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通惠河位於京城的東部,是元代挖建的漕運河道。由
郭守敬主持修建。自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開工,到至元三十年(1293年)完工,
元世祖將此河命名為“通惠河”。最早開挖的通惠河自
昌平縣白浮村神山泉經瓮山泊(今
昆明湖)至
積水潭、
中南海,自文明門(今
崇文門)外向東,在今天的
朝陽區楊閘村向東南折,至通州高麗莊(今張家灣村)入潞河(今北運河故道),全長82千米。其中從瓮山泊至積水潭這一段河道在
元代稱為高梁河。
通惠河開挖後,行船漕運可以到達積水潭,因此積水潭,包括現今的什剎海、後海一帶,成為大運河的終點,商船百船聚泊,千帆竟泊,熱鬧繁華。在元朝中後期,每年最高有二三百萬石糧食從南方經通惠河運到大都。這條河道在明朝和清朝一直得到維護,一直沿用到20世紀初葉。
後來在元末明初,由於戰亂和山洪的原因,通惠河上段從白浮村神山泉至瓮山泊的一段(稱為白浮堰)廢棄了。通惠河,一般指從東便門大通橋至通州區入北運河這段河道,全長20千米。
為了節制水流,以便行船,在通惠河的主要幹線上修建了24座水閘。從西向東有11個閘名,依次稱為廣源閘、西城閘、朝宗閘、海子閘、文明閘、魏村閘、籍東閘、郊亭閘、楊尹、通州閘和河門閘。據《元史》記載,其中有些閘在元貞元年被改稱。“其西城閘改名會川,海子閘改名澄清,文明閘仍用舊名,魏村閘改名惠河,籍東閘改名慶豐,郊亭閘改名平津,通州閘改名通流,河門閘改名慶利,楊尹閘改名溥濟。”
通惠河明代以後改稱御河(玉河)。1956年,城內的部分全部改為暗溝。水質明顯變差,在20世紀後半葉,河水如墨汁。後來在在御河下水道的南河沿大街南口建截流井,把污水及菖蒲河的水排放到高碑店污水處理廠,通惠河水質逐年改善。
歷史
郭守敬引水入大都
玉河修建於元代,是元代著名的水利專家
郭守敬主持修建的。郭守敬(1231—1316年),字若思,
河北邢台人,精通數學、天文、地理、水利等。在元至元年間,元世祖忽必烈利用什剎海的水系修建大都,並以什剎海的東岸為大都城的
中軸線建城。為了解決大都城的水源問題,由郭守敬修建了從京北昌平縣
白浮泉到大都的引水工程。從昌平縣的白浮村神仙泉引水,向西流再折向南,一路上匯集了一畝、榆河、玉泉等眾泉,再截取沙河、
清河的上游,共流入瓮山泊(
頤和園昆明湖)。從瓮山泊經長河(高梁河)流入和義門(
西直門)的水關到積水潭(又稱海子,明代以後稱什剎海)。從積水潭東的萬寧橋(步糧橋、後門橋)經大都城
皇城的東牆外流過沙灘、北河沿、南河沿,經御河橋南,出
麗正門東水關,再轉向東南流入文明門外的金閘河。再從金閘河往東40里流到通州區張家灣西的高麗莊,入白河,全長約82公里。
鮮為人知的是,郭守敬還在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主持疏通了京杭大運河
山東境內的
會通河。這條河南從安山起北抵
臨清,全長250里。這段河道已淤塞多年,如不疏通,大運河則不能通運到京。郭守敬在會通河上修建了30餘座石閘,每閘都是設計巧妙,雄偉壯觀,而又科學實用,故人們稱為“閘河”。會通河的疏通,使大運河的漕運直達通州,給通惠河的疏通和漕運奠定了基礎。
忽必烈命名通惠河
白浮泉的引水和通惠河的疏通工程從1292年動工,特別是玉河段,不但有民工挖河,朝廷的官員們也都要參加勞動。工程在第二年秋全部竣工。當時江南的糧船在積水潭的東北岸擠滿,在玉河上也是浩浩蕩蕩排船駛行,大
都城的人們爭先觀看,熱烈歡呼,猶如過節。元世祖
忽必烈正從上京和林回來,在
萬寧橋上看到水面全是糧船,“過積水潭,見艫舳蔽水,大悅”,親自命名從萬寧橋到通州的河道為“通惠河”,“通惠河”的河名是忽必烈起的。人們一般稱大運河的北運河一段為潞河,從東便門至通州的一段為通惠河。但在元代前,通惠河叫潞河,到金代時叫金閘河,因金代時也疏通過潞河,並修有閘壩。而從萬寧橋到金閘河的一段因在都城內,並流經元代的皇城根,故稱為“玉河”,又稱為“御河”。
玉河宛如小秦淮
通惠河的疏通工程中,玉河一段是完全新開挖的。以後因玉河或變暗河,或消失,人們也就把玉河忘卻了。通惠河疏通,因南方的糧食和各種貨物源源不斷地運到大都城,而積水潭的東北岸成了大運河的最終碼頭,所以積水潭十分繁華,特別是東北岸,的
菸袋斜街一帶。岸上是旅館、酒樓、飯館、茶肆、各種商店等遍布,成為大都城內最熱鬧的地方。積水潭又成為大都城裡最美麗的
風景區,尤以荷花著稱,古人多有詩文。如在《燕京歲時記》中記:“……荷花最盛,六月間,仕女雲集。凡花開時,北岸一帶,風景最佳。綠柳低垂,紅衣粉膩,花光人面。真不知人之為人,花之為花。”有詩句:“十里藕香連不斷,晚風吹過步糧橋”。積水潭的“銀錠觀山”還成為京城裡觀
西山的第一佳處。而在玉河上,也是貨船來往,景觀壯麗。兩岸也是店鋪彼鄰,宛如江南秦淮。
吳仲再疏通惠河
在元代,通惠河疏通後,解決了大運河的最後結症,使漕運的糧食和各種貨物直接運到大都城裡的積水潭。漕運最多時,一年可運糧達二百萬擔。但到明初,因為戰亂,還有大將
徐達修建
北京城時,
北京城的南城牆向南移,從萬寧橋到
崇文門外的河道已不便漕運。漕運只能到東便門外的
大通橋下,因此通惠河當時又叫大通河。明永樂年間修建的紫禁城、
社稷壇、太廟、
天壇等皇家古建,所用的大木、
神木等,因只能運到崇文門外,故在崇文門外建立了“神木廠”(今花市大街處)。以後通惠河又遭淤塞,雖有幾次疏通,但因各種原因,疏通失敗。到嘉靖七年,因大量皇家壇廟古建等的需要,在巡倉御史吳仲的主持下,又一次疏通通惠河。吳仲是按照郭守敬的引水路線加以疏通,並取得成功。據《通惠河志》載:“尋元人故跡,以鑿以疏,導神仙、馬眼二泉,決榆、沙二河之脈,匯一畝眾泉而為七里泊(瓮山泊),東貫都城。由大通橋下直至通州高麗莊與白河通。凡一百六十里,為閘二十有四。”因吳仲疏通通惠河有功,人們在通州為他建祠紀念。
到清光緒二十六年,通惠河的漕運停運,但通惠河的歷史功績卻永存,尤其是北京的很多古建,木料大多是產自南方的雲、貴、川、鄂等省,是通過大運河和通惠河運到京城的。在元明清三代,京城人民吃的糧食也大多來自南方。如在明嘉靖年間吳仲疏通通惠河後,一年從南方運糧可達四、五百萬擔。還如明正統年間,
土木之變後,瓦剌部入侵北京。
兵部尚書于謙為防止瓦剌部到通州搶糧,就從通州向出運糧,用了五百輛大車,日夜搶運,一直運了半個月。後瓦剌部果然去通州搶糧,結果落空。從這一事件,可見大運河運糧之多。
未來發展
通惠運河。歷史性通航河道。由於清末實行“停漕改折”政策和20世紀以來鐵路、公路交通發展,貨物轉為陸運,加之水源不足,航道失修,至50年代初期,僅有少量船隻作間歇性通航。該河主要用作北京市排水河道,已不能通航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活著的、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大運河肇始於春秋時期,形成於隋代,發展於唐宋,京杭大運河建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而
秦始皇(嬴政)在嘉興境內開鑿的一條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後的江南運河走向。據《越絕書》記載,秦始皇從嘉興“治陵水道,到錢塘越地,通浙江”。大約2500年前,吳王
夫差挖
邗溝,開通了連線
長江和
淮河的運河,並修築了
邗城,運河及運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們今天所說的大運河開掘於春秋時期,完成於隋朝,繁榮於唐宋,取直於元代,疏通於明清(從公元前486年始鑿,至公元1293年全線通航),前後共持續了1779年。在漫長的歲月里,主要經歷三次較大的興修過程。到了隋朝,隋煬帝動用幾百萬人,開鑿貫通了大運河,這為以後國家的經濟文化空前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隋代開始全線貫通,經唐宋發展,最終在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
代人工天河。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條“黃金水道”。價值堪比長城。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
京杭運河一向為歷代漕運要道,對南北經濟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十九世紀海運興起,以後隨著津浦鐵路通車,京杭運河的作用逐漸減小。黃河遷徙後,山東境內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淺,南北斷航,淤成平地。水量較大、通航條件較好的江蘇省境內一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京杭運河的荒廢、蕭條,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寫照。解放後部分河段已進行拓寬加深,裁彎取直,新建了許多現代化碼頭和船閘,航運條件有所改善。季節性的通航里程已達1100多千米。江蘇邳縣以南的660多千米航道,500噸的船隊可以暢通無阻。古老的京杭運河將來還要成為南水北調的輸水通道。
2006年3月58位政協委員聯合向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提交了一份提案,呼籲從戰略高度啟動對京杭大運河的搶救性保護工作,並在適當時候申報世界遺產項目
恢復工程
北京玉河歷史文化恢復工程
今天位於什剎海東的萬寧橋到地安門東大街路北的古河道玉河(御河)的一段,已從暗河變為明河,兩岸也修建成美麗的
公園。東城區政府從2006年開啟“北京玉河歷史文化恢復工程”,恢復了七百年前的古玉河河道480多米,並在河道上修建了雨兒橋(東通雨兒胡同,西通拐棒胡同)和福祥橋(東通福祥胡同),因這兩座橋是白
玉石欄板,和清澈碧綠的河水相映相輝顯得古香古色,使此處又呈現出元明時古都風貌。而河道兩旁的建築則主要以清代的古建四合院為主。在福祥橋西的平安大街上復修了福祥寺。
2007年,在復建挖掘玉河的過程中,發現了元代時通惠河的河堤遺址,玉河庵的山門和
東西配殿的地基。我國著名的文物考古專家
徐苹芳先生說,玉河是通惠河的一段,並在河畔的臥地巨石上親題“通惠河玉河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