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米倉

祿米倉

祿米倉為明、清兩代儲存京官俸米的糧倉。現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倉內原有明代歷任倉場監督題名碑,其上所刻內容說明名臣海瑞曾為倉場監督。該倉始建於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清初有30廒,康熙二十二年(1683)增至57廒,光緒末年減為43廒。民國時改為軍服廠。現存3廒,偏居一隅。

祿米倉是中國現存古建築中的一個特殊類型的建築,它巧妙的布局、結構和形式以及一套完整的運作方式和管理制度,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技藝。,是研究古代倉儲制度和倉房建築的寶貴的實物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祿米倉
  • 類型:特殊類型的建築
  • 位於祿米倉胡同71、73號
  • 時代:明、清兩代
簡介,建築風格,歷史沿革,規模,發展變遷,歷史背景,歷史記載,社會影響,

簡介

位於祿米倉胡同71、73號,清末,由於國力衰竭,漕運能力衰退,致使漕糧減少,因而倉儲廒座也陸續撤銷,光緒末年,祿米倉減為43廒。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京都,將城內所有糧倉存糧拍賣,糧倉均改作他用。祿米倉於1911年後改為陸軍被服廠。新中國成立後這些糧倉得到了當地政府很好的保護和利用。

建築風格

祿米倉現存廒房西部三座為一座一廒,東部一座為一座二廒。由於歷史原因,祿米倉院內地面高於倉內地面超過近1米,每廒座開間五間,面闊23米,進深三間,共深17米左右,建築高度約7米。倉廒現狀屋頂採用合瓦鞍子脊,由於歷次的改建和修繕,已經無法判斷此做法是否為原狀處理。屋頂並無原開氣樓,屋頂椽子不出檐,為封護檐做法,屋檐下施菱角檐。
倉廒與圍牆均用城磚砌成,牆面歷經修繕,排磚順丁方式比較混亂,僅可以判斷牆身系糙淌白砌築方法。現狀建築並未於中間開門,但從殘留痕跡可以辨認出每座建築原於明間開門,次間和稍間開小方窗。建築內部構架為七架椽屋,採用前後二架梁,中間三架梁的做法,建築內部用八根金柱。除梁架做法以外,其他工程與明何士晉撰《工部廠庫須知》中的記載差別較大。
祿米倉
該倉圍牆及倉廒均由大城磚砌,房頂為合瓦,頂開氣窗,兩山為懸山五花山牆,倉內原有明代歷任倉場監督題名碑。1911年後改為陸軍被服廠。至今院內還存兩座倉廒,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歷史沿革

祿米倉在朝陽門里南小街、街,其地名祿米倉胡同。據大清會典:祿米倉共二十五廒,官廒三間,官舍八間,科房四間,井一。康熙二十二年擴建到八十一廒,康熙四十四年初米倉和太平倉合併另建廒三十座。乾隆六年增井五眼。到清代末季,僅存五十七廒。民國以後倉址改為陸軍被服廠。北京淪陷時期被北京日本第一高等女學校所占用。解放後,為某軍單位占用。目前倉場圍牆,大部存在,牆內一部分廒房被某工廠作為廠房和倉庫。另一部分已建起高樓,系某軍單位宿舍。倉址現北京市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倉廒舊址倉廒舊址
在古代,朝廷官員的俸祿很多是以米的形式發放的,稱之為“祿米”。祿米倉就是明清兩朝存儲京官俸米的地方。據《天咫偶聞》記載:倉米皆內新出陳,紅朽者多。然京師貴人家以紫色米為尚,無肯食白粳者,惟南人居京者始食白米。而百官領俸米,券人手,以賤價售之米肆,而別糴肆米以給用。京倉之花戶,巧於弄法。領官米者,水土摻和,必使之不中食,而米肆所私售則上色米也。胡凡得券者,亦不願自領,米肆遂得與花戶輩操其奇贏,共漁厚利。

規模

位於東城區東南部,東起小牌坊胡同,西至朝陽門南小街,南有二支巷通小雅寶胡同,北與武學胡同東八寶胡同、祿米倉東巷、祿米倉西巷相通,屬建國門街道辦事處管轄。

發展變遷

永樂時,北京已發展成為極為繁華的都市。北運的漕糧常常近400萬石,數倍於元代。元朝建立的糧倉已遠遠不能滿足京師儲糧的需要,於是,明朝開始在元倉的基礎上大規模增建糧倉,並於明正統三年在東城裱褙胡同設立總督倉場公署。祿米倉就是在這個時期修建而成的。祿米倉是在元代北太倉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明代北京設軍衛,專司守衛倉儲軍糧,只供軍需,納入官倉(即中心倉)統一管理。南新倉為中心倉,管轄8個衛倉,分別是府軍衛倉、燕山左衛倉、彭城衛倉、龍驥衛倉、龍虎衛倉、永清衛倉、今吾左衛倉、濟州衛倉等,這些衛倉均歸屬南新倉統一調配。明朝,京師共有包括南新倉在內的7座官倉,它們均集中在東城朝陽門附近。北側有海運倉、北新倉;中部有南新倉、舊太倉興平倉和富新倉;南側有祿米倉。它們共同擔負著京師儲糧的重任,在南糧北運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祿米倉胡同祿米倉胡同

歷史背景

祿米倉是明、清兩朝存儲京官俸米的地方。清朝鑲白旗,清康熙之時有五十七廒。祿米倉之北,明時有舊太倉,再北有海運倉,海運倉之西有新太倉。入清之後,新太倉裁撤,海運倉分為北新倉、海運倉舊太倉分為南新倉、舊太倉、興平倉、富新倉。清末,由於國力衰微,政治腐敗,貪污盜竊成風,又加漕船質量低劣,破損嚴重,使漕運糧食數目減少,再加上統治階層的揮霍無度,使存糧大大減少,廒座也陸續撤消。到清光緒末年,祿米倉減為43廒。該倉圍牆及倉廒均由大城磚砌成。每廒五間,面闊約為23米,進深17米左右,高約7米,房頂為合瓦,頂開氣窗,兩山為懸山五花山牆,倉內原有明代歷任倉場監督題名碑,上刻有海忠介公瑞為倉場監督。海瑞是明代有名的清官,做官時廉潔奉公,嫉惡如仇,銳意改革,敢於打擊豪強,因受排擠由應天巡撫改督南京糧儲,因而留名於倉場題名碑。
南新倉南新倉

歷史記載

據載,1900年,八國聯軍進京後,將城內所有糧倉存糧拍賣,糧倉於是都改作別用,因此祿米倉於1911年後改為陸軍被服廠。民國時,諸倉改為他用。海運倉改為朝陽學院,舊太倉改為陸軍醫院,祿米倉改為聯勤總部平津被服總廠。祿米倉現被軍需裝備研究所占用。今胡同東口北側有智化寺,建於明正統九年(1444),保存完好,1961年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以祿米倉為中心,其周圍的胡同,根據方向,分別稱為祿米倉東巷、祿米倉西巷、祿米倉後巷,以其位於祿米倉北側。祿米倉西巷有兩條東西方向的小巷,南者稱祿米倉南巷,北者稱祿米倉北巷。北者原稱油房胡同,南者稱井兒胡同,均於1965年改今名。

社會影響

康熙帝曾把三藩、河務、漕運當作三件大事“書而懸之宮柱之上”。清代通惠河最為興盛的時期是在康熙時期。據《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和《大清統一志》的記載: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清代著名水利工程師、河道總督靳輔閱視京畿水道,見通州以下北運河河道水勢緩慢,建議於河中散漫分流之處建築小壩攔束河水,待漕船經過時開閘放水,以助漕運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疏浚通惠河,河道疏浚以後,通惠河水量充足,航運能力大增。當年,康熙皇帝甚至詔許民船往來於通惠河上。康熙皇帝巡視通惠河時賦雲:“四千檣爭溯白苹風,飛挽東南澤國通。已見靈長資水德,也應辛苦念田功。”千古名畫《潞河督運圖》,也生動地描繪出了清代南北大運河通州段(即通惠河起點)的繁榮景況。次年,為了使漕糧自大通橋(今東便門外)水運至東直門、朝陽門一帶京師諸倉,復浚護城河。從此,入東直門、朝陽門一帶南新倉興平倉、祿米倉、舊太倉等的漕糧,即可用駁船自大通橋向北沿內城東側護城河直接浮運,大大方便了漕糧的運輸。
康熙帝給予了祿米倉高度的評價康熙帝給予了祿米倉高度的評價
祿米倉作為歷史的產物,有其悠久的歷史淵源。在古代,糧食的貯藏和運輸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特別是自元代開始,修浚南北大運河,在京都大規模地構建糧倉,把江南的漕米、物資大量運往京城的各個倉廒,並妥善貯存、管理使用,不僅成為當時統治階級鞏固政權,確保資源供給的主要形式,而且成為其之後明、清兩代王朝維繫京師民生大計的關鍵。南新倉就是在那樣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發展、壯大的,目前它依然頑強地守望在昔日皇城之東沿。追溯過去,應當看到,祿米倉的歷史不僅僅是一部倉儲史,也是一部古都史和古代漕運史。
從祿米倉的歷史可以看出,祿米倉是元、明、清時期南糧北運的產物,是南糧濟京的重要代表性建築,也是中國古代南北方生活資料調劑的見證;同時,它又是南北大運河的終點所在,對研究中國運河史有著重大價值。此外,代表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智慧,是研究古代倉儲制度和倉房建築的寶貴的實物資料。如今,祿米倉這一古老的建築遺產已經成為歷史古都、文化北京的城市標籤和精神象徵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