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在數千年歷史長河中,建構和影響中國人精神人格的文化要素;而在當今,它們仍然是每位中國人必須承傳發揚的文化要素。《國學百家講壇》集萃歷史文化典籍,透過影響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思想家的視角,以古鑒今,深入淺出,全方位為您講解儒學十二大核心命題“仁、義、禮、智、信、誠、孝、恕、忠、廉、中庸、知行”。本冊《國學百家講壇(彩版):信》的核心命題是信。 信是儒家思想中重要的命題之一。信,從人從言,信守諾言,誠實無欺,忠實於自己所承擔的義務。信最早是人們對上天和祖先的誠實與信賴,“忠於民而信於神”,“祝史正辭,信也”(《左傳·桓公六年》)。到了春秋時期,信成為人們普遍遵循的道德規範。信作為儒學中的重要學說,在幾千年的中國社會中,信成為人們所遵循的美德。無論是今天還是未來,信仍將是我們奉行的人生準則。 《國學百家講壇(彩版):信》由宋一夫主編。
基本介紹
- 書名:信/國學百家講壇
- 出版社:現代教育出版社
- 頁數:187頁
- 開本:16
- 作者:宋一夫
-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0610868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孔子·說信(一)
孔子·說信(二)
孟子·說信(一)
孟子·說信(二)
荀子·說信
董仲舒·說信
魏徵·說信
柳宗元·說信
二程·說信(一)
二程·說信(二)
朱熹·說信(一)
朱熹·說信(二)
陸九淵·說信
王守仁·說信
陳確·說信
文摘
春秋時期輔佐秦穆公成為一方霸主的百里奚,不僅因政治上的作為而被載入史冊,而且他對妻子言而有信、富貴不相忘的故事也被世代流傳。
百里奚本是虞國人,家裡很窮,到三十多歲的時候家裡還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其實,百里奚很有才學,也想到外面去尋找發達的出路,只因為擔心妻兒無依無靠,所以下不了離家外出的決心。
百里奚的心事,妻子杜氏看得很清楚。一天,杜氏見百里奚唉聲嘆氣的,就說:“我常聽人家說‘好男兒志在四方’,你正當壯年,這個時候不出去謀點大事,總守著老婆孩子怎么能有出息呢?”見百里奚要說話,杜氏又說:“你不用擔心,我能養活自己和孩子。”聽了妻子的話,百里奚打定主意,決定外出。杜氏準備為百里奚送行,她把家裡僅有的一隻老母雞毫不顧惜地宰了:燉雞的燒柴不夠,她就把門閂劈了作為柴火。讓百里奚飽餐一頓。
杜氏雖然鼓勵百里奚外出,可是看著他真的就要上路了,可就有了心事。她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拉著丈夫的衣襟,千言萬語合成了一句話:“你在外面富貴了、可不要忘了我呀!”淚水奪眶而出,泣不成聲。百里奚此時也是百感交集,他握住杜氏的手說:“不管到了哪裡,我總不會忘記你;無論如何富貴,我決不生二心……”
百里奚在外多年,到過許多地方。期間,他曾經回過家鄉,不料杜氏因為生活無著外出逃荒,已不知流落何處。後來,百里奚在楚國為人放牛。秦穆公知道百里奚很有才華,便施計:以抓逃奴為名,用五張羊皮贖回百里奚。從此,百里奚為秦穆公出謀劃策,深得信任,便被封為上卿、左庶長。這時的百里奚已經七十歲,卻仍是獨身。杜氏當年帶著兒子逃荒,輾轉流離,最後也流落到了秦國,靠著為人洗衣服生活。
百里奚當了相國,他的名字很快就傳遍了國都的大街小巷。杜氏也聽到了這個訊息,心想:相國的名叫百里奚,是不是自己的丈夫呢7杜氏拿不準。於是,杜氏就自願到相府做洗衣工,想找機會認一認百里奚。一天,百里奚設宴,堂上賓客滿座,笑語喧天,堂下樂工奏樂,曲聲悅耳。杜氏終於找機會看清了,是他,就是他!雖然一別近四十年,容顏已改,今非昔比,氣派迥異,但他就是自己的丈夫百里奚啊。
杜氏真想衝上前去,但還是收住了腳步。心想:他現在在秦國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想要什麼要不到?雖然當年說過“富貴永不相忘,永不生二心”,但那是在家無餘錢、炊無剩米、灶下連柴火都沒有的時候說的,現在……唉,何況又過了近四十年,自己已是這副老相,怎么能知道他當年說的話如今還算數不算呢?當時百里奚正在與客人應酬,忽然聽到堂下傳來一個女人的唱歌聲,細聽,唱的是:“百里奚,五羊皮,憶當年,別離時,燒著門閂燉母雞。憶昔日,你離家時我哭泣;看今時,你坐高堂我洗衣。富貴不二心,永遠不忘記,當年別家語,如今可還是……”
聽到這歌聲,往事立刻浮現在百里奚的眼前,他撂下客人急忙往堂下跑去,跌跌撞撞,險些摔倒。當百里奚直衝到堂下,定睛一看,唱歌的正是自己的妻子。“可是‘富貴不相忘’,可是‘富貴無二心’?”杜氏哭泣著說。“說不忘就不忘,說不二心就不二心!這些年我只是不知你在何處啊!”百里奚說。
百里奚雖然變得富貴了,但是沒有將貧賤時立下的海誓山盟拋在腦後。這種一旦立誓就必須守誓的品德值得後人傳頌。
言出守信曾子殺豬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他為人非常講“信”,不僅對大人,對自己的孩子也講信用。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出門,在屋中梳發理衣。小兒子就知道母親要出門,還是去一個熱鬧有趣的地方。“娘啊,你要到哪兒去?”小兒子瞪大了眼睛問,一邊拉住母親的裙子,生怕她走了。母親聽兒子這么一問,就知道他要跟著去,就說:“小孩子家,問這個幹嗎?到外面玩去吧,看你爹做啥呢?”
“娘到哪兒去,告訴我嘛!”小兒子偏要問。“哎呀!”母親有點不耐煩,“上哪兒去,恩……我到別人家問點兒事去。”
“那家有小孩嗎?”
“沒有,他們家全是大人。”
聽到母親要去的那家全是大人沒有小孩,兒子就不想跟著去了,便鬆開了手。正在這時,曾子推門進屋。兒子馬上報告:“爹,俺娘要去別人家,我不去。”曾子聽出了其中的奧妙,笑著對兒子說:“你娘逗你玩呢,她是要去集市買東西。”
“是嗎?到集市去?我也去!”兒子樂得蹦了起來。
聽了曾子的話,妻子看了他一眼,咳了一聲。
“對孩子不能說謊話。”曾子說。
“對小孩子家,什麼謊話不謊話。”妻子接著轉回頭又對孩子說: “你別去了,在家玩。”說著,她提起籃子就走,兒子也緊跟著出了屋。
待母親走到院子當中時,兒子已經站到了院門口。
“快回去,不能帶你去。”母親要出門,對兒子說。
“我要去!”兒子說著,突然哇哇地哭起來。
母親沒法說服兒子,想了想,拍著兒子的腦袋說:“好孩子,你要聽話,等我回來就給你殺豬吃。聽見沒有?殺豬吃!”
孩子琢磨著吃豬肉比去集市強,就不哭了。曾子卻皺了一下眉,輕輕地搖了搖頭。
曾子的妻子從集市回來,到院門口就聽見院裡傳來“霍霍”的磨刀聲、於是她趕忙進院。果然,院中曾子正在用力地磨刀,兒子站在旁邊看。
“你磨刀要乾什麼?”她漫不經心地問。
“噢,磨刀殺豬啊。”曾子一邊說,一邊用手指試試刀鋒。
“誰家要殺豬啊?”
“當然就是咱們家。”
看曾子不像是說笑話,曾子的妻子忙往豬欄那邊走去。一看,家裡那頭豬已被綁起四條腿躺在那裡。
“真要殺豬啊,”她好生奇怪,“既不過年又不過節,怎么想起殺豬來了?”
“你說要殺豬的啊。”曾子說。
“是娘說的。”兒子也喊起來。
“我什麼時候說了?”
“出門的時候,你說回來就殺豬吃。”曾子說。
“娘是這么對我說的。”兒子補充道。
曾子的妻子想起來了,笑著說:“我就順口說那么一句哄孩子的話,你怎么還當真了?”曾子讓孩子走開,對妻子說:“不能同孩子說假話開玩笑,他們成天在學大人說話辦事。若是向孩子說謊,那不就是教他說謊嗎?孩子長大了也會向別人說謊的。”妻子點點頭,於是夫妻二人把豬殺了。當燉得香噴噴的豬肉端上桌案時,曾子對滿臉堆笑的兒子說:“大人說給你殺豬吃,就給你殺豬吃。”
曾子的妻子說“回來就給你殺豬吃”,本是哄騙孩子的信口之言,對此曾子並非不明白,但他為了教誨孩子言而有信,就真的把豬殺了。許諾就要兌現,不論是怎么樣許諾的,這才是真守信啊1
P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