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故里(大禹故里:河南登封市祖家莊)

大禹故里(大禹故里:河南登封市祖家莊)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祖家莊隸屬河南省登封市少林街道辦事處,東距登封市區4公里。據相關史料記載,大禹出生於祖家莊(大禹父親封地崇國在此),故大禹後裔稱其先祖出生之地為祖家莊。史載“禹生石紐”,而石紐就在中嶽嵩山少室山腳下的祖家莊。 嵩山少室山下的馬莊、尚莊、張莊、王莊、左莊,古稱“一溜石紐屯兒”,當地民眾將音念轉為“一溜水牛屯兒”。其中的左莊原名祖家莊,略稱為祖莊,又音轉為左莊,而尚莊音轉為啥莊,張莊音轉為扎莊,王莊音轉為瓦莊。祖家莊村的劉姓、蒲姓的家譜中都明確記載左莊原名祖家莊,祖家莊有非常多的大禹文化遺蹟。

更正錯誤:“夏後氏”是夏啟開始才有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禹故里
  • 位置:河南登封
  • 別稱:祖家莊、祖莊、左莊
  • 所屬國家:中國
祖家莊隸屬河南省登封市少林街道辦事處,東距登封市區4公里。據相關史料記載,大禹出生於祖家莊,故大禹後裔稱其先祖出生之地為祖家莊。史載“禹生石紐”,而石紐就在中嶽嵩山少室山腳下的祖家莊。 嵩山少室山下的馬莊、尚莊、張莊、王莊、左莊,古稱“一溜石紐屯兒”,當地民眾將音念轉為“一溜水牛屯兒”。其中的左莊原名祖家莊,略稱為祖莊,又音轉為左莊,而尚莊音轉為啥莊,張莊音轉為扎莊,王莊音轉為瓦莊。祖家莊村的劉姓、蒲姓的家譜中都明確記載左莊原名祖家莊,祖家莊有非常多的大禹文化遺蹟:
大禹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締造者、唐虞王朝盟主的和夏朝的近祖。大禹的一生和嵩山腳下的登封的關係十分密切,他出生於嵩山,家居於登封;他治水於嵩山,建都於登封。相傳大禹出生於少室山下一溜石紐屯兒的祖家莊。公元前2070年,大禹在陽城(今登封市告成鎮)建立夏王朝。登封是全國大禹文化遺蹟、神話故事數量最多和最為集中的縣域。大禹是登封市十大歷史名人之一。2008年1月2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登封為“中國大禹文化之鄉”。2014年12月19日至20日,在“登封與大禹故里學術座談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登封是大禹故里故都所在地。”2015年7月10日至12日,在中國登封大禹文化研討會上,與會專家達成共識並發表《登封宣言》,認為“禹都陽城在登封,為學術界主流觀點。登封所保存的啟母闕、啟母石、啟母廟故址、啟母廟碑等,反映了登封作為大禹故里故都,有著確鑿的文物實證。在登封祖家莊一帶所保留的大量的民間傳說和民俗民風,印證了大禹文化在登封具有廣泛的基礎,也使登封作為大禹故里故都擁有更完整的證據體系”。
一、登封大禹文化的淵源和傳承
登封大禹文化歷史悠久,積澱深厚,脈絡清晰,內涵深刻,經典多元,影響深遠。
遠古時期,夏部族興起於嵩山周圍的崇國,古代崇、嵩通假,嵩山又稱為崇山、崇高山。《國語·周語》和《春秋外傳》皆記載:“有夏之興也,融降於崇山。”韋昭註:“夏居陽城,崇高所近。”大禹的父親鯀被封為崇伯,封地就在嵩山附近。登封至今還廣泛流傳著崇伯鯀盜土治水和崇伯點化大禹治水等故事。因其父親的關係,大禹生長於嵩山,家居於登封,當無庸置疑。後來,大禹繼任崇伯,子承父業,外出治水,十三年間,三過家門而不入,最後才回到家鄉嵩山治水,留下了化熊鑿軒轅、啟母化石、照爺石、火燒蛟河、五指嶺等神話傳說。
大禹治水成功後,舜帝賜以玄圭,被封為夏伯,相傳夏地就在嵩山南麓。帝舜十五年,“帝命禹有事於太室”,即祭祀嵩山太室山。舜帝駕崩後,大禹避讓舜之子商均於陽城,登封告成鎮曾立有“禹避陽城處碑”。因天下百姓、諸侯皆去商均而到陽城朝拜,大禹遂於公元前2070年,在陽城即天子位,建立了夏王朝。大禹的兒子夏後啟也主要活動於嵩山一帶,並先後在嵩山附近今天的的禹州、新密、鞏義等地建都。據有關文獻記載,啟母墓和啟聖墓都在登封。夏啟的兒子太康失國後,其孫少康以登封的潁陽(古綸國)為根據地,恢復了夏王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周穆王遊歷嵩山時,曾“觀夏後啟之所居”。春秋時,周襄王命劉定公至潁地(今登封)慰勞趙孟,曾感嘆:“美哉禹功,明德遠矣,微禹吾其魚乎!”漢武帝游中嶽時,也曾拜瞻啟母石。
大禹及其妻子塗山嬌、塗山姚等深為登封人民愛戴和尊敬。西漢時就建有啟母廟和少姨廟,東漢安帝時,潁川太守朱寵和陽城長呂常分別建太室闕和啟母闕、少室闕,啟母闕銘文明確記載了鯀禹治水和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事跡,並記述了登封人民對大禹和啟母的感恩之情。唐高宗和武則天幸啟母廟和少姨廟後,敕令重修,並讓楊炯作《少姨廟碑記》,讓崔融作《啟母廟碑記》。武則天封禪中嶽嵩山後,又封啟母為玉京太后,少姨為金闕夫人,夏啟為齊聖皇帝。明代後期,登封縣令傅梅創建了登封東關禹王廟,並以伯益配之。歷代文人學士如崔曙、蘇轍、元好問、楊奐、袁宏道、蔣機等遊歷嵩山時,對啟母石、啟母廟、少姨廟等多有記述和詠贊。登封縣令傅梅的《嵩書》、登封籍禮部侍郎加禮部尚書銜景日昣的巨著《說嵩》和歷代登封縣誌對石紐屯、啟母石、轘轅關等大禹文化遺蹟都有詳細的記載。
二、文獻記載
大禹文化在登封源遠流長,史籍記載很多:
《史記·夏本紀》載:帝舜薦禹於天,為嗣。十七年而舜崩。三年喪畢,禹辭辟舜之子商均於陽城。天下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後,姓姒氏。
《穆天子傳》載:“天子游於黃室(即嵩山太室山)之丘,以觀夏後啟之所居,因入於啟室。”
《國語·周語上》載:“有夏之興也,融降於崇山”。《國語·周語下》稱鯀為“崇伯”。
《呂氏春秋·音初篇》載:“禹行功,見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塗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於塗山之陽。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實始作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風焉,以為《周南》、《召南》。
《竹書紀年》載:“禹都陽城。”
《竹書紀年》載:“帝舜十五年,命禹有事於太室。”
《漢書·武帝紀》中載:元封元年登禮中嶽,見夏後啟母石。
《漢書·武帝紀》顏師古注引《淮南子》:“禹治洪水,通軒轅山,化為熊。謂塗山氏曰:‘欲餉,聞鼓聲乃來。’禹跳石,誤中鼓。塗山氏往,見禹方作熊,慚見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方生啟。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啟生。”
(又見《繹史》十二引《隨巢子》)
《春秋外傳》:“夏之興也,祝融降於崇山。”韋昭註:“夏居陽城,崇高所近。”
《淮南子》載:“禹治洪水,通轘轅山,化為熊。先謂塗山氏曰:‘欲餉,聞鼓乃來。’禹跳石,誤中鼓,塗山氏往見,慚而去,至嵩山下化為石。方孕啟,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啟生。”
《漢書》詔曰:“朕用事於中嶽,見夏後啟母石。”應劭注曰:“啟生而母化為石,遂於石旁建啟母廟,以避景帝諱,改曰‘開’。”顏師古注曰:“啟,夏禹子也。其母塗山氏女也。禹治洪水,通轘轅山,化為熊。先謂塗山氏曰:‘欲餉,聞鼓乃來。’禹跳石,誤中鼓,塗山氏往,見禹方化熊,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方孕啟,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啟生。”
東漢啟母闕銘文:“昔者共工,范防百川。伯鯀稱遂,OO其原。洪泉浩浩,下民震驚。禹O大功,疏河瀉玄。九山甄旅,鹹秩無文。爰納塗山,辛癸之間。三過亡入,實勤斯民。同心濟隘,胥建三正。杞繒漸替,又遭亂秦。聖漢湮(左為示安旁)享,於茲馮神。翩彼飛雉,卒(左為山)於其庭。貞祥符瑞,靈支挺生。出O弼(中為隔少耳朵旁)化,陰陽穆清。興雲降雨,OOO盈,寧一不歇,比性乾坤。福祿來歸,柏宥吾君。千秋萬祀,子子孫孫。表碣銘功,昭視後昆。”
北魏盧元明《嵩高山記》中載:“啟母廟南有石闕,亦稱開母祠。”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載:“潁水又東,五渡水注之……其水東南流,逕陽城西,昔舜禪禹、禹避商均、伯益避啟,並於此也。”
《古今圖書集成》卷56楊炯《少姨廟碑文》:“少姨廟者,則《漢書·地理志》崇高少室之廟也。其神為婦人像者,故老相傳雲,啟母塗山之妹也。”
崔融《啟母廟碑記》載:“明明有夏,穆穆塗山……石破北方,終見生余之兆。則郭璞所謂陽城西有啟母石,李彤志謂嵩山南有啟母祠,隨巢之說有徵,鴻烈之言無爽。”
傅梅《嵩書》載:“玉女峰北,上有神禹大篆七字,人莫能識。”
章炳麟《神權時代居山說》中說“夏後所居曰嵩山;夏都陽城,即嵩山所在;古無“嵩”山,但以“崇”字為之,故《周語》稱鯀為崇伯鯀,《逸周書》稱禹為崇禹。”章炳麟《檢論》二《辯樂》中說:“《世本》營禹都陽城。趙歧《孟子注》云:‘陽城在嵩山下,故因山以名其國。’”
禹都陽城,大禹治水、通嵩山轘轅山、啟母化石的事跡,不分別見於《尚書》、《墨子》、《國語》、《論語》、《孟子》、《莊子》、《山海經》、《楚辭注》等古籍。
三、登封大禹文化勝跡和傳說
登封作為當之無愧的中國大禹文化之鄉,在大禹文化的傳承上具有文化淵源的根源性、文獻記載的確鑿性、文物考古的經典性、神話傳說的多元性、文化遺蹟的豐富性、文化傳承的連續性、文化影響的深遠性等特點。四川北川的大禹文化遺蹟為人所知的是石紐和禹穴,石紐的記載最早可上溯到戰國時期,禹穴則相傳為李白所書。河南禹州的大禹文化遺蹟為人所了解的是鈞台和禹王鎖蛟井,鈞台與大禹的兒子夏啟有關,鎖蛟井傳說明代才產生,而全國各地的鎖蛟井則有七八處之多。而登封的禹都陽城王城崗遺址、啟母闕、少室闕、太室闕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實證,無論是年代的早晚,還是考古發掘及學術成果的支撐都要比前者久遠、真實、完整、充分。大禹化熊、啟母化石、火燒蛟河、五指嶺、照爺石、禹洞等傳說不僅流傳久遠而廣泛,還有地域特徵和自然實物相照應,再加上大量的文化遺蹟和豐富的神話傳說,這些都是全國其它地方所不能比擬的。
登封是全國大禹文化遺蹟、神話故事數量最多和最為集中的縣域。嵩山一帶是夏王朝初期活動的中心地區,登封更是大禹活動的最重要地區,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啟母闕、太室闕、少室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城崗龍山文化古城遺址——禹都陽城、登封城隍廟禹王鎖蛟木雕,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轘轅關、禹洞,登封市文物保護單位啟母冢、潁京城隍廟,世界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太室山、少室山,發及五指嶺、啟母石、箕山、石啟洞、禹王廟、啟聖墓、古陽城陳列館、嵩陽書院道統祠、焦河(蛟河)、石簸箕、一溜石紐屯兒、祖家莊、一溜蛟河兒、沁水、海渚、夏莊、上窩、禹洞河、少康藏兵洞、大河口、試斧石、磨斧石、照爺石、焦山、白圪塔廟、三官廟等70餘處大禹文化勝跡,是大禹文化嵩岳為盛的明證。
大禹在嵩山治水的故事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尤其是啟母石、匾掛石崖、挪宮、三過家門而不入、火燒蛟河、鯀腹生禹、舜王訪賢、禹鑄九鼎、禹都陽城、崇伯鯀盜土治水、下雨王(夏禹王的原身)下凡、下雨王借屍轉世、文命聆教、照爺石和燈籠、焦山斬甥、塗山姚代姐育嬰、馬蹄溝、五指嶺、禹都陽城、禹王鎖蛟、白圪塔廟、景店小米、鬧洞房、筷子的來歷、迎春花、河伯授圖、打開龍門口等故事也都膾炙人口,廣為人知,已成為登封民間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登封大禹神話傳說2011年4月,被公布為河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四、大禹文化在登封的影響
大禹文化在嵩山地區的傳播和影響深遠而久長,大禹治水時改堵擋為疏導的積極創新,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忘我精神等融入登封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講大禹故事,讀有關大禹的書籍,表演與大禹有關的民間社火,成為登封人民司空見慣的一種生活方式。千百年來,散布在嵩山腳下的大禹遺蹟,自古流傳的大禹故事,與大禹有關的民風民俗,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登封人的生活。
與大禹治水有關的地名、村名一直沿用到現在,如陽城區,從告成鎮分出時因是陽城故地而命名;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間的“軒轅關”,相傳是大禹治水時開鑿的;君召鄉的“海渚”村,相傳是大禹打開龍門口撤乾伊陽江後才成為陸地的;大冶鎮的“沁水”村,相傳是大冶鑿開秦五龍後才露出地面的;徐莊鄉的“禹洞河”,相傳因大禹治水時經常在禹洞裡休息,所以禹洞附近的小河和村莊皆被命名為禹洞河;唐莊鄉的“三官廟”村,因村里建有供奉有水官的三官廟而得名。少林辦的馬莊、祖家莊、張莊、王莊,因相傳是大禹的父親崇伯鯀的居住地,為紀念禹生石紐而得名,現在仍被稱作“一溜石紐屯兒”;其中祖家莊村因大禹後裔奉為先祖大禹出生之地而得名。中嶽辦的康村、宋村、任村、賈村等,因相傳是大禹治水時火燒蛟龍的地方,所以現在仍稱作“一溜兒焦(蛟)河”等。另外,登封市區建設時,一些道路和公園的命名如“大禹路”、“陽城路”、“啟母路”、“觀石巷”、“太室路”、“少室路”、“禹都路”,“大禹園”等,也體現了大禹文化的影響。
每年春節後正月初六至正月二十五期間,登封各村莊都表演民間社火,民眾稱為“鬧節氣”。各鄉的劃旱船就是紀念大禹治水的,而君召鄉前孟村的民間社火 “獨腳舞”也與大禹治水有關,據傳是大禹治水後,蛟龍欲收為徒弟的獨角獸在田地里行走,民眾見其模樣滑稽而模仿而演變而來的一種民間舞蹈。這種祭祀大禹時所跳的民間舞蹈獨腳舞2008年即被公布為河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登封人民的日常語言中,也蘊含有大禹文化的痕跡,並成為人產的口頭禪。如說哪個人工作勤奮繁忙,經過家鄉無暇回家,就會說他“三過家門而入”;說哪戶人家閨女找了個好女婿,就會說是“乘龍快婿”;說某人說話擲地有聲,言而有信,就會說是“一言九鼎”;某人說父母對他不關愛,父母就會罵他:“你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是靠牆根長大的?”說山崖陡峭危險,告誡人們不要冒險時,就會說“匾掛石崖的,千萬不能去”;某人和別人發生不快,但又不想記仇時,就會說“咱誰也沒把誰的孩子撂井裡”;說誰和誰關係親密時,就會說“親得像沒出五服一樣”;面對人們的議論,就會說“管住黃河水,管不住老百姓的嘴”;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流傳有“一過家門聽罵聲,二過家門聽笑聲,三過家門捎口訊,治平洪水轉家中”的民謠;塗山姚代姐育嬰,又嫁給了大禹,現在登封還流傳著 “姐夫娶小姨子,兒子不吃虧”、“小姨子嫁姐夫,外甥不吃虧”等順口溜兒。
大禹文化還深入到登封人們吃穿住行的各個方面。人們吃飯時用的筷子據說是大禹為避免吃飯手抓時燙手而發明的;登封人民愛喝小米綠豆湯,現在市區賣早餐的還都賣大禹治水時流傳下來的小米綠豆湯;嵩山地區人們飲茶的習慣據說也源於大禹,據說一次小夏啟生病了,大禹上山采草藥時發現了幾種花草,泡開飲用後可以清熱解毒,飲茶的習俗遂流傳下來茶;燈節期間,或者結婚喜事時,人們就會在大門口掛上兩個大紅燈籠,以示喜慶;中嶽廟道士做道場時,民間巫師作法事時,還都走“禹步”,謂之“踏罡步斗”。現在,人們還把農曆、陰曆叫夏曆、禹歷。
登封現有人口64萬,有上百個姓氏,其中曾姓、弋姓、夏姓、禹姓、婁姓、党姓、蒲姓、歐陽姓、卜姓等都是大禹的後裔,弋姓的家譜上還載明弋姓是因大禹的後代被封於弋地而得姓,明確寫道弋姓是大禹的後裔。曾氏、歐陽氏等家族的家譜上也都有相似的記載。嵩山地區有認乾親的習俗,除了認給親朋好友外,為了讓兒女健康結實、長命百歲的,也有認給柏樹和石頭的,而啟母石就是登封因認乾親而當乾娘最多的石頭。
登封自古就有祭祀大禹、夏啟的母親塗山嬌和姨媽塗山姚的傳統,漢代時就建有啟母廟和少姨廟,明代時建有禹王廟,另外,很多水王廟和三官廟也都供奉大禹。據傳大禹的生日是農曆六月六,每逢這天,很多供奉有大禹的廟宇都舉辦廟會,老百姓也都從四面八方雲集廟裡慶祝大禹的生日。祖家莊村已舉辦了兩屆大禹故里文化節。2011年以來,每年七月初一,中國大禹文化研究中心、登封市大禹文化研究會都在大冶鎮北五里禹王廟舉辦中國大禹文化之鄉民間藝術節暨祭祀禹王典禮。至遲源於漢代的祭禹典禮2014年被公布為登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登封籍文人、學者以及到登封遊歷的文人學士,自古就很重視與大禹有關的文物遺蹟,傅梅的《嵩書》、景冬揚(左為日)的《說嵩》就記載了很多與大禹有關的史料和文物遺蹟。傅梅任登封縣令時,還在登封城東關創建了禹王廟,以伯益配之。建國後,人們更加重視與大禹有關的文化研究。1986年,時任登封縣文聯副主席的王鴻鈞就在縣委有關領導支持下成立了登封縣大禹文化研究會,原縣委統戰部副部長韓有治,作家甄秉浩、耿直等都蒐集整理了很多大禹治水的民間傳說。近年來,登封市大禹文化研究會對於大禹文化的研究日益深入和普及,已出版《漢三闕》《登封大禹神話傳說》《禹王武術》《禹里禹都研究文集》《大禹與嵩山》等學術著作。另外,隨著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工作的開展,與大禹有關的民間文化遺產也得到了很好的挖掘和整理,大禹被評為登封市十大歷史名人,大禹治水分別被評為登封市和鄭州市十大歷史故事;啟母石、照爺石、代姐育嬰、匾掛石崖、石門溝等故事被評為登封市十大神話故事。
登封市在和各大電視台聯合製作登封市情、嵩山文化等專題片時,也都專題介紹大禹文化,如1993年拍攝的十集電視風光藝術片《中嶽嵩山》,就有一集《禹跡處處撼人心》;2002年,拍攝的“鄭州十大歷史故事電視專題片”中就有一集《大禹治水》,在鄭州電視台“直播鄭州”欄目中曾連續播出。2003年,拍攝的十二集文化風光電視專題片《神奧嵩山》中,第一集《嵩山風骨》也是講述大禹在嵩山治水故事的。2004年8月,中央電視台四套中文國際頻道“走遍中國”欄目,播出的十集電視專題片《嵩山》,也以一集《華夏方興》介紹了大禹治水和大禹建都陽城的事跡。2012年,河南和視文化傳播公司拍攝的16集專題片《天地之中》,其中即有一集《禹都陽城》,來介紹大禹故里、故都。
五、登封流傳有大禹出生神話並有相對應的遺蹟
關於大禹出生的神話傳說,河南登封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是鯀腹生禹,可見拙著《大禹與嵩山》《登封大禹神話傳說》;一是下雨王下凡借屍轉世,見之於韓有治先生《嵩山民間故事》。關於鯀腹生禹,老年人最後是這樣講的:“鯀被殺後,過了三年屍體都不會腐爛。堯害怕其復活後到天宮搗亂,就又派祝融拿著鋒利的吳刀,砍開了鯀的肚子,剛一砍開,只見一道白光,一條小虬龍就從鯀肚子裡飛出,很快便飛到了嵩山,變成了一個英俊的少年,這個少年就是大禹。而鯀的屍身則變成了三足鱉,跳入了一個大水潭中。”[3]河南三門峽、洛陽一帶流傳的傳說結尾也大體如此,都說小龍飛到嵩山變成了大禹。而嵩山少室山下石紐屯以及城關鎮一帶,則流傳有下雨王下凡借屍轉世的傳說,相傳夏禹王的原神是天上管行雲布雨的下雨王,因不慎被蛟龍偷去雨薄,到下界下起暴雨,玉皇大帝讓他戴罪立功,限期治服洪水。當他下凡後看到洪水滔天,再投胎轉世已來不及了,就決定借屍轉世,剛好石紐屯崇伯的兒子文命得病而死,於是就附屍轉世。第一種說法源出《山海經·海內經》,第二種說法應是第一種說法的演繹,即下雨王就是鯀,借屍轉世就是禹從鯀屍腹中所生。
關於大禹的出生還有禹生石紐和禹母吞薏苡而生兩種說法。嵩山少室山下今登封市少林辦事處祖家莊村現存一塊石頭,人稱石紐石,被老百姓奉為神石而頂禮膜拜,言其既能治病又能保平安,石頭上部被摸得光滑異常。尤為重要的是,少室山下少林河邊的馬莊、尚莊、劉莊、張莊、祖家莊、耿莊等現在老百姓還俗稱為“一溜石紐屯兒”,而祖家莊更因大禹後裔奉為先祖出生之地而得名。雖然明、清《登封縣誌》中石紐屯音轉為“水牛屯”,但是這幾個村名都被念轉了,尚莊讀為啥莊,劉莊讀為羅莊、張莊讀為扎莊,王莊讀為瓦莊,祖家莊讀為左莊,耿莊讀為各莊。另外,祖家莊南面還有一個古村落夏店河,雖然現已無存,遺址被沙土所覆蓋,但清代《登封縣誌》中有載,現在的老年人還能準確指出村莊以及部分房基的位置。村名是歷史的活化石,石紐屯、祖家莊、夏店河這些村名折射出了大禹出生神話的影響。
除石紐石、息壤崗外,祖家莊周圍還有夏地、東軍地、姚溝、擂鼓石、棺材石、禹嶺、禹王壇、妖魔潭、金牛峰、牛角石、樹碑石等與大禹有關的遺蹟。另外,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大禹文化研究中心、登封市大禹故里文化研究會在祖家莊還刻立了禹生石紐碑記、大禹故里祖家莊等巨碑,昭示世人大禹故里就在登封市少室山下一溜石紐屯的祖家莊。
嵩山主體為太室山和少室山,“室”即家室、妻室,因大禹和塗山嬌、塗山姚分別居住於其下而得名,漢代時,人們在太室山和少室山下分別建啟母廟和少姨廟,奉祀大禹的夫人塗山嬌、塗山姚,東漢時,潁川太守朱寵又分別在廟前創建啟母闕和少室闕。武則天封禪中嶽嵩山後,又加封啟母為玉京太后,少姨為金闕夫人,夏啟為齊聖皇帝,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被人們奉為公而忘私、無私奉獻的圭臬。啟母闕上的夏禹化熊、啟母化石兩幅畫像是研究大禹治水和大禹故里的重要實物見證。啟母闕銘文明確記載了鯀禹治水和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一事:
“昔者共工,范防百川。柏鯀稱遂,OO其原。洪泉浩浩,下民震驚。禹O大功,疏河瀉玄。九山甄旅,鹹秩無文。爰納塗山,辛癸之間。三過亡入,實勤斯民。同心濟隘,胥建三正。杞繒漸替,又遭亂秦。聖漢湮(左為示字旁)享,於茲馮神。翩彼飛雉,卒(左為山)於其庭。貞祥符瑞,靈支挺生。出O弼(中為隔少耳朵旁)化,陰陽穆清。興雲降雨,OOO盈。寧一不歇,比性乾坤。福祿來歸,柏宥吾君。千秋萬祀,子子孫孫。表碣銘功,昭視後昆。”
啟母闕在登封市區北的嵩山萬歲峰下,2010年已作為“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其他地方僅相傳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既沒有明確的文獻記載,更沒有這樣的文物實證,尤其是沒有這么高規格的文物作實證。
六、大禹故里在登封學術界的主流觀點
關於夏部族的活動中心在豫西、晉南,大禹故里在中原地區的嵩山、登封一帶,學術界已有不少結論。
司馬遷《史記·封禪書》說:“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
徐旭生的《1959年夏豫西調查夏墟的初步報告》認為:“我們想找出夏氏族或部落所活動的區域,就需要從古代所遺留下來的傳說中去找,這就是說在文獻所保留的資料中去找……從剩下來不多條的史料比較探索的結果,覺得有兩個區域應該特別注意:第一是河南中部的洛陽平原及其附近,尤其是潁水谷上游登封、禹縣地帶,第二是山西南部汾水下游一帶……今告成鎮為古陽城是一種最普通的說法,也是較正確的說法。”
鄭傑祥的《論禹、戎禹和九州的關係》認為:“我國古代夏部族就興起於崇山周圍。夏部族的祖先鯀和禹,史書又稱之為崇伯鯀和崇禹,這說明他們曾是崇山也即是嵩山地區的部落酋長,該族當然也是居住於崇山也即嵩山地區的主要居民,正如徐旭生先生所說:‘崇伯鯀的氏族所在地在嵩山腳下當無疑問。’崇山就是古代九州之一的太室山。”
方酉生的《夏王朝中心在伊洛和汾澮河流域考析》認為:“從文獻記載來看,夏後氏從鯀開端,到禹傳子啟,建立起夏王朝,中間至多還有太康、仲康、少康、杼、帝廑、孔甲、皋、發和桀諸王的統治中心是在豫西和晉南地區……夏王朝的統治中心地區,應當是在以嵩山為中央的伊洛河流域與潁水谷下游的登封、禹縣一帶以及晉西南的汾、澮河流域是不成疑問的。”
蔡運章《嵩山是夏部族的發祥地》認為:“嵩山周圍是夏部族的發祥地域……鯀的封國就在嵩山周圍,而夏部族本是居住在嵩山周圍的古老部族……故所謂‘禹生於西羌’和‘禹生於石紐’的傳說,都當是中華先民母石崇拜和炎帝族西遷的產物。”
田繼周《先秦民族史》認為:“禹之生地,不可能遠在四川汶川、茂汶一帶,應在禹父母生活的地區,即今鄭州、嵩山、密縣一帶。”
周原孫《禹生石紐辨析》認為:“關於禹的生地,自古到今議論頗多。大量的文獻記載說,禹的父母妻子以及他本人,都是河南崧山一帶的居民。禹的父親在《左傳》、《國語》上稱為“有崇伯鯀”,崇是鯀的封國。王念孫說,古代無“嵩”字,因此以“崇”代之。所以,史學界一般都認為,崇的地望在今河南嵩縣和嵩山一帶……禹子啟,《漢書·武帝紀》顏師古注引《淮南子》說,啟生於嵩山腳下。《逸周書·世俘》說:“籥人奏崇禹生開”,“崇禹’’二字說明禹生活在崇山一帶……從文獻記載和豫西、晉南的考古發掘來看,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認為,夏人的早期活動地不出今河南、山西和陝西東部,禹的生地也當在嵩山一帶,而絕不可能在遠離夏人活動中心的四川……揚雄偏信了四川岷江上游羌民的一些有關大禹的傳說。因此,我們認為揚雄的“禹生石紐”說是不可信的。禹生石紐不可信,那么,夏文化發源於四川也是不可信的。”
馬世之先生《從石紐到陽城——大禹故里故都淺析》認為:“以河南登封為中心的嵩山地區,是早期夏文化的核心地帶,禹生石紐的故事在這裡廣泛流傳,以嵩山石紐為標誌,表明大禹生於斯,長於斯,登封就是大禹故里……歸根結底,嵩山石紐是大禹文化的源,大禹故里在河南登封。”
周書燦《鯀之傳說的地域分野與鯀生高密的歷史地理學解析》一文認為:“河南嵩山一帶的鯀禹傳說為大禹文化的源,是真實的歷史,其他各地的大禹傳說均為流,是各民族不同時期重構、再構的歷史文化。”
李龍《大禹故里淺析》一文從夏文化、鯀禹活動區域看大禹治水的活動區域三個方面論述大禹故里所在,認為:“大禹故里在嵩洛地區有所依據。”
李玲玲《登封與大禹關係淺論》認為:“史籍上明確記載有鯀禹父子關係,及鯀的封地在嵩高山,即今登封一帶,可以說明禹應該長期生活於父親鯀的封地內,而且鯀禹族群的活動地也在中原地區,登封嵩山一帶……大禹成功治水對解決早期人類社會面對的洪水生存威脅做出了重大貢獻,但他最早的治水經驗積累應該還是來源於早期在自己族居地登封地區的治水經歷。”
常松木所撰《禹生石紐嵩山考》《大禹故里考論》《從鯀腹生禹論大禹故里》《從大禹出生神話傳說析大禹故里》《從禹生石紐析大禹故里》《大禹與嵩山的淵源》《從神樹信仰析大禹故里》《登封與大禹故里》等皆認為“大禹故里應在河南登封”,《大禹故里考論》認為:“大禹故里的說法雖有十餘種之多,但大禹作為黃帝後裔,是華夏民族的人文始祖,夏部族的發祥地和主要活動地區都在以嵩山為中心的中原地區;中原地區的登封、禹州亦有石紐的地名,登封還有石紐石與古代的靈石崇拜、生殖崇拜相對應,近代大多學術大家認為《禹貢》九州與大禹活動地區及夏王朝疆域不相符合,九州應為古代的“中國”即中原地區,大禹生活時代相當於河南龍山文化晚期,而環嵩山周圍發現有大量且重要的龍山文化晚期遺址。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大禹故里在中原,在嵩山腳下的登封。”
蒙默《禹生石紐續辨》認為:“(著名人類學家、 考古學家)馮漢驥先生於1938年曾深入松潘、理番、茂縣、汶川等地區進行了三個月的民族考察及考古調查和發掘……根據其親身經歷,結合文獻記載,從生態環境、民族調查和田野考古等方面寫成《禹生石紐辨》,對世俗悠謬之說進行了有理有據的考辨,指出‘禹生石紐’‘根本為後起之附會,而無事實的根據’,亦以載於《說文月刊》。”
陳剩勇《大禹出生地考實》認為:“至於揚雄等人“禹本汶山郡廣柔縣人也,生於石紐”之說,則顯然是西北羌族的一支遷入四川之後附衍而來的小說家者言,非信史也。”
百度文庫中有一篇《論大禹不是生於四川的古羌人》,作者認為:“禹生西羌或四川之說,只是漢朝某些華夏人的說法,‘戎’、‘羌’之族本身並沒有說過這種話。觀《左傳》、《國語》、《史記》等古書,凡是談到‘戎’、‘羌’的地方,從來沒有見到他們自稱是大禹之後的。這就怪了,這么顯赫的身世,他們自己怎么從來不談呢?根據顧頡剛先生研究的結論,大禹神話孕育和產生在原始‘九州’和‘四岳’地區,也就是今陝甘邊境的隴山以東直到今河南嵩山一帶,包括今渭、河、伊、洛流域。而大禹和大禹的父親鯀在傳說中活動的中心地區,則在嵩山一帶。所謂鯀為崇伯(崇、就是嵩山),所謂‘伊、洛竭而夏亡’(《國語·周語》),所謂‘禹都陽城,伊、洛所近’(《國語·周語》韋昭注),都表明河南中部登封、嵩縣一帶,也就是伊水和洛水流域,是大禹在神話傳說中活動的中心地區,也就是說大禹出於中原地區,與西羌或四川沒有什麼關係。至於四川的汶川、北川一帶,重慶市等地有關大禹出生、活動、死亡的傳說,則是附會的結果,也可以看成是由中原地區的‘震源’產生的‘衝擊波’。”
趣歷史網也有一篇文章說:“關於禹的出生地說法不一,有傳在今四川省西北部的禹里羌族鄉,有說在今鄭州登封嵩山一帶。禹是黃帝的玄孫,其父鯀是上古時期居住在崇山(即今嵩山)下夏部族的首領,故又稱崇伯鯀。在古代崇和嵩是相通的,崇山即嵩山,“崇伯”即嵩山一帶的首領,因此,大禹籍貫是在鄭州登封嵩山附近的說法應較可信。”
總之,嵩山地區是鯀、禹、啟部族的活動中心,河南登封流傳有大禹出生神話傳說,並有石紐石、息壤崗、石紐屯、祖家莊等遺蹟與之對應,嵩山啟母闕銘文明確記載禹“三過亡入,實勤斯民”,夏部族的靈石崇拜有登封的石紐石、啟母石等物化載體,夏部族以松樹為神樹,而嵩山古稱崧山即因古代生長有大量松樹而得名,登封發現的20多處龍山文化遺址尤其是王城崗遺址為禹居陽城、禹都陽城提供了考古學證據,登封擁有70多處大禹文化遺蹟,專家們認為大禹應生於嵩山一帶,這是學術界的主流觀點。因此,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大禹故里就在河南登封一帶。
(作者系中國先秦史學會夏禹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