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與戲劇集——中國儺戲學研究會30年論文選》是2019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祭祀與戲劇集——中國儺戲學研究會30年論文選
- 作者:劉禎、何玉人、袁志鴻、朱聯群
- 出版時間:2019年
-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 ISBN:9787507755909
《祭祀與戲劇集——中國儺戲學研究會30年論文選》是2019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祭祀與戲劇集:中國儺戲學研究會30年論文選》是2018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儺戲學研究會成立30年來優秀論文萃編,總計48篇,60餘萬字,內容包括儺儀、儺戲、儺舞、儺俗、儺藝、儺技等的田野考察...
《儺道圓真:道真屆仡佬儺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是2018年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留存有古老而完整的仡佬族儺戲,共分為37個大類,細分可達近300個小類,具有獨特的宗教、民俗、歷史、文學、戲劇、音樂等文化藝術價值。2008年,道真仡佬族儺戲被列入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期間在全國各大重要刊物發表了數十篇具有高水平的學術論文,擁有了較高的學術知名度。自成一派 《日落月上》是近年來周華斌出版的一部文集,所謂日落月上,指的是他剛剛從事戲劇史研究時,自己困頓教師公寓,白天上班,在日落月上的晚上開始閱讀、創作的人生經歷。直至現在,周華斌都習慣晚上寫東西。朋友、學生們常常...
《全國少數民族戲劇調查綜合報告》(第一執筆,署名陳可),5,000字,《中國少數民族戲劇研究論文集》,遼寧民族出版社,1997年12月。《虛擬性(假定性)戲劇:從不同的思維背景來解讀》,10,000字,《戲劇藝術》2004年第3期。《歐陽予倩與文明戲——兼論文明戲時代的觀眾及戲劇文化環境》,9,000字,《戲劇藝術...
在各地一系列研討活動的基礎上,1988年11月,中國儺戲學研究會正式成立,標誌著有關巫風儺俗的研究進入了集團性研究的層面。該學會成立12年,團結、聯絡來自戲劇界、民俗界、舞蹈界、美術界、音樂界等領域的300餘名學者,成果頗豐。據統計,會員們撰寫的專著有20餘部,論文1000餘篇。又與台灣學者合作,出版巫風儺俗...
《中國儺戲劇本集成:廣昌孟戲》是2016年上海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儺戲是一種從原始儺祭活動中蛻變而成的戲劇形式,是原始宗教文化與戲劇文化相結合的孿生子。它既有祭祀的功能,又有審美的功能;它和世俗的戲劇演出不同,能將一個或數個村莊當成表演的場地,而在這地域中的鄉民往往既是表演者,又是...
【中國傳統樂隊形態演變史綱】(146) 【中國傳統音樂理論述要】(146) 【百年中國音樂史(1900—2000)】(146) 論文選目(148) 音樂學方法論研究(148) 音樂史(含當代音樂)研究(149) 傳統音樂研究(152) 文獻、樂律學研究(153) 作曲理論研究(154...
《海內外中國戲劇史家自選集:康保成卷》是2018年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海內外中國戲劇史家自選集”由活躍在中國戲劇史、中國古代戲劇研究領域一線的海內外優秀學者遘選其代表性論文結集而成,涵蓋從諸宮調、院本,到金元雜劇、宋元南戲、明清傳奇、花部戲曲、民問小戲、祭祀戲劇等多種戲劇文體,涉及...
車文明《二十世紀戲曲文物的發現與曲學研究》、《山西神廟劇場》,李強《民族戲劇學》、《中外劇詩比較通論》獲山西省第四、五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延保全教授的論文獲第五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車文明教授獲中國高校第四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馮俊傑教授獲中國高校第五屆人文社會...
這種觀念可以一句話來表述:“沒有衝突就沒有戲劇。”中國東漢時期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提出 :“戲,始於斗兵,廣於鬥力,而泛濫與鬥智,極於斗口。”認為戲劇是最富於衝突的生活場景的升華。激變說:英國戲劇理論家W.阿契爾否定布倫退爾的“衝突”說,他把小說與戲劇相比較,認為小說是“漸變”的藝術,而戲劇...
祭祀與戲劇集——中國儺戲學研究會30年論文選 《祭祀與戲劇集——中國儺戲學研究會30年論文選》是2019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8.《儺戲:儺壇和戲曲的雙向選擇》(1萬字),載1990年《文藝研究》第6期,此文獲中國藝術研究院1991年中青年優秀論文評獎二等獎;9.《中國巫儺面具產生及其衍變》載1994年台灣《中國祭祀儀式與戲劇研討會論文集》;10.《目連戲的思想內涵與民俗特徵》,載1994年《文藝研究》第5期。主編大型畫冊《中國巫儺面具...
62.《談隊戲》,中國的祭儀、音樂與戲劇及其社會環境學術研討會論文,1997年。台灣《民俗曲藝》,第115輯,1998年9月。63.《掌竹·前行·竹竿子·竹崇拜——河北武安固義賽祭‘掌竹’考述》, ’98亞洲民間戲劇、民俗藝能觀摩與學術研討會論文,1998年。收入《祭禮·儺俗與民間戲劇》一書。中國戲劇出版社,...
香火戲是祭祀與戲劇的混生體。它的存在,是基於因循《周禮·大司樂》九變過程為載體的架構,與《金史·禮樂志》記載:“初盞畢,樂聲盡,坐至五盞後,六盞、七盞雜劇。”過程亦是一樣。金朝離周朝雖近二千年,但社會狀況與周朝相當接近,禮樂的繼承與延伸是可信。金湖香火戲歷史可追溯到石器時期(約公元前六...
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學遺產》、《文史》等權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出版《儺戲藝術源流》、《中國古代戲劇形態研究》等著作10部。曾獲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先進個人等獎項和稱號。人物經歷 ...
2002年策劃導演了中國首部武俠話劇《英雄》。2003年7月撰寫論文《民族武術與戲劇結合的初探》發表於《戲劇》雜誌,中央學院於2005年以科研為目的招收了首屆專科戲劇(影視)表演武功劇表演班,擔任了主講教師,並排演了兩部武俠戲劇作品於2006、2007年度進行公演,經過不斷的研究與探索2024年起中央戲劇學院將招收動作表演...
中國的祭儀、音樂與戲劇及其社會環境國際研討會”,他的近期學術成就,多為中國戲劇史研究之空白,有的則從文化人類學、民族學的角度著眼,均被列入海峽兩岸共同學術成果。編有《目連資料編目概略》、《安徽目連戲資料集》兩書;匯校儀式劇台本兩種及俊儀田野調查報告三種;代表性學術論文10餘篇。
23、2005年8月,論文《安徽貴池儺戲中樂器和音樂的儀式性功能探究》獲廈門市第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副省部級科研獎),廈門市人民政府頒發;24、2004年8月,論文《青陽腔的儀式生境與歷史變遷》獲第五屆中國戲曲音樂論著論文評選二等獎,中國戲曲音樂理論研究會、《音樂周報》編輯部、吉林藝術學院聯合頒發;...
境內書法、繪畫、攝影、歌曲、戲曲、舞蹈等藝術創作,人才輩出,碩果纍纍。在古墓葬、寺廟等古建築,體現出清代、民國時期的書法、繪畫水平。20世紀80年代後,參展和在報刊、書籍發表的書法、繪畫作品甚多。塗孝欽的書法作品“鵝”獲中國書畫創作中心銀獎,並刊在人民日報副刊。韓貞福的硬筆書法作品參加全國硬筆書法藝術...
武安平調落子是武安平調和武安落子的總稱,河北省地方傳統戲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武安平調落子起源於明末清初,武安平調和武安落子是河北省武安市獨有的兩個地方劇種,經常在一起演出,習慣上合稱武安平調落子,主要流傳於河北省南部的邯鄲、邢台等地。武安平調它屬於梆子腔系,曲腔悠揚,旋律流暢,風格獨特,有...
觀摩、調查過懷化、莆仙、泉州、綿陽、成都等地的目連戲,及安順地戲、湘西及廣西的儺戲,和邯鄲武安的大型民間社火。1993年經文化部批准“與台合作儺戲調查和研究”立項,他被台灣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國劇協分別聘為研究員。1994年應台清大等邀請,赴台參加“中國祭祀儀式與儀式戲劇研討會”,作學術發言。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