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青竹子刻

留青竹子刻

青竹子刻 留青竹子刻,也稱平雕,即是用竹子表面一層青皮雕刻圖案,把圖案之外的青皮鏟去,露出竹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留青竹子刻
  • 別名:青竹子刻
歷史背景,由來,產品特點,

歷史背景

留青竹子刻 留青竹子刻,也稱平雕,即是用竹子表面一層青皮雕刻圖案,把圖案之外的青皮鏟去,露出竹肌。留青又稱“皮雕”,是竹子表面一層薄薄的竹青為雕刻圖案對象,鏟去圖案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下面的竹肌。留青雕刻的筆筒、臂擱、匣盒、扇骨等器物雕刻方法不僅精巧,而且竹器外表色澤瑩潤,經常撫玩摩挲,年代越是久遠,竹肌顏色越是深沉,光滑如脂,溫潤如玉,色澤近似琥珀,同時圖案部分也越清晰突出。留青竹刻也是常州三寶(常州梳篦、留青竹刻、亂針繡)之一。

由來

留青竹子刻 一門民間手工技藝的發展傳承,不能少了名匠,還必須有一兩個真正喜愛這門技藝的文人或藏家全心參與。對於常州留青竹刻,鑑賞家王世襄和香港地區竹刻收藏家葉義是重要的兩個人。葉義醫生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蒐集有意趣的竹雕,大部分是筆筒和香筒。
留青竹子刻
留青竹子刻
80年代初,葉義還專程到常州尋訪留青竹刻藝人和作品。
1978年他的藏品已經很豐富,在香港藝術館舉辦了一個大型展覽,展出211件精品。隨後他和當時擔任香港藝術館館長的譚志成合著《中國竹刻藝術》,這上、下兩冊書至今還是研究中國竹刻的權威資料。王世襄也是一心要傳承中國竹刻藝術,和很多民間刻竹高手都保持書信往來,對白士風尤其推崇。白士風的兒子白堅仁回憶,王世襄和他父親有一段時間通信頻繁,每回談的都是授徒和出書兩個話題。他拿出一封1977年6月24日王世襄的來信,居然長達5頁,信中寫道:“您的水平確實很高,當代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了。近80年刻留青的,不能算少,但運用多留少留青筠以生陰陽濃淡暈褪變化的實極少,尤其可貴的是兩人打破臂擱、扇骨等框框,可以說先得我心。……可能由於我的偏見,可能因於我厚古薄今,我總覺得嚴格說來,清中期以後竹刻退化了,許多刻法沒有人搞了。……我一再強調要回復古代技法,現在看來不要說已失傳的刀法難以發掘,就是當代老藝人的本領也難有傳人。”
1985年王世襄撰寫的《竹刻藝術》再版,他將自己評論白士風作品的《老樹綻新花》文章原稿隨信寄去,請白士風本人修改補充,白士風也真的用紅筆工整添加了一些詞句,交往間並沒有什麼拘束。

產品特點

竹刻之一種。留青,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層青筠,作為雕刻圖紋;然後鏟去圖紋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故名“留青竹刻”。因留青,是留其表皮一層,所以又名“皮雕”。竹材選用深山冬竹,經防霉防蛀工藝處理,成品底面光潤。竹筠潔如玉,竹肌有絲紋。竹筠色淺,年久呈微黃;竹肌年愈久,色愈深,色如琥珀。留青竹刻,宜充分利用這種質地和色澤變化差異,採取青筠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分出層次,形成色彩從深到淺,自然退暈效果。明晦濃淡,因景而施。竹刻留青之法,至明末張希黃時已大備。李葆恂《舊學庵筆記》載張希黃竹刻山水臂擱事,“凡雲氣,夕陽、炊煙,皆就竹皮之色為之。妙造自然,不類刻畫”。道出希黃運用竹筠之妙。留青竹刻產品有臂擱、書鎮、筆筒、台屏和案頭小品等。
留青竹刻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層青筠雕刻圖案,由作者巧施全留、微留、不留、多留、少留的功夫,使作品顯出層次、明暗、濃淡,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和珍藏價值,為歷代名人雅士所喜愛、珍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