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尾鯉,又稱白須公魚,馬來西亞稱Baung。頭部扁平呈圓錐形,軀幹部回柱形,背部較高。背鰭棘後緣有倒刺,胸鰭棘前緣有鋸齒,後緣鋸齒粗大。有脂鰭,鰭基與臀鰭相當。尾鰭分叉,上葉延長成絲狀。有須4對,包括鼻須1對,上領須l對,下領須2對,其中上領須很長,末端超過腹鰭伸達臀鰭附近,絲尾鱯為高度瀕危動物。
絲尾鱯分布於我國瀾滄江水系及下游的湄公河流域,體型較大,為原產地著名的食用魚,同時外型美觀,可作為觀賞魚。
基本介紹
簡介,生物學特性,外部形態,生活習性,生長、繁殖,絲尾鱯人工飼養,養殖條件,種苗放養,飼養管理,魚病防治,越冬水溫要求,絲尾鱯營養與食用,絲尾鱯營養價值,絲尾鱯食用,品種簡介,外貌特徵,
簡介
絲尾鱯(hù)(Mystus wyckioides Chaux et Fang)地方名為長鬍子魚。分類上屬於鮎形目、鱨科、鱯屬。在國內為雲南的土著種,僅分布於瀾滄江水系的支流中,瀾滄江幹流中少見。絲尾鱯體色美觀,背部為青色,體側泛淡藍色,逐漸轉淺,至腹部為白色。背鰭、腹鰭、臀鰭外緣略紅,尾鰭紅色。其肉質細嫩雪白,味道鮮美,無肌間刺、腹膜為白色,最大個體可達10千克以上,在雲南的西雙版納、普洱等地屬最名貴的野生魚類之一。絲尾鱯魚苗較易培育,成活率高,無鮎形目魚類常見的相互殘殺現象。絲尾鱯喜集群生活,可適當密養,而且生長速度較快,成本低正常培育1個月魚苗全長可達5厘米。通過食性轉化,可食顆粒飼料。其食性雜,飼料容易解決。一、生物學特性1.生活習性絲尾鱯屬溫水性魚類,生活溫度為15~37℃,最適溫度26~32℃,低於15℃明顯不適,14℃魚體失去平衡。最適pH範圍6.5~8.5,對水中溶解氧要求不高。絲尾鱯屬底層魚類,白天集群生活,晚間才分散覓食,較易起捕。該魚是以動物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天然條件下,幼魚以浮游生物為食,成魚則以小魚、水生昆蟲、水蚯蚓等為食。人工條件下,可攝食。
生物學特性
外部形態
頭部扁平呈圓錐形,軀幹部圓柱形,背部較高。背鰭棘後緣有倒刺,胸鰭棘前緣有鋸齒,後緣鋸齒粗大。有脂鰭,鰭基與臀鰭相當。尾鰭分叉,上葉延長成絲狀。有須4對,包括鼻須1對,上頜須1對,下頜須2對,其中上頜須很長,末端超過腹鰭伸達臀鰭附近。體裸露無鱗,側線完全。體色發灰,腹部銀白,體表及鰭上均無黑斑。
生活習性
絲尾鱯屬熱水性魚類,生活溫度為15℃~37℃,最適溫度26℃~32℃,低於15℃明顯不適,14℃魚體失去平衡。pH6.5~8.5,對水中溶解氧要求不高。屬底層魚類,集群特性明顯,較易起捕。在馬來西亞,絲尾鱯通常分布在河口受潮汐影響的河段直到上游的緩流水域,也棲息於稻田附近的渠道。喜歡棲息於不是非常清澈的水域,水深達2~4米。沒有泥漿的湖泊或水壩的岸邊水域是它們的首選棲身地。
生長、繁殖
長速較快,個體較大,當年苗種可長至150g以上,天然水域常見個體0.4~2.5Kg。雌魚32.5~35.5cm,雄魚35.5~38.5cm開始性成熟。在馬來西亞,絲尾鱯共有兩個主要繁殖期,首階段為2~4月,第二階段為8~11月。
絲尾鱯人工飼養
絲尾鱯(鬍子魚),西雙版納州2007年人工繁殖技術獲得成功,勐臘縣於2009年由縣水產部門引進人工養殖研究,對該魚進行了近三年的精心養殖示範,探索總結了池塘養殖絲尾鱯的技術。
絲尾鱯適應能力較強,較耐低氧,飼料容易解決,病害少,易起捕,養殖產量高,適合池塘主養、混養、網箱和流水池高密度養殖;池塘主養畝產量可達1000千克以上,為推進勐臘縣已啟動的絲尾鱯推廣養殖項目,現就絲尾鱯相關養殖技術作如下介紹,供特種水產養殖愛好者參考使用:
養殖條件
絲尾鱯對池塘養殖條件要求不嚴,一般養殖家魚的池塘均可養殖。高產池要求水源好,池水pH值為6.5-8.5,排灌水方便,面積4-10畝,水深1.3-2.0米,並配備1-2台1.5千瓦的葉輪式增氧機。種苗放養前5—7天用生石灰徹底消毒,以清除雜魚及有害微生物,待藥性消失後開始放苗。
種苗放養
絲尾鱯喜集群,可密養。池塘主養一般每畝放養規格7厘米以上的絲尾鱯魚種1200-2000尾,並配養花白鰱魚種各50-70尾,以控制水質。微流水養殖池可每畝放養2000-3000尾。混養池一般畝放大規格的絲尾鱯苗種50-150尾。
飼養管理
絲尾鱯是以動物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可用野雜魚和人工配合飼料飼養,人工配合飼料粗蛋白含量為40%。每日投餵兩次,配合飼料日投餵量按魚體重的2%—4%計算,上下午各投餵一次,並視天氣及魚的攝食情況而適當增減,飼料的投餵要遵從定質、定量、定時和定位的“四定”原則。保持良好的水質條件,每畝可用15-20千克的生石灰溶水全池潑灑,調節池水pH值,每月1—2次;用有益微生態製劑改善池塘微生物結構,控制有害物質,防病效果較好。
魚病防治
絲尾鱯抗病力強,成魚養殖期很少發病,但因水質惡化、運輸起捕受傷、溶氧嚴重不足、飼餵不當等因素的影響也可能得病,魚病防治就是儘量避免以上因素的出現。育苗期出現的魚病主要有爛尾病和小瓜蟲病。因長途運輸受傷感染細菌引起的爛尾病可用0.5ppm的呋喃唑酮全池潑灑池水和口服抗生素的辦法來控制;小瓜蟲病對魚苗成活率影響很大,應積極治療,用0.3-0.4ppm的硝酸亞汞浸泡魚體20-30分鐘,治療效果較好。
越冬水溫要求
絲尾鱯屬熱水性魚類,15℃時表現不適,14℃時魚體失去平衡,並逐漸死亡,因此,進入冬季放養密度要根據越冬池自然條件及魚種大小確定,條件較好的越冬池,6—10厘米的魚種每畝放養5—10萬尾,50-100克的魚種每畝可放養7000-10000尾。越冬期間適當加注新水和排污換水,保持水質良好。每隔10-15天潑生石灰一次,用量15公斤/畝·米,視天氣、水溫情況適量投飼,儘量避免剩料造成池水污染。越冬期保持水溫不能低於16℃。適時開增氧機,保證越冬池溶氧充足。
絲尾鱯營養與食用
絲尾鱯營養價值
絲尾鱯食用
(1)絲尾鱯的製作材料:
主料:絲尾鱯1000克
輔料:黃豆芽50克,乳黃瓜30克
(2)絲尾鱯的特色:
脆嫩鮮爽,清淡可口。
(3)絲尾鱯的做法:
2. 魚頭朝前,魚肚朝左,左手按住魚身,右手將刀緊貼魚背骨由鰓後片到尾,把肋刺拉斷,用同樣方法片下另一面;
3. 所剔下的兩片魚肉皮朝下平放案板上,片去肋刺;
4. 再用刀緊貼魚皮平刀片進,左手抓住魚皮,右手的刀向前推進,剔下魚皮,剩下的就是淨魚肉;
5. 將魚肉片成薄片,切成長3 厘米的細絲;
6. 魚絲浸於上等陳醋內,待魚絲成粉白色時,取出裝盤待用;
7. 將豆芽兩頭掐去,洗淨;
8. 黃瓜洗淨,切成細絲待用;
9. 將黃瓜、香菜、糖蒜、生薑分別榨取出汁;
10. 將榨取各味汁同香油兌在一起,調成調味汁;
11. 將豆芽、黃瓜香絲放在魚絲中,淋上兌好的汁即可食之。
品種簡介
絲尾鱯被很多人稱作“亞洲紅尾鮎”,其實比真正的紅尾鮎(狗仔鯨)一點不差。如今的絲尾鱯雖然還沒有走進觀賞魚之家,但在雲南當地是非常受關注的著名食用魚。如果它可以走進我們的魚缸,相信一定會受到歡迎。
外貌特徵
絲尾鱯分布於我國瀾滄江水系及下游的湄公河流域。這種魚的體型及其雄壯,體長達到130厘米,體重86千克;顏色也十分冷艷,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絲尾鱯體呈淺灰色,腹部潔白,它的外觀和巨鮎科相似,但頭部更長、口裂更大。尤其鮮明的是它的一對吻須潔白,且向後延伸極長,直達臀部,因此在當地它被稱為“白須公魚”。而更驚艷的則是它的尾鰭,鮮紅欲滴,上半葉鰭尖還有明顯的拉絲,這便是“絲尾鱯”名稱的由來。
想像一下它遊動在你的魚缸中,灰身紅尾充滿時尚的優雅都市風格,飄逸的白色長須則如銀線般拖曳在身體左右,是不是很讓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