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橋(北京大通橋)

大通橋(北京大通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在北京的東便門外曾有一座明代三孔石橋,橋洞為拱形,橋墩為尖形,以利分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通橋
  • 地理位置:北京
在北京的東便門外曾有一座明代三孔石橋,橋洞為拱形,橋墩為尖形,以利分水。在四個橋墩的側壁有垂立的石槽,可以在石槽間插入木方子擋水。這就是通惠河上的閘,此閘名"大通閘",俗稱"頭閘"。
《讀史方輿紀要》載:"大通河,在( 順天) 府城東南。《元史》:'至元二十八年,都水監郭守敬言水利,欲導昌平白浮村神山泉,西折南轉,過雙塔、榆河,引一畝泉、玉泉諸水,經八泊,至西水門入都城,環匯於積水潭,復東折而南出南水門,東至通州高麗莊,入白河。共一百六十四里有奇。每十里置一閘,以時蓄。從之。二十九年,開大通河。明年成,亦曰通惠河。自是都民免陸之勞,公私稱便。'歐陽玄曰:'通惠河首導昌平、白浮之水,次循太行西山之麓,會諸山之流,為七里泊。東流入都城西水門,匯積水潭,又東傍宮牆環大內之左,合金水河東折而南,出都城南水門。經大通橋,東流至通州城西北永通橋,又東會入白河。是也。'"
漕運繁盛時期,大通橋畔駁船穿梭,甚是繁榮。後因明永樂帝選定昌平為陵寢地等原因,明初白浮瓮山河完全湮廢,壩河及通惠河只剩下玉泉山為水源。又由於明宣德七年(1432)改建北京城,將元大都南城牆南移至今崇文門、正陽門一線,並把通惠河圈入皇城中,城內不通航,漕船不能駛入城內,遂改大通橋(東便門外)為起點,通惠河改稱大通河。大通橋以上河段盡廢,經明初幾次修治,至嘉靖七年(1528)改建五閘和通州石壩後,通惠河完全改成剝運制。漕糧一部分由石壩起岸轉至通惠河,另一部分由土壩起岸,車運至京通各漕倉,保持著"水路並運"的局面。萬曆後期,朝政日益腐敗,通惠河修治不及時,運道艱阻,部分漕糧改折征銀,故抵北京的漕糧日益減少。唯有橋邊的古城牆,依稀見證著這段昔日輝煌的歷史。現今,大通橋雖已不存,明代的城牆卻依舊殘存矗立,已被僻為明城牆遺址公園,在東南角樓邊上還有侯仁之先生的題記以記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