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制度

種植制度

種植制度亦稱“栽培制度”。是在當地自然條件、經濟條件、生產條件下,根據作物的生態適應性確定一年或幾年內所採用的作物種植體系。包括多熟制、作物的結構與布局、複種與休閒、種植方式 (包括間作、套作、單作、混作)、種植順序 (輪作、連作)。它是耕作制度的中心。改革耕作制度,往往先從改革種植制度著手。種植制度的制定,要結合國家下達的種植計畫,根據現實的自然、經濟條件,充分合理地利用農業資源,正確處理好作物與作物間、作物與土壤間的關係,儘量採用先進技術,實行科學種田,用地養地緊密結合,保持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達到穩產高產、年年豐收的目的。

基本信息,類型,標準,地理分布,

基本信息

耕地上作物的種植制度以及與之配套的技術措施的總稱。其中作物種植制度是耕作制度的中心,主要是根據作物的生態適應性與生產條件,確定作物種植結構與布局,作物種植次數即複種與休閒,作物種植方式即間作、套種和單作、連作、輪作等。與作物相配套的技術措施是作物種植制度的基礎與保證,包括農田基本建設、土壤培肥制度、灌溉水管理制度、土壤耕作制度、病蟲害雜草防除制度以及農業服務制度等。耕作制度的確立取決於自然資源、社會經濟條件、科學技術水平。耕作制度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而逐漸演變。由粗放到集約,由撂荒制到休閒制,到輪作制,生產率逐步提高。直轄市;北方冬小麥、玉米等兩熟制,主要分布於黃淮海地區;東北、西北、內蒙古多為玉米、小麥、水稻等一年一熟制;休閒耕作指,主要分布於降水300毫米-500毫米的半乾旱地區,種植3-5年後休閒1-2年以達到培肥地力保蓄水分的目的。合理的耕作制度可以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種植制度種植制度

類型

世界上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因素的差異性決定了種植制度類型的多樣性。除反映土地利用率不同的各種耕作制度如撂荒制、休閒制、連年耕種制、集約耕作制等外,還可按不同標準劃分為多種類型。
按種植作物的種類劃分的類型,有以一類作物為主的種植制度,如以穀物或經濟作物或飼料作物或多年生作物為主的類型;也有混合型的種植制度,如糧食作物與飼料作物並重的、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兼有的、牧草與大田作物混合的、一年生與多年生作物間套作的類型等。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多以糧食作物為主;北美、歐洲多為糧食作物與飼料作物並重;紐西蘭、丹麥等則以種植飼料作物為主;側重於發展某種經濟作物的國家有以甘蔗為主的古巴和以橡膠為主的馬來西亞等。
土壤水分條件及其相應的栽培措施劃分的種植制度有:①半乾旱地區的旱作種植制度。主要分布於非洲半乾旱的熱帶地區、美國大平原北部、中國西北部、蘇聯的草原地帶、印度的德乾高原和中東等地。以種植耐旱的小麥高粱黍稷等為主,一年一熟,甚至二年一熟。②半濕潤或濕潤地區的旱作種植制度。分布於歐、美、亞、非各洲的部分地區,不靠人工灌溉而靠天然降水供應作物生長。除種植耐旱作物外,還包括喜濕潤作物,甚至水稻,以一年一熟為主,部分實行一年二熟以至三熟。③灌溉旱地種植制度。主要分布於中國東部和南部、印度恆河流域、埃及尼羅河流域等地。作物種類以小麥、玉米、棉花、水稻等為主,除一年一熟外,常實行集約的多熟制。④水田種植制度。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南亞、中國、日本等地。以種植水稻為主,一年種一季稻或雙季稻,冬季常增加一季旱作物或綠肥作物
種植制度還常以熟制或輪作命名。 如麥-稻二熟制、麥套棉二熟制、小麥→夏大豆→春玉米二年三熟制,油菜-稻-稻一年三熟制等。以輪作命名的種植制度常見的有草田輪作制,糧食、飼料作物輪作制,水旱輪作制,禾本科作物與豆科作物輪作制等。
中國土地利用率高,複種指數達151%(1978),是世界上複種面積最多的國家。同時作物類型和種植方式的靈活多樣性,也十分突出。總的是單作與間、混、套作因地制宜,輪作與連作交叉分布,輪作中尤以換茬輪作的比重較大。從作物構成看,糧食與經濟作物占主導地位,而飼料作物與多年生木本作物所占比例甚低。
中國不同地區的種植制度也各有特點。

標準

對耕作制度進行評價的標準:①充分利用水土光熱等自然資源,提高光能利用率。②用地與養地相結合,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產出率;同時土壤結構得到改善,土壤的肥力不斷提高。③經濟效益高,實現農作物大面積的高產、穩產,做到低投入、高產出。④作物布局合理,促進農田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一個地區或生產單位作物種植的結構、配置、熟制與種植方式的總體。作物的結構、熟制和配置泛稱作物布局,是種植制度的基礎,它決定作物種植的種類、比例、一個地區或田間內的安排、一年中種植的次數和先後順序。種植方式包括輪作連作間作套作混作單作等。種植制度是耕作制度的主體。一個合理的種植制度應該有利於土地、勞力等資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取得當地當時條件下農作物生產的最佳社會經濟效益,有利於協調種植業內部各種作物,如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與飼料作物之間、自給性作物與商品性作物之間、夏收作物與秋收作物之間、用地作物與養地作物之間等的關係,促進種植業以及畜牧業林業、漁業、農村工副業等的全面發展。

地理分布

東北平原地區
中國面積最大的平原。土地平坦、肥沃,氣候溫和濕潤,無霜期140~170天,≥10℃積溫1300~3700℃,年降水量500~800毫米。以種植玉米、大豆、水稻、高粱、粟和春小麥為主,實行玉米→大豆→小麥等形式的輪作,一年一熟。
黃淮海平原地區
有耕地2.6億畝,氣候溫暖,無霜期177~220天,≥10℃積溫3400~4700℃,年降水量500~950毫米,盛行灌溉,有效灌溉面積約占耕地的50%,是小麥、棉花、玉米、大豆的主要產地。黃河以北旱地因水分限制以一年一熟為主,水澆地上則普遍實行一年二熟制,並廣泛採用麥田套種玉米的方式;黃河以南淮河以北,無論是旱地還是水澆地均以一年二熟為主。棉花則以一熟制為主,麥棉套種多在南部地區發展。
長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區
人多地少,土地肥沃,具有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無霜期210~280天,≥10℃積溫4500~5600℃,年降水量800~1600毫米。具有精耕細作的傳統,並有廣闊的水域。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產、麻、油菜蠶絲等。長江以北江淮之間多實行稻麥兩熟制,長江以南則多雙季稻,盛行綠肥-稻-稻、油菜-稻-稻,或麥-稻-稻等三熟制,是世界上集約化種植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
華南地區
已進入南亞熱帶和熱帶範圍。氣候暖熱,無霜期330~360天,≥10℃積溫6500~9300℃,年降水量1200~2500毫米,水分熱量資源十分豐富。土壤多為磚紅壤和紅壤,沿海則多衝積土。以種植雙季稻為主,冬季除小麥外,南部還可種水稻、甘薯或玉米,多一年三熟;還有種植甘蔗橡膠樹油棕咖啡劍麻等熱帶經濟作物和熱帶水果等的獨特條件。
西南高原盆地地區
海拔200~3000米,大部分為山地和高原,其間穿插著丘陵盆地和平壩,具有“立體農業”的特點。氣候屬亞熱帶類型,無霜期210~340天,≥10℃積溫3500~6500℃,年降雨量800~1600毫米。種植制度十分複雜,在同一局部地區位於底部的河川谷地或平壩主要是水田,以麥-稻、油菜-稻、蠶豆-稻等一年二熟制為主;而位於較高處的旱坡地則主要種植單季稻或甘薯、玉米等,實行一年一熟或麥-玉米(甘薯、玉米)旱作二熟制。其中,成都盆地水分和熱量條件均較優越,得天獨厚,水田以麥-稻二熟為主,旱丘地則多行麥、玉米、甘薯套種的一年三熟或二熟制。
西北高原地區
海拔一般高達500~3000米,氣候溫涼乾旱,無霜期100~220天,≥10℃積溫2000~4500℃,農區的年降水量約為250~600毫米。主要以種植春小麥、冬小麥、玉米以及喜涼的馬鈴薯莜麥等為主;一般為一年一熟,並有少量的全年休閒地。新疆、河西走廊、銀川平原以及河套灌區則以灌溉農業為主,種植小麥、玉米、水稻,還有少量棉花、甜菜;南疆氣候溫暖,多實行一年二熟。
青藏高原地區
耕地主要是分布在海拔1000~4700米的河谷地帶,無霜期100~180天,≥10℃積溫1000~3000℃,年降雨量300~800毫米,主要種植青稞、小麥、莜麥、馬鈴薯、豌豆、油菜等作物。一年一熟,多輪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