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戰中心是中國要不要建立無產階級政黨,走資本主義道路還是走社會主義道路。由研究系張東蓀、梁啓超等人挑起。1920年11月張東蓀在《時事新報》上發表《由內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訓》等文,提出“救中國只有一條路”,“增加富力”,“開發實業”,發展資本主義,“至於社會主義不妨遲遲”。上海《民國日報》發表《評張東蓀...
社會主義問題論戰是20世紀20年代初共產主義知識分子同張東蓀、梁啓超等進行的關於中國要不要開展社會主義運動的論戰。從1920年11月開始,張東蓀、梁啓超等人在《時事新報》、《解放與改造》等報刊上,相繼發表了《由內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訓》、《大家須切記羅素先生給我們的忠告》《現在與將來》、《復張東蓀書論...
一九二〇年代初期中國社會主義論戰 《一九二〇年代初期中國社會主義論戰》是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蔡國裕。
論戰實質上是圍繞著“六大”決議而展開的。事件經過 論戰從對於古代社會性質的討論開始。當時流亡在日本的郭沫若(1892~1978)於1930年發表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批駁了“中國國情特殊”論者對共產主義學說的非難。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揭示了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進程,論證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是符合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
《20世紀上半期社會主義經濟核算論戰研究》是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日鵬。內容簡介 20世紀上半期,奧地利學派和社會主義者,圍繞著社會主義經濟核算問題,展開論戰。奧地利學派的領軍人物是米塞斯和哈耶克,而泰勒、多布和蘭格等人,則為社會主義陣營的主要代表。時至今日,圍繞著論戰主題的爭論,還在...
第一章 研究狀況和論戰背景 一、研究狀況和研究起點 二、論戰的思想背景:社會主義論戰與科玄論戰 (一)關於社會主義論戰 (二)關於科玄論戰 三、論戰導因 第二章 關於中國社會性質的論戰 一、關於“新思潮派”和“動力派”二、關於帝國主義問題的論爭 (一)“動力派”的觀點 (二)“新思潮派”的觀點 (...
事實上,他對基爾特社會主義能否在中國實現有著很大的保留。另一方面,在此次論戰中,是張東蓀而非反對他的共產黨人更接近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的作用以及社會發展階段的看法,並且在中國社會主義傳統中,是張東蓀等人第一次提出了中國革命中民族資產階級的位置與作用以及中國資本主義階段是否能夠跨越這兩個重大的問題。張東...
一、確立中國發展的社會主義前途 二、走暴力革命奪取政權的道路 三、學習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經驗 第二章 論戰的緣起:什麼是社會主義 一、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和發展階段 二、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 三、社會主義發展的環境 第三章 論戰的主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一、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途徑 二、社會主義發展的模式 三、社會主義...
關於問題與主義的論戰 關於社會主義的論戰 關於無政府主義的論戰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批判 評“科學與人生觀之爭” 批判國家主義 批判戴季陶主義 第四節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革命中的初步運用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共產黨的創立 制定中國民主革命綱領 毛澤東思想的萌芽 第二編 馬克思主義在蘇聯建設社會主義實踐中發展毛澤東...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 五、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 六、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篇章 第一編 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 第一章 科學社會主義傳入中國 一、社會主義在近代中國的影響 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三、關於社會主義的論戰 四、...
在這一過程中,作者特別聚焦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發展史上的“十五次爭論”,包括“問題與主義”之爭、社會主義論戰、無政府主義論戰、科玄之爭、“國共兩黨關係”、“中國革命道路”之爭、近代中國社會性質論戰、唯物辯證法論戰、三民主義論戰、中國命運之爭、中蘇論戰、“兩個凡是”還是改革開放之爭、計畫經濟還是...
隨後,為答覆蘇共中央的公開信,中共連續發表了總稱為《關於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總路線的論戰》的九篇文章(簡稱為“九評”),全面批評蘇共的對內對外政策。這九篇文章的基本結論是:“在偉大的十月革命的故鄉,在具有幾十年建設社會主義歷史的蘇聯,也發生了赫魯雪夫修正主義集團篡奪黨和國家領導的事件,也出現了資本...
1917年7月,胡適挑起“問題與主義”的論戰,公開聲稱中國不需要馬克思主義,中國社會不需要根本改造。李大釗對此進行了批判,指出中國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改革經濟制度,才能“根本解決問題”。這次論戰以及後來進行的“社會主義”的論戰和“無政府主義”的論戰,有力地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擴大了它的影響。1920年 5...
《三民主義論戰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2010年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志高。內容簡介 《三民主義論戰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安徽大學人才隊伍建設項目“抗戰時期三民主義論戰與新民主主義理論的創立”、安徽大學“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省級精品課程的研究成果,是在我...
全國抗戰開始以後,國共兩黨圍繞三民主義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論戰。1938年初,國民黨頑固派在武漢發動鼓吹“一個主義”“一個政黨”“一個領袖”的宣傳活動,攻擊中國共產黨和馬克思主義。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宣傳變本加厲。1939年1月,蔣介石在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上作題為《喚醒黨魂,發揚黨德,...
2.關於社會主義的論戰 3.關於無政府主義的論戰 二20世紀50年代後期反右派:一場擴大化的思想鬥爭 1.反右派運動的起因 2.反右派運動的經過 3.反右派運動的擴大化及其後果 三改革開放以來黨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反擊與理論建樹 1.反自由化鬥爭的歷程 2.在反自由化鬥爭中對四項基本原則的捍衛和發展 3.反自由化鬥爭...
一、 “個人主義”還是“社會主義”的新生活 二、 “平和”的改良還是“鐵血”的革命 三、 “薔薇色的夢”破滅了 第三章 基爾特主義:發展實業的“溫情主義”第一節 輸入和流傳 一、 基爾特在歐洲 二、 基爾特傳入中國 三、 羅素訪華及其講學 第二節 社會主義的論戰 一、 要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 二、 中國有...
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積極探索 怎樣認識毛澤東思想形成的歷史特點?——對幾種論點的辨析 對科學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重要意義的再認識 馬克思主義,還是庸俗生產力論?——對一種觀點的辨析 民粹主義的帽子亂戴不得——關於社會主義論戰的歷史評價問題 第三輯 關於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與進行理論創新——兼評...
“問題與主義”的論戰,是中國五四運動時期馬克思主義同資產階級實用主義、改良主義關於要不要用馬克思主義來指導中國革命的論戰,論戰留下了《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和《再論問題與主義》等優秀文章。事件經過 五四運動後,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深入發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日益擴大,引起了帝國...
20世紀20-40年代社會主義經濟大論戰對於社會主義經濟能否有效運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討論的結果表明中央計畫經濟並不是一種有效運行的經濟體制,並在某種程度上預示了中央計畫經濟的失敗,而中央計畫經濟的運行不良正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經濟改革的直接動因。 個人履歷 1904年7月27日生於托馬舒夫一紡織廠主家庭 1918年參加...
蘇共二十大後中蘇分歧開始加深 埋下破裂論戰根源 隔閡和不和諧,主要是從蘇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始的。歸納起來有三大分歧,即:對史達林的評價;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關係;蘇美緩和戰略。史達林問題,起因於赫魯雪夫在蘇共二十大作的《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關係中的不平等問題,一直是...
第三節科學社會主義思潮與早期馬克思主義者 一 五四後的社會主義熱潮 二 早期馬克思主義者 第四節科學社會主義與社會改良主義的論爭 一“問題與主義”之爭 二 社會主義論戰 第九章 國家主義派、“聯省自治”和“好政府”主義 第一節國家主義派的政治思想 一 國家主義派的產生,二 國家主義派的政治主張 三 反對國家...
三次思想解放潮流(three tides of thought liberation)是指在清末民初的20餘年間,中國思想文化領域出現的兩次論戰和新文化運動,統稱“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1898年維新派與頑固勢力的論戰。論戰的內容有:要不要變法,要不要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要不要提倡西學、改變教育制度。此次論爭是...
列寧在和第二國際社會主義的論戰中,批評了伯恩施坦和考茨基等和平主義者對馬克思、恩格斯過激思想的放棄。根據歐洲革命,特別是俄國革命的經驗,他明確提出:"專制國家由民主國家(蘇維埃)代替,不能通過"自行消亡",根據一般規律,只能通過暴力革命。""不用暴力摧毀專制國家機器,不用新機器代替它,民主革命是不可能的...
30年代中期,在西方關於社會主義經濟核算問題的論戰中,既反對米塞斯、哈耶克等人否定社會主義經濟核算具有可能性與現實性的觀點,也反對蘭格等人的“市場社會主義”觀點。他在這一論戰中的主要論文,收入《論經濟理論和社會主義》(1955年)一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致力於經濟學研究,1946年出版《資本主義發展問題研究...