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國學百家講壇

宋一夫所著的《國學百家講壇·儒學:禮》選錄儒學創立者孔子、孟子、荀子、陸賈、賈誼、劉向、王通、董仲舒、柳宗元、周敦頤、王安石、二程、朱熹、王守仁、王夫之、陳確、黃宗羲等文化先賢和歷代思想大家對儒學核心命題的精要闡述。其中今文部分是對學說言論的現代漢語的闡釋,古文部分是對學說言論的精粹輯錄,輔以難解字詞的釋義。 《國學百家講壇·儒學:禮》從浩如煙海的中華傳統歷史文化典籍中精選真實歷史人物傳記或事跡,均出自國學典籍的經史子集,涉及《二十四史》、《資治通鑑》、《通鑑紀事本末》等,每個歷史事例包含了諸多內容元素,如史學元素(歷史時代背景、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文學元素(敘事、對話、議論、例證、詩詞、成語典故等)、哲學元素(命題概念、分析邏輯、歸納邏輯等),這些元素都融會於歷史事例中,輔助讀者去深刻理解和把握相關的國學文化思想。 通過歷史鉤沉、歷史人物、歷史詞條、歷史典籍、歷史典故、歷史補遺、歷史文物等諸多元素,深化國學百家講壇的知識厚度和廣度,力求讓廣大讀者對中國國學文化的基礎知識有進一步熟悉與認識。

基本介紹

  • 書名:禮/國學百家講壇
  • 出版社:現代教育出版社
  • 頁數:187頁
  • 開本:16
  • 作者:宋一夫
  •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061206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儒學,在數千年歷史長河中,建構和影響中國人精神人格的文化要素;而在當今,它們仍然是每位中國人必須承傳發揚的文化要素。《國學百家講壇》集萃歷史文化典籍,透過影響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思想家的視角,以古鑒今,深入淺出,全方位為您講解儒學十二大核心命題“仁、義、禮、智、信、誠、孝、恕、忠、廉、中庸、知行”。
宋一夫所著的《國學百家講壇·儒學:禮》的核心命題是禮,禮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命題之一,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社會行為規範。《詩經》說:“人而無禮,胡不遄死!”在儒家創始人孔子之前的殷周社會,統治階級內部實行分封制、等級制和世襲制,禮就是這些制度的體現。禮作為人類社會必不可少的行為規範,從古至今,一直以它特定的價值作用,推動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它的主要作用體現在為符合社會的需要而從禮制上規範人們的社會行為。

圖書目錄

國學漫談
孔子·說禮
武丁選賢
文王訪賢
孟子·說禮
握髮吐哺
五羖大夫
荀子·說禮
桓公求言
僖負羈禮遇重耳
《禮記》·說禮
晏嬰惜賢
顏回敬師
《大戴禮記》·說禮
曾子易簣
禮招禍福
陸賈·說禮
威王納諫
孟嘗待客
賈誼·說禮
信陵重士
張良拾履
董仲舒·說禮
漂母飯信
醴酒待賓
劉向·說禮
舉案齊眉
王吉賠禮
王通·說禮
陳蕃下榻
倒屣相迎
李覯·說禮
孔融讓梨
三顧棄廬
張載·說禮
苻堅重才
程門立雪
王安石·說禮
何澄改畫
洪武訪賢
朱熹·說禮
唐寅學畫
光啟求師
薛瑄·說禮
可法探師
葉桂學醫

文摘

國學漫談
國學,作為國家學術之名,是近代“西學”進入我國之後,民國初年一些學者針對“西學”提出來的。最初與“國故”並用。
國學之說自從被提出起,它的學術體系、結構至今尚無定論。
作為一國之學術,或者說是國家之學術,國學在每個國家都有,且是客觀存在的。作為中國國學,它的系統與結構尚不清楚,則難以說清楚它的功能與作用。
所以,如何界定國學的系統及其結構,是當今十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國學的諸種說法
“國學”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春官宗伯·樂師》:“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禮記·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漢書·儒林傳》說:“殷曰庠,周曰序。”殷代的地方學校稱庠,周的地方學校稱序。由此可見,國學在周代是國家一級的學校。
而近代意義上的國學,最早提出來的人,是梁啓超。
梁啓超(1873~1929年),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1902年秋,梁啓超曾構想辦一份《國學報》。他給黃遵憲寫信商量此事。之後他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化之大勢》一文中,多次使用“國學”一詞。“近頃悲觀者流,見新學小生吐棄國學,懼國學之從此而消滅。吾不此之懼也。但使外學之輸入者果昌,則其間接之影響,必使吾國學別添活氣,吾敢斷言也。但今日欲使外學之真精神普及於祖國,則當轉輸之任者,必邃於國學,然後能收其效。”(梁啓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化之大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136頁)1903年2月,梁啓超又在《新民叢報》上刊登《遊學生與國學》一文,呼籲在會館內設立“國學圖書館”。
梁啓超認為:“研究國學有兩條應該走的大路:一、文獻的學問。應該用客觀的科學方法去研究。二、德性的學問。應該用內省的和躬行的方法去研究。第一條路,便是近人所講的‘整理國故’這部分事業。這部分事業最浩博最繁難而且最有趣的,便是歷史。我們是有五千年文化的民族,我們一家裡弟兄姐妹們,便占了全人類四分之一,我們的祖宗世世代代在‘宇宙進化線’上頭不斷地做他們的工作,我們替全人類積下一大份遺產,從五千年前的老祖宗手裡一直傳到今日沒有失掉。我們許多文化產品,都用我們極優美的文字記錄下來。雖然記錄方法不很整齊,雖然所記錄的隨時散失了不少,但即以現存的正史、別史、雜史、編年、紀事本末、法典、政書、方誌、譜牒,以至各種筆記、金石刻文等類……以上關於文獻學,講完,兩條路已言其一。
“此外則為德性學。此學套用內省及躬行的方法來研究,與文獻學之應以客觀的科學方法研究者絕不同。這可以說是國學裡頭最重要的一部分,人人應當領會的。必走通了這一條路,乃能走上那一條路。”(梁啓超《治國學的兩條大路》)
梁啓超把世界文化分為三大步:第一步是“以西化儒”、“以西化中”;第二步是“儒西並尊”、“中西並尊”;第三步是“以儒化西”、“以中化西”。
梁啓超雖然沒有直接說國學是什麼,但指出了研究者應從兩個方面去研究國學,實際上也說出了國學的兩大系統,或兩大結構,即文獻學、德性學。梁說也有一定的問題:一、中國古代文獻浩如煙海,文獻說言記事,林林總總,五花八門,其中既有學術,又有非學術,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所以梁氏只給了一個範圍,還不能提出國學的準確的系統與結構。二、“德性學”要通過內省及躬行去研究。內省躬行包括內化與外化,但依據哪些德性去內化與外化,梁氏又沒給出。所以,它們也難以成為國學的系統與結構。梁氏之說最有價值的是他提出的世界文化的三大步,其實也是講中國國學要經歷的三個過程。這三步較為有遠見,也較符合現今世界文化發展的現實。
鄧實(1877~1951年),字秋枚,出生上海,廣東順德人。為國粹派主要創始人。1904年3月,鄧實在《政藝通報》上發表《國學保存論》。1905年初,他在上海成立國學保存會,提出“研究國學,保存國粹”為學會的宗旨。1906年,他撰文說:“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此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鄧實《國學講習記》,《國粹學報》第19期)
鄧說強調了國家學說,可仍然存在劃界不清的問題。國家學說的範圍太廣泛了。一、這裡沒講學說之中的主次關係,以什麼為主,以什麼為次。二、國家學說包羅萬象,如什麼都包括,就會什麼都沒包括。在國家之中的諸多學說之一,有好壞、先進落後之說存在其中,好的可以,先進的可以是國學,壞的、落後的也是國學嗎?當然,任何學說的好壞、先進與落後都有一個評價的特定時空和特定標準,但有些學說從它一產生一直到現在都是價值較小的、不必去學或不必流傳的學說。
章太炎(1869~1936年),名炳麟,別號太炎。浙江餘杭人。章太炎在其《國學概論》中稱:“國學之本體是,一、經史非神話。二、經典諸子非宗教。三、歷史非小說傳奇。”
P2-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