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青竹刻的傳承發展與創新創意是一本2018年出版的圖書,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留青竹刻的傳承發展與創新創意
- 作者:邵晨霞
-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5218996
留青竹刻的傳承發展與創新創意是一本2018年出版的圖書,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留青竹刻的傳承發展與創新創意是一本2018年出版的圖書,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劉氏的竹雕、竹刻的“事業”在劉材成的的後裔七代180多年間,代代相傳,傳承使命,世世發展。中間經歷清代、民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時局變遷,深雕、淺浮雕和留青等技藝興衰相間,改革開放以後,劉氏的竹刻技術,尤其是留青竹刻,有了更大的創新和飛躍,規模也越來越大。文化特徵 表現形式 竹雕藝術主要有深...
留青竹刻,自古以來就屬於文人墨客的書房文玩,它的樣式多以台屏臂擱、扇骨為主。但隨著時代發展及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臂擱、台屏等作為案台文具已經逐漸稀少。這樣便促使竹刻藝人們對作品的樣式進行改良與拓展,如白士鳳將留青竹刻運用於筆簡、屏台等,不僅創新了作品形式,也增加了留青竹刻的實用價值。他的傳人對...
“以前傳承的是傳統的計畫,比如功底非常工整的精工細雕的東西,經過這幾年的探討,竹雕就朝比較個性,比較隨意性的方向發展”,劉志高頗為沉重地說,竹雕的困境很大,因為創作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在當今這個時代,有的人不願意在竹雕上承受那么長的代價。我們期待著劉氏竹雕在劉志高的傳承和發揚下,一定會有進一步...
留青竹刻也是常州三寶(常州梳篦、留青竹刻、亂針繡)之一。由來 留青竹子刻 一門民間手工技藝的發展傳承,不能少了名匠,還必須有一兩個真正喜愛這門技藝的文人或藏家全心參與。對於常州留青竹刻,鑑賞家王世襄和香港地區竹刻收藏家葉義是重要的兩個人。葉義醫生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蒐集有意趣的竹雕,大部分是...
無錫留青竹刻顯現著中國傳統藝術的無窮魅力,具有文化交流價值。傳承狀況 無錫竹刻從業人員日漸稀少,主要的藝人僅有4位,沒有專項財政資金扶持,生存發展較為困難。圓雕、浮雕、透雕等高難度技巧學習起來難度較大,導致這項傳統工藝後繼乏人。如不加以保護扶持,無錫留青竹刻勢必走向衰亡。傳承人物 喬錦洪,男,1947年...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嘉定竹刻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不論是竹人、傳承脈絡、表現形式、創作技法、創新精神和社會聲譽,都具有較大的地位與影響力。傳承狀況 由於嘉定竹刻系純手工操作,工藝流程複雜,製作耗時費神,難以形成規模化的生產,經濟效益低,所以藝人大都已轉業。而美術學院培養出來的中國畫畫家亦無人操刀刻竹,...
在外公白士風的言傳身教下,從事留青竹刻20多個年頭,作為白氏傳人,於常青繼承了外公的樸實嚴謹,精雕細作、敢於創新的品格,專心勤奮、努力工作、一絲不苟,在表現作品的意境時嚴格掌握“全留”、“多留”、“少留”、“不留”的度。只有準確地運用精確到位的刀法,在極薄的竹皮表面運刀,不能有半點含糊才能...
留青竹刻與宮梳名篦、亂針繡是常州民間工藝的三朵奇葩,異曲同工,堪稱“民間藝術三寶”。步入這古典樓群深處,出現在眼前的便是白氏留青竹刻博物館。為繼承父親白士風的遺願——繼承留青竹刻藝術,為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工藝,2013年由白雪飛女士自籌資金博物館正式開館。建築布局 當走近...
臂擱並不是文房中的必需品,而是額外的奢侈品,不一定每位揮毫的文人墨客都有。臂擱是書寫時枕臂的用具,可以防止墨漬沾到衣袖和手臂上,又稱“秘閣”,俗稱“手枕”。該件臂擱銘文為“仿龍眠老人法,芷岩刻東方朔”,說明其為清代竹刻開創新法第一人——周灝雕刻的。周灝,字晉瞻,號雪樵,又號芷岩,康熙二十四...
徐敏 徐敏,江蘇省竹刻研究會副秘書長,常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天寧區人大代表,擔任江蘇理工大學、常州開放大學等多所學校的藝術教育輔導員,傳播弘揚留青竹刻。多年來開辦留青竹刻公益大課堂,教習傳承留青竹刻技藝,學員已達100多人。
民國留青竹刻竹節紋臂擱 民國留青竹刻竹節紋臂擱是近現代的文物,現 浙江省博物館收藏。文物介紹 狀如雙竹並列,上有留青雕的竹葉裝飾。雕刻的刀法飄逸,竹葉俊挺。右側有題款。
2012年10月,竹刻扇骨《紅樓夢十二金釵》在第十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展獲“儒仕儒家.百花杯”金獎。2013年6月,竹刻《仿古硯》獲2013中國(青島)工藝美術博覽會創新產品金獎。2013年4月,竹刻《清逸圖》獲第48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金鳳凰”創新獎銀獎。2014年5月,竹刻《君子之風》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
中華竹刻藝術 《中華竹刻藝術》是華美進協社中國美術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世襄,翁萬戈
白士風能被尊為留青竹刻大師,確立白氏門派,大約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白士風的兒子白堅仁收藏了父親一件花鳥臂擱《八哥海棠》,由名畫家唐雲畫稿,花瓣柔纖仿佛有香氣沁出,鳥兒玲瓏活現,每一根羽毛都好像觸手可及。這件臂擱可以說是白門傳統精工的另一件代表作。刻工恪盡傳統,在形制上白士風卻喜歡創新,他把過去...
張希黃留青竹刻仙人乘槎紋臂擱是清代張希黃製作的竹雕工藝品。■臂擱的上部,雲霧繚繞,仙山疊嶂中,隱隱露出亭台樓閣,其甍瓦楞豁,榱桷儼然,與宋代界畫相比,也毫不遜色,而且更富變化。臂擱的下半部,海水洶湧,白 浪滔天,有一仙人老者駕古槎漂行其中。斑駁離奇的古槎紋,毛髮畢現的仙人老者,栩栩如生。臂擱...
《常州留青竹刻研究》是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從留青竹刻的源流,常州留青竹刻的兩大流派, 常州留青竹刻的美學意蘊, 常州留青竹刻的傳承與發展等方面研究和闡述了常州留青竹刻這一傳統工藝美術.旨在認識,欣賞,傳承與發展這一特色工藝美術.目前尚沒有常州留青竹刻方面研究的圖書.
品味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下冊為《白氏門人作品集》,收錄了白士風先生的傳人白堅仁、白雪飛、邵豐風、王志偉、於常青等人的近百件留青竹刻作品和拓片,展現了這些優秀藝術家的創意和技藝。他們作為常州留青竹刻藝術的代表性藝術家,這些作品不僅是藝術的精品,更是了解留青竹刻這一藝術品種的重要視窗。
留青竹刻山水人物擱臂為清代文物。留青竹刻山水人物擱臂 清(1644——1911年)Bamboo carving arm-rest (1644-1911A.D.)長23.6、寬6.9、厚0.79厘米 館內舊藏 巧妙地利用竹幹上的留青,以淺浮雕技法刻成山石松竹和人物形象。山石上,一虬松橫空出世,松下一老者拄杖回首,身後一童子躬身拱手,與老者做...
張子章款留青竹刻山水臂擱 張子章款留青竹刻山水臂擱是一件清代的文物。
黃宏疆留青竹刻 《黃宏疆留青竹刻》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宏疆著
突出貢獻藝術家:漆器藝術家甘而可、國家級非遺玉雕代表性傳承人宋世義、國家級非遺“常州留青竹刻”代表性傳承人范遙青。第二屆中國匠人大會獲獎匠人名單 創新匠人:王皓(一峴茶業)、吳東升(品牌:器象現代紫砂)、徐凱(品牌:尚玉雅集)、蔣熙(品牌:熙上)、史志曄(明仕閣)。 人氣電商匠人:王霏讀玉、...
作為楊守玉的弟子、亂針繡的第二代傳人,潘細琴對亂針繡的貢獻不僅是承繼師教、創新發展了亂針繡的表現手法,她還默默無聞、不求回報地為工美所培養了大批的亂針繡傳人,近50年來相繼輔導培養了省級工藝美術大師5名、高級工藝美術師16名、工藝美術師28名,另有8人被江蘇省授予江蘇工藝美術名人稱號。潘細琴指導...
寧波博物館眾多署名款且有絕對紀年款識的竹刻作品,是我們斷定竹刻年代,辨別真偽的重要實物依據。部分竹刻一直為歷代名家收藏,不僅流傳有序,並且還收錄於相關竹刻專著。眾多的名家兼有絕對紀年款識的竹刻作品,可以幫助我們梳理、分析、研究各名家具體活動的年代、其竹刻藝術技法與風格特點及形成與發展演變軌跡,研究他們...
鼓勵和支持金壇刻紙、常州留青竹刻、常州梳篦、常州亂針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體驗場館和基地,開發具有常州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創意產品。第十六條 鼓勵和支持依託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常州三傑”相關的場館和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等,合理利用紅色資源,創新開發...
基於產品設計教學實踐的大學生創新思維培養——以“創造方法學”課程教學過程為例 黃燕雲 城市街道環境的人文景觀營造脈絡闡釋 湯洪泉 湯 米 低碳經濟視角下控制過度包裝的對策與途徑 薛生輝 薛生健 論江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漆器藝術的特徵 高志強19。透視留青竹刻中的空間表現 郭 琳 黃啟發 包裝設計效果的模糊評價研究 ...
此後,亂針繡漸漸地作為一種創新品種被人們喜愛、接受。20世紀80年代後,楊守玉的弟子陳亞先在繼承楊守玉亂針繡針法的基礎上,申請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列入常州三寶之一,陳列在常州博物館內。起源 傳世八十餘年來,亂針繡一直是“藏在深閨人不識”,單是我們常州人民,對其認識也是十分有限的。在過去,亂針繡...
他們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讓黨的旗幟在社區居民心中高高飄揚;堅持服務改革發展大局,在經濟社會體制改革進程中創新社區服務管理、營造安定和諧的社區環境;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社區服務能力建設,切實解決社區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