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粉層是和禾穀類作物種子皮層的最內層,位於種皮和胚乳之間,占種子總質量的7%至9%,禾穀類作物中高營養價值的生理活性成分(如:膳食纖維、礦物質、有益脂類、維生素、酚酸類和木酚素等)就集中在糊粉層中,其20%的純糊粉層相當於全糧的營養。在磨粉過程中,小麥和水稻的糊粉層通常與外殼粘連在一起剝離成為麩皮,糊粉層極難物理剝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糊粉層
- 外文名:Aleurone Layer
- 組成:高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礦物質
- 位於:小麥種子胚乳的最外層組織
糊粉層是和禾穀類作物種子皮層的最內層,位於種皮和胚乳之間,占種子總質量的7%至9%,禾穀類作物中高營養價值的生理活性成分(如:膳食纖維、礦物質、有益脂類、維生素、酚酸類和木酚素等)就集中在糊粉層中,其20%的純糊粉層相當於全糧的營養。在磨粉過程中,小麥和水稻的糊粉層通常與外殼粘連在一起剝離成為麩皮,糊粉層極難物理剝離。
糊粉層是和禾穀類作物種子皮層的最內層,位於種皮和胚乳之間,占種子總質量的7%至9%,禾穀類作物中高營養價值的生理活性成分(如:膳食纖維、礦物質、有益脂類、...
小麥糊粉層亦稱外胚乳,是小麥籽粒皮層的最內層細胞,位於小麥籽粒種皮和胚乳之間。糊粉層只占麥粒總質量的7%-9%,但其營養成分含量卻占小麥總營養的60-70%。小麥...
糊粉粒 植物細胞內儲藏蛋白質的結構,具有消化的作用。每個糊粉粒是一個液泡,其中儲藏的蛋白質。無定形的蛋白質常被一層膜包裹成圓球形顆粒(結晶的蛋白質因具有...
含有大量糊粉粒的細胞層,見於禾本科(Gra- mineae)(竹類在內)種皮的內側。是由胚乳周邊細胞分化形成的。...
麥粒糊粉層主要是在麥皮和胚乳之間,內含豐富的膳食纖維。麥粒糊粉層在胃腸內吸收水分後體積增大,使人產生飽腹感,延緩葡萄糖和脂肪的吸收,使血糖和血脂水平下降;...
胚芽米原來是有企業標準規定為:胚芽留存率達到80%,留存量達到30%,糊粉層及以外的米糠層去淨率達到國家標準原為75%(現為90%)以上,但一般企業工藝生產都很難...
玉米籽粒果皮下的一層至幾層細胞,叫作蛋白質層或糊粉層。普通大田玉米的糊粉層是無色的,但在特定遺傳背景下,只要出現至少九個顯性基因,糊粉層就會表現紫色。九...
l 糊粉層是胚乳表層細胞停止分裂後,是由胚乳表層細胞吸收並積累礦質、脂類、蛋白質等物質後轉化來的,糊粉層又可細分為糊粉層和亞糊粉層,是胚乳的最外層組織,...
由於穀皮、糊粉層、胚芽含有大量維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纖維和不飽和脂肪酸等,因此常食用粗米有利於人體新陳代謝以及內分泌。因其胚乳被粗纖維組織包裹,碳水化合物...
飲泰思通顆粒以麥粒糊粉層(3F-AC)、木糖醇、茯苓等為主要原料精製而成,是一種具有保健功能的新型腸道蠕動劑,通過調理胃腸道功能幫助恢復胃腸自然蠕動能力,起到...
米胚芽粉是從當季新鮮優質稻穀中提取的天然營養食物,運用專利工藝留存,非常的營養珍貴。米胚芽粉是由稻穀中糊粉層和胚芽組成的,富含豐富的膳食纖維,脂多糖、谷維素...
稻米因營養全面而均衡自古就成為了人類主食,其胚與糊粉層被公認為“人類的營養寶庫”,可廣泛用於主食、保健食品、休閒食品等原料領域,稱之為“米珍”恰如其分“。...
燕麥中的β-(1→3,1→4)葡聚糖簡稱燕麥β-葡聚糖,是存在於燕麥胚乳和糊粉層細胞壁的一種非澱粉多糖。它由單體β-D-吡喃葡萄糖,通過β-(1→3)和β-(1...
留有胚與糊粉層的大米飯含有人體90%的必需營養元素,且各種營養素十分均衡,所以是最佳主食。米飯的面世,可追溯至粥。由於烹煮粥水控制水量的要求比米飯低,上古的...
米糠(現行國家標準米糠)主要是由果皮、種皮、外胚乳、糊粉層和胚加工製成的,因此在加工過程中會混進少量的稻殼和一定量的灰塵和微生物,所以只能用於飼料,是稻穀...
當前是由NY/T 122-1989(現行國內)標準 《米糠》(含油約18%,由稻殼、灰塵、微生物及分泌物、果皮、種皮、外胚乳、糊粉層、胚等構成)製取的GB 19112—2003...
許多基因影響同一單位性狀的現象稱為“多因一效(multigenic effect)”。 在生物界,多因一效現象很普遍,如:玉米糊粉層的顏色涉及7對等位基因;玉米葉綠素的形成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