年)
  • 方言東北話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東北湖公園、黑陶展覽館、金斗灣、青雲寺
  • 火車站綏稜站
  • 車牌代碼:黑M
  • 行政代碼:231226
  • 特產黑陶、大米、淡水魚
歷史沿革,地名由來,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林業資源,草原資源,水資源,人口民族,交通,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基礎設施,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生態建設,旅遊資源,著名人物,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綏稜,原稱“上集廠”,與綏化下集廠(今綏化市雙河鎮)相對而得名。設治時,始以境內諾敏河(今作“努敏河”)取名,設定諾敏河設治局;旋因與本省擬設之諾敏縣重名,故以該境東北之“綏楞閣山”定名綏楞設治局。綏楞,滿語為“馬蜂”之意,因山上多馬蜂而得名。後因“棱”與“楞”同音,鑄縣印時,改為“綏稜”;後又將“棱”改為“稜”。簡化字 “稜”與“棱”通用,故為“綏稜”。

建制沿革

1990年10月23日,長山鄉六部屯附近出土一座花崗岩石料墓碑。據碑文記載,早在清朝嘉慶三年(1798年)以前,本境六部屯已有外籍人家遷入本地開荒種地。清同治元年(1862年)自山東等地遷入本境20餘戶農民拓荒事農,形成自然屯落,稱為“新立屯”。
清光緒四年(1878年),“新立屯”改稱“上集廠”(今上集鎮)。
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劃歸新設定的綏化廳管轄。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呼蘭城防經歷由呼蘭城移設上集廠,歸呼蘭廳管理。
綏稜行政圖綏稜行政圖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歸綏化府管轄。
民國二年(1913年),廢除舊制,將上集廠分防經歷改為上集廠警察事務所。
民國三年(1914年)7月13日,將上集廠警察事務所改為綏化縣上集廠佐治局,同年設上集廠縣佐。
民國四年(1915年)4月,設定諾敏設治局,旋因與擬設諾敏縣重名而改為綏楞設治局,同年7月1日設治員於上集廠正式開辦,隸屬綏蘭道。
民國六年(1917年)1月1日,將綏楞設治局改為綏楞縣,為三等縣,稱“綏楞縣公署”,縣址上集廠。
民國十年(1921年) 6月, 中華民國政府頒發縣印,將“楞”字鑄為“棱”字,遂改為綏稜縣。
民國十八年(1929年)2月,撤銷道制,改由黑龍江省直轄。
東北淪陷後,初隸黑龍江省,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2月劃歸濱江省管轄。
偽康德四年(1937年),將綏稜縣之“棱”字改為“稜 ”字。
偽康德六年(1939年)6月,改隸北安省。實行街村制後,將縣城(上集廠)改為綏稜街。
偽康德八年(1941年)7月,偽 綏稜縣公署由綏稜街移駐興農鎮(今綏稜鎮)。
民國三十年(1941年),“興農鎮”改稱“綏稜鎮”。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綏稜縣隸屬黑龍江省。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2月至9月,隸屬黑嫩聯合省第一專區。黑嫩聯合省分設後,由黑龍江省直轄。
1956年3月,劃歸綏化專區管轄。
1958年8月,改隸松花江專區
1965年6月,松花江專區改稱綏化專區,歸綏化專區管轄。
1980年,根據國務院地名普查標準化處理規定,“稜”字改為“棱”字。
1980年,按地名普查標準要求,縣名的“稜”字復改用“棱”字。
1986年至1999年,綏稜縣隸屬綏化地區行政公署管轄。
2000年,綏化地區行政公署更名為綏化市,綏稜縣隸屬綏化市管轄,縣名未變。
2016年12月,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5年,綏稜縣轄5鎮(綏稜鎮上集鎮四海店鎮雙岔河鎮閣山鎮)、6鄉(靠山鄉後頭鄉長山鄉克音河鄉綏中鄉泥爾河鄉),76個行政村。
2016年8月,綏化市綏稜縣長山鄉撤鄉設鎮,以長山鄉行政區域為長山鎮的行政區域,原隸屬關係、政府所在地不變,鎮政府駐長山村。轄6鎮(綏稜鎮上集鎮四海店鎮雙岔河鎮閣山鎮長山鎮)、5鄉(靠山鄉後頭鄉克音河鄉綏中鄉泥爾河鄉),76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綏稜縣位於黑龍江省中部,全縣總面積4238平方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27°30′44″—127°43′00″,北緯47°30′24″—47°43′40″。東臨伊春市,東南與慶安縣接壤,南部和西南連線北林區,西部和西北與北安市、海倫市相連,東北及北部與北安市和遜克縣相鄰。

地貌

綏稜縣地貌大體為“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勢呈西南東北走向,東北高,西南低,以丘陵和山地為主。

氣候

綏稜縣屬典型的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2.5攝氏度,有效積溫2500多攝氏度,降水量600毫米左右,無霜期132天。

水文

綏稜縣有大小河流30餘條。主流為努敏河、雙岔河、克音河、泥爾基根河。其中,努敏河、雙岔河、泥爾基根河皆發源於東部山區。努敏河居四河之首,河道總長220公里,縣內總流域面積3.24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寬度40-60米,平均深度2.5米,最深處達6-7米。2004年綏稜縣設立“綏稜努敏河保護區”。綏稜縣除有4條主河外,還有大小溝泡300多處,總水域面達11.5萬畝,可供養魚水面8.5萬畝。有向陽水庫、紅旗水庫、寧家水庫及上集灌區、閣山灌區、長山灌區,後頭灌概小區、克音灌溉小區等,自流灌溉水稻20萬畝。
努敏河自然保護區努敏河自然保護區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10年,綏稜縣境內耕地面積達134.3萬畝,大部分為黑土、泥炭土草甸土。其中包括水田42萬畝、旱田92.3萬畝。

生物資源

綏稜縣主要盛產水稻、大豆、小麥、玉米、甜菜、瓜菜等糧食及經濟作物。
綏稜縣林地面積廣闊,盛產蕨菜、木耳、松籽、榛子等上百種山產品,以及人參、天麻、五味子大力子等500多種野生中藥材。截至2010年,年採集量分別可達1000噸和500噸以上。半山區的三棱草、狗尾草、山榆枝、柳條等資源年供應量達80萬噸。
野生動物有紫貂、水獺、梅花鹿、飛龍等珍貴禽獸數十種。

礦產資源

截至2010年,綏稜縣境內共有已知礦產資源182處22種。其中:金屬礦產2種(金和銅),放射性礦產1種(鈾),冶金輔助原料礦產2種(白雲岩及大理岩),燃料礦產3種(煤、泥炭、油頁岩),化工原料礦產2種(膨潤土、磷),陶瓷原料礦產4種(瓷石、瓷土、凝灰岩透輝石),建築材料礦產6種(飾面石材、建築石材、碎石道碴礦、墓碑石、建築沙、粘土),其它礦產2種(礦泉水、麥飯石)。這些礦藏多數屬於品位高、貯量大、易開採的優勢礦產。

林業資源

綏稜縣林業局和四個國有林場年產紅白松、落葉松、楊、樺、柞、椴等優質木材15萬立方米,另有枝丫、樹皮、鋸沫等剩餘物40多萬立方米。
綏稜縣東北湖綏稜縣東北湖

草原資源

截至2010年,綏稜縣農區和山區有草場近19萬畝。其中:雜草類草甸草場(五花草塘)約占40%,主要分布在林緣緩坡地帶或乾濕交匯的草甸中;蔬林灌叢草甸草場約占30%主要分布在低山坡林緣;沼澤草甸草場約占30%,主要分布在沿河一帶低洼地帶。該縣由於地處半山區,山區和平原地區草類主要有大葉樟草、小葉樟草、三棱草、蒲草、水稗草、塔頭草、節骨草、烏拉草等。

水資源

截至2018年,綏稜縣水資源總儲量10.2億立方米,總水面11萬畝,有努敏河、克音河、墨爾根河3條主要河流,紅旗、向陽2座中型水庫和12座小型水庫,正在建設的有國家大(Ⅱ)型水庫——閣山水庫,還有其他溝泡沼澤300多處,年平均徑流量9億立方米。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綏稜縣總人口超過32萬。境內有漢、朝、滿、回、蒙、苗、壯、 鄂倫春、納西、達斡爾、錫伯、侗等12個民族。

交通

綏稜縣境內有濱北鐵路貫穿南北,綏稜站現為三等站。鶴嫩公路使綏稜連線了伊春、齊齊哈爾,森林窄軌鐵路暢通林區,雞訥、綏北等公路在此交織成網,通鄉通村公路達1400多公里。

經濟

綜述

2010年,綏稜縣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達到30億元,比“十一五”規劃目標(以下簡稱“目標”)高7.2億元,比速度目標高6.2個百分點,比“十五”期末增長112.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5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000元,分別比目標高13.2和17.3個百分點,分別比“十五”期末增長153.7%和191.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001元,比“十五”期末增長109.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0.7億元,比速度目標高14.3個百分點,比“十五”期末增長98.15%。全年財政收入實現1.06億元,比速度目標高14.3個百分點,比“十五”期末增長162.7%。一般預算收入達到6315萬元,剔除一次性收入,比“十五”期末增長155.09%。2010年,三次產業結構由十五期末的60.5:11.3:28.2調整到58.3:17.6:24.1。工業增加值達到4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3.33%。
上集南湖公園上集南湖公園

第一產業

2010年,綏稜縣農業增加值達到17.5億元,比“十五”期末增長104.54%。以水稻、大豆為主的種植業和以生豬為主的畜牧業生產得到鞏固和加強。

第二產業

2010年,綏稜縣共引進資金26億元,新上項目174個。全縣木材加工企業200餘戶,精深加工企業37戶,其中地板加工企業12戶,萬噸冷庫和冷凍食品批發項目開工建設,兩個年產20萬立方米陶粒及混凝土製品項目投入生產。

第三產業

截至2010年,綏稜縣已開發各類旅遊景點、景觀20餘個,漂流項目年接待遊客近萬人;手工藝品產業日益知名,從事黑陶研發和生產的企業發展到5家,產品達到六大類近千個品種。草柳編企業已經發展到10戶,全縣從業人員達到4000人。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2010年,綏稜縣城鎮和農村有線數位電視入戶率分別達到70%和65%。城鎮主次幹道全部實現硬化和綠化;開發綜合樓200多萬平方米,主要街道和樓體全部實現亮化;主要路口和重點單位實現網路監控;全縣建設通鄉通村屯道路1538公里,基本實現村村通白色路面;累計投入資金8000多萬元。新建了運動休閒廣場、文化廣場和植物園。
玉清道觀玉清道觀

教育事業

2010年,綏稜縣教育“兩基”達標工作通過國家驗收,高中升本科進段率達到46.6%以上,位於全市前列。新建了職業技術學校和實訓基地。

醫療衛生

2010年,綏稜縣完成了9個鄉鎮衛生院和8個鄉鎮文化站建設。全縣鄉鎮計畫生育服務站建設基本完成,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十一五規劃目標範圍內。

社會保障

2010年,綏稜縣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覆蓋率提高12.5%。新農合、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新農保試點使農戶提前10年享受到養老保險待遇。

生態建設

2010年,綏稜縣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等約束性指標控制在省市下達的目標範圍之內,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綜合能耗0.925噸標準煤,城鎮綠化覆蓋率3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8平方米,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51%,比“十五”期末提高1個百分點。

旅遊資源

綏稜縣旅遊資源豐富,生態文化全國聞名,有“國家園林縣城”、“全省文化工作先進縣”、“全省文明村鎮建設先進縣標兵”的美譽。先後打造出了東北湖公園、植物園、金斗灣、青雲寺等一批生態文化產品。該縣的黑陶、草柳編、農民畫、米醋、二人轉等民俗文化已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黑陶製作工藝”正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該縣還是國家二級革命老區,紅色旅遊開發潛力巨大。地處四平山老金溝曾是北滿省委所在地,生態小鎮上集的天放村是抗日英雄於天放戰鬥過的地方。大青觀、白馬石都是東北抗聯重要的後方營地和著名的東北抗聯會師之地。
四平山
四平山,海拔627米,是綏稜境內最高的山峰,山體由白堊系花崗岩構成,面積8平方公里。
大興村朝鮮新居大興村朝鮮新居
大青觀
大青觀,海拔382米,山體由白堊系白崗質花崗岩構成,面積10平方公里。
閣山玉清宮道觀
閣山玉清宮道觀位於閣山正南面山坡,地勢開闊,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自然形成四級緩台,是建設宗教廟宇的最佳位置。目前已建成慈雲殿一座,面積88平方米;護法殿一座,面積44平方米,這兩座殿位於一級緩台。另有一座三清殿面積20平方米,作為玉清宮道觀主建築,規模較小,不能滿足信徒、遊客參拜、遊覽得需要。整座道觀內共有道士2名,固定信徒上百人,年接待遊客上千人。
上集南湖公園
上集南湖公園位於上集鎮南側,公園占地14.3萬平方米,以回歸自然為主題,分為南、北兩個園區。

著名人物

綏稜縣著名人物有:趙尚志於天放、金策、陳雷等

城市榮譽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為第一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