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科創走廊發展規劃》是由紹興市政府、省發改委、省科技廳聯合發布的規劃,從3個層面確定了紹興科創走廊的功能定位。
2022年11月4日,《紹興科創走廊發展規劃》發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紹興科創走廊發展規劃
- 發布單位:紹興市政府、省發改委、省科技廳
- 發布時間:2022年11月4日
《紹興科創走廊發展規劃》是由紹興市政府、省發改委、省科技廳聯合發布的規劃,從3個層面確定了紹興科創走廊的功能定位。
2022年11月4日,《紹興科創走廊發展規劃》發布。
《紹興科創走廊發展規劃》是由紹興市政府、省發改委、省科技廳聯合發布的規劃,從3個層面確定了紹興科創走廊的功能定位。2022年11月4日,《紹興科創走廊發展規劃》發布。發布單位紹興市政府、省發改委、省科技廳。1內容介紹《紹...
探索大都市區共商共建共享機制,強化中心城市在區域一體化發展中的主導作用。 高水平推進新區建設。按照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和產、城、人、文“四位一體”的理念,統籌推進產業、城市、生態功能布局,高水平加快建設杭州錢塘新區、寧波前灣新區、紹興濱海新區、湖州南太湖新區、台州台州灣新區、金華金義新區等,...
支持寧波甬江科創大走廊聚焦新材料、智慧型經濟領域,溫州環大羅山科創走廊聚焦生命健康、智慧型裝備領域,嘉興G60科創走廊聚焦數字科創,浙中科創大走廊聚焦信創產業和智聯健康產業,打造各具特色的科創高地。推動紹興、台州灣科創走廊建設,謀劃建設湖州、衢州、舟山、麗水等科創平台。(三)推動高新區打造產業創新高地。推進...
加強全省人才發展平台統籌布局,強化差別化的政策激勵,集中力量辦大事,將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打造成為面向世界、引領未來、服務全國、帶動全省的創新策源地。深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加快建設寧波甬江、G60(浙江段)、溫州環大羅山、浙中和紹興等科創大走廊。實施高新區高質量發展行動計畫,建設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園區...
圍繞打造千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重點主攻先進半導體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等關鍵戰略材料,做優做強化工、有色金屬、輕紡等傳統領域先進基礎材料,謀劃布局石墨烯等前沿新材料,形成溫州、湖州、嘉興、紹興、衢州等地協同發展的產業布局。安排重大建設項目4個,“十四五”計畫投資350億元,重點推進正威...
《方案》明確,兩市將重點打造前灣新區—濱海新區高端產業協作聯動區、甬紹四明山生態文旅休閒體驗區和義甬舟開放大通道甬紹合作先行區三大聯動區塊,將甬紹一體化合作先行區打造成長三角南翼現代化都市區連綿帶、甬紹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根據《方案》,兩市將推動寧波前灣新區、紹興濱海新區在規劃管理、人才交流...
1.大力提升海洋科創平台能級。推進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及寧波甬江、G60(浙江段)、溫州環大羅山、浙中、紹興等科創走廊建設,謀劃建設湖州、衢州、舟山、台州、麗水等涉海科創平台。高水平建設省海洋科學院,支持寧波建設國內一流的海洋科研機構。加快省大灣區(智慧海洋)創新發展中心、海洋新材料實驗室(籌)等新型...
深入實施創新強省首位戰略,積極發展研究開發、科技中介、智慧財產權、創業孵化、科技諮詢、科技金融等,打造標桿型省級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最佳化全過程創新創業服務,構建完善科技服務體系。深化杭州、寧波溫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加快建設杭州城西、寧波甬江、嘉興G60、溫州環大羅山、浙中、紹興、台州灣、浙西南等科創...
深入實施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國家戰略,統籌沿海港口、海灣、海島資源,協同推進全省港口整合。整合提升舟山、寧波、杭州、嘉興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和杭州、寧波北侖、大榭、溫州、紹興袍江、柯橋、嘉興、湖州等開發區,高水平建設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和對外科技合作走廊、寧波國際海洋生態科技城和新材料科技城、嘉興秀洲高新...
規劃全文 為貫徹落實《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規劃綱要》,推動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制定本規劃。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加強長三角區域創新一體化為主線,以“科創+...
共同提升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合作發展水平,規劃建設環杭州灣高新技術產業帶,加快推進杭州城西、寧波甬江、嘉興G60等科創大走廊建設,支持打造溫州環大羅山、台州灣、紹興、金義等科創廊道及滬湖綠色智造廊道。加快建設杭州、寧波溫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爭取自主創新示範區擴區提升。推動科技創新資源開放共享。共同打造...
國土空間規劃包括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第三條 國土空間規劃工作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兼顧、生態優先、節約集約、協同治理、數字賦能的原則,最佳化國土空間結構和布局,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布局,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落地實施提供空間保障。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國土空間...
發揮龍頭企業引領、帶動作用,共同打造優勢互補、分工協作、融合發展新格局,培育形成一批技術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百億級新星產業群。最佳化產業布局 引導新材料製造業向省級和國家級高新園區、經濟開發區、產業集聚區及相關科技新城、智造新城、工業園區集聚,發揮寧波、嘉興、紹興、金華、衢州、舟山等地產業基礎優勢,...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戰略部署,編制本規劃綱要。規劃範圍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積35.8萬平方公里)。以上海市,江蘇省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揚州、鎮江、鹽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寧波、溫州、湖州、嘉興、紹興、金華、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蕪湖、...
(二)加強統籌協調。加強與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銜接,與國家“十四五”綜合交通發展規劃、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協同,緊密對接國土空間規劃等。統籌編制公路、水運、機場、運輸等子規劃。(三)加強規劃執行。充分發揮省交通強省建設領導小組作用,專班化運作、項目化推進、清單化管理,確保規劃執行良好...
推進金融資本、人才、科技等要素集聚,培育和發展一批高端的總部金融機構、財富管理機構、私募投資基金、金融科技公司和專業性服務機構。推動錢塘江金融港灣和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互動發展,持續開展有影響力的金融主題活動。拓展錢塘江金融港灣發展空間布局。以錢塘江金融港灣核心區為引領,輻射帶動紹興聯動區和寧波、湖州、...
各地健康產業對地方經濟發展的貢獻不斷增強,杭州、溫州、紹興、金華、衢州、台州、麗水7個地市的健康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5%,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重點領域亮點紛呈。健康數位化加快轉型,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設不斷完善,醫療人工智慧發展迅速,浙江省智慧健康入選全國2018年度醫改十大新舉措,浙一網際網路...
探索建設科創板智慧財產權加速器,培育一批科創型上市企業。加大國有企業創造評價激勵,探索建立經營業績、智慧財產權和創新並重的國有企業考評模式。大力推進工業企業技術創新和品牌創新,實施規上工業企業發明專利清零計畫。以共建專利池、形成智慧財產權聯盟等形式,強化大中小企業的智慧財產權融合發展,推進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畫。...
省推進錢塘江金融港灣建設聯席會議關於印發《錢塘江金融港灣發展實施計畫(2021-2025)》的通知 浙金融港灣發〔2021〕4 號 杭州、寧波、湖州、嘉興、紹興、舟山市人民政府,有關單位:經省政府同意,現將《錢塘江金融港灣發展實施計畫(2021-2025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落實。省推進錢塘江金融港灣建設聯席會議 ...
構築產業鏈生態網路,深化“三服務”產業賦能活動,在醫藥產業集聚區布局醫藥創新和審評柔性服務站,助力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杭州錢塘區、紹興濱海新區、浙東南化學原料藥產業基地、湖州美妝小鎮、台州仙居醫械小鎮、江南藥鎮等醫藥產業集群和特色小鎮加速發展。建設醫藥科創數字賦能平台,推動產業與政策、技術、服務“三...
鏡湖新區地處長三角“金南翼”,西鄰杭州,東連寧波,北接上海,是紹興唱好“雙城計”中的新城核心,也是“一區兩廊”即“濱海新區,科創大走廊、文創大走廊”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紹興融入杭州大灣區的“橋頭堡”。發展定位 按照“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以及浙江省“五大都市區核心區宜居之城重大平台”、杭州...
寧波國際海洋生態科技城、寧波航天智慧科技城、寧波杭州灣高性能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寧波江北光電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舟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舟山海洋科學城、舟山船舶裝備高新產業園區、金華國際科技城、義烏科創新區、金義科創走廊、紹興城北科創大走廊等創新平台,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的區域規劃建設...
“兩極”是指增強杭州、寧波兩大都市區輻射帶動作用,帶動環杭州灣經濟區高質量發展。“三廊”是指建設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寧波甬江科創大走廊、嘉興G60科創大走廊。“四新區”是打造杭州錢塘新區、寧波前灣新區、紹興濱海新區、湖州南太湖新區,把新區建設成為產城融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區。微觀層面:浙...
行動計畫 科創高地共建行動 推動五市間互設飛地孵化器、託管型孵化器等創新創業載體,打造跨區域創新資源交流平台和長三角區域引 領性科技創新策源地;推動科創大走廊協同聯動,以寧波甬江科創區為引 領,協同聯動四市科創平台,集聚高端創新要素,輻射帶動區域創新發展,探索跨區合作和協同管理模式。推進中科院寧波材料所(...
作為一個已有將近20年發展歷史的產業區,江東新區絕對算得上是其他幾個新區的“老大哥”,發展時間早的優勢顯而易見,劣勢當然也是存在的,那就是大江東現存一批傳統製造企業,這些企業該如何轉型升級,將會是江東新區規劃中不可避免的課題。著手新區規劃的杭州市發改委規劃處表示,江東新區將會在大江東產業聚集區現有...
深入實施“鯤鵬行動”等重點人才計畫,加大對基礎研究人才、領軍型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支持力度,培養卓越工程師、高技能人才隊伍,打造戰略人才力量。建設更具吸引力人才平台,支持杭州、寧波人才高地和溫州等區域性人才高地建設,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綜合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工作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貢獻度。三要打造數字經濟...
“兩極”是指增強杭州、寧波兩大都市區輻射帶動作用,帶動環杭州灣經濟區高質量發展。“三廊”是指建設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寧波甬江科創大走廊、嘉興G60科創大走廊。“四新區”是打造杭州錢塘新區、寧波前灣新區、紹興濱海新區、湖州南太湖新區,把新區建設成為產城融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新區。
杭州捷運5號線首通段通車後,杭州捷運運營里程增加到135.3千米,捷運線網首次覆蓋拱墅區上塘、拱宸橋、小河、和睦、祥符,西湖區蔣村及餘杭區五常、倉前區塊,人口密集的杭州城北區域捷運“空白”歷史畫上了句號,城西科創大走廊和城北區域的發展將如虎添翼,市民出行將會更快捷、更舒適。(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基本...
根據上海大都市圈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上海大都市圈包括上海市,江蘇省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南通市、鹽城市、泰州市,浙江省杭州市、嘉興市、湖州市、紹興市、寧波市、舟山市,安徽省宣城市共14個城市。《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規劃的上海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近滬區域、蘇錫常都市圈。歷史沿革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