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刻

竹刻

竹刻,傳統民間雕刻藝術,用竹根雕成人物及動植物形象,或在竹材、竹器上雕刻文字、圖畫等。通常也指用竹根、竹材、竹器雕刻成的雕塑工藝品。

竹刻主要流行於中國南方各地,明代時的江南竹刻藝術已達到全盛時期,發展為各具特色的兩大流派,一派是以南京竹刻為代表的“金陵派”;一派是以上海嘉定竹刻為代表的“嘉定派”。

2006年5月20日,竹刻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竹刻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Ⅶ-46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上海市、湖南省
歷史源流,主要品種,翻簧竹刻,留青竹刻,工藝技法,技法,工藝,種類,明清流派,總述,嘉定派,金陵派,浙派竹雕,徽派竹雕,其他名家,傳承意義,作品保護,

歷史源流

竹刻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專門藝術。由於不易保存的緣故,在考古發掘中發現甚少。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彩漆龍紋竹佃,是現今已知較早的竹雕器。竹勺以龍紋及編辮紋為飾,並用浮雕、透雕兩種技法,精美而珍貴。《南齊書·明僧紹傳》記載齊高帝賜明僧紹竹根如意筍籜冠。北周庚信《奉報趙王惠酒》詩有“野爐燃樹葉,山杯捧竹根”的詩句,可知當時雕竹製器的概況。唐代竹刻在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五》中記載頗詳,當時的竹刻技藝及作品與當時之金銀鏤鏨、石刻線雕同一意趣,並已出現“留青”的刻法宋代竹刻家詹成所造鳥籠“四面花板,皆於竹片上刻成宮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鳥,纖悉俱備,其細若縷,且玲瓏活動”。其雕藝之高、做工之細、構思之妙,堪為後人楷模,影響深遠。
竹刻竹刻
歷史悠久的竹刻藝術,發展至明代中期成為專門的藝術。
明清時期,中國竹刻工藝日益繁榮。竹刻在盛產竹子的江南地區,出現了上海嘉定與江蘇金陵兩派。兩派竹刻藝術家既從竹根刻圓雕人物,又在竹製筆筒、扇骨上鐫刻,有的還善於利用株皮與膚里的不同質感創造“留青”的特殊藝術效果。金陵派以濮仲謙為首,此派竹刻風格開始簡樸,後漸工細。嘉定派竹刻影響更大,作者大都擅長書畫,用刀如筆,雅俗共賞。
明中期最初僅僅是少數文化水平較高的藝術家致力於竹刻,以後竹刻技藝日臻精湛,他們或父子相傳、或師徒授受、或私自仿效,湧現出既具較高文化修養,又頗有藝術造詣的竹刻家,並雕刻出代表明代最高水平作品,從而使竹刻發展成為一個專門的產業。明代嘉靖、萬曆年間是竹刻工藝興旺時期。著名“竹人”有朱鶴、朱纓、朱稚征祖孫父子。朱氏三代竹刻珍器,能流傳到今天的已屬鳳毛麟角。進上海博物館藏有朱稚征所刻香熏,取材於一截紫竹,下設底座。香熏通體飾以鏤雕仙人練丹圖。所刻人物、器件。風景布局無不得當,人物形態神韻呼之欲出。清代竹刻筆筒,用“角孚”款。由一截天生橢圓扁竹刻就,得自然造化之妙。正面為漁翁夜泊圖,漁夫與隱士神態逼真;水面浪水粼粼,蘆葦折腰;背景則是嵯峨大山、樹木參天、依岩而立、花葉枝蔓,栩栩如生。另一件故宮所藏竹刻珍品“牧牛圖竹雕筆筒”也極為有名氣。作品作者估計為清代嘉定竹人。牧牛圖竹雕筆筒,由一段二節的偏欹竹根雕作,方14厘米,其徑弧曲不一,上下不等。作者因勢隨形,運筆施刀,雕刻成山拗“牧牛”圖景,牧牛圖背景山壁如削,卻又參差凹凸,作者借用其間自然竹節而為窄狹起伏山徑。刻面上有二牛,大牛首出彎角,體魄強壯、小牛逍遙自在,似乎在窺視草間跳躍的昆蟲,形象極為逼真。作者運用竹肌之筋,也很巧妙。刻雕的山體,顯出竹筋的功能,猶如中國畫畫山技法的斧劈皴,平添山勢峻峭、地面苔點密鋪,倍增曠野生趣。
竹刻提梁卣竹刻提梁卣
現代名家李勝得竹刻現代名家李勝得竹刻
竹刻之所以能在明代中期成為專門的藝術,一是竹材廉價易得,二是竹刻名家的出現並形成流派。廉價的竹材欲想與質地高貴的紫檀木、象牙、犀角一比高低,只有在雕刻技法上創新,在器型、裝飾題材上求變、出異,不斷攀登新的藝術高峰。這個過程正是誕生竹刻名家的充分必要條件,同時在當時也形成了兩個竹刻中心,一個是浙江的嘉定(今上海嘉定),一個是江蘇的金陵(今南京)。後人按地域冠以派別,因而就有了以朱鶴為代表的嘉定派和以濮仲謙為代表的金陵派。專家把竹刻藝術的發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明、清前期和清後期。
明代竹刻的技法主要有三種:一是嘉定派以深刻表現高浮雕或圓雕的刻法,代表人物為朱鶴、朱纓、朱稚征,人稱“嘉定三朱”或“朱氏三松”;二是金陵派以淺刻或略施刀鑿即可成器的刻法,代表人物為濮仲謙;三是以留青作陽文花紋的刻法,代表人物為張希黃。
竹刻微雕竹刻微雕
清初至乾隆(1644—1795)劃為竹刻的清前期。單從時間跨度上說,此清前期包括了人們習慣上所分的清初和清中兩個時間段。清前期竹雕十分發達,竹刻藝人繼承了明代的刻法,同時又有不少創新。吳之墦創“薄地陽文”淺浮雕,封錫祿及其…門的圓雕,周顥用刀如運筆陰刻山水、竹石,潘西鳳隨意刮磨而得自然之趣。他們在當時即頗有影響,技藝皆達到了極致,後人效法,無人企及。乾隆時期仿古之風盛行,在竹刻中亦出現了仿青銅器的竹雕,多見巧思,已畢肖古銅器為能事,鼎、卣、尊、壺,無所不備,從清竹雕提梁卣(圖3)可窺見一斑。貼黃器,窮工殫巧,突破了竹材固有的圓筒形狀,使器物形狀豐富多姿,質地有了象牙的感覺。因此可以說清前期是竹刻的鼎盛期。
清後期可能是刻竹者自己不能自畫自刻,須請畫家代為畫稿設計,刻與畫分離,刻竹者成為單純的刻工,只能在竹材的表面落刀做文章,不可能刻去一層求人再畫一層。故此,清後期的竹刻作品,大都是低而淺的陽文或陰文,器型多臂擱、扇骨。相反,昔日流行的圓雕器物,透雕、高浮雕之筆筒、香筒卻難覓蹤影。所以說,清後期的竹刻藝術日漸衰落。清後期載入史冊的竹刻家較清前期多,但堪稱大家的罕見其人。造詣較高的有善刻留青的尚勛和使用“陷地淺刻”的方絮。一些未刻署款之竹刻作品,只要其歷史、藝術價值很高,同名家名作一樣,在竹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主要品種

翻簧竹刻

竹刻之一種。也叫“貼簧”、“竹簧”、“反簧”和“文竹”。將毛竹鋸成竹筒,去節去青,留下一層竹簧,經煮、曬、壓平、膠合成鑲嵌在木胎、竹片上,然後磨光,再在上面雕刻紋樣。內容有人物、山水、花鳥、書法等。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不少清代乾隆重時期的翻簧製品,當時的福建上杭,製作的翻簧器相當精美。此後湖南邵陽成為重要產地。道光鹹豐以後,上海嘉定也成為生產中心之一。浙江黃岩、四川江安,亦是著名產區。翻簧的雕刻,多在很薄的竹簧表面,故以陰紋淺刻為主,亦有施以薄雕的。色澤光潤,類似象牙。產品以實用的茶葉罐、花瓶、檯燈、照相架、首飾盒、文具盒、筆筒和果盤為主。

留青竹刻

竹刻之一。留青,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層青筠,作為雕刻圖紋;然後鏟去圖紋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故名“留青竹刻”。竹青選用深山冬竹,經防霉防蛀工藝處理,成品第面光潤。竹筠潔如玉,竹肌有絲紋,竹筠色淺,年久呈微亮;竹肌年愈久,色愈深,色如琥珀。留青竹刻,宜充分利用這種質地和色澤變化差異,採取青筠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分出層次,形成色彩從深到淺,自然退暈效果。明晦濃淡,因景而施。留青雕刻的筆筒、臂擱、匣盒、扇骨等器物不僅精巧,而且外表潤澤,色澤近似琥珀,歷年越久,竹肌顏色越紅,圖案部分就越突出,如經常把玩摩挲,則光滑如脂,溫潤如玉。
刀功墨趣留青雕刀功墨趣留青雕
留青竹刻始於唐代,到明代後期,竹刻藝術家張希黃髮展了前人的刻法,使留青竹刻突破了以往圖案形式,達到筆墨神韻和雕刻趣味兼備的境界。立葆恂《舊學庵筆記》載其竹刻山水臂擱事,“凡雲氣、夕陽、炊煙,皆就竹皮之色為之。妙造自然。不類刻畫。”道出張希黃運用竹筠之妙。現藏於美國波斯頓美術博物館的“山水樓閣筆筒”,就是他的代表作品。清代竹刻藝術家在繼承明代技法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留青竹刻更注重書畫藝術的效果,藝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但到了清末,竹刻工藝日趨衰退,留青名家不多,佳作也較罕見。
20世紀中期,留青藝術家多聚居上海,如江蘇武進的徐素白、蘇州的支慈庵以及無錫的張韌之等。他們在繼承明、清名家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發展。
徐素白,字根泉,號曉鐘,自幼喜愛刻竹,後以此為專業,表現手法巧妙,刻法精細入微,生動傳神,特別在表現花鳥、草蟲方面有較大的創造。他創作的蜻蜓、蟬、蝴蝶、小鳥等,都有獨特的表現手法。支慈庵能在扇骨上留青刻蠅頭小字,用留青和淺浮雕相結合的手法雕刻繪畫也很精巧。張韌之是少有的女竹刻藝術家,她巧妙地利用了竹青最表面的一層來表現景物的近處和亮光部分,在露出的竹肌上又深刻一層表現遠景,使作品更富有立體感。
江浙地區盛產毛竹,竹刻資源豐富,而留青竹刻取材仍是極嚴格的。必須在秋冬時節入山,選伐4年至5年生的毛竹,要求表皮平整,節長無斑。砍伐時,不能損傷其表皮,根據製作器具需要,鋸斷或劈開刨花擦去竹面油膩,在日光下曬一星期,再放置室內通風處架空陰乾。
雕刻留青,大多先製成器物,然後在竹面上打好畫稿,運用各種雕刻技法操刀。留青竹刻很講究用刀,雕刻刀以彈簧鋼製成,風格不同,用刀也有區別;用於切邊線,用斜口刀;鏟去空白處,用平口刀;刻留青部分,用平口、圓口刀;刻劃毛髮之類,用槽刀。刻劃蜻蜓之類的薄翼,則要把翼筋凸出,薄膜處用圓刀鏟去竹青的十分之七,利用色澤和雕刻深淺的對比,充分表現薄翼透明的質感。如留青竹刻藝術家徐素白先生雕刻的蜻蜓、月季花表現手法巧妙,精細入微,物象質感強烈,清秀典雅,浮然竹上,堪稱留青竹刻之珍品。

工藝技法

技法

陽紋砂地竹刻技法之一。
竹刻 (用陷地淺刻法)竹刻 (用陷地淺刻法)
系陽紋刻法,地作砂粒狀,有細砂地、粗砂地、核桃地、香櫞地(一名桔皮地)等。
薄地陽文竹刻技法之一。
其義有三;一指清代吳魯珍所刻淺浮雕,其刻法淺於明代的高浮雕,故名“薄地陽文”。一指較吳魯珍淺浮雕更低的陽文。近人所謂“薄地陽文”,將花紋以外全部竹地或鄰近花紋四周之竹地颳去,使花紋微微高起,然後雕刻。
陷地深刻竹刻技法之一。一種深刻,比一般深刻更深。竹林表面光素,稱為地,所雕圖像全部刻陷地中,有五六層,始達其最深處,故名“陷地深刻”。此法始於清代前期。
竹刻地紋竹刻技法之一。
其地紋有四;一為光地,即平地。二為空地,即透雕之鏤空地。三為幾何紋地,如雷紋、波紋、鱗紋、錦紋等。四為糙地,即砂地,以形似得名。紋覆地,地承紋,地為紋輔,紋因地成。

工藝

總述
竹雕形式豐富,除了圓雕、浮雕等不同表現形式之外,還引申出留青、貼黃、鑲嵌等工藝。竹雕作品依據品種和產地的不同,在工藝上又各有所長。建築多浮雕,擺件多圓雕,糕板雕則都是陰刻;寧波工以骨嵌著稱,潮州工則以透雕見長。
圓雕
是指完全立體的雕刻,即前後左右均完整雕出景物形象,具有三度空間,在不依附任何背景的情況下,可從四周的任何角度進行欣賞。這種以圓雕技法刻制的器皿,大多是取竹根為材,根據竹的自然形態進行構思和設計,略施雕鏤,使其成為或巧妙、或古樸、或精緻,供人觀賞的藝術品。這種因材施藝的創舉,看似簡單,實極難為。不僅要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卓越的獨創性,還要有極為高超的雕刻技術,兩者之間必須緊密配合。最具代表的要數封氏家族。封氏是竹刻世家,世代相傳多至五六代以上。其中最有名的封錫爵、封錫祿、封錫璋三兄弟,號稱鼎足。他們繼承了朱氏刻竹中的圓雕技藝,以竹根為原料,摹仿現實寫生,所製作的器物多以新奇勝。封錫祿和封錫璋兄弟由於技藝精絕,名聲遠播,被地方官推薦,於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被召入宮,於養心殿服務。
浮雕
是指在平面基礎上雕刻藝術形象,物象近似繪畫,前後體積壓縮。因此,浮雕是介於繪畫和雕刻之間的一種藝術形式。浮雕的製作過程也表明了這一點,即在雕刻前,先將畫稿貼在刻板上,然後依據畫稿進行雕刻。根據浮雕立體程度的差別,可分為“高浮雕”、“淺浮雕”、“薄意雕”、“線雕”等。高浮雕,與圓雕相接近,所雕形象起伏較一般浮雕大,有的局部為圓雕,具有很強的立體感。淺浮雕,與繪畫相接近,所雕刻的想像所起伏較一般浮雕平緩。薄意雕,最淺薄的浮雕,所表現的形象僅是一層平緩的起伏,意到即止。
留青
所謂“留青”,也稱平雕,即是用竹子表面一層青皮雕刻圖案,把圖案之外的青皮鏟去,露出竹肌。竹材幹後始能奏刀,此時表皮已由青轉白。所謂“跡若粉描”,與留青之花紋正合。刻後不須一兩載,表皮即呈淡黃色,但此後變化不大。竹肌則由淡黃而深黃,由深黃而紅紫,故皮、肌色澤之差異會越來越明顯。這種雕刻方法不僅精巧,而且竹器外表色澤瑩潤,經常撫摩掌玩,年代越是久遠,竹肌顏色越是深沉,光滑如脂,溫潤如玉,色澤近似琥珀,同時圖案部分也越清晰突出。這種技法始於唐代,當時雖是留青竹雕的初期階段,所刻紋飾還比較渾樸簡單,但這種技法的出現,顯示出了竹刻藝術的提高與進步。
陰刻
是指所雕的物象低於雕面的水平面的雕刻技法。線刻,在平面的雕面上以陰刻線條造型,與繪畫中白描相似。
微刻
微刻也是竹刻的一種,由於竹子纖維結構,以至於較難在竹子上面進行微刻,故現代雕刻家鮮少可以在竹子上進行微刻,也是微刻較難的一種。很多微刻作品畫面上常常兼有微刻詩詞或文章,此時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微刻文字書法效果重要性,那些雖刻得細微的某些作品無非蟻足一堆,在放大鏡下觀察,波磔點劃,不成樣子,字型或呆板,或歪斜,或扭曲,實不足取。尤其在微刻作品上的微刻功力怎樣,也成了評判微刻作品的成敗。好作品之所以受到人們推崇,除了微刻技法外,究其原因還在於微刻布局而又要表現出鐵劃銀鉤的書法功底。而要在竹子上微刻作品則是難上加難。
透雕
透,意為穿透。透雕又稱通雕。通,意為貫通。有在浮雕基礎上鏤空其底版使圖象空靈突出,分為單面鏤空雕與雙面鏤空雕。有在圓雕基礎上作鏤空透雕,雕出內層的景物。也有平面多層透雕,多的可達五六層。
貼黃
又稱“竹黃”、“翻黃”、“反黃”、“文竹”等。其工藝乃取竹筒內壁之黃色表層翻轉過來,經煮壓、貼上到木製胎骨上使其成器。清中期以來,江蘇嘉定、浙江黃岩、湖南邵陽、四川江安、福建上杭均以製作貼黃著稱。據已知文獻記載,以上杭為較早。貼黃器以木為胎。木胎可隨意造型,故能突破竹材為圓筒形的限制,可以製成各種形狀的器物,並因此而增加其實用價值,所以貼黃器是值得並應該提倡的。不過貼黃甚薄,只能淺刻。一般民間的貼黃器,造型雕飾都比較簡單。但清宮所藏,精工華美,遠非民間者可比。
鑲嵌
為了增加竹木雕的層次感,採用與載體色澤不同的材料通過鑲嵌形成圖案。如嵌牙、嵌玉、嵌石、嵌竹、嵌木、嵌骨、嵌螺鈿、嵌珊瑚、嵌玳瑁、嵌珍珠、嵌瓷等材料。用多種材料鑲嵌在一件作品上,稱“百寶嵌”。
玉竹扇骨微刻(作者:戚欣)玉竹扇骨微刻(作者:戚欣)
扇骨微刻扇骨微刻
竹簧微刻微雕竹簧微刻微雕
葫蘆微刻葫蘆微刻
竹刻
前後赤壁賦前後赤壁賦

種類

竹雕器按其功能大致可分為實用器和陳設擺件兩大類,實用器中以文房用品最為多見,擺件則主要是以人物、動物、植物等為題材的圓雕作品。
實用器
竹雕實用器中文具類屬大宗,如筆筒、臂擱、洗、印章等,其次是杯、壺、盒、爐、香筒等日常用具,此外還可見到竹雕仿古器(如尊)、樂器(如蕭)等。
擺件
以人物、動物、花鳥、如意等為題材的竹雕擺件一直是受人青睞的陳設品,多以竹根採用圓雕、透雕等技法製成。

明清流派

總述

任何藝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總會形成流派。中國竹雕藝術於明末清初成熟後,流派也逐漸形成並展示出來;中國民間收藏的竹雕器件,也不乏明清時期的流派名家作品。

嘉定派

自明代正德、嘉靖之後,竹刻藝術發展十分迅速,幾乎每個時期都有一些傑出的藝術家湧現出來。當時,大部分竹刻高士都集中在江蘇嘉定和金陵一帶,一些士人便將這些精工典雅的作品,根據雕刻技法和風格特徵劃分流派,於是出現了嘉定派。嘉定派生產中心主要是在江蘇嘉定(今上海嘉定區),以“深刀刻法,即奏刀深峻,窪隆淺深,可五六層”為主要特徵,作品能表現出豐富的畫面層次及立體效果,因此在中國竹雕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嘉定派最早的創始人是朱鶴,在嘉定竹刻藝術中,以朱鶴、朱纓、朱稚征祖孫三代最為著名,被譽為“嘉定三朱”。“嘉定三朱”的基本風格,在明代就有評價,稱其“花鳥規撫徐熙寫意,人物山水在馬、夏之間,畫道以南宋正法,刻竹則多崇尚北宋。蓋以刀代筆,為簡老朴茂,逸趣橫生”。這就是說:“嘉定三朱”的竹雕花鳥畫,與五代時期著名畫家徐熙的文人畫一脈相承,注重“水墨”,而且多為粗筆寫意,計有大寫意、小寫意,兼工帶寫等技法,頗能傳達文人的高雅、“野逸”之氣;“嘉定三朱”的竹雕山水畫,與南宋時期著名畫家馬遠、夏圭為代表的畫風相仿。馬遠的山水畫一反北宋山水畫全景式構圖方法,畫面重心偏於邊角,“或峭峰直上而不見其頂,或絕壁直下而不見其腳,或近山參天,近景突出”,屬於截取扼要部分的章法安排。夏圭的畫作亦愛取一邊一角,作“截景式”山水。所以,畫史上有“馬一角、夏半邊”之稱。嘉定三朱竹雕的山水畫面,也是“截景式”,所以逸趣橫生。繼竹刻大家朱鶴之後,其子朱嬰、其孫朱稚征在嘉定竹刻中也頗負盛名。“嘉定三朱”的傳人甚眾,據《嘉定縣誌》、《竹人錄》記載,嘉定派麾下的名手大家不下二三十人,其中,秦一爵、沈兼、吳之瑤、封賜祿、周灝、施天章、顧珏、蔡時敏等,尤為世人所重。嘉定派竹雕得到了清代康雍乾嘉時期(1662-1820),達到了黃金盛世,嘉定由此被稱為“竹刻之鄉”,嘉定派成為名聞遐邇、光耀千秋的竹雕流派,對後世影響深遠。
竹根雕和合二仙(清)竹根雕和合二仙(清)
嘉定派竹雕嘉定派竹雕
嘉定派竹雕當中,由於時代的不同,各人的文化藝術素養又不一樣,所以名家作品都有他們各自的個性特性。

金陵派

明中葉至清道光年間,在竹雕藝術上能與嘉定派齊驅並駕的,是濮澄開創的金陵派。金陵派竹雕以淺金陵派:竹雕松樹形小壺
刻、簡刻為主要特徵。這種技法雕鏤不深而層次不減,表面略加刮磨,卻古樸有味,雖看似了了幾筆,卻意境深遠。金陵派對圓雕運用頗為講究,對材質選擇很嚴,雕刻時善於因形取勢,不多作人工修飾。金陵派還擅長於竹雕書法,使中國的傳統竹雕平添了濃郁的文人氣息。這都是金陵派竹雕藝術的魅力所在,也是它的主要特徵的具體表現。然而,金陵派竹雕自濮澄創立後,得其親授或直接受其影響者寥若晨星。濮澄之後,僅潘西風、方潔的成就最為卓著,名聲日隆,因此被後人視作金陵派藝術承傳的兩大支柱。此後,因嘉定派竹雕在各地盛行而受到一定的衝擊,最終,影響式微,幾近失傳。
金陵派:竹雕松樹形小壺金陵派:竹雕松樹形小壺

浙派竹雕

浙派竹雕藝術是“留青聖手”張希黃開創的。張希黃,本名宗略,字希黃,以字行。浙江嘉興人。張希黃對竹雕藝術的貢獻,主要是改進了唐代以來的傳統“留青”竹雕技法。“留青”又稱“皮雕”,是一種在竹子的“青筠”(青竹皮)上雕刻的技法,即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層竹青雕刻圖紋,鏟去圖紋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以下的肌膚。這種竹雕不僅精巧,而且外表潤澤;經年之後青筠處泛黃,竹膚顏色則愈深,色澤與質地的對比,圖案便神奇地顯出其獨特的韻味。張希黃刀筆之下的“留青”,則是對傳統技法的匪夷所思的改進與發展,他在同一個器件上,採取青筠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以服從畫面內容的需要,分出層次。經年之後形成色彩從深到淺,自然退暈的效果,把毛筆國畫在紙面上體現的濃淡色澤變化,巧妙地反映到竹雕中來,因而使留青圖案突破圖案形色,兼備筆墨神韻和雕刻趣味。他的傳世之作,皆細緻工妙、精美絕倫,其中以“山水樓閣”筆筒最為典型。被稱為“立體的界畫神品”。張希黃以竹的表皮作書畫,成績斐然,人們稱他為“留青聖手”。他的作品,精細的構思和絕妙的製作工藝渾然一體,帶有濃厚的文人氣息,並且影響和帶動了一大批竹雕藝人,最終形成高雅淡泊、巧而不媚的浙派風格,堪與嘉定派、金陵派齊驅並駕。二十世紀中期,留青竹雕的代表刻家多聚居在上海,如浙江吳興的金西崖,江蘇武進的徐素白,蘇州的支慈庵及無錫的張韌之等。

徽派竹雕

徽州古稱“新安”,地處皖南。明清時期,那裡文風日盛,逐步形成業儒傳統,並誕生了著名的“新安文化”。歷史上,徽州不僅以產紙、墨、硯著名,磚雕、木雕、石雕並稱“徽州三雕”,在海內外享有盛譽,而且竹雕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有驕人業績。因此,隨著嘉定、金陵、浙江三個藝術流派的興起,“徽派竹雕”也很快顯明於世。
“徽派竹雕”的代表人物有吳元滿、李希喬、張立夫和程文在等。吳元滿是明末安徽人,精通書法,擅長篆刻,尤喜“六書”研習。因此,竹雕獨顯文字風采,並以金石碑體為主,運刀時都能和運筆一樣得心應手。形成了渾如三代鼎彝的獨特藝術風格。李希喬是清初著名的竹雕大師,號“石鹿山人”,他的竹雕既有吳元滿書法入竹的風緒,又有新創,簡筆刻畫如竹石、人物山水臂擱、筆筒,線條簡潔、流暢,畫面清麗而富有意韻。張立夫是清代道光、鹹豐年間成名的竹雕大師,以多才多藝飲譽江南。以雕版、刻漆為業,多有建樹,竹雕作品也獨具一格。

其他名家

明清兩代的竹雕,除了地區形成的流派藝術之外,還有一些雕刻家在繼承前人、推陳出新方面做出了貢獻,發明了有別於地區流派之外的新技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李耀、張步清、馬根仙、鄧孚嘉、尚勛、時學庭和時鈺兩兄弟等人。

傳承意義

中國古代一門獨有的工藝,由於文人的喜愛和使用,將它推向市場。文人一開始不是以市場為目的,而是為自己欣賞、把玩。但文人是社會的一個標桿,由於文人的推動,就有了社會的追求,進入了市場。在題材上,無論山水人物、花鳥魚蟲,大多寄託了文人的情懷。文人講究意境,所以竹雕的很多意境都跟中國畫非常相似。由於竹雕藝術的成功,深刻地影響到象牙、犀角、紫檀、黃楊這些貴重材料的雕刻,它們都有仿竹器的傾向。
竹刻藝術品因它的局限性,其數量尤其是精品較書畫少得多,因而它的收藏價值頗高。在北京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均有明清時代的竹刻代表作收藏。竹刻是20世紀80年代以後,明清竹雕先後在港台及海外市場形成了收藏熱潮,其行情發展遂影響到中國內地收藏市場。竹刻藝術走向市場後,海內外大型拍賣會屢屢創下竹刻藝術品拍賣成交的高紀錄。
竹刻器物雖是雜項里的一個較小門類,但整體的拍賣成交率很高。數據顯示,1994年到2004年9月,有資料可查證的拍出的竹刻類拍品約700件,總成交額超過3000萬元,成交率達47%。而中國嘉德在2003年秋拍“儷松居長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國藝術品”專場拍賣會中推出的14件竹刻器100%成交,其中有超過半數以上的拍品創下近十年來竹刻器拍賣的歷史最高,如明朱三松竹根雕老僧以264萬元成交,清竹根雕採藥老僧以57.2萬元成交,明朱小松歸去來辭圖筆筒以110萬元成交。
竹刻雖是小器,但往往精雕細琢。竹刻光傳統手法就有透雕、浮雕、圓雕等,創作者不僅要有繪畫、書法等功底,還要練就嫻熟的刀功手法,對綜合素養要求極高。特別是明清時期,名家輩出,風格獨特。因此對後來的藏家來說,明末至清乾隆期間的竹刻作品最為珍貴。

作品保護

歷代傳世竹刻作品,總體數量相應較少,主要原因是竹材易敗壞,很難保存。導致敗壞的因素有物理損傷、化學腐蝕,生物破壞。作品的收藏保護,是針對這些有害因素,採用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
竹刻作品造成物理損傷,有內在因素和外界條件。內在因素是由竹子構造特性所致。竹壁呈薄管狀,管壁主要由纖維細胞和導管細胞等構成維管束的縱向排列,這種排列的構造特性,決定了縱向收縮小,弦向收縮大;加之竹青組織緻密,竹肌、竹黃組織較松,外層、中間層、內層脹縮率差異很大;竹材的薄管壁構造,其弦向抗拉力、抗壓力差。在外界條件如高溫、潮濕、乾燥、機械壓力、拉力、撞擊等影響下,竹刻作品裂痕、破裂、色變、碳化、腐朽。預防物理損傷的辦法是在加工時,一般都要颳去青皮,待竹材幹後,用清漆內外封閉,或用清質油浸漬,防止陽光曝曬、高溫和機械損傷。
竹刻的化學腐蝕,在常溫下,弱酸、弱鹼、鹽類對作品無影響,但竹材長期接觸化學藥品,材料內部吸入酸、鹼、鹽類,易於潮濕,導致物理損傷。在高溫下,酸、鹼、鹽與竹材發生化學反應致變色、碳化、腐朽。竹材在作防蟲處理時,在高溫下一般不宜用酸、鹼、鹽類。塗漆是隔離酸、鹼的一種預防措施。
竹刻作品的生物破壞後果最嚴重,竹材成分中含有可溶性糖類、澱粉、蛋白質、脂肪等,是蟲菌的養料。竹刻的防霉、防蟲主要應把握三個環節:即先期預防措施,加工時的防蟲滅菌處理,貯藏的保護措施。先期預防是從選擇竹種、竹齡、採伐季節著手,新竹要及時進行浸提物質處理,減少菌、蟲的滋生養料。加工時防蟲滅菌辦法是進行物理、化學處理,如採用遠紅外線與烘烤技術殺蟲;或用氮氣、二氧化碳氣體,代換空氣中氧氣達到滅蟲效果;有的採用超低溫冷凍辦法,滅菌效果好,對作品也無損害。化學防霉防蟲辦法是採用浸漬、塗刷或加壓滲透,或空氣熏蒸,使滅蟲藥劑進入竹材內部,達到殺死蟲、菌的效果。塗刷防蟲劑有清漆、蟲膠漆、桐油等;防腐塗刷劑,可用氟矽酸鈉12份,氨水19份,水500份,配製成混合液,也可用濃度4%的五氯醛松節油溶劑加入清漆,配成含0.2一0.5%的五氯酚清漆塗刷。浸漬液有:防霉浸漬液,用苯甲鈉o.5公斤,加入4.4公斤水,竹材浸泡1分鐘,就可以達到防霉效果,且材色更好;另用殺蟲眯1份,托布津1份,水25份的混合液浸泡,防霉效果較佳。廣西全州縣配製的防蟲防霉液,是用濃度0.125~o。166%的亞砷酸鈉注入水池,將竹材浸泡4—8小時,可起到防治效果。印度學者發明世界防腐防蟲劑“CCA”(銅鉻砷防腐劑),或用藥劑中的單鹽硫酸銅氧化鋅浸泡防腐處理,室內防霉防蟲效果可達25~30年。
竹刻的貯藏保護是一項長期工作,竹刻作品套用良好櫥櫃存放,並放入防蟲藥片如樟腦精等,保持一定溫度、濕度,隔離灰塵、飛蟲,定期清潔作品,定期對收藏室除蟲滅菌。據《竹人錄·藏法》介紹:“二三年將生桐油細刷一次,即用棉布揩淨,取其潤澤不枯,如遇風燥烈,不可出玩,防損裂。其色紅如琥珀者為上,鵝油色者並足寶貴,黑為下。收藏得地,三松製作至今完好,誰謂非千百年物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