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鎖蛟

禹王鎖蛟

禹王鎖蛟的故事,以神話形象表現大禹萬苦不辭、為民造福、治伏洪水的偉大功績。這個故事現存三個鎖龍井,即河南省禹州的禹王鎖蛟井、山東濟南市的舜井、江蘇淮陰龜山無支祁井,還有一個是重慶市巫山縣鎖龍村鎖龍柱。這些神話故事是人們緬懷大禹治水的體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禹王鎖蛟
  • 來源:禹王鑿龍門傳說
  • 形象表現:大禹萬苦不辭、為民造福
  • 性質:是人們緬懷大禹治水的體現
相關傳說,河南禹州,山東濟南,江蘇淮陰,重慶市巫山縣,

相關傳說

傳說龍門山原先是一條阻擋黃河入海的惡龍。這惡龍有個最小的龍兒,叫做“蛟”。別看蛟小得象條七寸蛇,可魔力大得能掀起平地三重浪。
惡龍擋河的時間,蛟就常常盤在洪水頭上,使大水象猛獸一樣吞沒田地,傷害人畜。黎民百姓早就對惡龍、惡蛟恨之入骨,人們一見發大水,就知道又是蛟在作怪了。至今韓城人把遍地洪水還叫“平地起蛟”。
禹王鑿龍門那當兒,把那條惡龍攔腰斬斷了。惡龍臨斷氣時,喚來了它那惡貫滿盈的“蛟兒”,要它毀壞黃河河岸,叫洪水再次泛濫成災,使禹王治水大業前功盡棄。蛟領會了龍父的惡意,暗藏在黃河灘的馬藺草中,伺機興風作浪。
禹王鎖蛟
六月到了,黃河又發大水。只見那黃浪滾滾觸龍門,奔流到海不復回。突然間,河水掀起幾丈高的滔滔巨浪,浪頭卻不再前進。本來由北向南流的河水竟然向東西兩岸橫衝直闖,直衝得岸邊的高土崖大塊大塊地向下倒塌,一片片良田,一個個村莊直崩到黃河水裡,人畜死傷,不計其數,父老兄弟,叫苦連天.
同百姓患難與共的大禹和難民們一塊兒站在黃河岸邊。他望著眼前這片悽慘景象,臉上罩滿愁雲。於是,他就向身邊的一位白須老石匠打問黃河崩崖的緣由。老石匠說: “保險又是惡蛟作怪。”大禹問他如何制服惡蛟。老石匠抬頭一看,認出他面前站著的人就是萬民愛戴的大禹,便說: “禹能治水,必能鎖蛟”大禹一所,即向老石匠深深一拜,說:“若要鎖住蛟,還需當地佬。”老石匠也拜倒在禹王面前,說:“鎖蛟急如火,我願獻石鎖。”言罷,,二人相扶同起,共同商討鎖蛟大事。這時,雖然有了大石鎖,但用什麼纏縛蛟身呢?要知道,那時人還不會種麻合繩呀!正在作難時,難民中有人說: “龍門山上長的葛條,可以綁蛟。”這話當真,後人還常用葛條抬大老瓮哩!
大禹辭別眾人,到龍門山請當地人割來葛條,又命水手把木排放入黃河洪水中。他第一個跳上木排,帶上十幾名水性好的壯士,乘風破浪,直奔向惡蛟掀起的幾丈高的浪峰上。這惡蛟一見大禹帶人破浪而來,氣得象蛇吞了蛤蟆一樣,肚子圓鼓鼓的。它使盡全力,一摔尾巴,只見滔滔惡浪向大禹所乘木排沖打而來。惡蛟張嘴伸舌,正要傷害大禹,大禹卻利用靠近惡蛟的機會,拋出九十九條葛條,冷不防把個惡蛟纏綁得死死的。惡蛟還想掙扎,那知葛條濕水,越勒越緊。這陣兒,黃河的巨浪便“嘩”的一聲退了下去。河岸不崩了, 良田村莊保住了。禹王和水手們把這作惡多端的孽蛟用大石鎖鎖在龍門出口河心的巨石上。大禹上岸後,要拜謝獻石鎖的白須老石匠,可到底再沒找見這位老人,他想:這大概是山神顯靈,便朝龍門山三拜九叩。
天長日久,葛條腐爛,惡蛟便被鎖著流入大海。後來,聽人說蛟長成了龐然大物,但仍被鎖在海底,這就是古小說中聽說的“海底蛟龍”。

河南禹州

資料來源:中國禹州網—主頁 > 夏禹文化 > 追根溯源 >禹王鎖蛟井。 禹王鎖蛟井,位於禹州市區,禹王廟山門之外,古鈞台街路東。 史載,堯舜時期,寰宇之內,洪水橫流,平地水浸,民不聊生。大禹為民解困,率民治水。 他採取疏導方法,引水歸河,然後傾入大海。 當時,淮河之中,有一頭無角母龍,名喚蛟龍,是水獸之長 ,喜歡引發洪水,興風作浪。它看見大禹通過治水,使陸地顯露,海河安瀾,危及龍宮,便率領九仔以及水蛇 、龜鱉之類,引潮呈凶,阻止禹王治水。 大禹利用母蛟喜歡引水上涌的特性,令臣民立於山 巔 ,等待蛟龍湧上來時,以滾木、滑石擊之,蛟龍屢戰屢退。大禹先與之戰於伊洛,又截於河朔,再追於陳蔡,最 後圍困母蛟於潁河。大禹命人將潁淵堵住,使母蛟歸海。於是蛟龍敗陣,子孫四散。大禹又命勇夫百名,躍入水中,以繩擲套,縛住母蛟 。遂在高阜處挖一深井,立上樁柱,把母蛟鎖入井中,令其永世不得出來。只留下魚鱉蝦蟹之類,生存於江 河湖沼之中,與人類為友。 今市區古鈞台街之禹王鎖蛟井,就是當年大禹治水縛鎖 蛟龍的遺 跡。鎖蛟井不知始於何時,原坐落在古鈞台街路西,井口置一石塔,用漢白玉雕 刻而成,塔高2米,分為七層,窗花層檐,層次分明。塔頂為一方城,城徑一米,城周四牆 ,雕工精細,垛豁勻稱。城之中央,立一佛寺,四面透窗,內有菩薩雕像。寺殿頂端,又有 神龕,龕內有神像,實為稀世之玉雕珍品。 今之鎖蛟井,是禹縣人民政府在1984年於原址稍東處重新修建的。井上建有一仿古亭閣,歇 山磨角,上覆琉璃瓦,前面四根明柱,八扇透雕 門窗。門額上刻著“禹王鎖蛟井”五個大字 。殿內正中塑有禹王立像一尊,右手摁住蛟頭,左手緊握鐵鏈,一副威武氣概。像前有深 井一口,以巨石掩蓋。石上穿有鐵鎖鏈一條,以示井內縛有蛟龍。移開井蓋,則見井內有水 ,水中有一石雕蛟龍,仰面朝天,似欲出之狀。觀者見之,無不緬懷大禹萬苦不辭、為民造 福、治伏洪水的偉大功績。

山東濟南

山東濟南市的舜井,也叫舜泉,歷史上名氣很大,歐陽修蘇轍元好問曾鞏等文學大名家都曾詩讚。
舜井街 - 老街老巷”文章介紹:往日的舜井旁還立有“龍虎護法”石碑,供有“聖井龍泉通海淵之神”木牌。街上的舜園過去是舜祠(亦稱舜廟)。舜廟規模宏大,殿堂宏偉,有娥英祠,供有娥皇、女英神像。園內元代至治三年(1323年)所立迎祥宮碑,系張養浩篆額張起岩撰文並書,碑文記載了自金代興定庚辰年(1220年)至元代至治三年300餘年內,舜祠和迎祥宮的興廢過程。 更多內容可以看詞條舜井

江蘇淮陰

山海經》說:“水獸好為害,鎖於軍山之下,其名曰無支奇(無支祁)”、“其形若猿猴,金目雪牙,輕利倏忽”。大禹治淮時,巫支祁做惡被其擊敗,鎖於淮井之中。
具體地點,《太平廣記》傳說是在淮陰之龜山足下。
更多內容見無支祁詞條。

重慶市巫山縣

重慶市巫山縣鎖龍村的的錯開峽。(叫鎖龍村的有重慶巫山縣的,還有甘肅岷縣鎖龍鄉的及江西省于都縣小溪鄉的)
傳說大禹在巫山錯開峽一帶治水之時,有十二條頑固不化,危害生靈,將洪水越變越大。後被大禹擒住,鎖龍於一石柱(鎖龍柱),斬之,故名斬龍台。位於巫山縣城西八十公里的鎖龍村的錯開峽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