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斌(中國傳媒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

周華斌(中國傳媒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男, 1944年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崛起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的著名戲劇理論家、藝術理論家,二級教授(文科最高級別)。三十多年來,周華斌所提出的“大戲劇觀”、“文化雜糧”等學術觀點為新時期中國戲曲、戲劇的傳播、史料考證與美學研究做出了奠基性的卓越貢獻。現為中國傳媒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華斌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省無錫市
  • 出生日期:1944年
  • 職業:戲劇理論家、藝術理論家
  • 畢業院校:北京師範學院
  • 代表作品:《周貽白戲劇論文選》
  • 性別:男
個人信息,個人作品,治學經歷,工地,周揚問戲劇史,自成一派,吃文化雜糧,

個人信息

系著名文學史專家、美學家周貽白之子。早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現為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藝術碩士專業委員會指導委員,《大戲劇論壇》學刊主編。兼任中國戲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中國儺戲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通俗小說研究會理事,高等院校電視藝術學會副會長等。北京市第十屆、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是北京廣播學院(後為中國傳媒大學)第一批廣播電視藝術學博士生導師之一,曾任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院院長。獲政府特殊津貼。現任北京東方研修學院院長。
周華斌
長期從事中國戲曲、古典小說及廣播電視藝術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側重於中國戲曲史、戲曲文物、中國原始戲劇、中國劇場史、廣播電視戲曲等方向,並涉及藝術史與當代藝術批評。

個人作品

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至今,其代表性著作有《周貽白戲劇論文選》(主編)、《楊家將演義》(校注)、《宋金元戲曲文物圖論》(合著)、《京都古戲樓》、《古儺尋蹤》、《中國戲曲臉譜》、《中國巫儺面具》、《〈浣紗記〉校注》、《廣播文藝論集》、《廣播電視戲曲》、《中國戲曲廣播文萃》、《日落月上》、《中國劇場史》、《中國戲劇史新論》等二十餘部。並在《文藝研究》、《中國廣播電視學刊》等刊物發表著作近百篇,其提出的“大戲劇觀”在國內影響深遠。
除學術研究外,周華斌教授涉獵廣闊,曾主編各類小說、故事與地方志叢書多部。曾參與編輯《中國戲曲志(北京卷)》(負責戲曲文物、演出場所)、《中國京劇大百科全書》(負責演出場所、戲俗)、《中國大百科全書》(青少年版,全部戲曲條目)、《場上案頭一大家——紀念周貽白誕辰一百周年》、《海的傳說》、《中國海洋民間故事》、《二十四史中的海洋資料》以及《古本戲曲劇目提要》、《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中國古代小說百科全書》、《中國通俗小說家評傳》等若干條目。主編“傳統故事精粹”系列、系列性廣播文藝節目《中外經典戲劇故事》300餘則等等。編導、撰寫電視專題片《中國當代京劇人》(系列)、《戲曲神韻》(系列)、《神淨鐘馗》、《美的化身——梅蘭芳》、《蒼松獨秀--周信芳》、《三秦之聲》、《黔山菊韻》、《金華婺劇》、《梆子》、《藏戲一瞥》、《龍年憶鳳》、《菊苑百年情》、《雄風贊》、《戲之魂》等30餘部。

治學經歷

工地

周華斌生於1944年的無錫,那一年,正是抗日戰爭勝利的前一年。
適在無錫國學專科學校任教的著名學者周貽白,看到自己的第二個兒子在國難之際降臨人世,於是便在取名的時候費盡心思——華斌,意味著時刻不要忘記自己的身份,中國人。
幼年的周華斌在無錫、蘇州等地的里弄里與母親一起度過,繁忙到四處奔波的周貽白在當時聲望卓著,既是一位知名的學者、教授,又是一位出色的“金牌編劇”與暢銷書作家。家中的事務與孩子的培養,自然都落到他的賢妻楊玉女士的身上。待到1950年,周貽白才與歐陽予倩等學者一道,從香港輾轉返回到北京,與周華斌母子團聚。
但周華斌真來到北京生活、讀書,卻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後期的事情。
幼年在蘇南的文化薰陶,讓周華斌具備了北方學者很難具備的儒雅之風。說話語速緩慢,待人誠懇平和。沒有接觸過他的人幾乎都認為,周華斌應該是一位風流倜儻、衣著考究的紳士學者,但是一旦接觸他,就會知道他雖然“紳士”,但卻是地地道道的“土紳士”,既不穿名牌,也不講求享樂,那為何兩種認識反差會如此之大?
原因在於一張照片。
“那是我在美國訪問時的照片。”每當有人提及周教授是“美男子”,周華斌都會哈哈大笑,“那個時候還是八十年代初,出國都要穿西裝,而且在美國剪頭髮太貴,我就把頭髮留著。當時辦手續不是要登記照嗎?我就去拍了一張照片。”
周華斌不愛拍照,這張從美國帶回來的照片被他用到了自己專著的“個人簡介”裡面,於是他的書賣到什麼地方,他“風流倜儻”的形象就被傳播到什麼地方。
周華斌之所以如此衣著普通,甚至不修邊幅,是和他一段獨特的人生經歷有關。
大學畢業後,毛澤東主席號召學生們學工學農,“工人階級”便成為了當時最時髦的職業,一腔熱血的周華斌隨即棄文從工,毅然投身到了祖國的建設事業當中——他來到了北京第六建築公司。
當時的北京第六建築公司,待遇並不算最高的。但是周華斌勤勤懇懇、文筆又好,很快獲得了六建領導的賞識,於是就被安排到宣傳部門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周華斌在“六建”的同事可謂是“群星雲集”,其中有聞名世界的華語作家北島,以及日後做了北京市副市長的劉敬民。
但當時都是一腔熱血的年輕人,為了革命理想而奉獻著青春。
建築工地的生活既辛苦,又繁忙,周華斌養成了衣著隨意、不修邊幅的習慣,並且將這種習慣帶到了日後的學術研究與大學課堂。周華斌對於自己這段經歷覺得意義非常,“建築工人做事情講目的,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吃飽穿暖有力氣幹活就行了,做學問也是如此。”

周揚問戲劇史

周華斌在建築公司上最大的收穫還在於,他自學成為了一名畫家。
現任全國政協常委、北京畫院院長的王銘銘,曾是周華斌當年的“畫友”,兩人一同切磋畫藝,周華斌的繪畫功底,卻是在六建畫速寫時鍛鍊出來的。
因其美術造詣,北京市美術家協會還將他吸納為會員,躋身專業畫家領域。
現在的周華斌,仍有出門背著美術畫夾的習慣,無論走到什麼地方,都會拿著畫夾子,隨手作畫,北京的鳥巢、國家大劇院、水立方,都是他筆下的速寫對象。周華斌的速寫線條明快,透視感強,可謂風格獨到、自成一家。
如果沿著畫家這條走下去,周華斌日後也會成為王銘銘、潘公凱陳逸飛這樣的美術大師,但他卻在1977年的一個冬日,毅然選擇子承父業,乾起了戲劇史的研究。
若是論其最大的原因,是因其父周貽白的逝世。
周貽白,1900年出生,湖南長沙人。早年曾做過戲劇演員,亦參加過北伐戰爭。1936年國難當頭之際,不滿中國的戲劇史由日本人來寫,於是憤然撰寫了《中國戲劇史略》與《中國劇場史》兩部專著,名噪一時,遂被復旦大學、無錫國專聘為教授。期間創作戲劇電影劇本、小說數百部,被譽為“金牌編劇”。1950年受愛國情節感召從香港回京,與歐陽予倩、田漢等學者創辦中央戲劇學院。文革期間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1977年含冤逝世。
“我父親去世後,我還沒有搞戲劇史。”每當周華斌提到這段歷史,都會熱淚盈眶,“我父親弄了一輩子戲劇史,直至他去世,他都認為自己的子女沒有一個搞戲劇史的。他去世後,我去周揚家裡,告訴周揚我父親的去世,周揚第一句話就問‘你們家還有誰弄戲劇史嗎’?”
周貽白的逝世,對周華斌觸動極大。在1977年的寒冷冬天,他第一次認識到父親畢生所致力於研究的工作竟如此有意義、有價值。於是他開始一頭扎入書房,將周貽白留下的資料悉心披閱,父親熟悉的字跡、文字讓周華斌覺得這不只是家族的榮譽,更是一個值得延續、傳承的文化事業,困頓書齋數年,周華斌終於將周貽白的數部作品整理出版。其中包括《中國戲劇史講座》、《周貽白小說戲曲論集》與《中國戲劇史發展綱要》。
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周華斌自己也了解到了相當多的戲劇史知識與學術觀點,兼之平時耳濡目染,對於父親的愛及懷念,對於一門事業的潛心熱愛,終於在不惑之年成為了自成一家的戲劇史專家,並受聘於北京廣播學院(今中國傳媒大學)講授中國戲曲史。期間在全國各大重要刊物發表了數十篇具有高水平的學術論文,擁有了較高的學術知名度。

自成一派

《日落月上》是近年來周華斌出版的一部文集,所謂日落月上,指的是他剛剛從事戲劇史研究時,自己困頓教師公寓,白天上班,在日落月上的晚上開始閱讀、創作的人生經歷。
直至現在,周華斌都習慣晚上寫東西。朋友、學生們常常收到周老師凌晨三四點發來的電子郵件,都覺得非常愧疚,讓一個年過六旬的老人勞累到那么晚。
“我習慣晚上寫東西,安靜,也沒有誰打擾。”周華斌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影響到了身邊很多同事、學生,“剛剛開始弄戲劇史那會兒,我晚上都睡的很晚,為了防止失眠就抽菸。”
中國傳媒大學,前身北京廣播學院,是以培養廣播電視領域的人才為主的一門專業性重點院校。建校五十餘年,為我國廣電事業培養人才數以萬計。但是這所學校卻不是一所戲劇專門院校。就我國戲劇專業而言,有重視話劇舞台的中央戲劇學院,也有重視西方戲劇的上海戲劇學院,更有以戲曲表演見長的中國戲曲學院,除此之外,中山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對於戲劇戲曲學的研究,也較之北京廣播學院而言,亦是起步早、成果多。
周華斌是一個肯動腦子的人,如何在中國傳媒大學這所特色鮮明、風格獨特的院校開展戲劇戲曲學的科研教學工作,是他一直琢磨、一直思考的問題。
戲劇,這門古老而又新穎的學科,是世界上最早的娛樂形式與藝術樣式之一。演員在舞台上演出,觀眾在台下觀賞。這樣的觀演關係實際上與現在電影、電視甚至網際網路無二。只是戲劇比後者更苛刻,戲劇講求的是“在場傳播”,即演員與觀眾之間消解掉了“第四堵牆”,兩者可以互動,但演員不能出紕漏,否則就會被哄場。隨著科技的發展,剪輯技術的提高,在後者中,演員的錯誤可以被“剪”掉,許多需要在台下苦練數十年的撲騰翻打,現在只需電腦滑鼠動幾下,演員就能騰雲駕霧……
無論怎么變,不還是“觀演關係”嗎?
敏銳的周華斌迅速地捕捉到了這樣一層特殊的藝術關係,“戲劇”與“影視”實際上一脈相承。對戲劇的審美心理研究,當然有助於開拓影視美學的新路子。於是,“大戲劇”成為了周華斌在新時期的學術發生點。於是,學術界開始關注周華斌的“大戲劇”:《大戲劇:作為視聽藝術的電視劇發展觀——訪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導師周華斌教授》、《“大戲劇”觀念與21世紀戲劇前瞻——訪中國傳媒大學周華斌教授》……周華斌還與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李興國創辦了公開出版發行的《大戲劇論壇》學刊,在國內外學術界引起較大反響。
涉足廣播電視藝術研究後的周華斌,近年來出版了數部專著,在廣播電視藝術學學科卓有建樹。並被教育部藝術碩士廣播電視藝術專業委員會聘為指導委員,負責撰寫教材的廣播電視藝術部分。除此之外,還被中國傳媒大學增列為廣播電視藝術學的博士生導師。
但是周華斌並未因此而忽視對於戲劇戲曲學的研究與探索。在周華斌的帶領下,中國傳媒大學成為了國內戲劇戲曲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的特色基地。戲劇教育形成了戲劇影視文學本科、戲劇戲曲學碩士博士與博士後四層教育梯隊,為我國戲劇戲曲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培養輸送了諸多專業性、建設性的突出人才。

吃文化雜糧

《人民日報》曾刊載過一篇報導周華斌的文章,稱其為“藝術家氣質的學者”(《人民日報·海外版》1 9 9 8年6月2 2日第七版)。但周華斌本人做起學問來,卻是相當的嚴謹。
其中,對於儺戲的研究,讓周華斌擁有了世界性的學術聲譽。
儺戲,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演劇形式。其演出方式以群體頭戴面具,跳舞歌唱為主,伴隨著祭祀、巫術等民俗形式。由於它與最古老的戲劇形式有著千絲萬縷的精神賡續,故被學術界稱之為戲劇的“活化石”。隨著社會的發展,這類演劇形式逐漸越來越不為人所知,以趨於亡。最後只在我國的湖南湘西、貴州、以及中原等偏遠農村還有殘存。對於儺戲的研究,既是對於戲劇史的補充與再認識,亦是為研究戲劇觀演關係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為了考證一個歷史史實,或是尋訪一段表演,周華斌不止一次前往實地進行考察。由於缺少經費,許多次他都是到當地城市的朋友那裡借一輛舊腳踏車,白天拚命地騎,晚上住在三毛錢一晚的大鋪,和過路的農人閒聊。在山西考察儺戲文物,周華斌多次考察了晉南二十幾個最偏僻的區縣,廢寢忘食、日曬雨淋地穿墓道、睡大炕,完全沒有一點教授的架子。至於對於儺戲表演的考察,周華斌更是多次去尋訪廣泛分布在我國南方和中原偏僻鄉村的儺鄉,打破了“中原無儺”的說法。他在有關的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並匯集成《古儺尋蹤》、《中國巫儺面具》等著作,在國內外戲劇界影響深遠。
周華斌教導學生,研究若局限在案頭,難免膚淺、主觀,他認為採取文物、文獻、田間考察三並舉的方式,即走出書齋進行研究,學問才能充滿生機,理論創作才能充滿靈感。對每一批開學的新生,周老師都會教導他們:做快樂學問,過美麗人生。
二零零七年初,北京市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召開,作為人大代表的周華斌積極建言獻策。向人大提交了“文學創作應作評職參考”的提案。他認為,目前高校教師評職稱單純依靠發表論文數量、刊物等級等方面的量化標準,小說、畫作等在實踐中創作的作品卻不被列入其中,造成了很多刊物公開明碼標價牟取暴利、學術造假等現象。“現在評職稱,只要看看你的論文是否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了,共有多少字就可以了。這樣的工作,中專生就能幹,外行就能幹。這種簡單的管理弱化了管理人員的職責,降低了他們的水準。”
周華斌的提案在國內掀起了軒然大波,《北京晨報》、騰訊網、《北京商報》等媒體紛紛報導這一新聞,博導提議將文學創作列入高校職稱評定標準,在全國尚屬首例。
“吃文化雜糧”,是周華斌長期掛在口頭的一句話,他認為自己的學問就是吃文化雜糧積累起來的,所謂“文化雜糧”是他的一個學術主張,他要求在文科領域尤其是文藝領域做學問,萬萬不能“過於精專”,畢竟文藝是相通的,搞文學,要懂得藝術,做戲劇戲曲研究,要懂得音樂美術,這樣才能夠開闊眼界,尋求到文藝審美中相同的邏輯聯繫。
半個世紀的光陰,將一個蘇州少年薰陶成了一位年過花甲的藝術理論家,這不得不說是“文化雜糧”的功勞,學問相通是周華斌一以貫之的學術態度。他雖然沒有直接從其父周貽白先生那裡求學問道,但是他的文化觀念、治學風格卻是與周貽白極其相似,他坦承自己受周貽白的影響很大,“我父親也是吃文化雜糧,沒有受過正規的高等教育,但他自學自立,視野開闊,治學一生且著作等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