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刻(無錫留青竹刻)

竹刻(無錫留青竹刻)

竹刻(無錫留青竹刻),江蘇省無錫市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早期無錫留青竹刻以精刻摹縮金石文字為主,其次是鐫刻名家書畫。無錫竹刻家通過運刀的深淺利澀,將書畫的神韻筆意表現得淋漓盡致。作品氣韻高古,清新俊雅,顯示出濃重的文人氣質。

2006年,“無錫留青竹刻”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江蘇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08年6月7日,無錫留青竹刻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Ⅶ-4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刻(無錫留青竹刻)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江蘇省無錫市
  • 遺產編號:Ⅶ-46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製作工序,題材作品,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留青竹刻是竹刻之一種,因其留用竹子表面一層竹青雕刻圖案,然後鏟去圖紋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故名“留青竹刻”。
無錫竹刻歷史久遠,技法多樣,風格清雅古樸,別具特色。早在明代,無錫(江陰)籍竹刻家張希黃即創立留青淺刻山水技法,在中國竹刻史上起到了垂範後世的作用。清代,竹刻工藝在無錫地區流傳不絕,產生了許多重要作品。1915年,無錫籍竹刻家、金石家張瑞芝在無錫市中心復興路開設雙契軒藝坊,由吳稚暉題匾。經過長期發展,無錫竹刻由陰文淺刻發展到留青淺刻、薄地陽文、陽文糙地等多種刻法,以精細、古雅、秀麗謎茅故的藝術特色蜚聲於滬寧沿線。
1949年後,無錫竹刻技法從原先的淺刻向浮雕、透雕、圓雕發展,逐步形成留青淺刻與浮雕、透雕、圓雕熔於一爐的獨特方式,在以留青淺刻為主的江南竹几漏喇匪刻藝苑中獨樹一幟。無錫雙契軒的竹刻家均工書善畫,通詩能文,在實踐中創造出了一大批傳世精品。

文化特徵

無錫留青竹刻的品類有百指、供紙、台屏、掛屏、摺扇、簡冊、楹聯、器皿、擺件。
無錫留青竹刻的主要技法有陰文淺刻、毛雕、留青淺刻、薄地陽文、淺浮雕、高浮雕、透雕、圓雕。
無錫留青竹刻是江南竹文化的精華。無錫留青竹刻藝術由實用竹製品脫胎而來,以文人雅士、書畫藝術家為主要客群,渲染清淡雅致、天然本色的文化氛圍,寄寓超逸高邁的文化情操。

製作工序

無錫留青竹刻在設計和製作理念上主張“以畫法刻竹”,即用中國傳統書畫的構圖戲才棵法則來設計竹刻品的畫面布局,掛屏、臂擱可看作中國書畫中的立軸,扇骨、鎮紙可看作屏條,而筆筒圖樣拓展開來,則可看作橫披、手卷或通景屏一類。竹刻的款識和鈐印格式也與書畫別無二致。留青淺刻的人物肉體裸露部分常用陽文線刻手法來處理,線條挺括、流暢、精美,這和國畫中的工筆線描相近。在陰文淺刻中,竹刻藝人則用刀痕的深淺,起底的平糙起煮蜜棗伏、生澀圓潤來表現中國水墨寫意畫和中國書法的筆墨韻味。

題材作品

無錫留青竹刻的代表性作品有留青淺刻《山水筆筒》、陰文淺刻《吳昌碩書畫扇骨》、留青淺刻《駿馬圖臂擱》、留青淺刻《金文臂擱》、浮雕《蔬果擺件》、陰文淺刻章腿戶《張大千書畫扇骨》、留青淺刻《雨後春筍臂擱》、透雕《梅竹扇骨》、浮雕《秋蟬》、留青淺刻《櫻花小鳥》、浮雕《豐收》、浮雕《清純》、留青淺刻《蘭亭集序》、留青淺刻《新篁》。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無錫留青竹刻作品生成之初就是文人書案、畫桌上的實用物品之一,具有實用價值。無錫留青竹刻與無錫的文學、書畫藝術有著水乳交融的關係,具有重要的人文價值。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無錫留青竹刻藝人創造出適合表現不同題材的各種雕刻刀法,使得無錫留青竹刻技藝具有獨特的工藝價值。無錫留青竹刻顯現著中國傳統藝術的無窮魅力,具有文化交流價值。

傳承狀況

無錫竹刻從業人員日漸稀少,主要的藝人僅有4位,沒有專項財政資金扶持,生存發展較為困難。圓雕、浮雕、透雕等高難度技巧學習起來難度較大,導致這項傳統工藝後繼乏人。如不加以保護扶持,無錫留青竹刻勢必走向衰亡。

傳承人物

喬錦洪,男,1947年生,江蘇省無錫市,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無錫留青竹刻傳承人。

保護措施

無錫巿民間藝術博物館自籌資金保留整囑了2名竹刻藝人,使其免於流散。無錫留青竹刻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喬錦洪創辦了“梁溪竹友”藝術沙龍,恢復了“雙契軒”竹刻工作室,為竹刻藝術愛好者提供了交流、切磋無錫留青竹刻技藝的場所,構建了傳承、弘揚無錫留青竹刻藝術的平台。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無錫市民間藝術博物館獲得“竹刻(無錫留青竹刻)”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衍生作品
2012年,中央電視煮鴉葛拒台科教頻道和中文國際頻道,先後在無錫拍攝專題片《手藝•竹刻留青》和《留住手藝• 留青竹刻》兩部紀錄片,通過現代媒體將“無錫留青竹刻”廣泛傳播。
重要活動
2013年12月,在成龍電影藝術公園內的龍庭文化會所,澳洲百合谷酒莊聯合“留青竹刻”傳承人喬錦洪老師共同為“龍庭”定製用酒揭幕,同時,雙契軒“留青竹刻”精品展也在這箇中國首家以保護非遺為主題的會所舉行。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無錫留青竹刻作品生成之初就是文人書案、畫桌上的實用物品之一,具有實用價值。無錫留青竹刻與無錫的文學、書畫藝術有著水乳交融的關係,具有重要的人文價值。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無錫留青竹刻藝人創造出適合表現不同題材的各種雕刻刀法,使得無錫留青竹刻技藝具有獨特的工藝價值。無錫留青竹刻顯現著中國傳統藝術的無窮魅力,具有文化交流價值。

傳承狀況

無錫竹刻從業人員日漸稀少,主要的藝人僅有4位,沒有專項財政資金扶持,生存發展較為困難。圓雕、浮雕、透雕等高難度技巧學習起來難度較大,導致這項傳統工藝後繼乏人。如不加以保護扶持,無錫留青竹刻勢必走向衰亡。

傳承人物

喬錦洪,男,1947年生,江蘇省無錫市,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無錫留青竹刻傳承人。

保護措施

無錫巿民間藝術博物館自籌資金保留了2名竹刻藝人,使其免於流散。無錫留青竹刻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喬錦洪創辦了“梁溪竹友”藝術沙龍,恢復了“雙契軒”竹刻工作室,為竹刻藝術愛好者提供了交流、切磋無錫留青竹刻技藝的場所,構建了傳承、弘揚無錫留青竹刻藝術的平台。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無錫市民間藝術博物館獲得“竹刻(無錫留青竹刻)”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衍生作品
2012年,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和中文國際頻道,先後在無錫拍攝專題片《手藝•竹刻留青》和《留住手藝• 留青竹刻》兩部紀錄片,通過現代媒體將“無錫留青竹刻”廣泛傳播。
重要活動
2013年12月,在成龍電影藝術公園內的龍庭文化會所,澳洲百合谷酒莊聯合“留青竹刻”傳承人喬錦洪老師共同為“龍庭”定製用酒揭幕,同時,雙契軒“留青竹刻”精品展也在這箇中國首家以保護非遺為主題的會所舉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