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景區

紹興景區

古鎮紹興,位於寧紹平原西部,紹興古稱會稽,始建於公元前490年。春秋時代為越國都城,南宋時兩度作為臨時首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紹興景區
  • 地理位置:寧紹平原西部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建造時間:前490年前490年
發展歷史,主要景點,魯迅故里,東湖洞橋,歷史人物,地圖信息,

發展歷史

紹興古稱會稽,始建於公元前490年。春秋時代為越國都城,南宋時兩度作為臨時首都。1131年,宋高宗趙構把當時的越州作為臨時首都,改年號為紹興,寄託“紹祚中興”之意,並把越州改名為紹興,紹興由此得名。大禹治水和越王句(音“勾”)踐臥薪嘗膽等故事都發生在紹興。
紹興位於寧紹平原西部,位於北緯29度14分至30度16分,東經119度53分至121度14分,南接峰巒起伏的會稽山,北瀕水浩淼的杭州灣,東起曹娥江,相抵浦陽江。總面積7901平方公里,市區面積101平方公里。境內河湖縱橫,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物產豐富,是個著名的魚米之鄉。這裡有浙東運河和杭甬鐵路經過,公路四通八達,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境內四季分明,氣候濕潤,光照充足,年平均溫度16.4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
紹興,位於杭州灣南岸,寧紹平原西部。氣候濕潤,山川靈秀。境內的馬鞍市橋仙人山鳳凰墩新石時代文化遺址,距今約五千年。紹興先民們篳路藍 縷,創造了燦爛的史前文化。
以市橋居民為代表的紹興先民,依山濱海,勞動生息。犁耕技術已經普及,以水稻為主的農 作物大量種植,在穩固的農業經濟基礎上,制石、制陶手工業更趨專業化,犁、錛、刀等石質生產工具,鼎、豆、盤等陶質生活用品種類齊備、型 制規整。制玉手工業興起,玉鐲、玉管珠、玉錐 形飾精緻典雅。紹興是中國東南沿海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200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七百八十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占全省的八分之一人均1.8萬元,城鎮居民人均支配收入9422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4982元。

主要景點

魯迅故里

一代文學巨擘魯迅的許多作品中都反映了紹興文化濃郁的地方性色彩,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孔乙己的茴香豆到故鄉的社戲,隨處可見魯迅文化中的故鄉情結。遊覽紹興,也許就是一次魯迅文化的懷舊之旅,站在河邊,你可以看到戴著小氈帽的船夫以及戴著銀項圈的玩童;邁進鹹亨酒店,你可以嘗嘗正宗的茴香豆;回到鄉間,去看一場傳統的社戲……
紹興就是這樣一座地方色彩很濃的著名水城。悠悠古纖道上,綠水晶瑩,石橋飛架,輕舟穿梭,有大小河流1900公里,橋樑4000餘座,構成典型的江南水鄉景色。

東湖洞橋

東湖洞橋相映,水碧於天;五泄溪泉飛成瀑,五折方下;柯岩石景,鬼斧神工;蘭亭以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而被稱為書法勝地;沈園則因陸游、唐琬的愛情悲劇使後來者嗟嘆不已;此外還有唐代纖道,南宋六陵,明清石拱橋以及與此相關聯的紹興風土人情,以烏蓬船烏氈帽、烏乾菜為代表,在數千年的歷史演變中,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並呈現獨特的地方風采,令人仰慕神往。
首批中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那裡的青山綠水閃耀著明淨秀麗的色彩,那裡的屋宇殿堂散發著古老文化的芳香,那裡的大街小巷保存著民族英傑活動的遺蹟,那裡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蘭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紹興境內河湖縱橫密布,故又有“水鄉澤國”、“橋都水城”之稱。古城紹興,正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著國內外廣大的瀏覽者。

歷史人物

紹興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景色秀麗,物產豐富,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相傳4000多年前的夏朝,大禹為治水曾兩次躬臨紹興,治平了水土,故至今尚存禹陵勝跡。
春秋戰國時,越王勾踐建都紹興,臥薪嘗膽時,“越池”一度成為我國東部政治文化中心。漢代置都稽州,隋朝改稱吳州,唐朝又改稱越州,南宋時改為紹興府,沿襲至今。紹興人傑地靈,歷史上湧現出許多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文學家,如秋瑾、魯迅、蔡元培、周恩來等。

地圖信息

地址:鏡嶺鎮雅莊村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